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1 16:13: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6月1日消息(記者張勝強,通訊員許嘉琪)在第70個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來自廣州的一位特殊志願者,用自己的作品為站在陽光背後的特殊孩子代言!
「這幅畫代表青少年學生交響樂團啊,這幅畫就是上海小螢火星合唱團唱的歌…」面對話筒,韋一哲慢慢的、一字一句的講出了他創作「@星球」這組畫作的想法。
「@星球」組畫(央廣網發 韋一哲繪)
剛剛過去的一周,也是第七個未成年人保護宣傳周,作為志願者的一哲,也第一次將自己的原創藝術作品「@星球」組畫配上自創自彈的音樂《迴旋曲》,融入到「重建@星球」H5中,來展示給每一個願意了解特殊未成年人的公眾。
「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倡導,讓更多的公眾了解到特殊孩子的藝術作品,也了解到藝術對特殊孩子的幫助以及支持,讓更多低年齡段的小孩子看到一個希望。」廣州市少年宮特殊教育部副部長廖一柱說。
韋一哲,1997年出生於廣州,孤獨症譜系障礙,廣州市少年宮特殊藝術家工作室學員。(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1997年出生在廣州的韋一哲,在兩歲半的時候被診斷為中重自閉症。踮起腳尖,不停的旋轉成為了一哲在「外面的世界」最喜歡的行為。
不過一哲的媽媽也發現,情緒問題比較嚴重的他,一拿到畫紙,就會安靜下來。
6歲的時候,一哲第一次參加了廣州市少年宮為特殊兒童舉辦的美術班。從那時候開始,藝術就叩開了這個「星星的孩子」的內心世界。
小時候的一哲。(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迷宮、地鐵、高架橋…兒童時期的一哲在繪畫裡展現出了令人讚嘆的視覺記憶和空間構建能力。在這個不需要言語的世界裡,一哲盡情的揮灑著他的天分。
《恩師 良友 家人,還有自己》組畫(央廣網發 韋一哲繪)
《親人》組畫(央廣網發 韋一哲繪)
《特殊藝術家工作室群像》(央廣網發 韋一哲繪)
2013年,一哲進入了廣州市少年宮特殊藝術家工作室,開始接受專業化的藝術培養,強烈的表達需求和超乎常人的執著讓他在音樂領域也頗有建樹。
一哲不僅在廣州市少年宮「雨後彩虹」融合藝術團Friday樂隊擔任電貝司手、吉他演奏者、鋼琴演奏者、雙排鍵演奏者,創作樂曲100多首;還曾以展演等方式,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參與多場演出和藝術展,並作為廣州友好使者赴美加和法國等地演出。
現在的一哲,每天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摸一下鋼琴的琴蓋,晚上睡覺前也要彈一首曲子。
2017年,上海大劇院,韋一哲與老指揮家曹鵬指揮的上海城市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其實,一哲並非特例。在他的旁邊,還有更多的人站在一起。這些看似行為奇異、說話有些許磕磕碰碰的小孩子、年輕人和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珠江岸邊風景寫生》(央廣網發 韋一哲繪)
《陳家祠》(央廣網發 韋一哲繪)
《新型冠狀疫情病毒來襲》(央廣網發 韋一哲繪)
世界上不只有聽得見的語言,這些站在陽光背面的孩子們,也在通過繪畫、音樂、創作和這個似乎與他們「格格不入」的世界作連接。
也許,這也是一份兒童節禮物,是一哲送給每個「曾經的自己」的心聲:我會住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在某一顆星星上微笑著,每當夜晚你仰望星空的時候,就會像是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微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