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島逐夢潮|鄉村振興人才耿琪超:百折不撓的現代農業追夢人

2020-12-12 鳳凰網青島

國以立、政以治、業以興。致城市之治者在人才。

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動能,是城市發展最深厚的底蘊!一座城市的崛起,離不開創新與人才的支撐,他們是一座城市的發展活力之源。而良好的環境是吸引人才的「強磁場」、匯集人才的「聚寶盆」。對於城市而言,誰能靈活運用資本集聚源源不斷的人才,誰就能掌握推動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

吸納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到青島,既是這座「青春之島」的熱切期盼,也是青島發起「雙招雙引」攻勢,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現實需要。對青年人來講,實現青春夢想,點燃青春激情,彰顯青春價值,青島有這樣的土壤,也有這樣的環境,更有這樣的胸懷!

值此,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鳳凰網青島推出以「青春之島逐夢潮」為主題的系列策劃,運用多種新媒體形式講述一批有激情、有夢想的年輕人在「青春之島」奮鬥拼搏的故事,向全世界的年輕人傳遞一個信息: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投身青島就是投身美好未來!

第六期由鄉村振興人才、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耿琪超,為我們講述他從種植到加工,從品牌到產業,不斷創新,給胡蘿蔔「照CT」選顏值,用一根根胡蘿蔔撐起一個大產業的最美「新農人」奮鬥故事。

第六期:鄉村振興人才

創新發展農業,品牌引領特色產品

驅車幾十公裡,冒著漂泊大雨,我們來到了位於青島萊西市店埠鎮的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一望無際的田野,讓人心曠神怡,而連日下雨,讓周圍又充滿了花草泥土的芳香,側耳傾聽還能感受到蛙叫蟲鳴,讓人心情甚是放鬆。

在這裡,我們見到了31歲的「新農人」耿琪超。一見面,腳上沾滿泥土的他就滔滔不絕地向我們講述他對鄉村生活發自內心地喜歡:「在鄉村創業,只有真正融得進,發自內心喜歡,才能幹得好!」

1989年出生的耿琪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萊西人,2013年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專業,在留學期間,耿琪超接觸到了國外先進的農業技術,親身經歷了美國農莊從播種到收穫的自動化與機械化後,他意識到,傳統農業必須走特色化、高效化、產業化的創新路,不然肯定沒前景。於是,他創建了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領團隊專注農業智能裝備研發。

農業的未來在於智能化,而只有不斷地科技創新才能創造出更大效益。萊西市店埠鎮是全國有名的「胡蘿蔔小鎮」,全鎮胡蘿蔔種植5萬畝左右,一年生產25萬噸,總產值超10億元,70%出口到東南亞和日、韓。耿琪超創建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後,也開始從事胡蘿蔔的種植、加工和出口生意。 針對人工分選胡蘿蔔效率低、質量差,無法滿足外貿行業對胡蘿蔔的分選要求等問題,耿琪超帶領團隊歷時五年研發出了基於機器視覺的農產品智能化 分揀機器人系列生產線。

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沒有資料可以借鑑。寒來暑往,耿琪超帶領著團隊度過了一個很艱難的創業期。「僅僅研究精準控制胡蘿蔔運動軌跡這一項技術,我們就實驗了十幾種方法,整個分揀機的研發過程可以說失敗了成百上千次。」耿琪超表示,失敗的時候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每一次他都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

耿琪超選擇了與青島農業大學合作,2013年的時候,公司還成功申請建立了青島市農業智能軟體專家工作站,吸引了數位教授與博士入駐。歷時四年,終於開發出了一套集計算機、人工智慧、模式識別、微電子技術等高新技術為一體的胡蘿蔔品質檢測系統及設備。

耿琪超解釋說,通過智能化分揀機器人360°鏡面掃描,可以實現快速按照國際標準對果蔬的大小、果形、顏色、缺陷進行自動品質分級。顏值高的胡蘿蔔裝箱出口銷售,顏值低的可以進行再加工。一般情況下,一名工人一天頂多可以分揀2噸胡蘿蔔,而一臺機器人一天可以分揀60噸胡蘿蔔,能頂上30名工人的工作量。項目產品經專家鑑定,整體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單條分選線節省人工30-40人,每個採摘季單線節省勞務費用上百萬元。目前該項研究成果不但可推廣應用在胡蘿蔔的深加工分級中,還可以推廣到土豆、柑橘、檸檬等其他果蔬的加工分級包裝中。

做產品要先做品牌。結合店埠鎮多年來種植胡蘿蔔的優勢和特點,耿琪超註冊和培育了品牌「店埠胡蘿蔔」,並先後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認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連續三屆入選 「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2018年獲評「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品牌」,2020年獲評「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先後帶動周邊農戶2000餘戶,5萬餘畝加工種植胡蘿蔔,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有效促進了農業現代化,助推鄉村振興。

五年來,耿琪超帶領著他的團隊先後申請專利30多項,2項科研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1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些產品技術的應用,也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增收增產,並為數十名大學畢業生提供了一線研發實踐崗位,帶動周邊農民,大學生及失業者就業200多人。

戰疫情、保春耕

用科技力量護航前行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農業的影響是顯著的,一方面是在生產,銷售,物流方面,另一方面疫情也給從事生產活動的農業人帶來諸多不便,由於鄉村的封村,封路措施,春耕需要大量用工,很難找到幫忙人員,為了保證春季農業的正常生產,從大年三十開始,耿琪超和2名工作人員,日夜奮戰,繁育了500萬株蔬菜苗。

在現代化玻璃溫室內,他們通過現代化的物聯網控制技術,實現了溫溼度等生產要素的自動控制,通過自動化穴盤點播機實現了點播的自動化,通過自動化灌溉設備實現了澆水的自動化,為2、3月份的春季種植提供了保障,為全力保障蔬菜恢復生產出了一份力。不僅如此,種苗中心為訂單農戶、合作社、基地提供優惠優質種苗,特別是對店埠鎮約700多戶低保戶、4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需要發展蔬菜種植的,給予免費供應種苗,讓每一顆「愛心苗」都充滿了春天的暖意。

從2014年起,耿琪超帶領團隊在萊西市店埠鎮牽頭建設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園區內累計建立了4萬餘平米的現代物聯網玻璃溫室、園區技術中心和種苗繁育中心。現代化種苗繁育示範中心的建立不僅能保證蔬菜周年供應,搶佔外地市場季節差價,更好地覆蓋和服務周邊萬畝蔬菜基地,而且使全市蔬菜生產逐步走上外向型大規模的產業化之路,不斷提高在外地的市場競爭力。耿琪超和他的團隊用科技守護著鄉村「春耕」的希望,做農業人堅實的「大後方」,用心服務於農民!

耿琪超先後獲得「農業部全國農村雙創優秀帶頭人」、「山東省大學生創業之星」、「青島市創業領軍人才」、「青島市鄉村之星」等榮譽。「我希望運用自己的知識和長處,為家鄉的農業做貢獻,用更加高效更加節省成本的一些方式,來實現農業的現代化,讓農民富起來,讓農村富起來,讓農業興盛起來。」耿琪超表示。

近年來,青島大力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在全國率先開啟了「選拔+培養」的全新創業幫扶模式,對創業者實施創業培訓、導師幫扶、金融信貸等精細化、一站式服務體系,為大學生創業搭建起了精準化服務平臺;實現了創業資源高度聚集、創業環境高度優化和創新創業高度融合,創新創業者幹有舞臺、學有標杆,營造了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走出了一條具有青島市特色的促進大學生創業路子,引導和帶領一大批大學生實現了創業夢想,僅「BEST計劃」累計吸引5000餘人參與創業活動,先後扶持130多人走上了創業道路,從「孵化器」畢業的多家大學生創業企業已經在新三板上市。

百折不撓的創業路

回顧自己回國之後的創業路,耿琪超的第一個創業團隊是做網際網路軟體外包,主要從事網站和手機APP的開發。「沒有想到很快就栽了跟頭,儘管產品很好,但是因為沒有經驗,沒有流量,經歷了合同被騙、客戶被搶,公司很快陷入了死循環,項目宣告破產。」

源於父輩一直從事農業的影響,不甘心創業失敗,耿琪超帶領團隊開始在農業領域進行二次創業,成為了一名「新農人」,他希望在傳統農業種植和加工出口的基礎上進行科技創新。在他看來,只有依靠高科技的企業,才能不斷更新進步,創造出更大的效益,引領農業走向現代化高效高產的未來。

「我把團隊『連哄帶騙』拉到這裡,他們一開始是非常不適應鄉村生活,如何讓他們紮根鄉村,我『費了一番心思』,比如,每個月組織一次鄉村燒烤,烤爐是我們自己動手研發和焊接的,寫編程控制風向,非常有意思,燒烤所有的食材都是最新鮮的,來源於我們農場的供給,漸漸地大家都對這裡的田園生活非常喜歡。」談到團隊,耿琪超驕傲地表示,「沒有他們的堅守,我的農場創新夢不可能這麼快實現」。

創業路很漫長,耿琪超和他的團隊始終堅持「科技立足,創新致遠」,立志成為國內農業智能領域的領跑者,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強化技術與產品的研發,不斷提升產品技術水平,擴大生產規模及銷售範圍,為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貢獻一份力量。

「農業發展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耿琪超說,農業一定要從種苗繁育培植、基地規模化標準化管理、農產品自動化加工全產業鏈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優化產業結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農產品質量、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進而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5月26日,清憲書記來到我們這裡調研,鼓勵我帶著團隊好好幹。」耿琪超說,每一個熱愛鄉村生活,在農業生產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是我們鄉村急缺的人才。現在,年輕人回到鄉村創業,政府給予的支持力度很大,比如入選青島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計劃,政府給予100萬元創業創新研發補助和30萬元安家補貼,還有社保方面的減免政策,對於我在創業初期給予很大的支持力度。

談到面臨的困難,耿琪超笑了起來,「農場發展勢頭好,企業經營得好,帶著大家一起富,為鄉村振興作貢獻,甘之如飴,再大的困難,我也不覺得,我和我的團隊都能克服。」農場的一草一木,甚至牆角裡的蟋蟀,耿琪超都有著訴說不完的有趣故事。

熱愛,讓生命發光,讓生命輕舞飛揚。耿琪超,這個快樂的農場主,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滿懷的愛奉獻給了這裡,奉獻給了他熱愛的家鄉。

在萊西店埠鎮,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像耿琪超這樣的專業人才紮根鄉村,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綻放最美青春,讓理想之花綻放。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曾指出,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在鄉村振興中創出青島經驗,積極探索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青島路徑。

鄉土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萊西市正全力建立健全鄉土人才成長鏈,讓鄉土人才在助力鄉村振興中施所能、展才華、顯身手,既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土專家」,又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雁」。

耿琪超滿懷希望地表示,未來,他與團隊也會進一步在種子研推、現代化種苗繁育、現代化組織培養等領域研發更加高效、先進的智能化設備,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和網際網路模式,早日實現農業生產的一個閉環,打造農業生產無人化工廠。

人才,是活力之源。

青春之島,需要青春力量。

今天的青島,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和工匠之城,為廣大青年才俊提供揮灑智慧的平臺,拓展成全成就創造奇蹟、承載青春夢創業夢的造夢空間。

熱切期待更多富有激情的年輕人來青島親身感受城市開放發展的澎湃大勢,讓青春之花綻放在青島,讓夢想圓在青島!

工業網際網路,承載著青島「蛻變」的夢想,

如今的青島比任何時候都渴望人才!

青島,懂人才內心的追求,

懂人才渴望生活的多彩!

如果你正在,或想來青島打拼,

來青春之島追夢吧,

青春之島歡迎您!

相關焦點

  • 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基層...
    引言2020年12月17日,由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組織,貴州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2020年度工作總結會在遵義市召開,我省16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近三年已經取得1190項技術成果,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接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通從科研走向培訓與推廣轉化之路、集中示範應用成果成為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原標題:丁小強到市農業農村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調研時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12月15日,運城市委書記丁小強到市農業農村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調研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招商引資和新品種推廣等工作,並召開座談會。
  • 改革破浪前行 鄉村全面振興 嘉善大雲吹響人才振興「雲號角」
    走進繆家村,一股濃濃的「兩創」氛圍撲面而來:各地村書記絡繹不絕組團打卡繆家鄉村振興學院;美華水產養殖場場長楊珍,精心為鎮上的「農創客」準備著創業微課;剛為石斛種植大棚裝上雙層保溫膜的柴金甫,在這一季收穫了大雲鎮首個「全國勞動模範」的殊榮……  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既需要培養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也需要挖掘能工巧匠、鄉土藝術家;既需要有號召力的帶頭人、有行動力的追夢人,也需要善經營的「
  • 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玉林市出臺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鄉村人才...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陸小青)每年引進20名以上農業農村創新人才,實施「大學生基層創業就業」計劃,開展「千名專家服務千村」活動……日前,《玉林市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圍繞爭當全區鄉村振興示範市和排頭兵發展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將人才振興與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協同推進,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所能
  • 現代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看莒縣招賢鎮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用小水果...
    據了解,招賢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位於招賢鎮南部,東臨206國道,交通便利,佔地面積約13.08平方公裡(約19635畝),規劃總投資56億元,設建設20棟智能化連棟玻璃溫室,總面積160萬㎡。招賢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投入使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也是拓寬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
  •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2020-12-15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振興:促人才回流,推跨界融合
    馬恆運:變人才劣勢為人才優勢12月4日,本屆論壇嘉賓、河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馬恆運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很多年,要素外流嚴重成為鄉村振興難點,如果能夠通過政策或其他相關設計引導要素流向鄉村,鄉村振興才會真正變成現實。  2018年,中央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  功能區,鄉村振興的任務尤為艱巨。
  • 河北青縣: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817/a096946bfba14f3eace6a9e721981e6f.mp3 河北青縣: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2020
  • 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
  • 有機農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
    在「三農」工作方面,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基本原則,吹響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進軍號。實踐經驗表明,推動全域有機農業,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途徑之一。
  • 平魯區下木角鄉: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 助力鄉村振興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新時期中央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平魯區下木角鄉依託特色農產品優勢和傳統手工藝傳承,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三產深入融合,力爭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富民優勢。
  • 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振興鄉村振興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各地特色優勢產業,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 廣東80後「新農人」胡順天:建特色人才驛站 助有志青年振興鄉村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胡順天以鄉村振興服務項目參加全國「創青春」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全國總決賽銀獎;2019年他又被團中央和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同年,胡順天創建了首個服務新農人及鄉村振興的人才驛站——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專注於培育及引進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近幾年,胡順天的鄉村事業也經歷了「裂變」,向鄉村培訓和創業諮詢等方向拓展。
  •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2020-11-1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振興·青春建功」2020年度德州市鄉村「好青年」公示
    德州市「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工作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成為共青團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凝聚農村青年人才的有力載體,成為大抓團的基層建設、提升團的組織力的牽動性舉措。為進一步做好「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工作,選樹更多的農村青年優秀典型,帶動廣大的農村青年紮根農村發展,投身鄉村振興,德州市「新農青年」發展計劃領導小組成立評審委員會,對市級鄉村「好青年」候選人進行評審。
  • 潮州市潮安區江東鎮推進土地流轉 發展現代農業 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林少麗、趙麗蓉、記者羅勉報導 從潮州市潮安區江東鎮了解到,該鎮近年來以農村集體土地經營權確權為契機,積極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和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規模化經營,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 佛山三水:探路全域鄉村振興的「三水經驗」
    三年來,三水立足於黨建引領制度、人才、組織、惠民、善治「五大振興路徑」,抓好抓實頂層設計、路徑選擇、機制創新三大主線,全力以赴打造「全省全域鄉村振興的示範樣本」,開出振興之花: ——農村美起來。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績考核在全市並列第一;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榮譽稱號。 ——產業旺起來。
  • 巴南魚洞:「一村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像肖玲這樣的本土人才和返鄉技術人才,正在成為魚洞街道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肖玲是地道的百勝村人,大學畢業後,她先後在重慶江北區從事電子商務等工作。2017年8月一次偶然的機會,肖玲回家看到村裡發布的回引農村優秀外出人才到村任職公告,她毅然辭職應聘回到家鄉。
  • 青島市出臺鄉村振興新方案 聚焦鄉村「五個振興」攻堅克難、協同作戰
    前不久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提法的重大變化,標誌著鄉村振興進入新階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推動城市資金、資源、人才等加速向農業農村流動。
  • 四川省農廣校農業產業領軍人才培訓圓滿結束
    10月28日—11月14日,四川省農廣校圓滿完成了首屆農業產業領軍人才(理念營銷創新精英班)培訓,廳職業農民與家庭農場發展處處長易飛親自督導培訓並為學員們授課,共有44名來自13個市(州)、24個縣(市、區)的農業企業老總、家庭農場主及合作社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