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攜手奏響「雙城記」最強音

2020-12-22 重慶日報

今年以來

●川渝兩地共同實施的兩批重大項目總計31個

●總投資5562.5億

●年度計劃投資約386.7億

截至目前

●已有26個項目開工建設

●完成投資317.9億

今年底前

95個事項實現「川渝通辦」

(數據來源/市發改委)

今天,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

這是今年以來兩省市黨政領導的第二次「會面」。上一次是在3月17日。

兩省市間如此高規格的頻繁交流,在川渝發展史上,前所未有。

除了雙方黨委政府,2020年,川渝各個部門、各個市州區縣、各個領域,也開展了一系列交流、互動、籤約,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層級之寬、範圍之廣、密度之高、氣氛之熱,同樣前所未有。

據統計,自今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以來,兩地已籤署200多個合作協議,平均1.5天就「握手」一次。

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川渝大地合作激情迸發,一起唱好「雙城記」,攜手共建「經濟圈」,發出中國西部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時不我待

爭分奪秒共建增長極

11月13日,位於榮昌區的重慶西部電子電路產業園內,重慶弘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生產電子電路板。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上月,川渝兩地共同宣布:今年底前,95個事項實現「川渝通辦」。也就是說,今後川渝兩地市民在辦理這些事項時,將不再受地域限制——既可選擇在本地辦,也可選擇網上通辦、異地辦理。

清單中,不僅對國家要求2020年底實現「跨省通辦」的58個事項進行了全覆蓋,還拓展新增了32個川渝特色「跨省通辦」事項,並把5個國家要求2021年底實現「跨省通辦」的事項實現時間提前了1年。

此舉一出,引來喝彩一片。

為什麼能提前?知情人士一語道破:「因為川渝兩地有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

時間回溯到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新定位,需要新作為。建好「經濟圈」,時不我待!

川渝兩地迅速行動。

1月6日,重慶市委常委會、四川省委常委會,分別召開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並研究兩地貫徹落實意見。「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成為雙方會上的高頻詞。

1月7日,川渝兩省市發改委在重慶市潼南區聯合召開「推進川渝合作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座談會」。

僅僅10天後,深化川渝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020年第一次調度會舉行。

隨後,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但川渝兩地相向而行的步伐卻並沒有停止,兩省市有關部門的電話成為川渝熱線,視頻連線會議成為常態。讓「經濟圈」的建設步伐在抗疫的同時有力有序推進,成為這個春天兩地最大的發展共識。

因疫情期間不方便見面,川渝兩地黨委政府於3月17日,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

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在會上表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川渝兩地發展的重大利好,也是需要擔當的重大責任和重要使命。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戰略站位,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貢獻。

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表示,我們將牢固樹立「巴蜀一家親」理念,切實強化「川渝一盤棋」思維,把經濟圈建設作為新時代四川改革開放的牽引性抓手,與重慶市齊心協力、相向而行,舉全省之力務實推進、有效實施。

會議出臺了深化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方案、工作機制、2020年重點任務等文件。

中央的戰略要求,切實轉化為兩地的戰略行動。

心意相通,攜手奔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入高位推動、全面深入的新階段。

此後,隨著疫情有效控制和復工復產推進,川渝「雙城記」越唱越精彩——從4月1日到15日,僅半個月時間,兩地就籤下近30個合作協議。

銳意進取

攜手邁進改革深水區

西部(重慶)科學城效果圖。

5月8日,四川省能源局幹部周建新,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重慶)項目推進處副處長的身份,回到家鄉重慶工作。作為四川派駐重慶的首批工作人員之一,他表示:「要當好『潤滑劑』,更好地促進雙方凝聚合力。」

聯合辦公室,正是川渝改革創新的成果。

川渝自古一家親。早在2011年,國家就出臺了《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黨的十九大以來,川渝兩省市黨委政府更是「你來我往」,持續推動合作走向深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的目標定位,是中央對川渝賦予的更大使命和更高期望,它意味著在全國「一盤棋」的發展格局中,成渝兩地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川渝意識到,要不負重託,必須改革求變,大膽創新。

2月下旬至3月底,重慶由市委常委同志帶頭領題,分43個專題開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市領導集中調研。他們克服疫情帶來的種種困難,走出去、摸情況、找問題、尋對策。

4月,四川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辦)學習考察組來渝,雙方商議並籤署《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政策研究合作協議》《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改革合作協議》,其中包括積極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等重大改革。

在工作機制上,雙方建立了兩省市黨政領導聯席會議、常務省(市)長協調會議、聯合辦公室、專項工作組4個層面的運行機制。其中,聯合辦公室雙向人員互派,日常工作由發展改革委下設三個處室承擔,為雙方合作提供體制保障。這是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都未有過的嘗試。

5月,聯合辦公室進入實體運行,兩地互派的工作人員到崗到位。首批互派幹部平均年齡38歲,且各有一名廳級領導擔任領隊。

重慶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姚樹潔在解讀川渝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時評價:「在西部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不再是簡單重複東部沿海發展路徑,而是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帶動西部實現新跨越。」

更深層面、更大範圍的改革創新,還在不斷湧現。

在地域上,今年以來,四川以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為先手棋,推動共建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協作帶、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帶、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協作帶,批覆設立成都東部新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並加快推動川南、川東北兩翼發展,批覆設立宜賓三江新區、南充臨江新區、廣安川渝合作高灘園區。

重慶則以「一區兩群」為載體,通過做強主城都市區、擴大城市容量,發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核」的極核作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通過做實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推動渝東北、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促進渝東南、川南等地區融合發展。

5月6日,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掛牌成立,邁出成都「東進」的關鍵步伐;5月9日,重慶正式設立主城都市區,範圍包括21個區。成渝相向發展,為成渝未來的人口和產業承載拓展出新空間。

在科技創新上,川渝謀劃按照「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6月3日,《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徵求意見稿)》亮相;9月11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動員大會召開。西部科學城建設大幕,正式開啟。

在國土空間規劃上,川渝兩地聯合制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方案》,推動解決區域發展空間布局上的重大問題。

在融合發展上,川渝毗鄰地區9個區域合作功能平臺建設有序推進,「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加快編制,川渝「高竹新區」和「遂潼一體化發展先行示範區」總體方案已經兩省市政府審定。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正在打破固有的體制機制藩籬。川渝攜手,向改革的深水區大步邁進。

好戲連臺

各領域合作全面開花

沙坪垻區團結村鐵路口岸,中歐班列(成渝)緩緩駛出,開往德國杜伊斯堡。(攝於三月二十七日)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大幕拉開,好戲連臺。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足一年,川渝各領域合作已全面開花,處處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氣象。

曾經,在招商上,雙方競爭大於合作。如今,雙方以「巴蜀一家親」為主題打造招商合作品牌,在優勢產業招商上協同互補,共同提升「雙城記」國際國內影響力,讓1+1>2。

曾經,在產業上,民間合作佔多數。如今,川渝兩地主管部門不僅攜手構建「工業網際網路」,共建成渝地區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還將聯合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共建電子信息產業經濟走廊。

曾經,兩地網友互不服氣,喜歡打「口水仗」。如今,雙方互相學習,熱衷擺「龍門陣」。重慶網友發兩萬字長文《重慶向成都學習什麼?》,成都網友回應《成都可以向重慶借鑑什麼?》。

縱觀全年,變化,數不勝數——

交通先行,暢通經濟血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一錘定音,雙方創新開行水上「滬渝直達快線」、跨省公交線路,一大波鐵路、高速公路開竣工消息撲面而來,兩地往來更加便捷;

民生需求,不再受限於距離。成都、重慶兩地退休人員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和工傷保險待遇,在川渝範圍內通過資格認證實現「線下就地辦」、「線上馬上辦」;川渝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手續辦理時間從一個月壓縮至2—3天,公積金異地貸款繳存證明「無紙化」,職工異地貸款「一地辦」;

就醫結算,無需來回奔波。住院、普通門診和藥店購藥跨省直接結算聯網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截至今年11月底,重慶全市接入川渝兩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達1849家;

打破定勢,協同共生。毗鄰的榮昌、自貢聯手打造飛地園區承接產業轉移,瀘州、涪陵共建水鐵聯運通道,綿陽、北碚等非毗鄰地區的合作也加快推進;

共抓大保護,共護綠水青山。雙方成立全國首個跨省市的聯合河長辦,在水、大氣、固廢等10個方面籤訂合作協議,啟動川渝聯合執法行動;

……

據統計,今年以來,川渝兩地共同實施的兩批重大項目總計31個,總投資5562.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386.7億元。截至目前,已有26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317.9億元。

如今,切實抓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的貫徹落實,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重大工程,正成為「雙城記」的新強音,等待著巴蜀人奏響。

可以預見,我們正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更多相關報導>>

重要經濟中心川渝同奏產業「交響曲」 目標瞄準「世界級」

(點擊上圖查看原文)

科技創新中心聯合研發+專家共享 川渝共建西部科學城

(點擊上圖查看原文)

改革開放新高地川渝聯手將內陸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點擊上圖查看原文)

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川渝兩地攜手補短板惠民生

(點擊上圖查看原文)

來源:重慶日報

編輯:陳韞宇

校對:柏雲輝

審核:劉 詠

相關焦點

  • 奏響巴山蜀水文旅融合新樂章——川渝八市區政協攜手助推共建...
    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生動描繪了一幅千裡巴蜀行旅圖,似為今天川渝兩地協作發展埋下美麗的伏筆。今年,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兩地在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中頻頻開展互動交流和務實合作:巴蜀世界遺產聯盟、巴蜀石窟文化旅遊走廊聯盟雙雙成立,川渝各市區間不斷開通文化旅遊直通車、籤訂文旅發展合作協議……共同擦亮著巴蜀文化新名片。
  • 創意海報|川川渝渝再次牽手發糖,「川渝CP」鎖了!
    非川渝莫屬。今天,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將舉行,川川子和渝渝子,再次攜手亮相。兩省市間如此高規格的頻繁交流,在川渝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川渝大地合作激情迸發,一起唱好「雙城記」,攜手共建「經濟圈」,發出中國西部高質量發展最強音。成都向東,重慶向西,今年以來,我們越走越近。
  • 奏響最強音!福州版「樂隊的夏天」!速來!
    奏響最強音!福州版「樂隊的夏天」!速來!↓↓↓↓↓炎炎盛夏,難抵音樂的熱情;細細微風,奏響青春的樂章!為實現廣大管樂人才的音樂夢想,發揚管樂文化,發掘管樂人才,海都攜手福建省管樂藝術協會聯手打造「海都杯」管樂藝術展演,尋找熱愛管樂的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巴松、薩克斯管、中號
  • 奏響巴山蜀水文旅融合新樂章
    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生動描繪了一幅千裡巴蜀行旅圖,似為今天川渝兩地協作發展埋下美麗的伏筆。  今年,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兩地在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中頻頻開展互動交流和務實合作:巴蜀世界遺產聯盟、巴蜀石窟文化旅遊走廊聯盟雙雙成立,川渝各市區間不斷開通文化旅遊直通車、籤訂文旅發展合作協議……共同擦亮著巴蜀文化新名片。
  • 奏響招商引資最強音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在特殊形勢下,聚力「六穩」「六保」,堅定發展信心,穩住經濟基本盤,更需要我們在危機中育新機,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氣神,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採取更大的力度、更積極的作為、更精準的舉措,全面開展「百企、千項、萬人進渭南」雙招雙引活動,奏響招商引資的最強音。 要聚焦重點、精準招商。
  • ...組織現場宣講——濰坊市總工會打出「組合拳」奏響理論宣講最強音
    線上開展答題抽獎 線下組織現場宣講——濰坊市總工會打出「組合拳」奏響理論宣講最強音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日前,濰坊市總工會打出「組合拳」,奏響理論宣講最強音。  魯網12月25日訊  日前,濰坊市總工會打出「組合拳」,奏響理論宣講最強音,通過線上開展知識答題抽獎,線下組織現場宣講等多種形式,創新性推動學習活動廣泛深入開展,用接地氣的宣講方式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職工群眾心中落地生根,引導廣大職工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凝聚起廣大職工的創造能量
  • 十指聯彈,松桃奏響戰貧最強音
    十指聯彈,松桃奏響戰貧最強音 2020-06-11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掃黑除惡|《向人民獻禮——奏響掃黑除惡最強音》之西安市新城區...
    近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人民法治》推出「向人民獻禮,奏響掃黑除惡最強音」高端視頻專題系列報導。今天,就請大家一同觀看《向人民獻禮——奏響掃黑除惡最強音》之西安市新城區人民法院篇。
  • 五支隊伍聚力「五心」服務 奏響長治復工復產「最強音」
    五支隊伍聚力「五心」服務 奏響長治復工復產「最強音」 2020-03-11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核時代」奏響鐵路貨運發展最強音
    中國鐵路邁入發展快車道,離不開鐵路貨運的加速助力,同時也在推動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鐵路一直在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力做時代的領跑者,我們堅信,中國鐵路必定能在新時代的節拍裡奏響最強音;我們堅信,未來在國家的支持下,中國鐵路會越走越遠,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川渝再攜手!兩地同步開展為期50天的農業聯合執法行動
    瀘州觀察 周夢穎 四川在線記者 高啟龍12月8日上午,記者從在四川瀘州市合江縣舉辦的2020—2021年川渝農業聯合執法行動啟動儀式獲悉,經前期協商一致決定,兩地將從今天開始至明年1月31日,集中50天時間,同步開展川渝農業聯合執法行動。今天是兩地共同開展此行動的第一天。「川渝兩地在一起開會挺好的,講話口音都不用變頻道,倍感親切。」
  • 大衛·葛瑞特滬上首秀 奏響「搖滾交響」最強音
    這位炙手可熱的天才型男將於2月27日首次造訪上海,在上海音樂廳奏響「搖滾交響」最強音。  出生於德國亞琛的大衛·葛瑞特,母親是一名首席芭蕾演員,父親則是一位法學家。四歲起,葛瑞特就開始練琴,十二歲,便與倫敦愛樂、洛杉磯愛樂、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以及傳奇小提琴家梅紐因同臺演出,十三歲,全球知名的DG唱片公司還為他出版了一系列古典音樂唱片。
  • 坊子奏響項目建設最強音
    重點項目 重點工程 坊子奏響項目建設最強音
  • 青島純生攜手草莓音樂節 2020長沙樂隊最強音來襲
    10月16日,萬千樂迷期待的2020長沙草莓音樂節如約而至,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西廣場奏響年度最強音。作為青島啤酒音樂營銷的重要一戰,本屆草莓音樂節繼續攜手青島純生,將為長沙觀眾帶來一次無與倫比的音樂之旅。現場數萬熱愛音樂與啤酒的觀眾,將會感受到最前線的音樂體驗和最動感的青啤純生跨「樂」之旅。
  • 「雲端」潤「心田」奏響戰疫「最強音」
    作為新中國最早成立的軍工院校,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研究思政工作規律,充分把握新形勢、瞄準新問題、運用新技術、推進新舉措,將疫情「危機」轉化為思政教育的「契機」,全面挖掘戰疫中生動、鮮活、典型的育人元素,積極開展「思政課戰疫小課堂」專項活動,探索構建起線上線下、課內課外「戰疫」思政工作新格局,從「雲端」到「心田」,講好中國、武漢、學院的戰疫故事,奏響愛國戰疫最強音。
  • 「雙城記」下,大足等渝西川東城市正從地理「邊沿」站上合作「前沿」
    他口中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今年在川渝兩地刷屏的一個「熱詞」,今年初,中央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增長極。春江水暖鴨先知。位於川渝交界的大足能明顯感知到這股「熱力」。近一年來,成渝地區「雙城記」部分搭臺唱戲工作在大足等地緊鑼密鼓地開展。
  • 雙城這一年|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看「江天一色」交出的...
    中央有部署,川渝有行動,兩江有作為。搶抓機遇,落實部署,迅速行動。「江天一色」這對成渝CP高調亮相!兩江新區是重慶經濟發展主戰場,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元年,被賦予和天府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發揮產業發展「旗艦」作用的重要使命任務。
  • 讓青年學子與科學家一同奏響時代最強音——第三屆感恩中國近現代...
    原標題:讓青年學子與科學家一同奏響時代最強音——第三屆感恩中國近現代科學家獎助學金頒獎大會舉行李 迪 本報記者 盛 利「大家還記得去年的除夕夜是怎麼過的嗎?」引起在場人深思的這句話,正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成成於12月17日在第三屆感恩中國近現代科學家獎助學金頒獎大會的發言中所提到的。
  • 投資60億、佔地22000畝 共唱成渝「雙城記」 石灘鎮攜手四川朗基...
    3月25日,攜手朗基謀發展 共唱成渝「雙城記」 2020年「金色石灘·麒麟花海」低空運動飛行活動在巴南區石灘鎮正式啟動。這個春天,來巴南區石灘鎮麒麟花海準沒錯。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石灘鎮攜手四川朗基打造標杆示範項目3月23日,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動員大會召開。市委書記陳敏爾出席會議並講話。
  • 「川渝CP」年末牽手發糖啦
    「川渝CP」年末牽手發糖啦 華西社區報2020-12-22 02:54:17.0要聞    12月21日,「川渝CP」發布了兩個好消息!  據悉,成渝兩地在已實現「一碼互通」的基礎上,將持續聚焦「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更加積極主動融入「雙循環」、齊心唱好「雙城記」,為成渝兩地交通服務「一體化」融合貢獻更多力量,讓兩地老百姓享受更多交通服務「一體化福利」。  使用說明:1、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天府通App,註冊完成後,點擊首頁「乘車二維碼」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