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燈俠誕生於1940年,僅僅比美漫中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晚誕生了兩年而已,所以綠燈俠屬於美漫界元老英雄。
只不過因為綠燈俠是一個龐大團隊的共享稱號,所以1940年初次登場的綠燈俠名為阿蘭·斯科特,而不是《綠燈俠》中的主角哈爾·喬丹。
當然哈爾·喬丹肯定是最為知名的綠燈俠,畢竟在漫畫中他可是正義聯盟七大創始人之一。
但相信看過《正義聯盟》的觀眾都知道,電影正聯元老中並沒有綠燈俠,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2011年電影《綠燈俠》的撲街。
《綠燈俠》的製作成本是2億多美元,而全球票房同樣也是2億多美元,但對於電影公司來說往往只有在票房達到成本三倍時才算是回本。
因為電影的宣傳需要錢,上映後也要給院線、影院一大半分帳,所以《綠燈俠》簡直是賠的底朝天,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綠燈俠被DC擱置。
而且《綠燈俠》不僅是票房撲街,口碑也不怎麼好,特別是漫畫粉絲對於《綠燈俠》真的很失望。
首先BOSS視差怪非常失敗!
在漫畫《正義聯盟V4》的設定中,情感光譜是隱藏的創世之力,是多元宇宙的基礎,情感光譜中包含了憤怒、貪婪、恐懼、意志、希望、憐憫、愛等情感能量。
每種情感能量都有與之對應的化身(燈獸),視差怪就是宇宙生靈恐懼情緒的具現化。
在任何虛構作品中,能代表某種宇宙規則的存在肯定都不一般,比如說漫威電影中的無限寶石就是由宇宙規則精華凝結而成,所以才有那麼大的威力。
所以視差怪非常強大,而且因為宇宙生靈的恐懼情感永遠不會消失,作為恐懼化身的視差怪當然也不可能被殺死,只能被暫時封印。
但在《綠燈俠》中主角哈爾·喬丹只是將視差怪引到了太陽附近,然後視差怪就被太陽的引力捕獲並燒掉了。
這種劇情真的很讓我蒙圈,首先作為一種情感化身,視差怪是沒有實體的,太陽引力應該對視差怪無效才對。
而且整個宇宙的恐懼情感化身被太陽燒掉也不符合邏輯,太陽對於地球來說雖然是個巨無霸,但放眼宇宙太陽也只是滄海一粟,所以視差怪被太陽輕鬆燒掉真的不科學。
如果電影中的視差怪真的可以被太陽殺死,那早就應該被綠燈軍團消滅了,根本等不到哈爾·喬丹登場,畢竟綠燈軍團的成員也不是一群傻子。
在DC中綠燈軍團的設定是宇宙警察,責任是維護宇宙和平與秩序,每一位綠燈軍團成員都身經百戰,他們要是對付不了一個用太陽就能殺死的反派,那就可以集體自殺了。
所以電影中讓哈爾·喬丹這個新手綠燈俠,用相當簡單的辦法直接消滅綠燈軍團束手無策的視差怪,真的是一個相當失敗的劇情。
其實在DC漫畫中視差怪的一些特性與漫威鳳凰之力類似。
漫畫中視差怪大多都是通過附身來釋放自身力量,而且宿主的意志力越強,視差怪就會越強,所以在漫畫中哈爾·喬丹被視差怪附身後相當強大,都不懼超人。
從這個方面來說,《綠燈俠》中把視差怪設定為一個大怪獸形象也不是好主意,畢竟打怪獸的電影太多了。
電影中也沒利用好綠燈俠應有的特色。
漫威和DC的大部分英雄主要戰場都在地球,只有很少的英雄經常前往宇宙,所以在電影中我們很難看到英雄們進行太空冒險。
目前在漫威電影中只有《銀河護衛隊》系列主打太空冒險,驚奇隊長在設定中雖然常駐宇宙,但我們並沒有看到她在做什麼。
所以宇宙冒險題材在超級英雄電影中其實很有潛力,畢竟物以稀為貴。而綠燈俠就是DC中為數不多經常在宇宙裡活躍的知名英雄,但電影的主要劇情還是發生在地球。
除地球外綠燈俠只去過綠燈軍團的總部,這種劇情設定其實極大削弱了綠燈俠的潛力,使其成為了一部平凡的超級英雄電影。
如果在《綠燈俠》中能展現出綠燈軍團的日常任務,多去幾顆奇特的星球,我相信這肯定會讓觀眾眼前一亮。
《綠燈俠》的這個問題也可以和視差怪的憋屈死亡產生聯繫,因為視差怪登場的太早了!
以視差怪的實力設定來說,他完全可以成為《綠燈俠》系列,甚至是《正義聯盟》系列中的階段性關鍵BOSS,就像《復仇者聯盟》中的滅霸那樣。
但在電影中視差怪的地位則和《鋼鐵俠1》中就被鋼鐵俠擊敗的鐵霸王同級,都是在第一部英雄起源電影中就被幹掉的龍套反派。
所以就算當年《綠燈俠》沒有賠太多,有續集計劃,那《綠燈俠2.3》的反派選擇也是個問題,比視差怪弱牌面不夠,但要是比視差怪更強,那就足夠正義聯盟登場了。
如果當初《綠燈俠》的反派設定成個小BOSS,劇情多講述一下廣闊宇宙的故事,那肯定比強行削弱視差怪,讓其成為一個大怪獸好。
綜上所述:
我認為BOSS視差怪的設定和老套的打怪獸劇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綠燈俠》的質量,讓其成為了一部平庸電影。
《綠燈俠》的劇情失敗和DC的全局把控以及導演有很大關係,漫威電影都是由凱文·費奇掌控全局,所以多部電影的劇情才會環環相扣。
而在拍攝《綠燈俠》時當年DC的優秀編劇,首席創意官傑夫·瓊斯只是掛了個名,還有《綠燈俠》的導演馬丁·坎貝爾也不太懂超級英雄電影。
超級英雄電影雖然大多都是商業爆米花電影,但想讓觀眾滿意也是需要技巧的。
所以馬丁·坎貝爾雖然有《007:大戰皇家賭場》這種優秀作品,但依然沒拍攝好《綠燈俠》。
當年馬丁·坎貝爾在電影中為綠燈俠設計了讓經費燃燒的全CG「流體戰衣」,這就直接導致了《綠燈俠》的動作戲不夠精彩,畢竟經費有限。
英雄的制服雖然很重要,但其實喜歡看超級英雄電影的觀眾大多更關注那些刺激眼球、酣暢淋漓的戰鬥場面。
綠燈俠的超能力使他可以根據內心想法直接具現化出各種武器裝備,這個超能力的視覺潛力相當大,可惜《綠燈俠》沒有完全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綠燈俠》當年的失利雖然造成了很大影響,但畢竟綠燈俠是DC中最有特色的英雄之一,所以華納未來的DC電影計劃中有一部《綠燈軍團》。
希望《綠燈軍團》能成功,讓綠燈俠崛起,最好是能與今後的《正義聯盟》系列電影產生聯繫,構建出一個完整的DC電影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