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很講究天道輪迴的,有時候一些事情不是巧合,就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可能是不久之後應驗,也可能是一兩百年之後應驗。
現在不談中國歷史,談談讀者們可能不太熟悉的尼泊爾歷史。在尼泊爾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史稱「沙阿王朝」,這個朝代在建立之初受過詛咒,這個詛咒是沙阿王朝雖然能統一尼泊爾,但國王世系傳到第十位就會滅亡,這就是著名的沙阿王朝十世而亡詛咒。
尼泊爾是亞洲南部一個內陸國,國土面積雖然只有14萬多平方公裡,但是境內多山,這樣的自然環境註定尼泊爾很難出現大一統朝代。大約在公元1世紀左右,尼泊爾境內出現君主制國家,在隨後的上千年歷史裡,尼泊爾一直都處於分裂狀態,境內總是多個割據朝代相互對峙,相當混亂。
大約在公元13世紀初,出現了一個馬拉王朝,這個朝代在尼泊爾境內眾多割據朝代當中脫穎而出,滅掉周邊很多國家,其統治疆域差不多能覆蓋今天的尼泊爾,但仍未能實現尼泊爾大一統。
公元18世紀中期,廓爾喀王朝第10位國王納拉揚繼承王位,他很有雄心壯志,定下統一尼泊爾的目標,因此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令廓爾喀王朝越來越強大。公元1768年,納拉揚向馬拉王朝發動決戰,成功滅掉馬拉王朝及其它割據朝代,包括索姆王朝、基拉底王朝等,實現了尼泊爾歷史唯一一次大一統,並把國號廓爾喀改成尼泊爾,因為他姓氏沙阿,所以史稱沙阿王朝,定首都加德滿都。
所以,納拉揚既是割據朝代廓爾喀王朝第10位兼末代國王,也是大一統朝代沙阿王朝開國國王。
納拉揚得到江山和統一天下,本應是普天同慶的事情,但是在他身上卻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傳說,納拉揚攻佔加德滿都,準備入城登基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聖人,但是納拉揚卻不把聖人當回事,冒犯了聖人,於是聖人下詛咒:雖然納拉揚得到天下,但是沙阿王朝傳到第十位國王就會滅亡,這就是在尼泊爾人人皆知的十世而亡詛咒。
這個詛咒到底會不會成真?來看看沙阿王朝隨後的歷史。
納拉揚之後,先後繼承他王位的是兒子辛格、孫子巴哈杜爾,兩位都是很有作為的守成之君,在祖孫三代的統治下,沙阿王朝在公元18世紀末期到公元19世紀初期發展到極盛,尼泊爾在當時也是盛極一時的地區強國。
但是巴哈杜爾之後,沙阿王朝就開始走下坡路,第四位國王吉爾萬和第五位國王拉金德拉這對父子的權力很有限,都被當時的太后控制,雖然拉金德拉在後來成功扳倒了太后,實現了親政,但是輔助沙阿王朝統一尼泊爾的家族拉納家族的族長忠格在密謀徵服尼泊爾的英國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了拉金德拉,擁立蘇倫德拉做第六位國王,實際上就是忠格的傀儡,忠格自己擔任首相。
從此忠格成為尼泊爾的實際統治者,他還規定以後首相的職位都由拉納家族來世襲,這種連首相都能世襲的情況,在世界歷史是很少見的。
隨後的歷史是第六位國王蘇倫德拉、第七位國王比爾、第八位國王特裡布文都是拉納家族的傀儡,時間跨度長達近一個世紀,從公元1847年到公元1951年,這時候世界歷史已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了。
不過沙阿王朝的傳奇還沒結束,由於二戰結束後,尼泊爾國內和國際形勢相當複雜,拉納家族的獨裁統治也走到了盡頭。特裡布文運用自己的外交能力,成功利用國民不滿和印度勢力,在公元1951年推翻了拉納家族,在經過了100餘年的傀儡時期後,沙阿王朝國王恢復了對尼泊爾的實權統治。
公元1955年,沙阿王朝中興之主特裡布文駕崩,由兒子馬亨德拉繼承王位。馬亨德拉是沙阿王朝又一位政績顯赫的國王,他在位期間致力於提高尼泊爾人的生活水平,在他的努力下,原本貧困的尼泊爾人,基本上都能達到人人溫飽的水平了。
公元1972年,馬亨德拉駕崩,由兒子比蘭德拉繼承王位,此時的沙阿王朝仍然維持對尼泊爾的專制統治,逐漸引起尼泊爾人的不滿。比蘭德拉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國王,他決定順應民意,在公元1990年放棄了所有專制權力,接受立憲,他的這個做法得到了所有尼泊爾人的支持和擁護。
時間到了2001年,震驚世界的尼泊爾王室血案發生了,包括國王比蘭德拉、王后艾什瓦爾雅在內的11位王室成員被槍殺,疑似兇手的王儲迪彭德拉也自殺身亡,由比蘭德拉的弟弟賈南德拉繼承王位。
但是外界一直流傳賈南德拉是精心策劃了這場血案,因為尼泊爾一直有他想篡位的傳言,儘管血案疑點重重,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但是賈南德拉民心盡失,沒有人去祝賀這位新國王。到了公元2008年,尼泊爾政府迫於壓力,最終決定廢除君主制,改用共和制,賈南德拉被迫退位,至此國祚240年的沙阿王朝滅亡。
現在回頭看200多年前的詛咒。聖人說過,沙阿王朝會十世而亡,如果真的是賈南德拉謀朝篡位,害死比蘭德拉,那麼他的王位就不能算數,從開國國王納拉揚到比蘭德拉,剛好是十位國王。
換言之,尼泊爾沙阿王朝十世而亡的詛咒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