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最為奇妙的地方就在於,即使時隔多年,我們仍能記住那些夢幻般的情節,同時,童年的一幕幕也會隨之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年長一些的朋友,他們兒時的童話大多是屬於聲音的;而年輕一些的朋友,他們對童話的記憶則大多來自於視覺。但總有一些畫面,無論年齡,每當我們看到,都會把我們帶回童年的幻想世界中,那顆久未謀面的童心,也就此被瞬間激活。
01馬克的復古旅行
來自義大利的馬克·索瑪(Marco Soma)是一位兒童書籍插畫師。他曾在庫內奧美術學院學習繪畫,現在是該學院的插圖教授,同時也是紐約市立大學美術學院的講師。馬克的兒童插畫書籍經常在博洛尼亞書展上展出,其插圖作品亦被義大利和國外的多家出版商出版。2015年,馬克以《青蛙皇后》一書獲得了艾曼紐爾·魯扎提獎。2019年,他獲得了安徒生最佳插畫家獎,這一全球最重要的國際兒童文學獎項,也被譽為童書界的「諾貝爾獎」。
馬克的大多數作品均以擬人的小動物為主要角色,迷人的場景設定,復古的柔軟質感,喚起了無數兒童和成年人對於插圖的熱情。他畫中的角色似乎永遠都在旅行的路途中,而這一次次充滿奇幻色彩的旅途奇遇,便構成了馬克獨具個人特色的插圖故事。
馬克在創作中善於使用飽和度不高的色彩進行渲染,再加上線條構成的獨有肌理,像是給畫面蒙上了一層復古的濾鏡。從角色的塑造到場景的布局,再到故事的展開,馬克的作品都會給人以強烈的代入感。無論畫中的事物如何誇張與形變,都可以在這個由他創建的世界裡得到合理的解釋。
02兒童插畫的復古風
說起來,童話似乎是每個人心裡不可磨滅的美好。小時候聽到的那些奇妙又不可思議的故事,總是那麼地令人嚮往。我們也總是仰著小腦袋思索著:是不是我也可以遇見愛麗絲的隱形貓、會飛的彼得潘、帶著玫瑰花的小王子……
如果說兒時看到的童話書只是小孩子的讀物,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插畫可以老少鹹宜呢?這些年,我們目睹了太多繪畫風格的興起與悄然沉寂。在兒童插畫領域,毫無風格的卡通玩偶形象比比皆是,不成體系且缺乏邏輯的兒童故事也充斥在市場之中。而似乎只有復古風,站在時間這個特殊維度中,總能給我們的視覺與心靈帶來陣陣暖意。畢竟,當成年人開始閱讀兒童插畫,本身就是一種時間的回溯。
在復古風潮愈加風靡的今天,以懷舊色彩和古樸基調為主要創作方式的現代復古風,也悄然流行於繪畫界。其內容巧妙地利用了復古色彩與內斂裝飾的交相呼應,呈現出具有時間沉澱感的懷舊韻味。而現代復古風格,更像是一種多元化的思考方式,懷古的浪漫情懷與現代人對生活、精神方面的需求相結合,碰撞出更加富有質感的藝術表達。
或許,對於復古風格來說,樸素是其本身自帶的屬性。而現代復古風格的特色之一,便是強烈的色彩差。這一點,我們從馬克作品的那些冷暖色調的獨特搭配中便能深切體會到。或許在馬克看來,一幅有著復古情懷的作品,色彩的運用便可以完成一場時間的穿越。
03凝結與連接
時代的車輪永不停息,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獨特的產物。以前的東西往往並不會隨著新事物的產生而失去自身的價值,相反,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沉澱,愈加珍貴起來。所以,與其說復古是一種風格,不如說它是一種情懷。無論是上個世紀極具人文情懷的浪漫復古,還是青春文藝的日系復古、灑脫不羈的美式復古,都是一種「把經典用在當下」的生活態度。而經過歷史淬鍊之後的復古,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永不落伍的時尚。
或許,於普通人而言,語言文字是慣用的表達方式,但對於畫家來說,畫面才是最好的心境詮釋。熱衷於復古風格的畫家們藉助畫面展現著懷舊的韻味,這類作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畫家自身的經歷、思想以及對歷史的解讀。在這些作品中,那段歷史得以被延續,那種風格得以被印刻,那段情懷得以被銘記。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我們看到這樣的畫作,其實就是在了解曾經的歷史。
童話之美,承載了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讚頌與懷念,同時,也寄託了把這種美好永恆延續下去的期許。時光之下,每一個時代都會成為歷史。幸好我們仍有童話,可以凝結出時間的美好,亦可以連接起時代的記憶。
眼緣藝志 第529篇獻給生活的藝術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