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教育學原理試題
課程代碼:00469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教育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
A.柏拉圖
B.沛西·能
C.勒圖爾諾
D.孟祿
點擊查看: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教育內容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經典為主,教育教學過程注重嚴格的紀律約束,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教育體系。這是哪一社會發展階段的教育特徵?
A.原始社會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3.在教育學史上,一般認為第一本教育學專著是
A.中國的《學記》
B.捷克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C.德國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D.美國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4.屬於教育根本屬性的是
A.歷史性
B.階級性
C.社會性
D.民族性
5.一個國家教育經費投入的多少,最終取決於
A.文化傳統
B.生產力水平
C.受教育者的需求
D.教育的規模
6.在教育發展的影響因素中,社會政治制度決定著
A.教學方法
B.教學組織形式
C.教育目的
D.教育手段
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句話反映的影響人發展的因素是
A.環境
B.遺傳
C.教育
D.活動
8.研究表明:人在出生後的第5個月到第10個月之間,大腦的發展最迅速;其後大腦的發展又經歷了兩個加速期,一個是在五六歲左右,一個是在十三歲左右。這說明
人的發展具有
A.順序性
B.不均衡性C.個體差異性D.穩定性
9.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認為,當兒童出現脫離中心化、能夠認識事物變換的性質時,表明其認知發展水平進入
A.感覺運算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10.在各種各樣的教育制度中居於核心位置的是
A.社會教育制度
B.家庭教育制度
C.終身教育制度
D.學校教育制度
11.在學制發展過程中,美國形成的學制系統屬於
A.單軌制
B.雙軌制
C.多軌制
D.分支型
12.教育目的的確定要依據諸多方面,其中屬於主觀依據的是
A.社會歷史發展階段
B.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
C.人性假設
D.受教育者發展水平
13.裴斯泰洛齊認為:「為人在世,可貴者在於發展在於發展各人天賦的內在力量,使其經過鍛鍊,使人能盡其才,能在社會上達到他應有的地位。這就是教育的最終目的。」這種教育目的主張屬於
A.神學教育目的論
B.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
C.教育無目的論
D.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論
14.德育個體性功能的本質體現與最高境界是
A.發展功能
B.適應性功能
C.生存功能
D.享用性功能
15.一個人在解決問題時,不墨守成規,能隨機應變,想出多種解決方案。這反映了其思維具有
A.流暢性
B.變通性
C.獨特性
D.指向性
16.我國先秦時期主要以「六藝」為教育內容,其中以體育為主的是
A.禮、樂
B.書、數
C.射、御
D.禮、數
17.從時間流程上看,無論德育、智育、體育還是美育,最基本的教育過程可以歸納為
A.預備一內化一鞏固
B.講授一探索一統合
C.選擇內容一講授內容一鞏固
D.討論一表演一評價
18.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反映了教師勞動具有
A.間接性
B.廣延性
C.創造性
D.示範性
19.學生的主體性主要表現為
A.自覺性、獨立性、創造性
B.發展性、創造性、複雜性
C.自覺性、複雜性、獨立性
D.發展性、複雜性、自覺性
20.家庭教育不需要專門的時間和場所,孩子遊戲活動、日常活動都是家長進行教育的機會和場合。這表明家庭教育具有
A.情感性
B.生活性
C.計劃性
D.規範性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1.制度教育學
22.雙軌制
23.學校體育
24.教育過程
25.獎懲法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選答其中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多選答者,按前4小題評分。
26.簡述學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27.簡述教育的生產性。
28.簡述人對教育的需要性。
29.簡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30.簡述教育方法優化組合的原則。
31.簡述學校與家庭聯繫的基本方式。
四、論述題:本題13分。
32.聯繫實際談談制約教育內容的主要因素。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15分。
33.【案例】李老師是全國著名的小學語文教育專家,從事教育工作40餘年,始終懷揣著「教書育人」的理想信念,不斷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在師範學校學習時,她不僅努力學好各門功課,還認真學習畫畫、寫美術字、彈鋼琴等。參加工作擔任語文教師後,為了讓學生感知教材,獲得鮮明的印象,她精讀教材,巧妙構思教學過程;為了使自己的語音語調適中、節奏富有變化,她不斷練習「範讀課文」。教學中,她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李老師還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斷充實自己
請結合材料談談教師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
推薦閱讀: 2020年4月各省自考報名時間及入口| 2019年10月各省自考真題及答案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