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冒犯聖人,聖人下詛咒:你的江山十世而亡,兩百年後詛咒成真

2020-12-15 歷史的皇宮

歷史是很講究天道輪迴的,有時候一些事情不是巧合,就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可能是不久之後應驗,也可能是一兩百年之後應驗。

現在不談中國歷史,談談讀者們可能不太熟悉的尼泊爾歷史。在尼泊爾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史稱「沙阿王朝」,這個朝代在建立之初受過詛咒,這個詛咒是沙阿王朝雖然能統一尼泊爾,但國王世系傳到第十位就會滅亡,這就是著名的沙阿王朝十世而亡詛咒。

尼泊爾的地理位置

尼泊爾是亞洲南部一個內陸國,國土面積雖然只有14萬多平方公裡,但是境內多山,這樣的自然環境註定尼泊爾很難出現大一統朝代。大約在公元1世紀左右,尼泊爾境內出現君主制國家,在隨後的上千年歷史裡,尼泊爾一直都處於分裂狀態,境內總是多個割據朝代相互對峙,相當混亂。

大約在公元13世紀初,出現了一個馬拉王朝,這個朝代在尼泊爾境內眾多割據朝代當中脫穎而出,滅掉周邊很多國家,其統治疆域差不多能覆蓋今天的尼泊爾,但仍未能實現尼泊爾大一統。

公元18世紀中期,廓爾喀王朝第10位國王納拉揚繼承王位,他很有雄心壯志,定下統一尼泊爾的目標,因此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令廓爾喀王朝越來越強大。公元1768年,納拉揚向馬拉王朝發動決戰,成功滅掉馬拉王朝及其它割據朝代,包括索姆王朝、基拉底王朝等,實現了尼泊爾歷史唯一一次大一統,並把國號廓爾喀改成尼泊爾,因為他姓氏沙阿,所以史稱沙阿王朝,定首都加德滿都。

所以,納拉揚既是割據朝代廓爾喀王朝第10位兼末代國王,也是大一統朝代沙阿王朝開國國王。

尼泊爾沙阿王朝開國國王納拉揚

納拉揚得到江山和統一天下,本應是普天同慶的事情,但是在他身上卻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傳說,納拉揚攻佔加德滿都,準備入城登基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聖人,但是納拉揚卻不把聖人當回事,冒犯了聖人,於是聖人下詛咒:雖然納拉揚得到天下,但是沙阿王朝傳到第十位國王就會滅亡,這就是在尼泊爾人人皆知的十世而亡詛咒。

這個詛咒到底會不會成真?來看看沙阿王朝隨後的歷史。

納拉揚之後,先後繼承他王位的是兒子辛格、孫子巴哈杜爾,兩位都是很有作為的守成之君,在祖孫三代的統治下,沙阿王朝在公元18世紀末期到公元19世紀初期發展到極盛,尼泊爾在當時也是盛極一時的地區強國。

尼泊爾沙阿王朝極盛時期

但是巴哈杜爾之後,沙阿王朝就開始走下坡路,第四位國王吉爾萬和第五位國王拉金德拉這對父子的權力很有限,都被當時的太后控制,雖然拉金德拉在後來成功扳倒了太后,實現了親政,但是輔助沙阿王朝統一尼泊爾的家族拉納家族的族長忠格在密謀徵服尼泊爾的英國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了拉金德拉,擁立蘇倫德拉做第六位國王,實際上就是忠格的傀儡,忠格自己擔任首相。

從此忠格成為尼泊爾的實際統治者,他還規定以後首相的職位都由拉納家族來世襲,這種連首相都能世襲的情況,在世界歷史是很少見的。

隨後的歷史是第六位國王蘇倫德拉、第七位國王比爾、第八位國王特裡布文都是拉納家族的傀儡,時間跨度長達近一個世紀,從公元1847年到公元1951年,這時候世界歷史已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了。

不過沙阿王朝的傳奇還沒結束,由於二戰結束後,尼泊爾國內和國際形勢相當複雜,拉納家族的獨裁統治也走到了盡頭。特裡布文運用自己的外交能力,成功利用國民不滿和印度勢力,在公元1951年推翻了拉納家族,在經過了100餘年的傀儡時期後,沙阿王朝國王恢復了對尼泊爾的實權統治。

尼泊爾沙阿王朝第八位國王特裡布文

公元1955年,沙阿王朝中興之主特裡布文駕崩,由兒子馬亨德拉繼承王位。馬亨德拉是沙阿王朝又一位政績顯赫的國王,他在位期間致力於提高尼泊爾人的生活水平,在他的努力下,原本貧困的尼泊爾人,基本上都能達到人人溫飽的水平了。

公元1972年,馬亨德拉駕崩,由兒子比蘭德拉繼承王位,此時的沙阿王朝仍然維持對尼泊爾的專制統治,逐漸引起尼泊爾人的不滿。比蘭德拉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國王,他決定順應民意,在公元1990年放棄了所有專制權力,接受立憲,他的這個做法得到了所有尼泊爾人的支持和擁護。

尼泊爾沙阿王朝第十位國王比蘭德拉

時間到了2001年,震驚世界的尼泊爾王室血案發生了,包括國王比蘭德拉、王后艾什瓦爾雅在內的11位王室成員被槍殺,疑似兇手的王儲迪彭德拉也自殺身亡,由比蘭德拉的弟弟賈南德拉繼承王位。

但是外界一直流傳賈南德拉是精心策劃了這場血案,因為尼泊爾一直有他想篡位的傳言,儘管血案疑點重重,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但是賈南德拉民心盡失,沒有人去祝賀這位新國王。到了公元2008年,尼泊爾政府迫於壓力,最終決定廢除君主制,改用共和制,賈南德拉被迫退位,至此國祚240年的沙阿王朝滅亡。

尼泊爾沙阿王朝末代國王賈南德拉

現在回頭看200多年前的詛咒。聖人說過,沙阿王朝會十世而亡,如果真的是賈南德拉謀朝篡位,害死比蘭德拉,那麼他的王位就不能算數,從開國國王納拉揚到比蘭德拉,剛好是十位國王。

換言之,尼泊爾沙阿王朝十世而亡的詛咒成真。

尼泊爾沙阿王朝十世而亡

相關焦點

  • 泰國的華裔國王死於非命,留下「十世而亡」詛咒,讓皇室不安至今
    泰國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幾個還保留王室的國家,如今的泰國王室自1782年起統治泰國,曼谷王朝統治泰國已經幾個世紀,政權穩定,但是鮮為人知的泰國王室卻十分擔憂一個華人的詛咒,在泰國國王拉瑪十世即位時,泰國上下都憂心惶惶,害怕這個華人的詛咒會實現。這個華人名叫鄭信,他是泰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大帝之一。
  • 泰國王室「十世詛咒」應驗?資產高達4000億,卻引發民憤
    泰國王室十世詛咒泰國其實是一個比較迷信的國家,關於這個詛咒,是鄭信建立的吞武裡王朝十分輝煌,然而卻被自己的好朋友推翻,在最後時刻,鄭信在去世前高喊:「奪我王位者,十世而亡。」意思就是說現在的泰王室只能存十世,就是延續到拉瑪十世,而現在瑪哈國王恰恰好是拉瑪十世。
  • 寺廟驚現神秘「佛花」,古老預言成真,聖人將出世……
    看到此奇觀的佛友,紛紛雙手合十,虔誠頂禮祈福!其中一位80多歲的老大爺感嘆道:「活了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的奇觀!實在太幸運了……」人們聽說後,都前來搶先一睹「優曇波羅花」!一位當地居民讚嘆道:這只在佛經中聽說過,沒想到今天親眼所見,這是多大的福氣啊!佛陀古老預言成真聖人將輪迴轉世,度化眾生!
  • 泰國開國君主鄭信曾留下「十世詛咒」?其實只是抗議者傳的謠言!
    甚至有人提出了要廢掉泰王,結果最近就有一則傳言,說泰國古代有一個詛咒,什麼呢?說泰國國王將十世而亡,就是說傳十代那一代你就會完蛋。今天的泰國國王剛好是拉瑪十世,所以很多人說有沒有可能泰國真的要變天了,咱們這麼講吧,我們首先跟大家聊一下這則傳言,有沒有這則傳言呢?有。
  • 世界上對於中國出現聖人的預言
    鄭趙千年鄭監說,世不知而神人知,好事多魔不免獄,不忍出世百祖一孫,終忍之出三年間,不死永生出於十勝,不入死又次次運出現,四面如是十勝,百祖十孫好運,南來鄭氏誰可知,弓乙合德真人來,南渡蛇龍今安在,須從白鳩走青林,一雞四角邦無手,鄭趙之變一人鄭矣,無父之子鄭道令,天地合運出柿木,弓乙兩白十勝出
  • 聖人與老鼠的故事
    曾經有一位非常和善的聖人。和善的,不像我(笑)。他成天坐在山上的洞穴裡,並且奉行非常嚴格的戒律——吃得很簡單 ,時刻專注於靈性修行中。一天,一個國王來到森林中打獵,他看到這個洞穴,就走進去看看。聖人正全然投入於冥想中,看到此景,國王向他深深鞠了躬 。恰好這時國王很渴,想要喝水。他環顧四周,找到了一個非常破爛的容器。
  • 【普世教會】聖座教義部兩道新法令:敬禮新聖人的慶典與七個新頌謝詞
    聖座教義部兩道新法令:敬禮新聖人的慶典與七個新頌謝詞 聖座教義部完成了本篤十六世牧職期間啟動的工作,頒布兩道新法令:在彌撒的特殊形式中,增加了敬禮對1962年後封聖聖人的慶典,以及七個新的頌謝詞。但是採用與否,可自由選擇。
  • 紫薇聖人的傳說
    「紫薇聖人」命宮主星即是紫薇,故其是帝君(天主)轉世。然,他出身田間亦不稱帝王,故世人又稱他為聖人。這便是「紫薇聖人」名號的來歷。 古人常說,真龍者天子也!天子即為真龍。「紫薇聖人」出生龍年,他的真身是一條龍。故,帝君(天主)乃真龍也。(相關閱讀——天地傳奇之神龍遊記、解讀龍婆預言,一條龍將控制人類!)
  • 淺談《畫江湖之不良人》角色,李星雲是江湖敗類,還是百年聖人?
    但是,每當因為他過多的「考慮周全」、「為他人著想」而害了不少人,百事總是感到這百年聖人的人設多少有些過分了,聖人可以,但泛濫起來可就令人生厭了呀,而且,他將自己的自由和心內放在首位,關心身邊之人就好,天下事與我無關。
  • 聖人遇到了也難逃脫!
    此寶困人能力甚至若是聖人進入圖內,手無至寶,困數百年;手掌至寶,十年之數可脫困。在《太古妖皇訣》中,也有山河社稷圖的亮相。盤古開天之後,創世青蓮因無法承受開天之力分解,所生七片蓮葉化作至寶。其中之一化作山河社稷圖,後女媧造人,天道感女媧功德,將此圖贈予。得此圖後,女媧憑藉圖內所化寰宇周天,成就聖人之道。山河社稷圖中包含各種幻境,似真實的大千世界。若不慎陷入其中,即是大羅金仙,也只能任由圖的主人蹂躪,沒有反抗的餘地。
  • 聖人是什麼樣的?
    有時我也好奇,聖人應該是個什麼樣的?人們對聖人的傳說很多很多,但是我不太信這些。比如有人說,聖人在大亍上過,你用屎盆子扣他,他不生氣,只會去河中洗一洗,什麼也不說,因為他把紅塵看破,還有人說一個女人偷情,懷孕了,大家追問孩子父親是誰,大姑娘騙大家說是聖人的,聖人從不辨解,把孩子養大,十幾年後女人後悔了,才說出實情,洗清了聖人的名聲。還有人說老鷹吃鴿子,聖人對鷹說,你不能吃他,鷹說不吃它我死了,聖人說我從我身上割半斤肉吧。鷹才放了鴿子。
  • 莊子:女仙人傳授長生不老秘訣,從聖人候選人到真聖人只需七步走
    這天,南伯子葵問一位女仙人,您生活的歷史久遠,幾乎與世長存;可您的容貌看起來,仍然像女孩子一樣鮮嫩。這是怎麼做到的?仙子回答:我得道了呀。南伯子葵:道,我能學嗎?從上面的對話,我們知道這個事情的起源,是南伯子葵發現女仙人能青春不老,因此起了興趣,道心萌動,想要修道了。然而,女仙人接下來,卻給他潑了一瓢涼水。
  • 洪荒中和聖人同輩的九位先天大神,其中四位隕落
    洪荒天地間的至尊乃是諸天聖人,成聖之後的他們,洪荒中的生靈無論強弱都不能和他們相提並論,因為「聖人之下皆是螻蟻」。但是成聖之前時,卻有很多和他們同輩之人,這些人雖然沒有成就聖人道果,但是實力卻是聖人之下的最強者。所以本期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其中最強的九位。
  •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什麼意思?
    儒家哲學的代表人物孔子是最崇尚聖人的,在孔子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形成了聖人的最高的人格理想。儒家認為,做人就是要做聖人,即使你是做不到,也要心嚮往之。在孔子心中,聖人有兩條標準,第一要有極高的道德修養,注意,是極高的而不是一般的,像你平時做個好人好事扶老太太過馬路這樣的事,這不是極高,這是做人的道德底線一般要求。第二是要有極為偉大的事業和功績,要安天下。這樣的話聖人就不多了。
  • 莊子: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真人和聖人修煉的七重境界
    所謂「上天賦予的」就是與生俱來的天生本領,這叫「天才」也叫「聖人」;所謂「人為爭取的」,就是通過自己已經認知的事物來了解和駕馭未知的事物,如此不會絞盡腦汁,耗費氣血,所以不會殘生傷性,中道夭折,而能盡享天年。「天年」是上天賦予的壽命和定數。不背道而馳,則人人可盡享天年,壽終正寢。這叫「真人」。這是智慧的最高境界。
  • 看聖人降世的先後,或能略窺端倪
    但人的文化,卻是由遠古聖人降世所帶來。在開創人類文明的三皇時代,許多聖人相繼降世。據說遠古聖人是「神於天,聖於地」,即他們在天為神,在地為聖。相傳較早降世的聖人是有巢氏,也稱巢皇。他教人架木為巢,也就是巢屋,使人在危險的自然界從此有了安身之所,解決了生存危機。由此看來,對人而言,人身安全最重要,若沒有人身安全,一切都將免談。
  • 中國古代的「兩個半」聖人,你知道都是誰嗎?
    聖人,是超乎於普通人之上的人才。我們常說的兵聖孫武、武聖關羽等,都是在某一個領域比較牛的人。但是能單獨稱作聖人的,在悠悠五千年文化中,其實很少。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這也成了許多後人平判聖人的標準。悠悠中華到底有過多少個聖人呢?
  • 《封神演義》有多少位聖人?聖人劃分的依據?楊戩哪吒也是聖人?
    有人提問:封神演義中有多少位聖人?誰的地位最低? 對此,有人認為《封神演義》有九位聖人,也有人認為是十二聖人,但其實都不對,在書中最後一回「武王封列國諸侯」,已明確提到: 後來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雷震子,此七人俱是肉身成聖。
  • 聖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孔子所說的西方聖人是誰?
    在《列子》中,記敘了一篇關於誰是聖人的故事。話說,宋國的太宰見到孔子後,開口問道:「孔子你是聖人嗎?」孔子回答:「我哪敢當聖人,我不過是博學多識的人罷了。」於是太宰又問:「那三王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王是善於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又問:「五帝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五帝是善於推行仁義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繼續問道:「三皇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皇是順應時勢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宋國太宰驚駭萬分,說道:「那麼誰是聖人呢?」
  • 《雪中悍刀行》——三教聖人,世人眼中的聖人,竟也有可愛的一面!
    可能在我們以往的認知裡,聖人應該都是不苟言笑,畢竟他們都是口含天憲之人,可是在雪中的設定之中卻並非如此,他們不苟言笑的一面固然有,但是更多的時候卻又是那般和藹可親,與聖人的傳統形象相差甚遠,陌生的且不去說,那洪洗象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誰會想到這個屢屢翻閱禁書的人會是呂洞玄的轉世呢?這一次不講其它,就來聊聊雪中出現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