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好雙城記,海螺溝潮牌代表團亮相重慶主要地標
來自川渝兩地高校的大學生,作為海螺溝潮牌代表團,踩著時尚步點,走進山城重慶。時尚潮流的海螺溝,遇上火辣熱情的重慶城,潮牌代表團打卡解放碑、國泰藝術中心等重慶地標,讓這個冬季繽紛四溢,熱血沸騰!本次活動策劃理念從景區文創角度而誕生。
-
成渝融創文旅協同推進 助力雙城經濟圈建設
這也是中央提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首個暑假,數以萬計的重慶人到訪都江堰,印證著「雙城經濟圈」的融入深度。而這個數據在未來也必將成為一種歷史。這個9月,或將成為成都文旅發展史中值得記載的一章——就在都江堰,一個全新的文旅中心即將誕生,將成為川渝文旅版圖中亮眼的一筆色彩。
-
1小時通勤圈、幹線鐵路「公交化」列車……成渝交通「雙城記」這樣唱
唱好成渝「雙城記」,交通要先行。成渝交通一體化已成為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羅佳明指出,加快成渝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支撐「兩中心兩地」定位,提升成渝地區戰略位勢、區域能級,有利於打造交通高質量發展樣板,推動交通強國建設在川渝地區落地落實。
-
最具含金量的「成渝文旅新地標」為什麼是峨眉山?
峨眉山景區成為此輪「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的「最大贏家」,而豪攬三金的峨眉山也被認為是此番「最具含金量的成渝文旅新地標」。含金量在哪?從頒獎現場的反饋、從網絡投票期間的呼聲、從獲獎地標本身的品質,或可窺探一二。此次「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
-
共建雙城經濟圈,成渝文旅城彰顯融創文旅項目運營能力
聚焦雙城經濟圈政策,打造文旅新地標川渝地區的兩個文旅城項目在9月相繼開業,是成渝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背景下,融創以文旅產業助推成都重慶乃至西南地區旅遊事業發展的重要一步。成渝雙城經濟圈所囊括的區域是西部人口最為稠密、產業最為集中、城鎮密度最高的區域。
-
重走成渝古驛道|古道盡處是吾鄉 風雨千年寫新章
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成渝古驛道堪稱古時川渝兩地經濟社會人文交往的大通道,是見證從古至今巴蜀歷史烽煙的活化石。在川渝攜手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的時代背景下,成渝古驛道是集自然、人文、歷史、城市、田園等文旅資源於一體的寶貴載體,如何活化利用成渝古驛道,打造出一條具有國際範、中國風、巴蜀韻的黃金旅遊廊道,亦是此次報導關注的重點。
-
川渝攜手奏響「雙城記」最強音
兩省市間如此高規格的頻繁交流,在川渝發展史上,前所未有。除了雙方黨委政府,2020年,川渝各個部門、各個市州區縣、各個領域,也開展了一系列交流、互動、籤約,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層級之寬、範圍之廣、密度之高、氣氛之熱,同樣前所未有。
-
點亮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成都融創文旅城榮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成渝雙城記,中國第四極,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是成渝新時期的新機遇。那麼,誰可以代言成渝文旅名片?誰是老百姓心中的C位地標?據了解,主榜單「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主要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入選地標需要兼具自然與人文相融共生,推動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體現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現場頒獎圖其中成都融創文旅城是四川省、成都市重點文旅項目,是融創集團推出的集多元產業於一體的世界級綜合旅遊度假目的地。
-
創意海報|川川渝渝再次牽手發糖,「川渝CP」鎖了!
非川渝莫屬。今天,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這是今年以來兩省市黨政領導的第二次「會面」。上一次是在3月17日。兩省市間如此高規格的頻繁交流,在川渝發展史上,前所未有。
-
當成渝需要新動能時 融創文旅城給城市加了什麼料?
當成渝與「歡樂」的運營商相遇一份產城融合的時代答卷2020年,「成渝雙城經濟圈」成為國家級戰略部署,成都和重慶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第四極」的雙核心,在獲得大量政策支持的同時,也被無數人賦予新的期待。一個是「古蜀起源·天府之國」,一個是「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然而長期以來,成渝地區優渥的來源資源沒有得到最有品質和效率的開發,迫切需要釋放城市的生命力、激活產業價值,恰好與融創文旅「中國家庭歡樂供應商」這一理念不謀而合。2020年9月,成都融創文旅城、重慶融創文旅城正式開業,開啟了成渝「歡樂」生活的新篇章。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出爐,成渝雙城收穫佳績
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是新時期的新機遇,那誰將代言成渝文旅名片?誰才是老百姓心中的C位地標? 11月18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四川省文旅廳、重慶市文旅委指導,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的「成渝文旅新地標」頒獎儀式在成都盛大舉行。
-
川渝五家音樂學院齊奏「同心曲」 唱出藝術走廊「好聲音」
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一把摺扇,成群的蝴蝶飛過;三尺夏布,唐宋的美人婀娜;安陶硃砂,點燃了多彩歲月;萬靈古鎮,光陰在夢中復活……」8月25日晚,伴隨著歌曲《榮昌》的響起,「川渝牽手 共赴七夕」棠城盛夏音樂會在榮昌區盛大啟幕。 來自四川音樂學院、西南大學音樂學院等川渝五家音樂學院的師生同臺展技,唱出成渝藝術走廊「好聲音」,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川渝高竹新區總體方案》獲批,「兩區一城」川渝合作樣板怎麼建...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再添生力軍!12月7日,四川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川渝高竹新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此前的11月3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第120次常務會議也獲審議通過了此《方案》。新區位置距離重慶江北機場僅38公裡該《方案》明確了川渝高竹新區的規劃範圍,明確了「兩區一城」定位。即努力建成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試驗區、產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區、重慶主城都市區新型衛星城。
-
成渝第二城能真正成為成渝地區第三大城市嗎
南充,又叫果城,千年綢都,春蠶文化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新年的發源地,三國文化重要發祥地。朱德故裡、張瀾故裡、羅瑞卿故裡、司馬相如故裡、謝覺哉夫人王定國故裡。諸多耳熟能詳的名人從這裡走出。目前,南充正在積極打造成渝第二城,爭創四川省副中心城市。那麼,南充是否能完成這一目標呢?我們先來看看南充的地理位置,南充位於川東北地區,嘉陵江中遊,享有川北心臟的美名。南充作為四川的重要交通樞紐,鐵路四通八達,更是有高坪機場。
-
...成渝問道」之「東問長三角」引發關注,期待「南尋」「北望」
大主題貼合成渝地區發展需求,小切口故事性強,有看頭、有啟發。「期待後續報導!」之江商學院執行院長、《浙商》雜誌創始人朱仁華接受四川日報記者採訪「既是經驗,也是鼓舞。」達州市開江縣長嶺鎮毗鄰重慶市萬州區、梁平區,也是典型的交界地帶。鎮黨委書記蔣治渝收藏了五期聯版報導。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蜀水繞巴山,成渝一家親
自古就有「川渝一家親」的說法,此話折射出了川渝兩地情感和關係的特殊性。特別是黨中央部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號令下,給川渝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資源、平臺上真正實現相融相通,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老外在成渝|日本駐重慶總領事渡邊信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發展...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渡邊信之 供圖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張雅舒):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自今年1月提出以來備受各界關注。外國駐成渝兩地的領事官員如何看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成渝雙城「麻辣共舞」 拉動中國區域發展「弓弦」
從「連接」到「共舞」300多公裡,是成渝兩地無法縮短的空間距離。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兩地通達時間不斷縮短,通達方式不斷增加——川渝之間已建成6個鐵路通道、11個高速公路通道、2個水運通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羅佳明指出,要實現成渝兩地交通一體化發展,「這些都還不夠」。目前,成渝兩地已開通首條跨省城際公交線路,該線路全程最高票價5元人民幣,沿線近100萬民眾出行將更方便。未來成渝還將推行公交和地鐵「一卡通」。交通的連接帶來了產業融合的可能。
-
「川渝CP」年末牽手發糖啦
「川渝CP」年末牽手發糖啦 華西社區報2020-12-22 02:54:17.0要聞 12月21日,「川渝CP」發布了兩個好消息!成渝軌道交通實現一碼通乘 12月21日,記者從天府通公司了解到,成渝兩地正式實現公交、軌道「一碼」通乘。即日起,成都市民使用天府通App,在重慶主城9區可掃碼通刷重慶軌道交通及公交;重慶市民使用重慶市民通App,可掃碼通刷成都公交、地鐵、有軌電車及BRT。
-
這一年川渝CP為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
「17條」——川渝間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達17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毗鄰城市有望實現「高速公路1小時通達」。「62分鐘」——從重慶沙坪垻火車站乘坐「復興號」列車,只需62分鐘即可抵達成都東站。成渝兩地進入「高鐵公交化」新紀元。「5000」——2020年,成渝兩地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近5000列,歷年累計開行量達14000列,佔全國開行總量的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