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戀真的難以維持嗎? 異地戀和近距離戀愛真的有差麼?
時間:2016-03-30 12:0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異地戀真的難以維持嗎? 異地戀和近距離戀愛真的有差麼? 異地戀不會有結果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戀愛忠告,包括筆者挺喜愛的燕公子也說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戀人留著做什麼?可是很多人由於工作學業等一系列原因,不可避免地要開始或維持一段遠距離的戀情。不過沒有
原標題:異地戀真的難以維持嗎? 異地戀和近距離戀愛真的有差麼?
「異地戀不會有結果」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戀愛忠告,包括筆者挺喜愛的燕公子也說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戀人留著做什麼?可是很多人由於工作學業等一系列原因,不可避免地要開始或維持一段遠距離的戀情。不過沒有關係,看完接下來的內容後,你就不會那麼難過了,真的。
其實,在異地戀(LDR,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與近距離戀愛(PR,geographically proximal close)關係各方面對比的研究領域中,是一直存在爭議的,從上世紀90年代的研究至今,三種結論都出現過:LDR質量、滿意度更高、更不容易分手,PR質量、滿意度更高、更不容易分手,LDR和PR差不多一樣。是不是覺得這些結論說了等於沒說,看看 的一份LDR與PR對比研究怎麼討論。
遠距離如何操作化?研究者們將戀人間地理位置相距50英裡以上算作異地,約80.5千米。
關係質量
關係質量分為了6個維度來考察,分別是:關係適應、性福度、對伴侶的愛、和伴侶在一起的樂趣、交談質量、困難的溝通(溝通中的心理攻擊和危險信號)。
分析結果顯示,總體而言,LDR的關係質量要比PR的關係質量要高,t檢驗表明在關係適應、對伴侶的愛、和伴侶在一起的樂趣、交談質量上異地戀顯著地比近距離戀 愛要好,而且異地戀更少出現溝通困難,但是在性福指數上,LDR和PR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也許是異地戀的形式本身就過濾掉了一些不夠堅實的感情和戀人,也許是聚少離多的現實,使得異地戀者更珍惜相聚,也許是「蜜月效應」。
總之從結果看來比較近距離戀者(PRRs),異地戀者(LDRRs)更能體驗到戀愛關係中的親密無間,並從中獲得愉悅與愛的感覺,甚至更少的出現難堪的溝通,雖然缺乏肢體親密接觸,但是LDRRs性福度的自評與PRRs的自評是沒有差異的。
承諾
使用Stanley的承諾二維模型(1992)來分析承諾,一方面是奉獻,指的是自發繼續這段關係的傾向,將這段關係納入自己的未來人生並且優先考慮;另一方面是限制承諾,是指結束這段關係的阻礙,是個體基於社會的、情感的、道德的、經濟的成本考慮,做出是否結束關係的決定。
研究結果現實異地戀的奉獻承諾水平顯著高於近距離戀愛者,但是限制承諾上兩組間通過t檢驗基本沒有顯著差異,只有感覺限制上,異地戀比近距離戀愛的水平要低。LDRRs者有更高的自發奉獻精神,但是在限制約束上,研究結果並沒有支持異地戀者的約束要低的經驗性假設,而是說LDRRs和PRRs在關係中的限制是幾乎一樣的。
比如說,對「離開當下的戀人還能找到一個合適伴侶」的考慮,物質上的共享,在LDRRs和PRRs中同樣的存在著,但是LDRRs確實比PRRs更少感覺到被困在一段關係裡面。
穩定性
研究者在首次採集數據時讓被試評估自己和當下伴侶未來的發展情況,同時在間隔四個月之後,回訪被試是否還和原有的伴侶在一起。在被試自己的評估中,被問到兩個問題:「與當下伴侶結婚的可能」和「與當下伴侶分手的可能」。結果發現異地戀者感到結婚的可能性會更高,感到分手的可能性會更低。不過從實際的四個月後回訪數據看來,異地戀者與近距離戀愛者分手的比例卡方檢驗差異不顯著。也就是說異地戀者對戀愛的穩定性有著比較積極的態度,但是現實情況並不如他們預料的那樣,該分手還是分手了,跟近距離戀愛者的分手率差別不大。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qingjuw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