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讀過瓊·穆特的《禪的故事》嘛?
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一隻叫「靜水」的大熊貓和三個小孩兒發生的故事。每一次,一個小孩兒來找靜水時,靜水就為他們將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只是故事,但是卻在背後隱藏著一個寓意。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作者並沒有直接把所有的故事都寫出來,而是要去讀他的讀者自己進行推理。原來這也是一種寫作方法,我們在讀寓言故事,比如說伊索寓言,作者要通過一件事情告訴大家一個道理,道理並沒有講出來,只需要讀者來進行思考。
學生在寫這類型的作文時,首先要事先想好要告訴讀者一個什麼樣的道理,這個道理可以範圍比較廣,不僅僅是要誠實,不撒謊,好好學習,愛勞動,不驕傲,孝順父母這類傳統的道理。還可以夠引導學生寫更多的道理,彼此相愛,愛好和平,尊重他人,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嚷,使用公筷
在確定了選擇,什麼樣的道理之後就開始嘗試設計一個故事。老師可以給學生舉幾個例子,例如繪本當中的一些故事,或者寓言故事。注意選擇的時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就是不同的道理。
在寫這樣的故事的時候,特別的注意要寫得短一點。
可以從動物的角度去擬人化描寫,不過不要總是那麼幾個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什麼的,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小動物。你把自己平常聽到的,或者從科普讀物上聽到的動物加進來,找找他們的特點,再加以描述,會是很不錯的一篇作文。
文章內容要以解決問題為主線,可以增加彼此的對話。這樣就能夠凸顯你所想要表達的道理。
最後一定要一開始就要揭示主人公,環境,地點等。
老師可以讓學生經常進行這樣的小練筆,字數不多且容易操作。而且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抓住語言的精確,和所要表達的意思。
【有糖寫作課:寫作、閱讀,讓生活有溫度,讓生命有深度!】
(圖片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