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放學接娃,遇到同班一個家長,急切地問我給娃報了哪個語文輔導班。
我平靜地回答說:「我們沒報。」
這個媽媽替我一臉著急的樣子,煞有介事地說:「以後都是大語文趨勢,你得趕緊報。」
我贊同地點點頭:「是啊,以後語文確實很重要。」
接著,這個媽媽很神秘地湊到我頭前,悄悄地說:「咱們班好多人都報了****語文,我也考慮呢,你去不?」
我很感謝地說:「我和孩子商量商量再說。」
然後,這個媽媽再三提醒我,要抓緊,名額緊張,位子不等人。
其實,我孩子的輔導班並不多,藝術類報了琵琶和舞蹈,體育類上的羽毛球,文化課類是零。即便是這樣,孩子的周末過得也是緊緊張張的,能擠出三四個小時痛痛快快地玩一場已是難上加難。
我和先生實在沒有勇氣再剝奪孩子僅存的一點快樂時光。我們頂著各種壓力,做了很多功課,和孩子反覆探討了很多遍,把輔導班篩了又篩,減了又減,儘量給孩子留點空白時間,哪怕她能自由地發發呆也好。
那麼,輔導班到底該怎樣報呢,我和先生學習了很久,總結了一點小方法。
一、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輔導老師
家長不僅是孩子的監護人,也是孩子教育路上的領路人、決策者和出資人;
在孩子學習的路上,家長不光光是要行使權利,還要肩負起很多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想扮演好這些身份,不管家長在外是多麼高大上的職位,在家,都不要偷懶驕傲,盲目自大。
家長教育觀念的段位和方法決定了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的行駛速度和目的地。
很多家長覺得報了輔導班,花了錢和時間,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靜待花開了。如果花沒開,家長便掩耳盜鈴般自欺欺人地說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個鐵樹,開不出來花。
真的是這樣嗎?家長為什麼就不反思下,是不是自己拔苗助長了,或者是施錯了肥,種錯了地。
學習不一定非要上輔導班,上了輔導班不一定就有好成績。但是不管上沒上輔導班,家長用心輔導過的孩子成績都不錯。
娃舞蹈班的一個家長在輔導孩子方面堪稱典範,人家娃小學四年級PET考了個優秀,高考英語試卷只錯了兩道選擇題,疫情期間初中數理化已過了一遍,妥妥的學霸一枚。
可就是這個超前學霸,文化課輔導班一個都沒上過,全是她媽媽一人輔導。
這是個普通的全職媽媽,自己帶著老二,兼職運營兩個公眾號,就這樣,她還起早貪黑地還把數理化全自學了一遍又一遍。
學霸媽從來不說辛苦,她說來回送輔導班太浪費時間了,不如自己動手,效率高。
學霸媽的這個論點我也是贊同的,孩子的時間是十分寶貴的,能省則省,省出來的時間多玩會、多休息會不香嗎?
有的家長說,我文化不高,輔導不了。
可是,不是每個家長都是人民教師,專職負責教學的。
不會就學麼,一個小學還擔心學不會麼。就算學不成學霸媽,但至少能有點資本和孩子探討交流,有點共同語言啊。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家長的心思種到哪裡,哪裡就會有成績。
二、可用學習時間 --- 學習學校知識時間= 可上輔導班時間
孩子的學習時間是固定的,也是有限的。去掉必要的休息、玩耍、洗漱時間,就是學習時間。固定的時間,能幹多少活,顯而易見是可以算出來的。
這固定的學習時間,一部分要完成學校的學習和作業,剩餘的才是能用於輔導班的時間。
家長千萬不要搞「大躍進」,要對學校的作業有個清晰的了解,進行準確的估量,再決定要不要報輔導班,要報幾個輔導班。
像我孩子的班級,語文、數學、英語老師如出一轍,風格基本一樣,每天作業都不少,孩子在效率不錯的前提下,最少也要做2.5個小時,在練練琵琶,讀會書,休息會,九點半能上床睡覺已經很不錯了,根本就沒有時間再去弄輔導班的事了。
思量再三,我們停掉了文化課的輔導班,不能本末倒置,把學校的知識搞精了再說其他的。
停掉了輔導班,並不等於停掉了學習。家長平時就要多操心些,畢竟學校的教學都是偏基礎的,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拔拔高。
我覺得寧可家長辛苦多付出些,也不要隨意佔用、縮減孩子的休息、睡覺、玩耍時間。
按照馬斯洛需求論,如果最低的生理需求都滿足不了,其餘四個層次的需求又從何而談呢?
前幾天,鬧得沸沸騰騰的四川瀘州小學生跳樓的事件足以給所有家長敲醒警鐘。
三、輔導班選擇不能太單一勢力
我觀察了很多孩子輔導班的結構,說實話,有些家長選擇輔導班的能力確實有待提高。
先不說,選擇的質量上如何,單從輔導班的結構組成來看,就很單一勢力,長此以往,無益於孩子學習能力的提高不說,還可能南轅北轍,起了相反的作用。
佐藤亮子女士在《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一書中寫到孩子的輔導班要適度全面,學習類、運動類、音樂類都選上一個。
可現實中,大部分家長都是學習類上上兩三個,音樂類也弄上一兩種,運動類卻視而不見,幾乎為零。
顯然,這是不對的,雖然體育不是考試的核心科目,但確是每個人需用畢生修煉的一個科目。好的體魄才能讓孩子在漫長的學習路上走得健康,走得長遠。
運動時酣暢淋漓的感覺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解壓,還可以調節孩子的情緒。孩子的學習需要的是一個能量圈,飲食、睡眠、體質、方法都是缺一不可。
家長不能光從短期收益來判斷選擇輔導班,還要未雨綢繆,長期投資。
總的來說,輔導班怎樣上,家長一定不要急,更不要盲目跟風,多學習,多考察,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能自己解決的儘量自己來,多給孩子留點自主時間真的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