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託邦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會主義」。法國的哲學家路易博朗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烏託邦主義是社會理論的一種,它試圖藉由將若干可欲的價值和實踐呈現於一理想的國家或社會,而促成這些價值和實踐。
不過空想畢竟是空想,烏託邦不光沒有實現,反而衍生出反烏託邦這一概念,在反烏託邦作品中,社會表面上充滿和平,但內在卻充斥著無法控制的各種弊病,如階級矛盾、資源緊缺、犯罪、迫害等,刻畫出一個令人絕望的未來。某些作品描述的反烏託邦社會中,物質文明泛濫並高於精神文明,精神依賴極受控於物質,人類的精神在高度發達的技術社會並沒有真正的自由。
不少遊戲在製作的時候也會參考反烏託邦思想,創造出一個不那麼美好,卻值得人深思的世界。
《Inside》
IGN給出滿分評價,幾乎所有評測網站的推薦都是「必買神作」。即使拋開反烏託邦遊戲的限制,也是一款非常棒的遊戲。《Inside》主體色彩都是令人壓抑的黑白色,但本作的視覺效果非常真實細膩。玩家在遊玩過程中幾乎見不到任何文字,所有的劇情都通過玩家捕捉到畫面細節、小男孩的各種遭遇後進行腦補。但不管對劇情想像到什麼程度,大多數人都會沉浸在這壓抑、黑暗、卻又令人無法自拔的遊戲過程中。
《請出示文件》
玩家扮演的是某獨裁腐敗國家的邊境檢察官,每天的工作就是檢查旅客的通關文件,允許或拒絕他們進入國家。你可以嚴格遵守規定,拒絕任何沒有資格入境的人,但可能會由於收入過低而讓家人死去。你也可以收手賄賂,給證件不全、企圖謀反的人或走私犯政治犯放行,來餵飽自己的家庭。遊戲的故事線並不清晰,也沒有對時代背景進行刻意渲染,但卻極具政治映射效果。在遊戲過程中,我們自始至終都被小人物的無力感壓抑得幾乎喘不過氣來,還好一些黑色幽默橋段時不時地提醒——這是一部遊戲。
《生化奇兵》系列
《生化奇兵》被很多玩家評價為「藝術品」、「神作」。開創了FPS遊戲的新玩法,同時又擁有出色的音效、令人深思的劇情和角色設計。
主角由於飛機墜毀,誤入名叫Rapture(極樂城)的水下城市,捲入變異人、城市階級的戰鬥中。從一些場景畫面、錄音帶等資料中,可以了解到這座城市曾經高速發展,經歷過一個人民幸福自由的黃金時代,但由於階級統治、金錢與權力爭奪、藥物濫用等因素,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死屍和變異人,城市也逐漸破敗。隨著劇情發展,主角逐漸發現自己只是一枚棋子,甚至「誤入」Rapture和之後的戰鬥,也是別人事先安排好的結果。
《這是我的戰爭》
在《這是我的戰爭》裡,玩家既非扮演戰士也非扮演指揮官,扮演的是記者、運動員、老師、數學家、廚子抑或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他們的共同身份都是:平民——一個亂世中的平民。
遊戲背景是一座處在內戰中的城市,政府軍包圍了叛軍,卻沒有為平民帶來所謂的和平,反而是更多的暴行。在戰火紛飛的城市中,玩家要在廢墟中尋找食物、水、武器、零件等生存必備的物品。城市中有很多其他倖存者,他們有的需要玩家幫助,有的覬覦玩家儲備的物資。玩家可以與其他倖存者交易物資,也可以搶掠他們的物資。遊戲並沒有限制這些行為,一切都是玩家自己的選擇。但,有些時候玩家不選擇搶劫、偷竊和殺人,就有可能餓死。
善惡,就在玩家一念之間。所以,玩這個遊戲很多時候擺在玩家眼前的,是選擇生存,還是選擇道德?
《勿忘我》
故事背景放在未來世界的新巴黎,這裡燈火通明,各大企業在這裡紮根,在暗地裡還有著被稱為「Errorist」的反抗軍。在這樣的反烏託邦世界裡,人類已經可以對記憶進行採集。如果人類的記憶可以被分享或是消除的話,世界會怎麼樣呢?進入別人的大腦偷竊記憶,聽上去是不是很酷?你要做的就是扮演一個類似於黑客穿越者的角色,滲透人類記憶,並通過記憶了解他的過去,從而發現更多更暗黑的秘密。清除自己悲傷的記憶固然很有誘惑力,這款作品集科幻與動作於一身,就像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一樣,即使是最不愉快的記憶也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