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足制定了一項振興計劃,要在2020年底實現六大目標。然而,12月即將結束,這項計劃已經宣告破產,六大目標無一實現。
有人為國足支招,找死刑犯去踢球,踢進世界盃就免罪,肯定能踢好。
其實,訓練死刑犯的想法並不新鮮,《加裡森敢死隊》《十二金剛》均是以此為題材的作品。
但是,以真實事件改編的並不多見,200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實尾島》便是其中難得的珍品。
以下涉及嚴重劇透,請謹慎閱讀。
故事發生在朝韓關係緊張的六十年代,當時雙方摩擦不斷,炮擊和間諜活動屢見報端。
終於,在一場針對韓國時任總統樸正熙的刺殺行動失敗後,韓國方面決定針鋒相對地予以報復。
韓國軍方成立了一支專門刺殺金日成的「684」部隊。
隊伍的31名成員,全部是精挑細選的死刑犯。
他們被秘密送往實尾島接受軍事訓練,並被告知:只要任務成功,所有人將以脫罪之身,成為國家英雄。
訓練過程很殘酷。
隊員稍有懈怠,便要承受虐待般的懲罰。
而且全程無防護,甚至出現了因訓練死亡的情況。
可即便如此,火化完戰友的屍體,他們該受的煎熬仍舊一分不減。
就這樣,隊員們熬過了地獄般的一年,從一盤散沙的死囚,成為了韓國軍方的一柄鋼刀。
到執行任務的這天,所有隊員都熱情高漲。
雖然此行兇多吉少,但他們深知,自己肩負著國家統一的神聖使命,此行無論生死,都將是靈魂涅磐重生的標誌。
然而,一個電話的到來,讓一切可能的榮耀都化為泡影。
當時朝韓關係緩和,南北方正在進行分裂以來首次紅十字會談。為了避免這難得的友好互動中途夭折,韓國高層取消了這次行動,讓684部隊回島待命。
部隊的慣例一向是,只有命令,不問原因。隊員們雖然心中不滿,但也必須執行。
於是,好不容易被賦予意義的人生,如今又重新歸於虛無。
這一回島待命,就是三年。
因為刺殺任務的取消,684部隊仿佛成了被遺忘的存在,原本每周都來的補給船,現在一個月都看不到一次,很多人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在這座島上,他們沒有娛樂,沒有休假,只有毫無目的的訓練,日復一日地虛度光陰。
所有人都在壓抑中生活,似乎隨時可能爆發。
看著部隊即將走到失控的邊緣,崔中尉找到負責此事的政府高官,想要一個安置的辦法。
可是原先負責此事的官員已經下臺,新上任的高官認為兩國關係正向積極方向發展,這支部隊的存在會是一個隱患。
他告訴崔中尉,找機會消滅684部隊。
然而,經過三年時間的朝夕相處,崔中尉和這幫自己帶出來的兵,早有了過命的戰友之情。
他向上級力保,但無濟於事。上級甚至威脅他,如果崔中尉不自己動手,那麼等到政府派兵的時候,被消滅的就不僅僅是684部隊了,島上的所有人,包括崔中尉和那些教官,都無法倖免。
面對這一兩難選擇,崔中尉讓兩名手下,樸士官和曹士官自行決議。
就在他倆因為意見不一而把槍相向時,被崔中尉安排送水的684小隊長,康仁燦,在門外聽到了這一切。
樸士官的孩子即將出生,他不想為這群本就該死的罪犯陪葬。
為了方便計劃執行,他支開了曹士官,讓曹士官去青瓦臺遊說,為隊員再爭取一線生機。
看著曹士官登船離開的背影,684隊員們知道,他們很可能活不過今晚了,要想活命,只能先下手為強。
就這樣,684隊員們借著夜色的掩護,率先搶佔了軍火庫,隨後便對正在開會討論怎麼處決他們的教官大開殺戒。
一時間,實尾島上火光沖天,原本和諧的島嶼變成了人間地獄。
混亂之中,康仁燦殺進崔中尉辦公室,問他為什麼讓自己知道這個消息。
崔中尉苦笑,忠義兩難全,他做不到服從的天職,又不想失信於自己的士兵,只能讓康仁燦幫他了結痛苦。
見康仁燦於心不忍,崔中尉最終開槍自殺。
而樸士官也在死前向他們透露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所謂的國家英雄,不過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因為684隊員的身份在上島的那一刻就已經被銷毀,即便刺殺任務成功,他們也只能成為一具具沒有身份的屍骨。
原來從一開始,自己就是國家政策和利益的犧牲品。
自己沒日沒夜地忍受地獄般的折磨,到頭來卻只是個用完即丟的一次性武器。
他們不滿於被政府玩弄。
血洗完實尾島之後,隊員們便登陸仁川,劫持了一輛公交車,直奔青瓦臺,想要直面總統討個公道。
此時,國內的廣播已經鋪天蓋地:一群匪軍劫持公交,試圖刺殺總統。
聽著公交上的廣播,684隊員們心寒如冰,自己為了國家不顧性命,卻背負如此罵名。
面對著密密麻麻的堵截軍隊,曹士官為他們求情又被帶走,684隊員自知一切徒勞。
他們放走了公交上的百姓,合唱韓國國歌,用鮮血在車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並最終拉響了手雷。
第二天,新聞報導匪軍畏罪自殺,政府救出平民。而真相,則被鎖在無人問津的檔案櫃裡。
韓國電影素來以深刻的社會反思見長。
分裂是一個民族心中永遠的痛,對於朝鮮半島的分裂歷史,韓國電影的反思從未停止。從《生死諜變》到《太極旗飄揚》,再到《實尾島》,均是其中的傑作。
只是,和前面兩部電影相比,《實尾島》對人性的刻畫更加細膩。
實尾島事件發生後,韓國軍方隱藏了所有的檔案和資料。直到1998年金大中上任,才解密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否則,這群青年在歷史書上的身份可能永遠是匪軍。
一支原本用於刺殺敵國首腦的特種部隊,最終卻劍指本國首都,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電影對真實事件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加工,角色弧線更長,形象也更飽滿,其轉變熱血又意味深長。
從身負重罪的死刑犯,到滿懷理想,為國捐軀的戰士,再到絕望的孤島困獸。
無論主角還是配角,他們的變化都是令人感動和深思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原片,值得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