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一詞在金剛經中的含義

2020-12-21 星火情殤

「捨得」者,實無所舍,亦無所得,是謂「捨得」。

這句話出自《了凡四訓》,捨得一詞的來歷是《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捨得就是對這句話的一個延伸性的解釋。

我們來看下原文《金剛經》第十品「莊嚴淨土分」:「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是一部佛教經典,記載的是長老須菩提和佛祖釋迦牟尼的對話,須菩提提出問題,佛祖給予的解答,須菩提的問題是在修行過程中,如何控制好這顆心。

因為修行時,心總會起各種各樣的雜念,導致修煉者難以入定,於是須菩提請教佛祖,如何才能降伏其心,就是怎麼做,才能讓這顆心能夠配合人這具身體的修行,使身體達到入定的那種狀態。

於是佛祖釋迦牟尼給了須菩提全方面的解答。

最後歸結到了一句話,就是想要降伏這顆心,就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何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應如是生清淨心。

心不能在放在色聲香味觸法上,什麼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個一定要知道。

一、色 ,指眼睛看到的東西,能染汙眼根,稱為色塵。

二、聲 耳朵聽到的聲音,能染汙耳根,稱為聲塵。

三、香 鼻子聞到的氣味,香臭。能染汙鼻根,稱為香塵。

四、味 舌頭品嘗的滋味,如鹹淡甘辛等。能染汙舌根,被稱為味塵。

五、觸 ,身體接觸感受到的觸覺,如冷暖軟硬等。能染汙身根,被稱為觸塵。

六、法, 內心想到的思想,如善惡的念頭等。能染汙意根,被稱為法塵。

要想有一顆清淨的心,這顆心就不能想著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個包含的東西上,也就是世間所有一切的東西,都不要去想,名利榮辱生死得失金錢美女等等這些不去想,就會有一顆清淨的心,也就是這顆心不放在任何事情東西上,身體在修煉的時候,就會進入那種入定的狀態。

通過如此修煉一步步得到正果,這些正果就是金剛經裡講的:第一步,須陀洹果,第二步,斯陀含果,第三步,阿那含果,第四步,阿羅漢果,最後一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知道了這些基本的佛教理論知識,再來說捨得」者,實無所舍,亦無所得,是謂「捨得」。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含義,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一顆心不放在任何事情上,什麼都放下了,不去看,不去聽,不去聞,不去碰,不去嗅,不去想,這就是舍,舍就是放下的意思,就這樣放下了所有一切,舍掉了一切,事實是也沒有失去任何東西,這就是實無所舍。

一顆心放下了一切後,自然也沒有得到任何東西,因此說捨得是實無所舍,亦無所得。

當一個人一顆心放下了世上一切,就會獲得一顆清淨心,什麼都不會失去,什麼也都不會得到,在這種狀態下進行修煉,就能夠進入到修煉時入定的狀態,如果一個人不放下世上所有留戀的東西,就不能入定,也就不會得到修煉上的果,這就是捨得的本意。

後來捨得的道理被引申到平常人的生活中,它的意思就是:要想得到些什麼,就需要放下些什麼,一個人想去修煉,並且想得到正果,前提就是放下紅塵一切,否則一切免談。

在擴展一下範圍,想得到錢財,就要付出勞動,想要吃好的穿好的,就要付出金錢,方下了心中的惡念,就會得到一顆善心,放下了善念,就會變成惡,這些也是道家陰陽的互根消長的理論。

什麼都放不下的人,也就什麼都得不到。

所以人這短暫一生,必須活的灑脫,看得開,放得下,除了生死是大事,其餘神馬都是浮雲。

相關焦點

  •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三個詞都有什麼殊勝含義?
    02金剛——其體最堅,其相最明,其用最利我和《金剛經》的結緣非常非常早,就在我小時候看86版《西遊記》最後一集的時候,如來佛祖就讓阿難和摩柯迦葉兩位侍者把唐僧師徒取走的佛經報一遍名字這裡的「金剛」指的並不是四大金剛等護法神,也不是我們常說的珍貴的金剛石(鑽石),而是佛法中所說的一種寶物——金剛玉。在佛法中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體相用」,這個比較深奧,這裡咱們就以這個「金剛玉」為例簡單說明一下,各位師兄有個大概印象就行。
  • 《金剛經》全稱、名字含義、福慧,有什麼啟示?
    》名字的含義(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的正確分段:① 金剛 ② 般若 ③ 波羅蜜 ④ 經(2)佛教公認:《金剛經》名字屬於「以法喻為名」(佛經名字有7種命名方式)簡單地說:智慧猶如一把利劍,可以砍斷一切執著,一切煩惱。「金剛」也可以這樣子比喻,所以才有很多人把「金剛」比喻般若(智慧)。
  • 金剛經作用:聽金剛經王菲唱誦的好處
    金剛經是可以幫助我們自身看清事物本身,也能讓自身的內心更加清澈,明朗的一部經文。因為金剛經的作用非常大,為此,不少人選擇去聽。在聽時大部分師兄都會選擇聽王菲唱誦的,其實無論是選擇聽誰唱誦的,只要用心去聽,那麼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處,也能更好的去修行。
  • 金剛經~一部生活啟示錄
    今天有重讀《金剛經》的想法和行為,著實因為昨天聽了一節課。第一次接觸蔣勳老師是因為聽他解讀紅樓夢,後來知道他的《美的沉思》,再後來就是聽了聽他的自然療愈——他在池上親近自然的生活,再就是這節捨得與不捨得,人生兩難的這堂直播課,這堂課中他提到了《金剛經》在他失去母親後的療愈作用,給了他應對無常的點撥,所以我就起了重讀這部經典的想法……第一次讀金剛經應該是在兩年前,《了凡四訓》這本書後邊的附錄
  • 「垮掉」一詞的文化含義
    即便是拿「垮掉現象」來說,爵士樂、吸毒和性放縱,這些與念佛修禪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是怎樣統一在「垮掉的一代」文學中的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垮掉」一詞的含義(beat)。正如凱魯亞克的傳記作者查特茲(Ann Charters)所說,「垮掉」一詞「就像一把傘那樣展開,幾乎覆蓋一切」。
  • 《金剛經》:福慧雙修
    眾所周知,《金剛經》的「原理」是「無住生心」四個字,不管我們做什麼,都要空有兩連都不著,才符合《金剛經》的「原理」,才叫學佛,否則就是不得要領。我們平常都講福慧雙修,很少聽到過只講修福不修慧的,原因在哪裡?
  • 聽高僧法師講《金剛經》:釋迦牟尼佛
    本文系我看(聽)了一位高僧法師講《金剛經》的演講視頻後,經整理而成,純屬個人心得體悟。讀者自明。諸位,我們時常聽到一個佛字,但你知道這個佛字的真正含義嗎?一句話就把佛的意思、含義囊括了。什麼意思?什麼含義呢?我們人生感到的痛苦煩惱,類似於我們得了病,所謂心病還得心藥醫,應病與藥,佛法就是那個藥方。
  • 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是什麼?
    又如呂澂說,羅什傳龍樹的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譯般若經,《金剛經》其實已「面目全非」了。《金剛經》在印度有唯識家(無著、世親)的論釋。傳入中國,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註疏;然而中國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響,各宗表面上闡揚《金剛經》,實際上闡揚常住佛性和如來藏。
  • 肖戰方再次號召新公益活動,完美詮釋了細水長流一詞的真正含義!
    肖戰方再次號召新公益活動,完美詮釋了細水長流一詞的真正含義!大家好!這裡依舊是九七聊娛樂,向您傳遞正能量藝人肖戰的最新消息,分享霞姐們的有愛時刻。一同加油,變得更加優秀,成為彼此最驕傲的人不是說說而已。
  • 「暌違」一詞的含義(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我近來時常在媒體上看到「暌違」一詞,但不清楚「暌違」的含義,請您解釋一下。謝謝!(清·顧炎武《答原一公肅兩甥書》)「暌違」一詞表示「離別」「分離」。例如:(4)新知雖已樂,舊愛盡暌違。(南北朝·何遜《贈諸遊舊》)(5)暌違逾十年,一會豁素誠。
  • 為什麼所有人讀了金剛經都會著相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這樣的人理解我今天所說的含義不?不理解,佛陀。這樣的人不理解佛陀你所說經文的含義。為什麼呢?佛陀你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就不是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叫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在遠古的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須菩提長老恭敬地問佛陀,一個禪修者如何才能實現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何才能實現正等正覺?
  • 金剛經誦讀: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
    金剛經是對修行有很大幫助的經文,很多人在修行時這部經都是不可缺少的。金剛經不但有許多人修行,且修行的方式也非常多。不少人在修經時會選擇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這樣在讀誦時不但會順利,也不會出現讀錯的情況。但金剛經雖然能讀誦,只是在讀誦時也需注意幾點,這樣效果會更好。
  • 《金剛經》解釋:誦讀金剛經的作用
    《金剛經》是佛經中的經典經文,在佛學中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金剛經講的是大乘佛法。而金剛咒是金剛經中的咒語,念誦金剛經和念誦金剛咒效果是一樣的。修持金剛經對我們是有非常多的好處的,可以讓我們能夠看淡功利,讓我們修行的境界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 《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忌諱有什麼
    讀金剛經是需要注意其中禁忌的,而且在誦讀金剛經時,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虔誠的去誦讀,這樣才能讓自己從金剛經中得到很多的感受,自己堅持的去誦讀的時候,從中感受到的好處也會更多。讀金剛經時是有很多需要自己去了解的,這樣才能從金剛經中了解到更多。
  • 《金剛經》中的無相說的是什麼?
    今天,我們來說說《金剛經》中的「無相」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是那句話,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作為一部專門討論「空的智慧」的寶典,《金剛經》中的許多地方都提到了一個名詞:「相」,那麼「相」是什麼意思呢?「無相」又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教人修行悟道的重要經典。禪宗六祖慧能因為聽到其中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開悟,給諸多修行者,留下不識字,卻能悟道的典範。可以說,《金剛經》中諸多經典,都能讓人見性、開悟。
  • 「守望相助」一詞的含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老死埋葬或搬遷,也不離開本鄉本土,同一井田(當時的一種土地制度)的各家,平日出入,相互友愛,守衛瞭望防禦盜賊,互助幫助,一有疾病,互相照顧,那麼百姓就彼此親愛和睦了。」「守望相助」中的「守」表「防守」「守衛」,「望」表「瞭望」「觀察」,「守望」指「守衛瞭望」。
  • 金剛經解釋:抄寫金剛經要回向嗎
    師兄在抄寫完金剛經之後要是回向的,那麼回向文就是要根據師兄回向的方法決定,一般是建議師兄回向給眾生的,這樣我們也可以有更大的功德,但師兄有具體回向的人也是可以的。師兄在抄寫金剛經的時候,也是要知道抄寫的金剛經應該放在哪裡,這樣我們對我們修行的效果也會更加的好。
  • 佛教:「布施」的究竟含義
    今天我們就簡單聊一下布施的含義。布施分為三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六度中的「持戒」、「忍辱」可以歸在「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屬於「法布施」,所以修行方法再多,也都不出布施的範圍。修布施最究竟圓滿的原則,就是《金剛經》所講的那句——「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 《金剛經》為什麼那麼神?
    本文節選自索達吉堪布的《金剛經開示錄》(正文為第13、14節課內容,附錄為第1、2、3節課內容節選),全文見: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jingangjingksl.doc藏傳佛教有位著名的文學家叫炯尼夏智,大概是13世紀的人,他說佛經中的恆河沙有兩種解釋方法,一是恆河岸邊的沙子,一是泛指大海邊的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