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你們看過《伊索寓言》嗎?喜歡看寓言故事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寓言吧。
寓言是帶有諷刺或者勸誡性的故事,它將深刻的道理給予簡單的故事中,藉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它常運用誇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目前,公認最早的世界最早的寓言是伊索寓言。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寓言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著名的外國寓言作品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和俄國的《克雷夫寓言》中國、印度和希臘同為世界寓言寓言文學的三大發祥地。
寓言、童話、兒歌、故事等作為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都是以鮮明的思想性、簡潔的筆法為孩子們所喜歡。不過寓言不同於一般的兒童故事、也不同於童話。那什麼是寓言呢?它有什麼特徵呢?
寓意於言的思想性。「寓言」一詞,最早見於《莊子》的寓言篇。它往往敘述一個小故事,而又具體的情節中隱含一種更深刻的思想,常語帶雙關,藉以闡發哲理、印證觀念。它常常以假託的故事或者你認得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所以,作者的最終寫作目的,既不在於塑造豐滿感人的形象,也不在於講述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而是通過故事說明某些道理、某種思想觀念。
連類比物的比喻性。寓言雖然特別重視作品的思想性,但它並不是簡單的說教。寓言通過虛構的具有具體故事形象曲折地傳達出深刻的哲理。語言中的比喻不單單是修辭意義上的比喻,而是文本整體所體現出來比喻意義,它藉助象徵、擬人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來表現。
犀利幽默的諷刺性。寓言在各種文學體裁中最富有諷刺性,它常常運用犀利幽默的語言,用子之矛,攻子之盾,讓事情的真相、真理的光芒在哈哈一笑中顯現出來。在語言中,一般會採用誇張或者重複的寫作手法,塑造形象,極大地達到諷刺的效果。
寓言的篇幅大都較短小,故事常用概括性或者白描形式,對話也針對要講的道理,簡潔明快,一般不做過多的渲染和描繪,但在短小的篇幅好簡單的故事裡,要寫出一種幽默,一種情趣,製作出喜劇效果必要要有簡單的情節概括、簡約的人物形象、簡潔的語言。
現在你能分清寓言、童話、故事了嗎?知道什麼是寓言了嗎?寓言篇幅短小,加之表達效果較好,一般深受家長朋友的喜愛,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些比較經典,耐人尋味的寓言作品:《伊索寓言》《五卷書》《克雷洛夫寓言》《寓言詩》《萊辛寓言》《韓非子》《莊子》《金江寓言選》《小老鼠立志》。孩子們快和自己的父母親一起閱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