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親人幫不上什麼忙
近日,孩子的姥姥和大姨來到了病房。
「我有心絞痛,天天得吃藥,老伴兒腦血栓,動不動就不行了。我倆也是經常得住院,有時候還同時住院,身體都不行,這個姑娘,也照顧不上多少。」孩子的姥姥抹著眼淚說,她已經72歲了,住院的是她40歲的小女兒喬美範。喬美範一直帶著孩子和他們老兩口居住,他們家在通化市棉紡廠一帶平房區,只有30多平方米,一家4口除了這個5歲的孩子,每個人都重病纏身,所以才讓這個孩子來醫院照顧母親。
「我知道家裡啥情況,知道妹妹住院可能沒有人照顧,但是我也是沒有多大能力幫上忙。」喬美範的大姐住在長春,19日才趕到通化,她的82歲公公正在住院,丈夫腰間盤突出導致腰椎彎曲,沒辦法照顧,所以大姐趕來也只是看望一下妹妹,一兩天內就得趕回長春。「幸好有這個寶貝在照顧她。」大姐也掉淚了。
可愛的故事
大人說話時,5歲的小傢伙就坐在床上,穿著一件大大的棉襖,看看這個看看那個。
9個月時就失去了父親
他叫李文俊,小名叫可愛。可愛的爸爸是個在通化打工的韓國人,43歲時才和35歲的喬美範有了這個孩子。兩人也一直跟著她的父母住。
「可能自己的病也和那個居住環境有很大關係,兩人的房間一年四季沒有陽光,屋裡潮溼得不行,電視後面要蓋塑料布,怕水汽進去。冬天,屋裡的窗臺就是冰箱,放上去的東西就直接凍硬。這樣的生活雖然苦點,但是一家人還是覺得過得去。」喬美範說,可就是這樣的日子也沒有持續多久,在可愛9個月的時候,丈夫突發腦梗去世了。
喬美範說,丈夫的去世給她的打擊特別大,當年她的心臟就出現了問題,可愛還不到3歲時,她患上了溼疹。兩年前,喬美範開始臥床。
「全身很多地方開始裂口、冒水,每動一下都疼得不行。」喬美範說,她的父親每月有1100元左右的退休工資,母親沒有收入,她和可愛每月只有260元低保金,就這1300多元的收入,支撐3個重病患者。
照顧媽媽還幫著姥姥幹活
可愛成了一家人唯一的安慰!從來沒有人要求可愛做什麼,但他從3歲起,就知道幫媽媽擦臉、洗手,知道給媽媽餵飯,小手那時候拿勺子都不穩,經常把粥灑在媽媽臉上。媽媽從來不惱,只是覺得心裡難受想哭,「他還那麼小,本來是該被我摟在懷裡好好照顧的。」
沒有錢治病,喬美範的慢性心臟衰竭沒有得到很好地治療。醫生曾警告她,如果不治療,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突然離世。3歲的孩子是否能聽懂這樣的話,喬美範不知道,她只是發現後來晚上睡覺時,可愛摟著她,經常半夜都睡不好,爬起來喊媽媽。
可愛5歲了,已經可以嫻熟地做一些事情,甚至可以自己煮粥。家裡條件不好,每天吃的除了粥之外,就是米飯泡菜湯或者饅頭泡菜湯,連肉都只能逢年過節才能吃到。問可愛最愛吃什麼,他只能回答上來「粥」或者「米飯」。
去年秋天,姥姥在路邊買了40多公斤土豆,小可愛用小盆端了幾十趟才把這些土豆運完。買白菜往回抱,小傢伙抱一棵都吃力,那時候喬美範強挺著要起來幫忙運,可愛堅決不讓,自己堅持一棵一棵地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