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田間管理 保障冬小麥安全越冬
新疆新聞在線網訊(通訊員 都古爾加甫 胡侍琦)眼下,正是冬小麥管理的關鍵時期,博湖縣及時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做好冬季麥田管理工作,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為來年豐產豐收夯實基礎。柯其忠今年播種了近500畝地的冬麥,由於冬小麥播種進度快,秋播後適時搶墒播種,他的冬小麥普遍長勢良好,麥田呈現出苗全苗齊的喜人景象。
-
加強田間管理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
11月14日,在和碩縣新塔熱鄉則格德恩阿茨村一處冬小麥地裡,和碩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員向種植戶講解冬小麥越冬知識。(特約記者 布音克西克 攝)眼下,和碩縣69000畝冬小麥即將進入越冬期。為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和碩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查看冬小麥長勢,給種植戶們講解冬小麥越冬知識。今年,和碩縣新塔熱鄉則格德恩阿茨村村民曹曉江種植了90畝冬小麥,14日,農技人員來到他家地裡查看冬小麥的生長情況,細緻地講解冬小麥越冬知識。曹曉江說:「這幾年,我每年都種麥子,單產一直保持在600公斤以上。今天聽了技術人員的講解後,我對冬小麥如何安全越冬有了進一步了解。
-
新疆巴州和靜:和靜縣多措並舉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冬小麥的田間管理工作變得尤為重要。連日來,和靜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麥田苗情普查,加強技術指導,幫助農民因地制宜搞好冬季麥田管理,為奪取明年冬小麥豐產豐收奠定良好基礎。
-
順平開展冬小麥越冬氣象服務
12月14日,順平局組織氣象服務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積極開展冬小麥越冬期株高、密度、分櫱數、大櫱數等生育狀況及土壤墒情調查。同時,積極做好決策氣象服務及公眾服務,製作發布農用天氣專報和設施農業天氣預報等服務產品,提醒農民加強田間管理和溫室大棚管理;通過釘釘群、微信群、簡訊平臺等渠道將預報預警信息和服務產品及時發布;向農民提供農事建議,提醒加強麥田管理,加強跟蹤服務工作,確保小麥苗期正常生長順利越冬。
-
西平縣開展冬小麥苗情土壤墒情調查做好越冬服務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馮佔華 通訊員 付想)12月18日,西平縣氣象局農氣技術人員深入到西平縣二郎鎮張堯高標準農田示範區,開展冬小麥越冬前苗情和土壤墒情大田調查,為冬季麥田生產管理提出科學、合理的農事建議。
-
涇陽:「田間保姆」管護28.5萬畝冬小麥助豐收
連日來,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給種糧大戶及廣大農民朋友送小麥田間管理技術,確保小麥安全越冬。加強防凍技術指導,根據小麥長勢情況,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小麥苗情、墒情、蟲情調查,通過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等形式,為農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科學實用的技術指導,全面提高小麥苗期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
-
西藏冬小麥栽培技術要點,保障小麥生產的質量和產量
近些年來講,西藏地區大力發展冬小麥種植工作,為了能夠全面推動冬小麥種植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加深冬小麥栽培技術分析,保障整體的生產管理質量。基於此,本文重點探究西藏冬小麥栽培技術要點,旨在提高冬小麥產量。合理進行密植、提高播種質量,可以保障基本苗的構成合理群體,基本苗要保證20-25萬/畝、最高莖糵數為40-50萬株/畝,穗數為25-32萬/畝,穗粒數為32-40粒,千粒重為45-50g。2.
-
做好越冬前後管理 確保小麥高質高產
苗期是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只有做好越冬前和越冬後的管理,才能確保小麥的高產和優質,而這時的農藝專家現場指導對種糧農戶來講尤為重要。「根據今年的降雨和氣溫情況,我縣的苗情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播種的比較晚,相比往年晚7天到10天左右,另一個是前期比較乾旱,早墒播種造成播期延遲了,形成的苗較往年弱點了,分櫱少,次生根系也比較少,現在沒有達到壯苗的標準。」王豔華介紹。
-
新蔡縣氣象局多舉措氣象服務為冬小麥越冬護航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彬 通訊員 張毅恆)近日,新蔡縣氣象局業務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調查冬小麥苗情長勢和土壤墒情,做好冬小麥氣象保障服務。業務技術人員仔細查看冬小麥苗情、墒情,及時將天氣預報送到種植戶手中,提醒通過簡訊、大喇叭、電子顯示屏、微信等多種渠道密切關注冷空氣活動和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根據調查結果提出冬灌、保墒等具體冬季農田管理措施,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映象網駐馬店新聞熱線:0396—3599908,投稿郵箱yxwzmdpd@163.com。
-
汝州:開展冬小麥苗情調查做好越冬服務
12月15日,河南省汝州市氣象局農氣人員開展冬小麥苗情長勢調查,及時掌握冬小麥苗期生長情況。 調查顯示,全市冬小麥一類苗比例為45.4%,二類苗比例為53.3%,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0.8%、4.8%;三類苗比例為1.3%,較去年同期減少3.9%;土壤墒情適宜,適宜比例達100.0%,小麥分櫱足、出苗率高,苗情長勢良好。
-
新疆和靜縣:多措並舉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
「我種了200畝地冬小麥,為了使冬小麥安全過冬,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和我們烏拉斯臺農場的技術人員到地裡查看冬麥長勢情況,我對冬小麥豐收抱有很大希望。」烏拉斯臺農場農民陳建剛笑著說。 據了解,和靜縣烏拉斯臺農種場植冬小麥6000餘畝地,也是歷年來冬小麥種植面積最多的一年。
-
小麥該如何越冬?2020年冬小麥越冬期管理技術
對於近日東北、西北地區大範圍「斷崖式」降溫降雨雪現象,為積極應對天氣變化,防止作物出現凍害,必須要做好冬小麥越冬期的管理,幫助小麥科學過冬。那麼今年小麥該如何過冬呢? 針對不同情況麥田,分類管理、確保安全越冬
-
加強小麥越冬管理 及早應對災害天氣
原標題:加強小麥越冬管理 及早應對災害天氣 眼下,小麥逐步進入越冬期。
-
太康:聯合開展冬小麥苗情土壤墒情調查
12月16日,河南省太康縣氣象局聯合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專家深入高標準農田示範區,開展冬小麥越冬前苗情和土壤墒情大田調查,為冬季麥田生產管理提出科學建議。 專家實地調查了冬小麥株高、密度、分櫱數、次生根、苗情、墒情等情況。根據當前冬小麥苗情、土壤墒情結合未來天氣趨勢,專家建議,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利用晴好天氣開展小麥越冬前病蟲草害防治,及時採取劃鋤保墒、鎮壓防凍、追肥等措施,確保小麥安全越冬。
-
新疆滴灌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1 技術概述 1.1 技術基本情況 2018年起,由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試驗站馬兆亭、雷鈞傑二位同志組成新疆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攻關團隊,對新疆滴灌冬小麥進行超高產技術攻關,通過3年的努力,不斷突破新疆滴灌冬小麥超高產紀錄。
-
孟州農技專家建議:冬小麥安全越冬,要做好這幾點
通過網絡媒體、明白卡、村務公告欄等多種途徑,大力宣傳冬季麥田管理技術要點,積極引導群眾開展中耕鬆土、增溫保墒、肥水管理、控制旺長、預防凍害等田間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印發宣傳資料2萬餘份。重技術指導。組織40餘名農業技術指導員實行包村到戶責任制,科學開展技術指導,做到技術服務全覆蓋,切實把冬季小麥各項關鍵管理措施指導到人,落實到田。
-
2020年全國冬小麥播種3.32億畝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各地行動早、準備足,多措並舉穩面積、提產能;多頭髮力,加強農機農資供應監管;發揮體系優勢,加快技術集成推廣……力爭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這場開年關鍵一戰。而在南方廣袤的田野中,露頭不久的越冬麥苗也在碎雪和春雨中吸納著營養。安徽省郎溪縣濤城鎮鳳河村種糧大戶關明和說:「春水貴如油,我們經營的濤城鎮愛苗病蟲害防治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3300畝,必須抓緊,面對疫情,農時絕不能誤。」一開春,他就忙著油菜和小麥的田間管理,準備好農藥、農機具和水稻種子。一年之計在於春。
-
慶城:開展冬小麥和冬油菜苗情墒情調查
12月21日,甘肅省慶城縣氣象局工作人員對全縣不同類型冬小麥、冬油菜的苗情及土壤墒情進行全面調查分析。 冬小麥單株分櫱數、單株次生根數、畝總莖數、土壤墒情、病蟲害及冬油菜畝株數、葉齡數、根莖粗等指標的詳細調查結果顯示,冬小麥和油菜苗情基本一致,苗情壯而不旺,無缺苗斷壠現象發生。
-
如何施肥保障冬小麥長勢,種植土地哪裡找
由於生長期長達8個月之久,在不同生育期,冬小麥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數量和比例不同。因此,應根據其需肥動態和肥效時期來科學確定施肥方式。冬小麥的一生經歷出苗、分櫱、越冬、返青、拔節、孕穗、灌漿、成熟8個階段,在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的吸收數量和比例不同,要做到科學施肥,首先應探明小麥營養特點及需肥規律。
-
如何正確呵護冬小麥防凍害獲高產
我國是世界上種植小麥麵積最大的國家,從南到北均有種植,其中冬小麥佔90%以上,冬小麥想要獲得高產,了解凍害的類型和影響因素很重要。冬小麥凍害類型1.暖冬驟寒凍害型。冬小麥凍害的相關因素1.冬前旺苗容易受凍。播種早、秋季氣溫高或者越冬期推遲造成冬前積溫高,導致小麥主莖葉齡大,分櫱多,形成旺苗。這類小麥分櫱節細胞糖分濃度下降,冰點增高,抗寒性下降。冬前旺苗在冬季容易受凍,冬前小麥拔節的不能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