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風兒老師,從事三十多年英語教學,中學,高中,職校都有任職教學經歷,歷任數屆孩子們班主任,對孩子們的從學心理路程頗有研究,您的孩子在這幾個階段有問題,咱們共同來探討。
每次考試結束後,老師、孩子、家長都會特別重視語數外三科成績。
特別是語文和英語的閱讀與寫作,往往是老師、家長都特別關注的。
大家對這兩門功課關注的點在哪兒呢?
首先,師長關心的是孩子閱讀題得分沒有,得分了,分值在整份試卷中所在比例多少,拖沒拖總分後腿!
其次,師長關心的是孩子寫作寫沒寫夠字數,寫作質量是不是達標!
為什麼大家都十分關注閱讀和寫作呢?因為這兩項是好多孩子的失分點。
在當今教育體系下,分、分 學生的命根,一分你都失不起,一個半分說不定你就無緣985,211。
當然也不能唯分論。
可是閱讀和寫作怎麼樣才能夠少失分,不失分呢?閱讀大量書籍,不分類別,有書必讀!閱讀量大了,思維方式就得到了拓展。
等到考試,遇到閱讀題,你的審題答題能力自然能提高,自然失分少,成績就出來了。
就拿我們家兒子來說吧,從孩子不識字起,我們兩口子就從書店,小書攤上淘書,回家講讀給孩子聽。 上下班的閒暇時間,周末的親子時光也是捧起書給孩子讀故事,編故事。
以前卡帶流行,家中書桌上,茶几上,甚至飯桌上孩子的卡帶都有放置,孩子走到哪兒,隨手就能拿起卡帶放進收錄機,然後乖乖坐在一個角落,聚精會神地聽起來。
像以前特別流行的《鞠萍姐姐講故事》,《燕子姐姐講故事》,《成語故事》等等優秀卡帶故事,帶給兒子無限歡樂。
我們先從孩子的"磨耳功"開始孩子的閱讀,引起他的閱讀興趣。
等兒子幼兒園開始,又買繪本的各類小故事,他能獨立閱讀,大人只是輔助一下,孩子閱讀興趣油然而生。
接下來小學階段,也是我特別想強調的一段時間,這個階段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否則進入中學,課業負擔重,想讀都抽不出時間!
我兒子小學階段,可以說是博覽眾類型的書籍。 四大名著各種版本,流行書目,如鄭淵潔的,流行作家,如楊紅櫻的,以及英國作家JK羅琳的《哈利波特》。 包括我們當地縣誌方面的眾多縣誌記載,都耳熟能詳!
中學時,中央電視臺播放《百家講壇》,每集必看,記得當時易中天的《品三國》能倒背如流!
初中高中讀的少了些,課業負擔重,可他始終是每兩天必須抽時間讀點書!
舉兒子的例子也就是給大家一個示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從何而來,來自於孩子們從小到大的書籍閱讀!
孩子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家長,用心且堅持才能培養出,可能當時費心費力,可以後受益一生的是孩子,其實也不只是孩子,還包括家長自已,以後孩子閱讀的紅利,家長也會享受到。
兒子高考那年語文135分,據兒子說從初三到高中畢業語文課幾乎很少聽課。他那來的自信?
自信來自於大量的課外閱讀。當然兒子的成功也不能複製!
但最起碼他的閱讀經驗,孩子們可以借鑑!
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欠佳的孩子們,還想語文英語閱讀提分的孩子們,希望重視一下閱讀。
那些還沒入園入校的孩子的家長們,希望您重視孩子閱讀,從娃娃抓起!
廣大網友們,你們有什好的閱讀方法?歡迎大家關注,轉發,收藏! 點個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