朋友的孩子自從開始學寫作文,不是哭就是鬧。你跟他急眼,他就敢當場崩潰。
畢竟一篇作文裡面涵蓋了他不喜歡的3大事情:寫字、背誦(好詞好句)、應付考試。
朋友也心情複雜,既怕他不寫,又怕他亂寫。
我給她出主意:「不然,你去書店買點優秀作文當睡前故事?」
她果斷接受,風風火火地從書店挑選了本優秀作文,執行起來。
沒多久,聽說孩子的作文寫得很好,被張貼到學校的展示榜上,大力表揚。
家長會時,我懷著無比真誠的心前去祝賀,不料,朋友臉上閃過一絲無法言喻的表情。
看完孩子的作文《我的媽媽》,我才恍然大悟。不同於別的同學,孩子寫的是孤兒院的媽媽。由於題材新穎,加上情節動人,學校直接評其為優秀作文。
我有些吃驚,我可是眼睜睜看著孩子呱呱墜地的,咋就變成「孤兒」了?
原來,是寫作前一晚,朋友正好給孩子讀了一篇同類範文。也怪這孩子聽得認真,記憶力好,寫作時幾乎原封不動地「抄」了下來。
這下好了,同學、家長、老師都對孩子特別關心,這種關心又總會帶著點同情和憐憫。解釋起來,讓朋友一度尷尬。
要是能一直「中獎」也挺好,可是這樣的「狗屎運」似乎只有一次。碰到陌生的題目,孩子仍然難以下筆。
朋友不禁產生疑惑:「為什麼看了100多篇優秀作文,孩子怎麼還是不會寫作文呀?」
和朋友交談後,我發現,朋友只是一味地讓孩子模仿。
很多人都知道,寫好字的第一步是要模仿。其實,寫好作文也是需要模仿的。
但是,在「模仿」之前,還差了「拆解」這一步。完整的仿寫方法是:閱讀——拆解——模仿——創新——總結。
閱讀——當然就是完整地看完優秀作文;拆解——就是要學會用系統地分析,來掌握作者的寫作思路;模仿——真正的模仿不是「抄襲內容」,而是模仿作者的寫作思路;創新——在大量的模仿積累下,開始自己的創新;總結——幫助孩子總結出一套獨屬於他的「寫作結構」。通過以上解釋,朋友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
每個人的表達方式都不一樣,要是模仿文章內容,只會是照貓畫虎,始終不得要領。只有系統地分析作者寫作思路,才能幫助我們畫出老虎骨架。
那我們要如何才能模仿寫作者的寫作思路呢?這就需要家長掌握拆解優秀作文的能力。
在電子工業出版社的新書《精進寫作》中,有一部分關於拆解爆文的技巧指導。我將其引用進此文,共同學習。
01第1步:拆解文章的選題
《精進寫作》中對爆文《再愛孩子,也要他承受這4種苦》進行了拆解。
通過題目,我們能夠很明確,這是一篇育兒類的文章。提到吃苦,很多父母想的是如何讓孩子少吃苦。可是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告訴家長,要讓孩子多吃這4類苦。相信很多父母一看見,就會很感興趣,很想知道,到底要讓孩子多吃什麼苦。
同樣,前面我朋友的孩子,作文之所以被評優,也是用了一個比較新穎的角度——孤兒院媽媽。一下子把家庭小愛,提高到了無私大愛的高度。
所以,在分析優秀作文時,我們還要思考,在同類題目下,作者是從什麼樣的角度去破題的,讓讀者對其產生了強烈的新鮮感。
02第2步:拆解文章的結構
爆文《再愛孩子,也要他承受這4種苦》的結構,是很傳統的「總分總」結構。
其中,分論點是並列結構,分別說了要讓孩子承受獨立的苦、讀書的苦、成長的苦和生活的苦。結構非常清晰,讓讀者在第一次閱讀時,就能立刻知道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和觀點。
反觀優秀作文,它們的結構也都是非常清晰的。記敘文通常會按照空間順序、時間順序,或者事情發展順序來進行敘述。
按照這樣的結構去撰寫作文,老師會很容易弄明白你在說什麼。如果其中再加上一些精彩的細節描寫,還能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03第3步:拆解文章的素材
網絡爆文很多都會引用熱點素材,《再愛孩子,也要他承受這4種苦》也不例外。在闡述「獨立的苦」時,作者選用了當時「番茄炒蛋」的熱點事件:
一個初到美國的留學生想要做番茄炒蛋招待自己的同學,無奈他不會做,打電話求助母親。哪怕是凌晨4:00,母親也毫不猶豫地起床,給孩子拍示範視頻。
在孩子的作文裡,也會有很多熱點素材。比如說流水的主題,鐵打的司馬遷。任你寫啥,都能和司馬遷受宮刑仍寫成《史記》扯上關係。
這樣的熱點人物,或許在網絡上會帶來不小的流量。但是考試中,很難給閱卷老師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如果不是最後語文老師看著素材都要看得吐了,我想孩子估計一直能夠寫到畢業。
所以,請放棄掉那些萬能素材吧,不要覺得它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平時我們就要養成積累素材的好習慣,看到新穎獨特的素材就要記錄下來。
然後不停地去反問自己:這個素材我可以用在什麼樣類型的文章裡面?它能夠去證明什麼樣的一個主題?
這樣,在寫文章時,使用的素材就不會是千篇一律的了。
除此之外,在《精進寫作》這本書中,作者還詳細地講解了如何修改文章。
我們通常以為修改文章只是修改用詞和錯別字,但其實,修改文章也是有它的一套方法和系統的。
我們要先抓大、後改小,具體怎麼做呢?不妨就去看看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