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如雪,卻比雪還要美;櫻花,似雲,卻比雲還要純潔。春暖花開,又是櫻花爛漫時。櫻花,淡淡的香氣,細細微微,飄絮的花瓣,潔白而無瑕,唯美中透著輕靈;朵朵粉嫩、清美,隨一韻心事綻放春的枝頭。如霏雪般,婉轉而下,黛粉的花瓣遍布著整片天。花雖落,香猶在,逸逸地被旅人嗅入,沁人心脾。花,與彩色的蝶兒們一起,窈舞青春。秦漢時期,櫻花栽培就已應用於宮苑之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天子饈以含桃,先薦寢廟」。唐朝時,已普遍栽種在私家庭院中,唐朝白居易有詩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刪山櫻滿院栽, 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四度見花開」。盛唐時期,已流行'櫻花節',出遊賞櫻已成為百姓的幸福生活方式。自古以來有不少表達櫻花之柔美動人的詩句。
【櫻花快照】
櫻花是薔薇科櫻屬幾種植物的統稱。據《Flora of China》記載全世界約150種,我國有約50種。我國是櫻花的現代分布中心和多樣化保存中心。櫻花在中國分布很廣,北起黑龍江、華北各省,南至海南、雲南、廣東、廣西,西到青海、甘肅、新疆。通俗地說,中國人培育、種植的櫻花就是中國櫻花。
據日本學者撰著權威性櫻花專著《櫻大鑑》記載,櫻花原生中國,最早是從喜馬拉雅山脈傳入日本的。
據有關專家考證,秦漢時期,櫻花栽培就已應用於宮苑之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唐朝時,已普遍栽種在私家庭院中,唐朝白居易有詩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刪山櫻滿院栽,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四度見花開」,說的就是詩人從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櫻花植於庭院觀賞。從有關文獻資料中可知,我國古時已確有鐘花櫻、垂枝櫻、山櫻、重瓣白櫻花等多種櫻花。在盛唐時期,從宮苑廊廡到民舍田間,隨處可見絢爛綻放的櫻花,當時萬國來朝,櫻花也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併被日本朝拜者帶回。與日本人偏好白色櫻花所不同的是,中國人喜歡熱烈、喜慶的大紅色,因此,它向世界傳播的也是「幸福和好運」等中國的賞櫻文化。
【櫻花詩詞賞析】
●《無題四首 其四》唐代:李商隱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譯文】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著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著這當空的麗日,對著這暮春三月半。
【解讀】不知道從哪裡傳來一陣一陣悲傷的古箏聲還伴隨著急促的古蕭聲,原來是在那個開滿櫻花的深巷和那個楊柳吹拂的河岸邊。東邊有戶人家的女兒年紀很大了還嫁不出去,這能對著這空氣中的太陽和這春將逝去的三月半。溧陽公主今年十四歲,在清明節之後便與丈夫同遊觀賞櫻花。等回來的時候已經五更時分了,房梁間的燕子看到之後都長長嘆息。
下面我們來看這首詩,第一句「何處哀箏隨急管 ,櫻花永巷垂楊岸。」這句只是景物描寫,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清晰地交代了時間和地點。同時這兩句中也暗藏著詩人的情感。「哀箏隨急管」這句不僅表現的是聲音歡快,熱鬧,也同時暗示聽音樂得人對音樂的特殊感知力和好奇心。
第二句「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這句就是表現情感之句,說的正是平常人家女子嫁不出去的悲傷哀愁,「白日當天三月半」,這句就直接表現出這位女子面對春天即將過去然而自己還沒有嫁出去的悲傷之情。
第三句「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這句看似平常,只是寫溧陽公主十四歲就有丈夫同遊,但聯繫上一句,就可以形成鮮明的對比,平常人家年紀很大卻嫁不出去,而富貴人家十四歲就有人陪著一起同遊,這樣的對比就可以將情感升華到最高,這樣的手法能更加強烈的表現女子的哀愁。
第四句:「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這句寫的是老女回家之後的情景,燕子都為她嘆息,真是可悲可嘆。
這首詩總體就是表達老女的青春將逝去,難以入嫁的苦悶和嘆息,通過對暮春的描寫和與富貴子弟的對比,將情感更加深沉的表現出來。同時也從另一個方面看出詩人對這種富家當道的社會的不滿和對平常人家的憐愛之情。
●《折枝花贈行》唐代:元稹
櫻花樹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譯文】在櫻花樹下送君遠去,折枝花送給你。離別後相思非常難受,千株萬片的櫻花代表我的心。
【解讀】我在櫻花樹下送你離開,沒什麼來表達我的情意,就折一枝櫻花送給你吧。離別之後我對你的思念悲傷不已,看著千萬株的櫻花就代表我的心。
這首詩很簡單,就是一首送別詩,表現詩人送君離開後的思念與不舍,通過櫻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借景抒情。
●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五代: 李煜)
櫻花落盡階前月,
象床愁倚薰籠。
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雲憔悴,
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賞析】這是一首思婦詞,描寫女主人公相思難解的愁苦,當是李煜前期的作品。
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舊恨未減、新愁又添、難消心中怨的情狀。首句寫景,描繪的是一幅悽冷孤寂的畫面:花已落盡春已去,冷月當階人獨在,花難解語,月亦無聲,閨中伊人,孤苦相伴。面對此情此景,閨中少婦的眼裡似乎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也已年華將逝、無人慰藉的悽冷境遇和未來。所以二句直接寫人,寫出一個愁容不展、孤苦寂寞的女子形象。一個「愁」字,既照應了首句景色描寫的用意,也點出了女子此時此刻的心境。本來落花滿地、冷月當空就是最易引人傷懷念遠的景象,而此情此景中女子的愁思更不是無端而發,而是有原有因的。片尾一句就是這一愁思的緣由。「遠」字不僅有時空上的概念,而且有程度上的意義。時間越久,愁思越長,相距愈遠,別恨愈深。也許是「去年今日」相別離,但此愁此恨卻已綿綿不止,愈扯愈長了。說「還同」,其實還不相同,去年今日是新愁,但今年今日卻已是舊愁新恨都在心頭,愁更切,恨更深。
詞的下片細寫女子的愁容和苦思。自古道,「女為悅己者容」,而此時,女子的容顏不整就更真實地展示出了她被相思折磨得十分愁苦的心境。《詩經·`衛風·伯兮》中有:「自伯之東,首為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這種情懷無人能解,也無人安慰,因為相愛的人不在身邊。所以女子不由自主地越思越痛、越想越難、越愁越苦,禁不住珠淚潸然,「淚沾紅抹胸」。到此處,作者筆下的女主人公那為情所困、為愁所苦的聲行容貌已鮮活可見,躍然紙上。結尾兩句既是寫實,又有寓意。一方面,相思之苦無可解,也許一醉解千愁,寫出了女子愁苦無依、無可奈何的心情,算是給女子的相思有了一個解脫。另一方面,作者不是要為女子釋去情苦,而更多的是進一步渲染女子恨情愁緒。「何處相思苦?」也就是說:最苦的是哪一處、哪一種情形?不是別的,而是「紗窗醉夢中」,夢中醉眼相見,也許歡情無限。可惜夢醒之後,無限歡情轉眼成空,不但慰藉不了絲毫,反而因夢中的歡會而更加平添許多愁怨,所以最苦是夢中。這二句以設問寫出,寓意豐富,含蓄蘊藉,女子的愁思怨情被表現得淋漓酣透。
全詞以女子的愁情別緒為中心,借景物描寫為映襯,假容顏舉止為畫筆,於相同中見不同,虛實相映、生動感人。雖然思想格調並不高遠,但筆意含蓄、手法高妙,藝術上的造詣較高。
●《櫻花落》 (近現代 蘇曼殊)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豔骨,休將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解讀】十日(應該指的是某月的十號)的櫻花盛開了,即便是繞著櫻花樹觀賞一千次也不會嫌他厭煩。昨天晚上的風雨非常猛烈,是有人在向老天訴說自己的哀愁嗎?根本不忍心去看那美人被胡沙掩埋,千萬不要將自己得淚水滴在了酒杯中。我的深情無處安放,只能去回憶過往的年華,我的一片深情早就煙消雲散。
我們來看這首詩從上面詩意看,這是一首情詩,描述一代才子的情感。第一句是直接的景物描寫,表現出自己對櫻花的喜愛,就算圍著觀賞一千次也不厭煩,可見他對櫻花是真的喜歡。第二句就加入了感情通過猛烈地風雨和一個反問句來表現自己心中的哀與愁,與前一句愉悅的心情產生了鮮明的對比。第三句就直接將自己的真實情感完全流露出來,對美人的不舍和自己內心的悲痛全部釋放出來。最後一句是對自己的現狀做一個描述,還是在表達自己對往事的懷念和不舍。通過櫻花盛開與後面的情感產生對比,更加清晰的表明了詩人的情感。這首詩就可以看出使人出眾的才華,詩風豔麗,這滿滿都是深情,你有沒有被他所吸引呢?
●《春日偶成·櫻花紅陌上》 (近現代 周恩來)
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
燕子聲聲裡,相思又一年。
【解讀】在路上兩邊的櫻花都紅了,池塘邊上的楊柳也綠了。燕子在一聲一聲的在春天裡叫著,來年又是相思的一年啊。
這首詩是在周恩來16歲時所寫,這首詩同時也存在兩個誤解:一個就是很多人以為這首詩是在周恩來在留學時候寫的,但是其實不是的,第二個誤解就是看見最後一句大家可能都想的這是一首情詩,但是其實不是,16歲的周恩來根本沒有談戀愛。這首詩應該是表達自己對他的政治春天的渴望。最後一句應該是我所思念的政治春天啥時候才能來呀!13歲的周恩來就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壯志理想,這首詩就是表現周恩來對振興中華的遠大理想。
●《櫻花》明代:宋濂
賞櫻日本盛於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譯文: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趙昌也難畫出,春風吹來香味撲鼻。
●水龍吟 州北看櫻花作,即呈家訓、筱蕾吟正(宋代: 李祁)
春風吹徹平原,櫻花萬頃開無際。枝頭爛漫,堆雲疊雪,神仙遊戲。造化無心,偶為東道,豪情無比。把青山踏遍,晴湖看倦,總一片,欣欣意。
那是春歸便已,好韶華、與時相替。輕陰微雨,幾番朝暮,旋鋪新翠。又見珠懸,玲瓏映日,玉酣紅醉。莫相思、故國天涯,同一是,浮生寄。
●甘棠社邀賞玉淵潭櫻花步海藏樓詩韻四首 其三(宋代: 江南雨)
曉行幽徑踏香塵,嫋嫋枝頭浥露新。俗世惟消長日酒,好花偏領一時春。
眼前風物真如夢,劫後桃源且寄身。奈此韶華眠不得,滿園清氣欲侵人。
●採桑子·梅花謝後櫻花綻(宋朝 趙師俠)
梅花謝後櫻花綻,淺淺勻紅。
試手天工。百卉千葩一信通。
餘寒未許開舒妥,怨雨愁風。
結子筠籠。萬顆勻圓訝許同。
●和日本僧省佐詠其國中源氏園白櫻花(明代: 祝允明)
剪雲雕雪下瑤空,綴向蒼柯翠葉中。
晉代桃源何足問,蓬山異卉是仙風。
●櫻花花下作·其一(清代: 鄭孝胥)
非白非朱色轉加,微寒輕暖殢雲霞。
春風省識傾城態,只在樓西幾樹花。
●櫻花花下作 其二(清代: 鄭孝胥)
嫣然欲笑媚東牆,綽約終疑勝海棠。
顏色不辭脂粉汙,風神偏帶綺羅香。
園林盡日開圖畫,絲管含情趁豔陽。
怪底近來渾自醉,一尊難發少年狂。
●櫻花花下作 其四(清代: 鄭孝胥)
看到繁枝處處開,韶光駘蕩錦成堆。
春歸滄海剛三月,骨醉東風又一回。
花氣連雲收暮雨,濤聲催晝送輕雷。
道人摩眼空吟望,無復當年側豔才。
●櫻花(清代: 鄭孝胥)
朝日滿園春過半,絕豔為云云欲散。
徘徊已倦更淹留,醉夢雖酣難把玩。
微紅漸褪旋成暈,淺碧獨傾尤有韻。
一年能得幾日看,卻對半開愁爛漫。
●雲仙引 賦櫻花 (清代: 沈曾植)
朱暈唇含,丹華的注,春風絕代東施。嬌倚醉,豔傾脂。鬘雲海天照影,獨立傾城嬌總持。饒李穠芳,比桃鬥色,露浥風遲。
紅妝休妒棠姿。還誤認櫻桃留鄭時。錯莫春心,交加日影,鬧煞蜂兒。香國同根,花王共命,相倚名園交讓宜。待修芳譜,舊家須記,西府仙枝。
【有關櫻花的精美詩句】
柳色青堪把,櫻花雪未乾《陽春曲》郭翼
佛光塔影淨無塵,幾點櫻花迎早春《奈良東大寺》老舍
壽豔櫻花秋豔楓,夏初嫩綠間深紅《清水寺訪大西上人》老舍
履響春城玉笛催,花旗商賈為何來《鎌倉大佛》老舍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櫻花落》蘇曼殊
遊子徵衣慈母線,此是太平桑下戀《千人針》馬一浮
山深未必得春遲,處處山櫻花壓枝《入村》方嶽
櫻花已熟酴醾放,春去雖忙意尚誇《晚春有感》卷剛中
湘浦才春已著鞭,依稀漸近勸耕天《宿深橋驛》李曾伯
丹砂漆盤盛井水,冷浸半坼山櫻花《夜與原甫江家步歸》梅堯臣
桃花櫻花紅雨零,桑錢榆錢劃色青《題山庵》王洋
美人遙憶鳳城西,芳草年年路欲迷《春日懷長安故人》碩篽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無題四首》李商隱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本事詩》蘇曼殊
阿倍當年思奈良,至今三笠草黃《奈良三笠山》老舍
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春日偶成》周恩來
一字新聲一顆珠,轉喉疑是擊珊瑚《贈歌者》薛能
小院春風木下家,長街短卷插櫻花《贈木下順二》老舍
櫻花落盡春將困,鞦韆架下歸時《謝新恩》李煜
梅花謝後櫻花綻,淺淺勻紅《採桑子》趙師俠
君不見昔時同心人,化作鴛鴦鳥《鴛鴦篇》李德裕
寶馬曉鞴雕鞍,羅幃乍別情難《離別難》薛昭蘊
【描寫櫻花的好詞】
1、純潔 脫俗 淡雅
2、嫵媚 芳雅 聖潔
3、一團團 一簇簇
4、笑逐顏開 落英繽紛 含苞待放
5、仙女散花 紛紛揚揚 翩翩起舞
6、櫻花雪月 落櫻繽紛 迎風招展
7、含羞待放 亭亭玉立 如雲似霞
8、幽香豔麗 花團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