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全稱、名字含義、福慧,有什麼啟示?

2020-12-07 妙華姝雅
《金剛經》教材

01《金剛經》的全稱、作者

(1)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如果分段講此經名字:① 金剛 ② 般若 ③ 波羅蜜 ④ 經

(2)作者:鳩摩羅什(過去七佛的譯經師)

有些人覺得「鳩摩羅什」學識淵博,翻譯的經典文字優美,所以廣為流傳;

但是,我更喜歡這樣的說法:鳩摩羅什的自身修行功德和佛的功德促使這部經廣為流傳,為大眾喜歡。

鳩摩羅什翻譯(過去七佛譯經師)

以這樣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成佛時,因為過去罪業,吃了3天馬麥;阿難和佛同時到一個村落,阿難沒有說法就受到了禮遇,釋迦牟尼都沒有這個待遇,佛說:「過去世阿難幫助過他們,我曾經傷害過這裡的人的緣故」。(這些人前世好像是蜜蜂)《楞嚴經》中的故事。

我想鳩摩羅什翻譯經典的緣故,為什麼廣受大家喜歡,也是有這樣的「因果」吧。

佛慈悲眾生

02《金剛經》名字的含義

(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的正確分段:① 金剛 ② 般若 ③ 波羅蜜 ④ 經

(2)佛教公認:《金剛經》名字屬於「以法喻為名」(佛經名字有7種命名方式)

(3)以下是我在以前聽經法會時,簡要記錄與各位師兄分享。

① 金剛:

佛教對這兩字最普遍的解釋有這樣三種:

【1】代表三個含義: 其一是堅固;其二是光明;其三是銳利。

【2】以「金剛」二字比喻「般若」

【3】宣化上人的理解更偏向:金剛心、金剛性、金剛般若。認為不存在比喻,喻就是法,法就是比喻。

用這樣一句話一個故事的話,我覺得可能能夠從另一個方面解釋「金剛」(無堅不摧):

《維摩經·菩薩行品》:「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

簡單地說:智慧猶如一把利劍,可以砍斷一切執著,一切煩惱。「金剛」也可以這樣子比喻,所以才有很多人把「金剛」比喻般若(智慧)。

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② 般若 :

【1】宣化上人的說法: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2】以天台宗的「一心三觀」來說:空觀→假觀→中觀

舉個例子:《金剛經》:如來有所說法否,如來無所說。

僅僅從文字層面理解,因為這世間的「因果道理」、「因果法則」不是由如來創造的,也不是如來說的;如來只是把他明白以後看到的,用語言表達出來,然後由阿難變成文字記錄下來。

【3】如果用大乘經典證明的話《大智度論》有這樣一句話:「一心中得一切智、道中智、一切種智」。

③ 波羅蜜 :解釋為「到彼岸」。

《華嚴經》中:「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度眾生,無有休息」。

較簡單的一種解釋是:

[此岸] → 生死流轉(六道輪迴)

[中流] → 修行過程 (以各種我們區分的修行方式法門,就是已經有些明白,但還是在「煩惱」中的修行者)

萬行法師有這樣一句話:「任何法門都只是一個工具,目的是為了降服我們的心(分別心)」。

[彼岸] → 涅槃(本來想用極樂世界,因為比較好理解,但是想想覺得不合適,可能對於理解方面好解釋了,但是如果那樣說確實是錯誤的,就想想還是用宣化上人說的「涅槃」)

受持一四句,功德無量

舉個例子,或許比較好理解:

其實就像客觀一點看:「夏蟲不可以語冰」,不要理解為諷刺,客觀一點看「因為生命長短」,沒有辦法活到冬季已經死亡,因為生命長短局限了認知,這不是它本身的錯誤,也不是講述者的錯誤。

所以每個講解佛經的法師都非常了不起,竭盡一切語言文字向我們(修行路上的人)傳達各種便於理解的修行方式(如念佛法門等等),解釋大乘經典的不可思議。

④ 經:如果簡單說也許《金剛經》中那句:「如筏喻者」,可以清晰說明,經書不過是載道之舟。也許根本還是那句「修一切善,離一切法」,菩提不離世間覺。為利益眾生,利益社會是根本。

南無阿彌陀佛。願各位師兄六時吉祥。

相關焦點

  • 《金剛經》:福慧雙修
    眾所周知,《金剛經》的「原理」是「無住生心」四個字,不管我們做什麼,都要空有兩連都不著,才符合《金剛經》的「原理」,才叫學佛,否則就是不得要領。我們平常都講福慧雙修,很少聽到過只講修福不修慧的,原因在哪裡?
  • 金剛經作用:聽金剛經王菲唱誦的好處
    金剛經是可以幫助我們自身看清事物本身,也能讓自身的內心更加清澈,明朗的一部經文。因為金剛經的作用非常大,為此,不少人選擇去聽。在聽時大部分師兄都會選擇聽王菲唱誦的,其實無論是選擇聽誰唱誦的,只要用心去聽,那麼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處,也能更好的去修行。
  •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三個詞都有什麼殊勝含義?
    今天咱們主要來講一下《金剛經》名字的由來,只有真正的明白了經書的名字,我們才能更好地奉行讀誦。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有版本前面多加了兩個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八個字都有不可思議的妙用,我們下面一一來介紹。
  • 《金剛經》: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如果你說反正一切都是空,什麼都得不到,索性什麼都不用做了,那就是執著空了;如果你把什麼事都放在心上,執著事物的假象,那就是執著有了,都是不究竟的。「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是六度波羅蜜的第一個修行法門。
  • 金剛經誦讀: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
    金剛經是對修行有很大幫助的經文,很多人在修行時這部經都是不可缺少的。金剛經不但有許多人修行,且修行的方式也非常多。不少人在修經時會選擇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這樣在讀誦時不但會順利,也不會出現讀錯的情況。但金剛經雖然能讀誦,只是在讀誦時也需注意幾點,這樣效果會更好。
  • 聽高僧法師講《金剛經》:釋迦牟尼佛
    本文系我看(聽)了一位高僧法師講《金剛經》的演講視頻後,經整理而成,純屬個人心得體悟。讀者自明。諸位,我們時常聽到一個佛字,但你知道這個佛字的真正含義嗎?如下就讓我們站在法師的高度,了解一下什麼叫「佛」。首先,佛只是個簡稱,全稱為釋迦牟尼佛。過去我從其它一些典籍裡,看到對釋迦牟尼佛的解釋為後人對他的尊稱。但法師的解釋卻從教育角度入手。
  • 《金剛經》的名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或者《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大乘佛教很多宗門都奉持的佛法寶典,在佛教中,《金剛經》一直以來,都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這部佛經,能以佛的般若智慧,斬斷娑婆眾生的一切「妄想執著」,讓他們到達涅槃的彼岸。
  • 捨得一詞在金剛經中的含義
    這句話出自《了凡四訓》,捨得一詞的來歷是《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捨得就是對這句話的一個延伸性的解釋。我們來看下原文《金剛經》第十品「莊嚴淨土分」:「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IG全稱是什麼意思?王思聰真的有才華
    很多 英雄聯盟 的戰隊名字都是有特殊意義的,RNG戰隊的全稱是「Royal Never Give up」,EDG是EdwardGaming,而今年的IG戰隊的名字就更有深意了,知道了IG戰隊的名字意義,小編突然感覺這個戰隊能拿冠軍好像戰隊名字就已經提前暴露了
  • 《金剛經》到底說了些什麼
    《金剛經》是從相上入手,來去斷我執和法執的一部經典。首先,我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都是眾緣和合,剎那生滅的相似相續的幻相,了不可得。整部《金剛經》的核心都是讓我們對我和法這兩個東西都不能執著,那麼什麼叫做執著?什麼又叫做不執著?它有標準嗎? 有標準,我們就好對著標準來去修正自己嗎。有的!它的標準就是,放不下就叫做執著,放得下就叫做不執著。這也就是經裡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心裡所生的所有的念頭 所有的相。你都不住在上面 那麼他就叫做不執著!
  • 《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忌諱有什麼
    讀金剛經是需要注意其中禁忌的,而且在誦讀金剛經時,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虔誠的去誦讀,這樣才能讓自己從金剛經中得到很多的感受,自己堅持的去誦讀的時候,從中感受到的好處也會更多。讀金剛經時是有很多需要自己去了解的,這樣才能從金剛經中了解到更多。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是一部般若智慧經。它和《心經》一樣,為大乘般若品的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居多。
  • 誦讀「金剛經」有大福報,如何快速背下金剛經和誦讀金剛經的好處
    想快速背誦下金剛經可以每天專誦一兩品,這樣一品品誦讀同樣具有加持力,尤其在美國這邊生活的道友不要有太大的壓力,我們可以分段背誦。背誦下來金剛經之後,你再來一句一句無聲振動三十二品金剛語就是獲得一次又一次金剛咒語的加持而得到不可思議的各種境界,您的肉身就是一座殊勝的佛塔!
  • 為什麼現在流行Vlog,含義是什麼,有哪些特點?
    Blog的全稱是Web Log,含義博客。Vlog的全稱是Video Log,含義視頻記錄。最早在2006年由義大利公司推出,2012在Youtube出現了第一條Vlog。在Youtube上Vlog被定義為用視頻記錄生活。需要注意的是Vlog不是短視頻,大部分Vlog時常在5分鐘左右,也有一小時的作品。由於記錄的是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動漫,影視也不能稱為Vlog。
  • 你的名字有什麼含義和故事?
    「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 名字往往是我們認識別人的第一步,童年疑問大百科除了「我從哪裡來」榜居第一外,「我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也幾乎是每一個人會在小時候問父母的問題。 有的名字來源於父母的愛情——「姚羽佳,爸爸姓姚,媽媽姓翟。」
  • 補財庫,還壽生債最好的方法——金剛經
    宣傳還「受生債、補財庫」的人,往往會這樣告訴你:每個人轉世之前,都要到地府曹官那裡去借錢,培植自己的福慧資糧,因此每一個人出生後才有糧食可以吃諸如等等福報,因此人生需要還的第一個陰債,就是受生債。為什麼說這個還陰債補財庫這個法事是源自道教,有什麼依據呢?這個依據是從道藏裡面的一些道經所發現的。
  • LPL:各大戰隊名全稱原來這麼有內涵!RNG和IG太明顯,OMG什麼鬼?
    經常看LOL打比賽的網友們都有一個盲區點,就是只知道隊伍的簡稱,卻從來不知道隊伍的全名字(畢竟全名字太長了,很多玩家都懶得記),不過喝多戰隊為了起這個名字,都是煞費苦心的,而且意義十足,那麼接下來,聯盟君就和大家盤點一下各大戰隊名字的全稱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為什麼說《金剛經》超越了宗教?般若包含幾種?境界可以靠修持?
    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金剛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它全稱「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主要版本由東晉十六國時期的鳩摩羅什於公元404年譯出。《金剛經》最偉大之處,是它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金剛經》徹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與佛教另一部大經——《華嚴經》的宗旨一樣,承認一個真理、一個至道,並不認為一切宗教的教化僅限於勸人為善而已。什麼叫般若?
  • 這些娃的名字,哈哈哈哈……你家娃的名字有什麼含義?
    這些娃的名字,哈哈哈哈……你家娃的名字有什麼含義?有哪對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獨一無二呢?香港有位中學生也因為自己名字火了。父母給他起名「禤靐龘(xuān bìng dá)」,全名粵語近音「圈憑踏」,有「飛黃騰達」的寓意。
  • 《金剛經》又說了什麼?
    《金剛經》又說了什麼?文/姜子說書《西遊記》故事裡,南瞻部洲便是東土,只有大唐一個國家,君主便是唐王,西天如來佛祖稱他為大唐君。南海觀音菩薩領了西天如來佛祖的旨意,戴著錦斕袈裟、九環錫杖、三個緊箍兒,加上一個天衣無縫的瞞天過海計劃,來到了東土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