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蝸居》給你的感觸是什麼?為什麼主角的是非觀不一樣!

2021-01-09 江湖人稱六姐

電視劇《蝸居》給你的觸感是什麼?為什麼主角的是非觀不一樣!

《蝸居》在2009年的時候是一部大爆劇,之所以是爆劇,那肯定是有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就拿九年後的今天來說,《蝸居》裡的故事情節竟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斷不斷的上演著。

《蝸居》相比於現在的都是情感劇來說,現在的都是情感劇動不動就要求主角必須有超級正的是非觀與人生觀,希望主角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如果他不能做到完美,那麼在屏幕後邊會有很多的鍵盤俠在等待著。好比如說前段時間非常火爆的一部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乾隆皇帝,當然了,在這部電視劇中觀眾對乾隆皇帝的要求也是始終如一,雖然有後宮佳麗三千,那只能是一個擺設才對。

但是當年的《蝸居》並不是這樣的,劇中的男女主人公非但沒有一個正確的是非觀念和人生觀。在這部劇中的你會看到,他們反而把傳統的世俗觀念拋置於腦後。在劇中海藻因為姐姐海萍買房子湊不夠錢,所以自告奮勇的向身居高位的宋思明借錢,也正是因為如此最終陷入了感情的漩渦當中。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樣的題材有什麼看法或者什麼感想。但是在我在看,這個題材,乍一看好像具有一些合理性的,說白了就是像言情小說的樣子,但是海藻和宋思明二人,一個有男朋友,一個有家室。是不是感覺瞬間給這部劇的三觀戴了一頂歪帽子,雖然是這樣,但是畢竟經典就是經典,所以經典是有他的道理的,它有它的超凡脫俗。熒幕中角色的三觀不重要,屏幕外的觀眾對於這種現象的反思才是這部劇拍攝的目的所在,這是這部劇的真諦所在,就是要讓觀眾明白什麼是正真的是非觀念。

相信看過的人都知道,海藻的故事中有兩位男主角,其中有一位是年紀比較大一點,是身居高位的並且具有男人魅力的宋思明,還有一個就是一無所有的,但是他有一顆愛你的心的男友小貝。如果說讓你選擇,我想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但是問題所在就是前者是有家室的,你還會猶豫嗎?

我們都明白,海藻也是一個普通人,和我們一樣。所以海藻最初對於宋思明的愛來源於權力和金錢,所以對於海藻來說她永遠做的不是選擇題,而是判斷題。要她判斷這個世界上愛到底是不是唯一的,金錢到底能不能買到愛情?當然,金錢和權利一直都是人類永生不變的話題。

但是我希望我們每個人能夠正確地對待金錢與愛情。

相關焦點

  • 張翔:有的詞語本身是有是非觀和行動的的
    其實都是一樣的。一把手和領導是一樣的。拉幫結派和打造核心團隊也是一樣的。6 只是用詞不一樣。當然,要硬扯,肯定說能一樣嗎?有人也可以扯核心價值觀不一樣。當然,不一樣。這個詞,本身都帶有是非觀,帶有明確的方向性。
  • 電視劇《蝸居》中的宋思明是什麼級別?為什麼他那麼厲害?
    十多年前,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蝸居》可謂風靡一時,可惜當年因為各種原因,此劇只放了幾集就被禁播了。劇中的主角之一宋思明就是本劇的吸睛點。按照劇情的描述,綜合宋思明當時的實際情況,個人認為宋思明應該不止正處,但也到不了正廳,因此很大概率是副廳級。一個副廳級幹部在直轄市雖然談不上位高權重,但也算得上是一號人物了。尤其是宋思明這種還是深得老闆信任的秘書,更是牛上加牛,為什麼宋思明一個秘書就能夠在直轄市呼風喚雨,很大原因即在此。
  • 你看完電視劇《門第》後,有什麼感觸?
    自我感觸頗深,感覺這個電視劇悲劇感很強的,我沒有全看,看了一部分,但看得心裡感覺不舒服,其實這是一個實際的生活問題,門第不對沒事,但兩個人必須面對這件事很坦然才行,不要不要受其他人的影響,這個電視中加入了一個餘媽其實就是表現一個親近的人看這種事情的態度,現在社會上的攀比奢華之風太嚴重
  • 馮小剛大劇媲美《蝸居》,有過之而無不及!婚外情的男女沒有贏家
    馮小剛的一部大作《一聲嘆息》媲美《蝸居》,有過之而無不及馮小剛的一部大作《一聲嘆息》,與《蝸居》相媲美,同樣的婚外情,同樣是熾熱的愛情,同樣是面對回歸家庭和與情人的浪漫邂逅。但回歸平淡後,就像演了不同電視劇的兩個主角,只不過是換了一個人重演而已。
  • 從《蝸居》到《安家》,當初找到她改編日劇時,她內心是拒絕的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11期,原文標題《從<蝸居>到<安家>的10年》,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安家》劇照。劇中的主角羅晉飾演的徐文昌和孫儷飾演的房似錦。《蝸居》在2009年一經播出,就成為了當年最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故事講述了一對姐妹海萍和海藻,從家鄉到上海,姐姐海萍和丈夫住在逼仄的弄堂裡,唯一奮鬥的目標就是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妹妹海藻忍受不了「一切為了買房」的清苦生活,最終成了有權有勢的市長秘書宋思明的情人……房子成為了普通奮鬥者身上的大山,也煽動了他們從未發覺的欲望。
  • 動漫中這些感人至深的經典場景,每一個都能給你不一樣的感觸
    但是卻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觸。告白場景一般來說,說起動漫中的告白場面,總能讓人和「發糖」這一類的詞聯想起來。只不過凡事總有例外,也有很多作品中的告白場景可能並不是那麼美好,甚至是告白之後,緊接著女主角便消失不見。並且這樣的例子還不在少數。
  • 從豆瓣8.0分電視劇《蝸居》入手,談談都市女性必經的2個困局
    2009年的時候,有一部電視劇大熱,那就是電影《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拍的《蝸居》,從2009年到2019年,剛好十年的時間,再看這部電視劇,發現劇中很多矛盾問題,依然是現代年輕人所正在面對的困局。
  • 蝸居
    2009年,一部由長篇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蝸居》(Dwelling Narrowness)橫掃電視螢屏,成了大家街談巷議的焦點。高房價(high housing prices)的壓力,做房奴(mortgage slave)的辛酸,許多普通百姓都有類似的經歷。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月27日下午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專訪,與廣大網頁在線交流時,也直言:「群眾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 動漫也能帶給人不一樣的感觸,比如這些感人至深的經典場景
    但是卻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觸。告白場景一般來說,說起動漫中的告白場面,總能讓人和「發糖」這一類的詞聯想起來。只不過凡事總有例外,也有很多作品中的告白場景可能並不是那麼美好,甚至是告白之後,緊接著女主角便消失不見。並且這樣的例子還不在少數。比如說《未聞花名》中的面碼。
  • 二刷《蝸居》,終於明白宋太太為何會被丈夫拋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蝸居》這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真的是很經典,最近小喵再次刷起了這部電視劇,卻是感受頗深。《蝸居》是由滕華濤執導的電視劇,改編自作家六六2007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蝸居》,由海清、張嘉譯、李念、文章、郝平領銜主演,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上海電視傳媒公司、北京金盾盛業影視文化公司、華誼兄弟娛樂投資有限公司及吉林電視臺聯合出品。
  • 喪屍類電視劇推薦總結Top8,電視劇也能像電影一樣精彩
    在這裡沒有非好既壞的是非觀,也沒有憂心忡忡的推進感,用一句話形容就是行雲流水,暢快自如。話說這種拍攝手法讓我想起了不堪回首的考試經歷:發現問題(女主被感染了喪屍病毒)-提出問題(女主的飲食)-解決問題(經研究決定消滅壞人,然後吃了他)。
  • 這一部電視劇火了,卻不知道主角叫什麼名字
    今天逆流成大河跟大家來聊一聊,這一部電視劇火了,卻不知道主角叫什麼名字。最近在網上看很多人發一些以前很火的一部電視劇,就是2008年上映的《魔幻手機》,也有很多人在其他社交平臺做特效模仿,可能大家第一想到的主角就是陸小千跟傻妞。
  • 十年後再看《蝸居》:當初以為是終章,沒想到竟是序曲
    這部劇播出後僅用4天就創下了收視新高,劇中的話題更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它就是《蝸居》。十年前看《蝸居》,小編還在上大學,當時雖然沒有特別深的感觸,但是也知道高昂的房價給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帶來的是什麼。故事從一次大掃除開始,來到大城市發展的郭海萍(海清 飾)和老公蘇淳(郝平 飾)為了省錢在弄堂裡租了一間巴掌大的房間。
  • 你為什麼喜歡藍曦臣,是不是因為他的不完美?
    有人也許會說,既然他看得那麼透,就應該像抱山一樣隱居起來,何必跟著參合世俗中事。對此,不敢苟同。很多時候,「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勢而為。「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所謂順勢而為,便是順應自然的損補之道。
  • 奮鬥吧少年是不是網球王子改編 電視劇原名叫什麼
    最近剛剛和大家見面的,充滿了青春和少年感的電視劇就是奮鬥吧少年,大家都知道這部劇是漫畫改編的,從整體感觀上來說已經很在線了,分鏡做的特別好,很有漫畫的feel,而且節奏把握的很好,看的時候有種劇情互動的感jio,整體觀劇感受還是挺燃的。而很多人想知道這部劇是不是就是網球王子呢?讓影視先驅來告訴你們吧。
  • 電視劇再也容不下「底層」愛情故事
    《香港愛情故事》的兩位主角,陳子朗和邱凱琪,當然不是體力勞動意義上的進城打工者。卻同樣是這座大城市裡,無處安身的「流浪兒」。子朗一家四口人,擠在50平米的小房子裡,蝸居得不能再蝸居。就這,還是大妹已經搬出去住的結果。
  • 味道不一樣的港劇!豆瓣8.8分《香港愛情故事》:讓你品香港人的百味...
    更多精彩港劇,鎖定福建廣電網絡高清互動雲電視-電視劇-TVB 但這次TVB的新劇,卻一反常態沒有常見的都市精英,針對香港底層小人物面對無住房
  • 什麼是四念處觀?該如何如理如法的觀行?
    為什麼最後觀行到這裡這麼難受還要往下觀呢?這個就是不如理不如法。他沒有正確的目標,沒有正確的方法,沒有正確的次第內涵,所以它的結果一定是不正確。再詳細的往下看,每天起床半個小時輕鬆,接下來就開始習慣性的監察自己,觀察自己的每個動作。觀察每個動作確實是身念處觀的一部分,你的身體坐著就知道坐著、站著就知道站著、躺著就知道躺著,你走路在動,你就知道你在動,這確實是身念處觀的一部分。
  • 《父母愛情》同人不同命:一樣的出身,不一樣的結局
    幾乎所有優秀的電視劇作品都是群像刻畫成功的作品,《父母愛情》也不例外。《父母愛情》表面看是一部家庭劇,實際上,這部劇中值得人去深思的問題實在太多。01,在命運的面前,許多努力都是徒勞的。葛美霞曾經不無感慨地跟安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和你都是一樣的出身,但是你這一生是怎麼過來的?我這一生是怎麼過來的?人比人氣死人啊!
  • 武庚紀:為何說神隱部的是非觀有問題?他們真的值得同情嗎?
    阿嵐與孔雀雖然和這些同為神隱部成員的同伴不一樣,可她們到底已經被裹挾了,成為了伏羲報復神族的棋子而不自知,犧牲再大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她們被伏羲安排的所作所為與所謂的公平自由沒有絲毫關係,所以她們的犧牲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她們應該去找伏羲來報殺夫之仇,而不是把仇怨放在神族之上!三、被顛覆的是非觀-神隱部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