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11、永旺等便利店在有限賣場空間推陳出新

2021-01-07 贏商網

  導讀——讀懂日本便利店的經營之道 

  數據:日本便利店通過對每日POS數據進行徹底分析,基於分析結果進行預測下單

  品類更新:快餐盒每日配送食品佔到門店零售額的38.3%

  面積:平均單店面積110平米左右,SKU數2500品類左右,客單價能達46元,坪效9萬元以上。

  差別:各商圈消費人群特點差別化

  詳情如下——

  目前,在全國零售業整體增速放緩,租金,人工等各項成本持續上升的競爭環境下,大型零售企業開始出現兩極分化,企業之間的併購重組開始加速。僅2013年一年間,全國百貨店的關店數量達到23家,外資系的大型綜合超市,關店數量達到28家,中國的零售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其實,日本的零售業在20年前也經歷了同樣由於經濟下滑帶來的打擊。1990年左右日本的經濟隨著人口增長的停滯陷入了持續低迷的時期,1990年至2013年間,日本經濟的平均增速不到1%,期間多次出現負增長。日本零售業態也因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據統計, 2001年-011年間百貨店市場規模整體下降了29.8%,大型超市大幅度萎縮達到28.2%。

  而在這十年當中有所發展的,首先是便利店,另外是藥妝店和無店鋪銷售(包括通信銷售和網絡銷售)。從各個業態的評效來看,便利店以140萬日元/平米的數值高居各業態的榜首。2012年日本零售連鎖企業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中,便利店企業佔據5個席位,其中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名列榜首。

  縱觀日本小型業態的發展呈現的幾個特點,反映了零售業態發展的趨勢,也將給中國的零售業的轉型帶來一定的啟示。

  日本便利店業態發展的背景

  日本的便利店經營模式於上世紀70年代從美國引入,80年代伴隨著女性踏入社會的比例的上升,人們對於24小時便利的需求增強,便利店迅速擴張,在此時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成為日本零售業重要的組成部分。

  90年代日本開始進入經濟低迷的時期,各類大型商業業態發展受阻。而由於小型零售業態受到經濟形勢的影響較小,各便利店企業加強了門店運營能力,擴大了商品品類與服務類型,使得便利店在90年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進入2000年以後,日本政府放寬了對於便利店企業經銷品類的限制,銀行ATM等金融服務成為便利店企業新的業務增長點,同時自有品牌的開發、細分業態的誕生也在繼續推進著日本便利店行業的發展。便利店行業反而在2000年之後呈現非常穩步的上升發展趨勢。

  順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不斷開發和完善新產品和服務

  我們以7-11從商品到服務的轉型為例來說明,最開始店鋪只是個迷你的小型超市,之後發展成24小時經營的便利店,然後再提供品類豐富多樣的快餐食品,同時不斷擴充各項方便於消費者的服務內容。這些嘗試的宗旨都是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對生活便利性需求的變化。

  在日本7-11,快餐和每日配送食品佔到門店零售額的38.3%,店內的快餐食品,都採取自我開發的方針。總部的開發團隊的員工人數將近150名,並組成了便當供應商、專家?料理專家成一體的團隊協作體系。以快餐為主,不斷的進行商品的更新,賣場讓人耳目一新。店鋪商品約2,800品種,其中每周推出的新商品數將近100種,每年更新商品數約70%。

  目前,在日本的便利店不僅能解決一日三餐之外,諸如ATM取款、列印、繳費等各項服務都能在便利店實現。通過對眾多來店顧客進入便利店的目的進行調查後發現,購買商品還是主要原因佔89%,但同時還有其他目的(如廁、ATM取款、列印、繳費等)的也佔80%,其中只是單純為了購買商品進入便利店的比例只有20%,可見便利店內服務項目對於顧客的吸引力是非常強的。服務功能的充實增加了顧客的到店頻率,推動了商品銷售額的增長。

  近期的便利店,為了滿足老齡顧客群的需求,推出了送貨上門的業務。門店專設小型配送車,針對一些暢銷常用的商品品種提供針對送貨上門的服務,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老齡顧客就是非常方便的舉措。

  有限的賣場空間內推陳出新,追求坪效的最大化

  日本的便利店平均單店面積在110平米左右,SKU數在2,500品類左右。平均客單價能達到46元,評效在9萬元以上。店鋪銷售的死敵是顧客想要購買的商品缺貨,賣不出去的商品卻佔據很大的貨架面積。所以有必要通過對顧客需求的精準分析,增加暢銷商品,加速新商品的導入,才能給顧客帶來更滿意的商品體驗,從而提高來店頻率,增加銷售額。

  同時,撤除滯銷商品,可以幫助減少不良庫存,從而減少降價商品的比例,品類的減少伴隨著人工成本的降低,也有助於整體利潤的提升。這需要過對每日的POS數據進行徹底的分析,基於分析結果進行訂單量的預測並進行合理下單,積極引入暢銷商品和新商品,滯銷商品及時撤除,同時調整貨架陳列和庫存,從而提升銷售額。

  根據商圈消費人群的特點有效的進行差別化

  為了利於競爭,小型零售企業走向專業化。很多小零售商都採用專營店的方式,進行差別化、個性化的經營,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同樣較好地生存了下來。

  以大型購物中心為主業的零售巨頭永旺(需求面積:5000-10000平方米)自2005年開始發展與便利店同等規模的小型食品超市業態。該食品超市名為「My Basket」,已發展到有450個門店,並實現了單年度的盈利(截止2014年4月)。這是以人口的城市回歸和老齡化為背景的新業態的嘗試。雖然從外觀來看類似便利店,但店裡多以米,生鮮等食材為主。

  顧客多以居住在附近的年長人群為主,價格也遠遠低於便利店。藉助永旺集團整體的採購能力,可以通過「低成本」集聚小商圈的方式實現低價格,和便利店適當的實現差別化,而小商圈的便利性與社區體驗這些非價格競爭優勢是大店鋪所難以提供的。

  從全球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美國沃爾瑪,法國家樂福和英國特易購等零售企業巨頭在本土都積極拓展賣場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的小型超市業態。雖然小型業態在各國的定義有所區別,但順應消費者需求變化,定位和經營模式適當差別化的企業必將在競爭中取勝。

  從中國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多數零售企業尚未找到適合本企業發展的店鋪經營模式,無論發展哪種經營模式都需要適應消費需求的變化,適當在同業內進行差別化,結合自身發展特點的業務開拓才可能有長遠的發展空間。

本文轉載來自:壹報通商業地產,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戰略角色不清晰 永旺旗下便利店Mini stop拖累命運
    聯商專欄:永旺集團旗下的便利店品牌Ministop,其規模在日本便利店行業位居第四位,2019年的店鋪數量約為2000家,是7-11的十分之一,相對比較弱。一、想做複合店,跟不上快餐競爭節奏因為Ministop在1980年7月開業時,7-11已經有1000家店了,自以為幹不過人家,於是母體JUSCO、後來叫AEON總部確立的經營戰略是複合門店,將快餐和便利店結合起來。對標企業是7-11和麥當勞。
  • 乾貨分享| 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品牌便利店設計借鑑
    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大陸陸陸續續引進了三大國際便利店巨頭——7-11,全家Family Mart,羅森。 二十年過去,三家連鎖便利店在大陸都經營得有聲有色,而它們先進的管理、經營方式也為內資便利店提供了發展的範本。
  • 日本各家便利店7月1日起對購物袋收費每個3日元
    人民網東京6月4日電 綜合日本《讀賣新聞》的報導,從7月1日開始,日本便利店連鎖企業7-11將對購物塑膠袋收費,按照小、中、大、特大四個尺寸以及便當盒分類,小、中、大和便當盒每個收費3日元,特大尺寸塑膠袋收費5日元。
  • 永旺夢樂城金銀潭店重裝開業 11個品牌首次亮相武漢
    永旺夢樂城武漢金銀潭店作為永旺夢樂城在湖北的第一家店,去年的客流已超過1,600萬人次。經過四年的運營,近日永旺夢樂城武漢金銀潭店進行了重裝升級。  本次重裝升級以深耕購物中心經營方針為目標,新導入商戶共有74家店鋪,其中武漢首次出店11家店鋪、永旺夢樂城首次出店20家店鋪。此外,永旺綜合百貨超市將於7月完成重裝改造,新升級後的賣場將打造專屬「兒童零食」區域。
  • 應對疫情,日本便利店是怎麼做的?
    聯商專欄:日本便利店是1974年起步,在1983年是6308家店,進入2010財年開始加速開店,2013年突破了5萬個店,2019年3月底為58340個店,到2020年2月底,為55460個店,其主要便利店企業店鋪數量見附圖。其中,三大便利店在日本消費者心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來源:聯商網2019-04-22 17:27聯商專欄:日本三大便利店2018年業績公示,從中可以看出些什麼?當然,總的開店數量還是7-11最多。這個數據和內部業務結構調整有關係,不能拘泥於表面數據。以7-11為例,在剔除店鋪數量增加的業績以後,現存店鋪客流量在下降,這是潛在的普遍問題。據某食品超市的老闆說,最近幾年,只要有中型食品超市開業,很快就聚集過來數家便利店、藥妝店爭奪社區小半徑副食客群,逼迫食品超市不斷強化便利店很難經營的生鮮類,同時不斷延長營業時間。
  • 永旺夢樂城煙臺金沙灘 5月25日盛大開業
    以「更精彩的日常」為理念的食品超市「永旺煙臺金沙灘店」。核心主力店「永旺煙臺金沙灘店」致力於為顧客提供「更安心安全的商品」和打造「休閒放鬆的購物空間」,並努力以最優廉價格向顧客提供高品質的高品於服務。.
  • 日本7-11便利店或將成為優衣庫「櫃檯」?
    在我們印象中,便利店7-11就是一個賣各種零食、熟食、飲料的士多店,從沒想過將其跟時尚聯繫在一起,但人家很快就會跟常年與大牌設計師有聯名合作系列的優衣庫手拉手進攻時尚行業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日前有消息傳出,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將和7-11便利店的母公司柒和伊控股有限公司計劃於今年開展跨界合作。
  • 疫情下,日本倉儲型賣場仍「制勝」的原因是……
    在這樣的環境下,日本網銷類企業以及倉儲類賣場卻依然保持上揚的發展走勢,並仍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間。各海外投資家對此也有相當獨到的眼光,除了日本東京、大阪等繁華都市的住宅地產仍然備受青睞外,對於物流業以及與其業務上不可分割的倉儲型賣場行業的投資比也逐漸增長。圖源:Google#日本倉儲型賣場的神奇之處是?
  • 面對物流配送,7-11便利店是怎麼做的?
    筆者上篇文章總結了一份7-11便利店的促銷指南,這次筆者講講其物流配送系統。作為便利店,7-11便利店自然帶有連鎖便利店的屬性——標準化,在門店裝修上、產品管控上、產品陳列上、門店經營上等方面都具有統一的標準。而7-11便利店與其他便利店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標準化與個性化並存。
  • 解析:7-11、全家、羅森等日本便利店真正商業模式
    初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難抵抗這種入微的關懷。   1974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自東京一間小小的家傳酒坊裡開出。時至今日,像這樣面積在60 - 200平米之間,全年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已經遍及全日本,總數超過56,000家,平均每百萬日本民眾擁有 388家便利店,在中國,這個數字是54。
  • 不愧是便利店 日本7-11將提供免費電話翻譯服務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2日報導,日本7-11便利店將在國內店鋪中增添針對外國人的服務。從2016年9月起,在日本的7-11便利店內,外國顧客和店員可通過呼叫中心以「同聲傳譯」的方式解答疑問。首先將提供中文和英語的翻譯服務,韓語和西班牙語也在討論之中。7-11正在增加提供免稅服務的店鋪數量,接待的訪日遊客也很多。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一方面,一二線城市已然開始面臨類似日本的飽和問題,增長空間有限。  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9年我國便利店行業市場滲透率達到10407人/店,而日本為2208人/店。相比之下,前者的滲透率幾乎只有後者的五分之一,前途看似一片光明。
  • 日本7-11便利店可辦理自行車保險業務
    日本7-11便利店於15日發表聲明,將於本月17日開始辦理自行車保險的相關業務。由於東日本地震之後自行車的使用率逐漸升高,對於自行車保險的需求度也相應增高。此次的「自行車保險業務」由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公司提供。此次保險主要由交通意外中受傷者的傷害補償險,以及肇事者的日常生活特約賠償金兩部分組成。
  • 7-11便利店將於2019年進軍衝繩 實現日本全覆蓋
    7-11便利店將於2019年進軍衝繩 實現日本全覆蓋來源:人民網2018-07-10 10:03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便利店巨頭「7-11」計劃於2019進駐日本最後一個「空白縣」----衝繩。4日,生產便當等食品的專用工廠在衝繩縣浦添市舉行了動土儀式。
  • 日本全家便利店要升級,伊藤忠來收購
    原因是日本全家認為,頂新有7個月未繳納授權費,並試圖降低授權費。甚至想要收回中國大陸的授權,因此將牽連2500家全家便利店。2020年的消息是雙方和解,籤署了新的合作協議。2019年9月1日,全家便利店提出新的經營理念,大意是通過貼近人和社區文化,打造深受社區喜愛的店鋪。要為每一位顧客全力以赴,為幸福的未來做出貢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日本便利店認為提高佔有率的主要策略之一是吸引女客。全家便利店女客比率是40%左右,一直希望提高到50%,可是7-11的女客比例在2016年的時候就達到47.4%,如今已經達到50%以上。
  • 老齡化背景下,日本永旺、蔦屋書店如何重構線下商業生態?
    ||日本超高齡社會沉澱出兩種線下商業形態:小型連鎖和生活商業綜合體 日本的線下商業在經歷了二十年的超高老齡化後,沉澱出符合東亞社會居住和消費習慣的典型商業形態,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融入高齡社區、以可及性和成本控制為核心的小型連鎖業態,以主營熟食、生活用品與服務的711便利店、永旺菜籃子店my basket為代表
  • 繼7-11後,羅森便利店也要來福州?
    在7-11還未入駐時,藍色的六意、紅色的萬嘉,早於街頭巷尾野草般瘋長。和超市比起來,相對狹小擁擠的便利店裡,密匝匝塞滿了城市的秘密。流量王者7-11在7-11之前,對一部分福州人來說,便利店不過是比超市狹小,比小賣鋪盛大的尷尬存在。然而7-11的入駐打破了這種固有印象。
  • 被全家收購的唐吉訶德憑什麼排名日本零售第七位?
    入境遊客的消費是唐吉訶德非常看重的市場資源,2017年度免稅銷售額達到568億日元,同比增長56%,佔全體業績的8.7%,2020年這一比例要達到10%。企業創始人安田隆夫在企業內部多次自詡說:「還是我的魔境(唐吉訶德獨特賣場)厲害啊」。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來源:中國基金報日本全家便利店日前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收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此舉又會對全家帶來什麼影響?日本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對全家便利店的股份進行公開收購,收購過程預計將持續到8月24日。伊藤忠此前就持有日本全家50.1%的股份,擁有控股權,此次收購結束後伊藤忠的持有率將提高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