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熱播 正劇不缺觀眾缺好作品

2021-01-20 人民網

原標題:《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為正劇揚名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劇照。

  編劇龍平平

  導演吳子牛

  @華西都市報:85後成都白領唐偉軍,和當下大部分年輕人一樣,睡前和醒後的三件事基本都是「微博、微信、朋友圈」。近日,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則成為他各路朋友刷屏的一個詞組,加上在高中當老師的父親,發來盼其「感謝鄧小平,感恩時代」的簡訊,唐偉軍懷著一份好奇,試圖嘗試圍觀熱點,卻沒料也成為準點追逐該劇的一員。

  「霸氣震撼」、「尺度之大前所未有」、「突破禁區」……不論是讚美還是質疑,官方公布的《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收視率顯示,平均收視率已達2%左右,平均收視份額接近6,多次拿下同時段雙網收視冠軍。目前全國每天有接近6000萬觀眾穩定收看這部劇。9月2日,華西都市報記者獲悉,除央視熱播外,四川、東方、深圳等衛視也將相繼跟播此劇。

  觀眾反響

  感恩情懷拉開記憶閘門

  一家三代圍觀「小平」

  在經歷了「手撕鬼子」眾多抗日神劇的「汙染」後,很少有年輕觀眾願意為一部正劇而放棄閒暇時光。當大家對正劇題材,多少有些喪失信心之時,《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熱播讓我看到了正劇新的希望。

  「先是我奶奶在看,後來爸爸加入了,再後來又多了我。」在這個9月剛升級為高三學生的梁佳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自己並非特例,班上的很多同學也在追看該劇。「以前覺得歷史書上的內容很枯燥,聽老人們講述往事也不是很明白。現在對照著想像,多少增加了理解。」在同名書《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成都籤售會上,排隊等候籤名的90後女孩賀瑤說,自己一家人也很喜歡這部劇,每天都在看,「自己買了三本書,一本送給爺爺和爸爸,一本送給朋友,另一本留給自己。」

  偉人溫情惹人淚流

  1976年10月的一個夜晚,北京,緊急出動的8341部隊驅車駛出中南海,與此同時,在京城一個寂靜的小院裡,蟄居的鄧小平正給癱瘓在床的兒子擦洗身子;當得知粉碎「四人幫」的消息後,「軟禁」狀態的鄧小平激動地說:「我可以再幹二十年」;當他握著被四人幫迫害的老專家那有傷痕的手時,淚光閃爍;當改革遇到阻撓時,他擲地有聲地說:「中國不搞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

  「我老公曾被打過右派,女兒也上山堆了兩年木頭,太多往事,至今仍讓人不甚唏噓。」家住科華南路的張婆婆,今年已85歲高齡。每每看到劇中熟悉的場景,她的眼角總會跟隨劇情溼潤起來。「我當過知青,感謝鄧小平恢復高考,不然我還是老農民。能夠學習感恩時代,感恩他人,你才會有幸福感。」50多歲的王興國說,領袖也是人,也有家庭和孩子,愛小家才能愛大家,「我考慮將『感恩』二字入選家訓。」

  幕後故事

  每個歷史場景力求真實還原

  導演和製片來自四川

  據記者了解,《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導演吳子牛來自四川樂山,製片人高成生則是成都人。劇中「副線」故事裡,戲份頗重的女演員高瓏珂,也是一個成都姑娘。「鄧小平的扮演者馬少驊老師是貴州人,雖然貴州話和四川話很接近,但還是有細微差別。為了將鄧小平的鄉音演繹得更像,馬少驊還經常向我們『討教』。」導演吳子牛透露,為一句臺詞,劇組還不惜專門從外地邀請四川演員前來「救場」。

  爭議臺詞按家屬意見修改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選取了鄧小平從1976年粉碎「四人幫」到1984年國慶閱兵這8年間的工作生活畫面,呈現了小平同志面臨中華民族重大歷史轉折關頭的深層思考,展示了鄧小平領導黨和人民打開歷史新局面的領袖形象。總編劇龍平平透露,2009年有關部門就決定請中央文獻研究室牽頭創作以鄧小平為題材的電視劇,劇本創作歷時4年。編劇之一張強稱劇本修改過無數次,光劇情大綱就改了十幾稿,最終完成了近60萬字的電視文學劇本。

  此前,作家葉永烈發文說,鄧小平知道「四人幫」被抓捕後說的第一句是「看來我可以安度晚年了」,但劇裡是「我還可以再幹20年」。對於這樣的改動,網上也引發了不少熱議。「劇本原話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這句後來改了,有它的依據。這部劇從創作到現在,自始至終得到了小平家屬的支持和指導。這句臺詞的改動就是家屬的意見。」龍平平解釋根據當時的危險境況,家屬認為不可能說「安度晚年」,這時候應該是「終於可以再出來工作了」的心態。

  年輕劇務常搞錯座次站位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對歷史的尊重還表現在對歷史真實場景的還原。整個劇組為此分成A、B、C三組同時拍攝,參與工作人員達340餘名。攝製組馬不停蹄地輾轉北京、秦皇島、安徽、雲南、陝西、延安、深圳、天津等多地取景,包括一張紙、一支筆都力求還原真實細節。

  據《南方人物周刊》報導,「每天開拍前,得先給中央文獻研究室打電話,匯報各個領袖的座次安排,而領袖的職務隨年變換,年輕的劇務常常搞錯。劉少奇追悼會那場,葉劍英主持,鄧小平致悼詞,但當時最高領導人是華國鋒,站位搞錯了,鏡頭只能剪掉;中央軍委的會議,拍了一半才發現沒有軍職的李先念坐在那裡」。

  短評 正劇不缺觀眾缺好作品

  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近些年幾近泛濫,大部分粗製濫造,以「手撕鬼子」為甚。當大家對正劇題材,多少有些喪失信心之時,《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熱播,再次向我們證明,正劇從來都不缺觀眾,缺的是好作品。

  不可否認,與以往一些紅色歷史劇不同,此劇大膽觸及以往很少觸及的題材,或者說是突破了一些「禁區」,是受到觀眾熱議的原因之一。但當你看到,偉人也有愛妻子愛孩子的溫情一面;也有內心萬馬奔騰表面卻顫抖著平靜;也曾為明天艱難地抉擇;也和你一樣愛好體育和小說時,內心便不由被其打動。

  「明日的文明,始於今日的奉獻。」一位老者感嘆,當他看到被迫害掃廁所的夏教授,拿出自己的心血之作讓老田轉交給鄧小平,老田笑他掃廁所也不老實時,老夏說了句「位卑,未敢忘憂國」,這點讓其尤為感動,「不止這一幕,還有很多平常畫面。不愛人哪會愛國,讓仰望變成平視,反而顯得偉人們更為真實。」(記者 陳穎)

  主創有話

  「脫敏」

  成《鄧小平》最大看點

  編劇龍平平:

  不迴避敏感人物事件

  今年58歲的編劇龍平平透露,該劇至少有50位真實的政治人物出場,不迴避敏感人物和事件,做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這麼多天以來看到大家評論這個劇,說得最多的評論就是『脫敏』,意思是一些敏感的人物和事件在劇中有一些反映。我們理所當然不應該迴避,做一些客觀的表現,表現得怎麼樣就讓觀眾來評說。其實敏感不敏感,就看立場和方法。」

  導演吳子牛:

  我們的社會在進步

  不同於以往同類型的作品,《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首次將視角放在一個相對特殊的年代,一些相對敏感的歷史人物和事件也首次在劇中出現。對此,導演吳子牛表示:「在我自己的電影中,1986年拍的片子涉及到『文革』的部分,當時被剪掉了。」《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這部劇比較尖銳、厚重、深刻,但是順利播出了,「所以總的感受是,我們國家進步非常大,我們的社會也在進步。」

  演員馬少驊:

  怕夠不上角色靈魂

  馬少驊曾經6次飾演孫中山。馬少驊說:「演歷史人物我不怕,關鍵是演什麼樣的歷史人物,演鄧小平我怕,這是真的。我害怕自己『夠不上』,即使外表跟他一模一樣,內心若是空的我也不行。我怕自己修煉不好,思想、境界、品格都『夠不上』他。直到現在,我想說,我現在還沒演過癮,這部戲的成功與鄧小平的魅力有關。」

  演員薩日娜:

  有人叫我卓琳大姐特開心

  「我挺忐忑的,但是有一點我覺得特別可愛,劇播出後,我有次去超市買東西,我聽後面有人叫我『卓琳大姐』,我其實特開心。」薩日娜在劇中扮演鄧小平夫人卓琳,她笑言自己和「鄧小平」十分有緣分,十年前曾飾演鄧小平女兒鄧榕。

  網友熱評「小平」

  McDull_兜兜:最近看中央一套熱播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這也讓老一輩的人看了感嘆不已。晚飯時老爸拿出書櫃裡他珍藏的關於那個年代的書給我,讓我一定要認真看完,裡面有太多我們這一輩永遠體會不到的無奈。

  不沉默的大多數:回想起父輩讀大學的情形,連衣著神態眼鏡式樣都一模一樣。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家三口圍在一張書桌學習。孩子剛學認字,爸爸讀薩特,媽媽補高中課程,這是特殊時期的奇觀,但歷史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相關焦點

  •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41、42集:靠法制避免犯「文革」錯誤
    【編者按】       從8月8日晚起,48集電視連續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在央視一套晚8點黃金時段播出。       另外,東方衛視也從9月3日起每晚19點30分播出該劇。       澎湃新聞記者整理了其中的部分劇情,共同緬懷鄧小平及其他中央領導人在歷史轉折時刻的決斷與智慧。       以下為9月11日晚第41、42集劇情精要。面對法拉奇涉及毛澤東的提問,鄧小平回答:「對毛主席的功過是非,要有個客觀的評價。」       北戴河海濱浴場。
  • 十年之間歷史正劇「黃金時代」難免淪為歷史
    十年之間歷史正劇「黃金時代」難免淪為歷史 2017-02-20 10:50:05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 當下的教師到底缺什麼?是缺知識呢?還是缺歷史責任感呢?
    這幾天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當下的教師到底缺什麼?是缺知識呢?還是缺歷史責任感呢?記得早些年剛使用北師大版語文教材的時候,一個老師找我,讓我寫出幾個國家首都的名稱,當時我感到很驚訝。如果說太小的國家,他們的首都當老師的不知道,但世界主要國家和咱周邊幾個國家首都的名稱應該知道吧,這是常識呀!還有一個剛入職不久的年輕老師找我,問我有哪些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可以介紹給學生看。
  • 48集電視劇《鄧小平》:改革開放的英雄榜
    記者: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角的影視作品有電影及同名電視劇《我的法蘭西歲月》 ,此外就是2003年由丁蔭楠導演的電影《鄧小平》 ,從數量上來說並不多,直到今年才推出這部《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   龍平平:拍一部反映鄧小平領導中國改革開放,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電視劇,是很多人多年的願望。
  • 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缺項目,當前農村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農村現在最缺什麼?有人說農村發展最缺資金,有人說最缺技術和人才有人說最缺項目,有個人說是最缺創業創新精神,還有人說缺的是好的領導和帶頭人,還有人說是缺良好的營商環境。毋庸置疑,上述問題比較普遍,有的地方還表現得比較嚴重,的確是影響和制約著農業農村的發展的重要因素,當然也是農村缺乏的。但是,有了這些就好了嗎?上述問題中哪個又是最主要的呢?真正最缺的是哪個呢?
  • 歷史正劇遭遇吐槽多(圖)
    其次是劇情過於拖沓,史詩正劇成了「宮鬥劇」。雖然《大秦賦》足足有78集,但如今已播出大半,人們所期待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故事才剛剛開啟,對於嬴政在即位後如何與朝中奸臣對抗的故事描寫的比例過重,遲遲等不到重頭戲,讓觀眾們看到一半就想棄劇,如此頭重腳輕的劇情安排,實在難讓觀眾滿意。最後就是演員選擇不符合歷史,讓觀眾很難入戲。
  • 楊冪:我可能是全世界最不缺黑歷史的女明星!
    在她的身上,許多優秀的品質正在閃閃發光,她曾在採訪中說道:「如果你去網上翻我的黑歷史,我覺得我可能是全世界最不缺黑歷史的女明星。」楊冪:我舉得我可能是全世界最不缺黑歷史的女明星這句話讓人心疼又無奈,經常在網上衝浪的人應該了解楊冪的一言一行都能受到網友的廣泛熱議。
  • 官職|年輕幹部「八缺八不缺」
    透視當下一些年輕幹部,大致有這麼「八缺八不缺」,不妨對號入座,抓緊「拾遺補缺」!1、不缺學歷缺閱歷眼下的年輕幹部學歷早已經不是問題,學士、碩士、博士大有人在,比比皆是,高學歷也可謂普遍現象,然而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的「三門」幹部依然不少。
  • 央視三播《于成龍》 德豐利達歷史正劇成清流
    央視三播《于成龍》 德豐利達歷史正劇成清流 發布時間:2017-03-03 18:11:04.0千龍網       3月1日起,央視一套重播剛剛在央視一套、八套黃金檔播出的歷史正劇《于成龍》。央視在兩個月內連續三次在核心頻道播出同一部歷史正劇,實屬罕見。《人民日報》刊文盛讚該劇為「歷史劇的一股清流」。
  • 作者黑名單、有毒小說網和新小說作品——《法蘭西不缺皇帝》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創作紅線的高壓下,眾多網文作者不得不選擇將自己的作品腰斬,或者乾脆被網站列入創作者黑名單中。有人說或許會說:真的有這張黑名單存在嗎?其中包括而不限於懵懂的豬、月影梧桐、幸運的蘇拉,這些歷史、分類的扛把子、大手子們,遭到了發一本、禁一本的待遇。當然,他們的作品也真是夠作死的。如幸運的蘇拉,不得不奔走另站,《大唐官》半路腰斬,估計原因是開歷史倒車,搞什麼分封變制,和大一統集權的主流相牴觸,被狠狠封殺。懵懂的豬,老作死分子了。
  • 《盲井》—中國啥都缺,就是不缺人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的措辭「中國啥都缺,就是不缺人」,「我同情他,誰同情我?」。盲目的社會,盲目的犯罪,盲目的民工。劇情回顧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只會詐騙比自己單純的人,而不是弱者。16歲的少年鳳元鳴,由王寶強飾演,故伎重演的伎倆在鳳元鳴的身上上演,這是王寶強電影屏幕的處女座,但影片劇情中為各種現實與人情因素,鳳元鳴僥倖地存活了下來,宋金明與唐明陽因矛盾點激化,兩人在礦井下各懷心思,一人出於良心對鳳鳴表於同情,最終致二人死於礦下。
  • 「正劇花旦」羅憶楠巾幗不讓鬚眉 不愛紅裝愛武裝
    ,隨後參演了眾多的正劇,飾演了《走過雪山草地》中堅強的紅軍妹子;《尋路》中勇敢的賀子珍;《劉鄧和他們的朋友》和《太行山上》中堅韌的江君玉;《辛亥革命》裡睿智的方君瑛、《換了人間》中江青;《尋找鄧穎超》中宋慶齡;《黃土高天》中秦田;《周恩來回延安》中保健醫生等等多部歷史正劇。
  • 五行缺木的人種植什麼植物比較好 適合五行缺木之人的植物
    什麼是五行缺木?五行缺木就是你的年、月、日、時、四柱(也就是常說的八字)在天幹、地支、納音、中缺木。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命中五行缺木。那麼五行缺木的人種植什麼植物比較好呢?一起來看看適合五行缺木之人的植物有哪些吧。
  • 機娘小改,缺肉?不怕的!
    自己的方法都會,但是iN做機娘的時候總會覺得差那麼一點味道,不是下手過重就是不到位……所以看到別人的機娘作品,羨慕的成分就居多了。 今天這次的作品圖片不多,但挺精華的部分都有所體現。而且天台上,夕陽將落的光線效果也是拍攝機娘這類的柔美機體最好的自然光選擇時機。柔和的大面積平行光是很能表現弧面效果的。
  • 偉大的作品不缺「石料」,需要有志的「開鑿者」
    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作家陳彥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局長、作家穆欣欣對談——偉大的作品不缺「石料」,需要有志的「開鑿者」陳彥: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作家、劇作家。陳彥先生的作品最打動我的是為小人物立傳,從《西京故事》到《裝臺》再到《主角》 ,這3部長篇小說都延續了這種風格,從民間視角觀照社會歷史的發展。一個作家的作品中有沒有悲憫情懷,是我評價一部作品是否是上乘之作的標準之一,比如《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有大悲憫,他筆下含著玉出生的公子哥賈寶玉的眼裡除了姐姐妹妹之外還能關注到丫鬟,特別讓我感動。
  • 燼:我缺位移!輪子媽:我缺射程!他:我什麼都不缺,就是沒人玩
    德萊文缺操作德萊文這個ADC就和盲僧、豹女這些英雄一樣,是一個需要用場次堆積出來的英雄,沒有好的操作難度想要玩好德萊文,那是想都不要想。如果你能理解出1V1德萊文不懼任何同水平AD,但是2V2的下路確實沒有太大的優勢。燼缺位移當前版本燼應該是最火的ADC之一了,出場率足足有32.51%,直逼最火的卡莎。
  • 郭麒麟說名字裡缺什麼補什麼,閻鶴祥說出一個人名後,觀眾都笑了
    同樣,他還拿自己的名字做了舉例,這時候觀眾們就產生了疑問「郭麒麟不就叫郭麒麟嗎?難道他命中缺麒麟?」其實郭麒麟並不是他的原名。 這時候閻鶴祥就調侃「因為他缺的你不缺,所以你沒說」,原以為這段已經夠搞笑了,沒想到更搞笑的還在後頭。
  • 五行學說的由來,人為什麼缺?五行缺土
    戰國時期,陰陽學說創始人鄒衍根據地上的金、木、水、火、土這五種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依照天上星象的五行運動,建立了五行學說。藉以說明自然界多種事物之間更為複雜的關係。而我們人本身,木屬肝、火屬心、土屬脾、金屬肺、水屬腎。與自然界五行也是遙相呼應。古人以人八字來說,五行平衡為上佳。
  • 魔獸世界懷舊服狂暴戰到底缺不缺命中?龍牙能不能堅持到最後!
    遊戲中我們是朋友,聊天侃地,在這裡我們可以無拘無束的發言,不會有任何人阻撓,還有大家最喜歡吐槽的小編,請把口水收集好,隨時準備和小編一起吐槽!魔獸世界懷舊服狂暴戰到底缺不缺命中?龍牙能不能堅持到最後!有人說後期狂暴戰不缺命中的,就算到了naxx也可以不用,我還不如換銀色黎明的徽章,對亡靈81強度,剩下一個可選用蛛吻!主要是技能暴擊沒有閾值,也就是白字才有閾值,所以命中暴擊屬性後邊逐漸不如攻強!
  • 缺硒會引起哪些疾病 缺硒有這些危害 - 三九養生堂
    硒元素是一種常見的化學元素,硒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對人體非常重要,缺硒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引發多種疾病,那麼請問缺硒會引起哪些疾病?缺硒吃什麼好?缺硒的危害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缺硒會引起哪些疾病在我國因硒缺少引起的地方病波及東北到西南的十多個省和自治區。已發現的克山病和大骨節病與缺少硒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