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草莓苗高效繁育關鍵技術
楊曉娥
設施大棚草莓9月前後定植,次年元月上市,填補了北方各地時令水果市場的空白,其產值高,效益好,已成為觀光園區、城市近郊、蔬果基地採摘的主栽種類。設施草莓生產的關鍵是種苗,直接影響草莓的產量、品質及效益。選擇外調苗代價高、存在危險性病蟲攜帶風險,且生長慢,建議規模種植地在有設施條件的情況下,進行本地自主育苗,投入小,成活率高,產值可大幅提高,現將草莓苗高效繁苗技術總結如下。
1 育苗地塊與育苗方式選擇
1.1 育苗地塊
育苗地應選擇光照充足,土壤疏鬆肥沃,排灌方便,有機質含量豐富,前茬作物未種過草莓、菸草、馬鈴薯、辣椒或番茄等作物的田塊,以免引起共生病害。如果種過前茬作物,一定要進行苗床土壤消毒。生產上採用棉隆、威百畝和石灰氮進行土壤消毒處理。一般前茬以小麥、玉米、豆類等為宜。
1.2 育苗方式
採用拱棚避雨方式育苗,這種方式既可以提早母苗定植時間,延長苗子的生長期,又可以避免雨水浸泡種苗,引起苗床積水、根莖腐爛、病害滋生,預防以炭疽病為主的苗期病害的發生,生產出無病菌健壯的苗子。
2 母株選擇
應選取苗圃內基質槽栽一代脫毒苗作為專用母株。要求母株具備品種特性、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要求葉片4~5個,根莖粗度1.0 cm以上,全株鮮重30 g以上。外觀表現大小整齊、葉色濃綠、中心芽飽滿、葉柄粗壯、根系發達,無明顯病蟲害。
3 整地做畦
整理深翻土地20~30 cm,整地前施有機肥5 000kg/畝或商品有機肥200 kg/畝,以及三元複合肥30~50kg/畝、過磷酸鈣30~40 kg/畝,並施用預防地下害蟲和土傳病害的藥。整地前,把肥料和農藥均勻地撒於地面,然後機耕深翻土地,做寬1.5~1.6 m,高20~30 cm畦面,畦間距40 cm,畦兩側各鋪設1條噴滴灌帶,栽苗前一周噴施封閉除草劑,噴前進行灌溉,除草劑可選用33%二甲戊靈100~150 mL兌水15~20 kg或60%丁草胺乳油100~150 mL兌水50 kg,注意噴施均勻。
4 母株定植
定植時間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之間,採用畦面雙行三角形定植,定植密度根據抽生匍匐莖能力的強弱和土壤肥力水平而異。一般行距70~80 cm,株距40~50 cm。定植前進行植株處理,摘除衰老葉、病葉等,裸根苗要用阿米西達藥劑蘸根3~5 min,隨後定植。(裸根苗要蘸根,用惡黴靈+亮盾+中生菌素+根轉化,按說明配比兌水15 kg,把整株苗泡進藥液裡15min)。定植注意弓背朝外。定植深度為「深不埋芯,淺不露根」,根系直立於定植穴並壓實,可使根系舒展,促其活棵,正常發育。栽後立即澆一次透水,及時扶正倒伏苗,掩埋裸露的根系,及時扒開埋心苗。
5 田間管理
5.1 母苗管理
前期應保持土壤溼潤,適時追肥,促發匍匐莖。
5.1.1 煉苗 活棵後應利用低溫、光照進行煉苗、蹲苗,使苗矮壯。
5.1.2 水肥管理 生長初期,保持土壤溼潤,見幹澆水,小水勤澆,適時追肥,根際和根外追肥兼施,促發匍匐莖。根據其生長勢,可隔15~20 d每畝追施速效氮肥10 kg,連施2次。
5.1.3 整枝打掐 在匍匐莖大量發生前,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多餘的葉片、已吐露的花序並整理植株,增加通風透光,使匍匐莖在地面均勻分布,一般每株留4~6片功能葉即可。減少營養消耗和病蟲危害。結合中耕人工除草2~3次。
5.1.4 病蟲防治 預防苗期枯萎黃萎病、炭疽病、病毒病、白粉病、紅蜘蛛、蚜蟲。殺菌劑可選用枯草芽孢桿菌、寡雄腐黴、嘧菌酯、咪鮮胺等;殺蟲劑可選用啶蟲脒、吡蚜酮、啶醯菌胺;殺蟎劑可用愛卡蟎、金瞞枝、尼索朗。一般情況下,每15 d預防一次,雨後、整枝打掐後要噴施殺菌劑。
5.2 子苗管理
在促發匍匐莖的基礎上,後期適當控制肥水、促進花芽分化,培育壯苗。
5.2.1 水肥管理 匍匐莖發生期,15~20 d每畝追施三元複合肥10 kg一次。可葉面噴施赤黴素、芸苔素內酯促發匍匐莖。衝施肥以氮磷鉀平衡肥為主,葉面肥以海藻素、胺基酸類肥為主,每10 d噴施一次。苗子旺盛生長期衝施肥以磷鉀肥為主,促進花芽分化,每次每畝5 kg;葉面肥以海藻素、胺基酸類肥為主,每10 d噴施一次。也可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促進花芽分化。
5.2.2 整枝壓蔓 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已吐露的花序並整理植株,中耕除草要結合植株調整進行,避免子苗造成損傷,或拽動子苗,影響其生根。當匍匐莖長至30~40 cm,匍匐莖上的小苗長出2~3片新葉時,根芽露出,及時引莖壓蔓,用杈子或土塊壓蔓,避免交叉重疊,影響子苗生長。當子苗已達到該品種的繁殖係數時,可對匍匐莖進行摘心,也可剪斷匍匐莖,使子苗獨立生長。以後再抽生的匍匐莖應及時摘除,促進已形成的匍匐莖的生長。保證每株母苗繁殖子苗數在40株左右。
5.2.3 控旺 匍匐莖發生後期,停止氮肥的施用,防止秧苗徒長,可視植株生長勢,葉面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利於秧苗健壯和花芽分化。長勢過旺的,在子苗布滿畦面時可用晴菌唑、戊唑醇、三唑酮進行壓苗控旺。
5.2.4 病蟲害防治 子苗生長期主要預防炭疽病、白粉病、病毒病、枯黃萎病、紅蜘蛛、蚜蟲、斜紋夜蛾等病蟲害。其中以炭疽病防治為主。每10 d預防一次。可使用百泰、甲託、戊唑醇、福星、世高等殺菌劑進行噴施,雨後必須要噴施一遍。殺蟲劑可選用噠蟎靈、炔蟎特、吡蟲啉、啶醯菌胺、氯蟲·噻蟲嗪等,注意藥劑交替使用。
5.2.5 遮陽降溫 高溫乾旱季節,於8月份開始覆蓋遮陽網進行降溫,一般選擇遮光率55%左右為宜,減輕高溫徒長,避免高溫灼傷,促進子苗花芽分化。
6 起苗
8月下旬開始起苗,起苗前澆一次水,苗齡以55~90 d為宜,高於90 d的草莓苗根系老化,定植後緩苗慢;苗齡小於55 d的草莓苗,營養積累不夠,定植後影響產量。
要求苗子具備初生根3~5條以上,初生根長5~7cm以上,根系分布均勻、舒展,成齡葉3~4片以上,葉柄、葉色正常,中心芽飽滿;花芽發育充實。苗子挖出後,抖落泥土,只留苗子植株,同時注意即降溫、保溼、護根芽,及早入土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