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2020年十大「最美慈善家庭」出爐啦~
10戶「最美慈善家庭」來自全市不同戰線、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家庭不僅在平時參與慈善,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動中,他們亦積極站出來,獻出自己一份力。
本期,我們帶來袁曉娟慈善家庭的故事~
-慈善家庭專題第8期-
如果你有這樣一個很鄰居,很愛讀書,不光自己讀書還帶著你一起讀書;如果你單身的話,還能幫助你「脫單」;當你有了孩子之後,還會帶著你一起給孩子做早教……有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感覺很幸福?
在荔灣區石圍塘的一個小區中,就有這樣一位「全能」鄰居,袁曉娟。2015年,她與丈夫陳仕則一起住進了這個小區,他們帶領小區中居民一起研究出來自創的「共享育兒」理念及活動,打造了社區公益讀書會「凱粵灣悅讀會」以及公益相親會「迎瀾悅活會」等多種公益活動。
「我並不是毫無私心地做公益的,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得到的收穫更大。」袁曉娟說,到現在讀書會已經做了3年,主題從一開始的教育,到後來的投資理財、自駕遊、中醫養生……規模也越來越大。「只要我在這裡住,就會堅持舉辦讀書會。」
除此以外, 袁曉娟家庭多次積極參與街道社工團體組織的扶貧濟困活動;疫情期間,他們還參與了數次向湖北老鄉會、武漢大學校友會的捐款捐物活動,給家鄉人民送去一份溫暖。
「共享育兒」開啟社區家庭互助
2015年,袁曉娟把自己兩歲的兒子送去了一個早教機構,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在小區「遛娃」的時候,她發現,這個問題也在困擾著小區中很多父母,這些父母中不乏很多高學歷的知識分子。於是,她就萌生了一個想法:「為什麼我們不集合起來一起來教育啟蒙孩子呢?」
「這件事情就是利己也利人,在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同時,也幫助大家一起教育孩子。」袁曉娟說,她最初想讓兒子提高一下表達能力,帶著孩子出去參加過一些演講活動,「但是小孩子在會場根本聽不進去,跑進來又跑出去,影響人家會場的紀律。」
袁曉娟集合了8個孩子都差不多大的家庭,經過交流探討,在2016年,「社區家庭互助式早教」在他們的小區成立了。現在自己有了「組織」,用適合孩子的方式來啟蒙孩子,大家都非常積極。在這個「共享早教」的團隊中,8個家庭的爸爸媽媽們擔任老師,輪流給小朋友們上課。在一次次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讓孩子們的感受到了教學的樂趣,也讓鄰裡之間的感情迅速升溫。這種互助式早教如今已經推廣到不少社區,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認可,也成為了建立新型鄰裡關係的一種有益的探索。
在創辦了社區早教班之後,袁曉娟又有了新的想法,就是在小區裡定期舉辦讀書分享活動。袁曉娟和丈夫陳仕則都是書蟲,雖然閱讀的興趣上有點差異,但是彼此尊重。袁曉娟的想法立刻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他們就開始和身邊志同道合的鄰居一起開始準備讀書會。
共同努力打造書香社區
袁曉娟創辦讀書會的倡議一發出,立刻得到了鄰居們的迅速響應。在鄰居們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小區中熱心公益的會所負責人,為他們的讀書館提供了免費的場所。然後,袁曉娟和幾位讀書會的中心成員開始一起討論分工、探討讀書會主題、邀請嘉賓、布置場地……終於,在2017年9月,第一期讀書會正式開辦。
「第一期我們請來了真光中學的校長來談教育問題。」袁曉娟回憶「那個時候我心裡其實是沒底的,但是我對我老公說,就算只來一個人也算成功,因為至少有我們兩個人得到了收穫。」
但是袁曉娟擔心的情況並沒有發生,第一場讀書會完美舉行,之後「凱粵灣讀書會」在他們的努力下越辦越好,讀書會的成員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了上千人,越來越多的「大咖」嘉賓也來參與分享,包括廣州廣播電視臺的兒童節目主播、卡耐基學院的金牌講師、三甲醫院教授博導等等。「凱粵灣讀書會」也成為了廣州志願者協會的登記組織。
「辦這個讀書會其實是很麻煩的。」袁曉娟坦言,每一期讀書會要確定主題、聯繫嘉賓、還要在公眾號上面提前發布預告。後來他們還把讀書會搬到了戶外,比如最近他們就帶著孩子一起去參觀企業的博物館。「這些場館其實是很有意思的,而且基本都是免費的,但是一般只接受集體預約,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袁曉娟他們也在不斷地探索這些有趣的場館,雖然預約起來有些麻煩,但是結果都能讓大家非常滿意。
「凱粵灣讀書會」到目前已經辦了37期,幾乎是每個月就會有一期。「雖然做這些事情有點麻煩,但是我們都是樂在其中,讀書是我們的愛好,我們也願意一直這樣做下去。」
幸福小家幫助大家
隨著讀書會越來越紅火,這個充滿書香的三口之家獲得「廣東省十大書香家庭」「廣州市十大書香家庭」等榮譽,袁曉娟夫妻兩人成了鄰裡們信賴的對象。不少鄰居都感慨,認識他們一家是自己的幸運。大家遇到問題都願意向他們尋求幫助,甚至有人來託袁曉娟介紹對象。來找她介紹對象的單身男女越來越多,袁曉娟和丈夫乾脆組織了相親群,志願當起了紅娘紅叔。
他們召集熱心的鄰居一起,創辦了「迎瀾悅活會」微信公眾號,通過「群友推薦制」組建了一個公益免費的「迎瀾悅活會之單身沙龍」,保證參與人員的真實可靠,還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組織線下的聯誼活動。組建近一年來,「迎瀾悅活會之單身沙龍」已聯合多家機構舉辦了11期公益活動,參加人員已達數百人次。有29對男女在活動中成功進入戀愛,3對已經走入婚姻的殿堂。
除此以外, 袁曉娟家庭經常將閒置物品免費派送給街坊鄰居,並多次參與街道社工團體組織的扶貧濟困、慰問等活動;疫情期間,他們還參與了數次向湖北老鄉會、武漢大學校友會的捐款捐物活動,給家鄉人民送去一份溫暖。
今年,袁曉娟家庭獲得了廣州2020年十大「最美慈善家庭」的稱號,一向號稱「做公益只是因為愛好」的袁曉娟在發布現場見到了其他的慈善家庭。「我和我老公也在考慮我們下一年的計劃,既然得到了這個稱號,就應該要做更多的事情。」
在會場,她碰到了一直幫助困境兒童的李曉輝家庭,「我想和他們合作,讓我們的孩子去和那些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的孩子結成對子,幫助他們更好地生活。」在袁曉娟看來,現在很多孩子都不能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是很幸福的,這樣的活動不但可以幫助那些困境兒童,同時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從共享育兒到讀書會,再到相親會,每件事情都能讓袁曉娟對生活有更多的感悟,也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擴寬了視野。「在我們做的這些事情中,我們既是付出者更是收穫者。」袁曉娟感嘆到,「希望我能一直做下去。」
文-吳窮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