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手下最厲害的五大名將:李嚴冷苞張任黃權嚴顏,如何排名呢?

2020-12-14 騰訊網

蜀川多壯士,益州有棟梁。

泠苞尚雄武,嚴顏萬夫當。

黃權知大略,張任志節剛。

李嚴兼智勇,才可鎮一方。

此生因際遇,黯然掩華光。

在漢末三分時代,作為一方諸侯的益州劉璋,麾下也是人才濟濟,名將迭出,細數起來一點都不比別人差,手裡握著一副好牌,最終打得稀爛,被同宗奪了大好基業,悒鬱而終,令人感慨。

咱們盤點一下在劉璋麾下效力的幾位名將,可以說都是非常優秀的人物,有的可以做獨鎮一方的大將,有的甚至足以擔當統領全軍的帥才。

一、李嚴

李嚴有大將之才,不但能夠領兵作戰,攻城守寨,武藝也是相當強悍的,可以說他的武力值還在魏延之上。

大家記得,劉備、諸葛亮攻下雒城後兵進綿竹,李嚴、費觀奉劉璋之命率兵到綿竹進行抵抗。雙方擺開陣勢,李嚴出陣搦戰,老將黃忠出馬迎敵,「與李嚴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諸葛亮鳴金收軍。黃忠回陣後不滿意,向諸葛亮發問:「正待要擒李嚴,軍師何故收兵?」但諸葛亮卻認為:「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根本就不認為黃忠能夠取勝。以此看來,李嚴的戰鬥力是何等的強悍!

劉備夷陵兵敗,病臥白帝城,臨終遺命,李嚴和諸葛亮都是託孤大臣。劉備死後,蜀國內外交困,諸葛亮回成都整理內政,而李嚴則率領一支精兵在白帝城守御,以防江東。能將如此重要的任務賦予李嚴,那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非常高超。李嚴還很有政治頭腦,在後來的鬥爭中差點擺了諸葛亮一道,最終被剝奪了權力,坐了冷板凳,一身大好才能沒能得到充分的施展。

二、泠苞

泠苞也是個大將之才。不但擅長統兵,腦袋瓜子充滿了奇謀詭計,他的武藝也是相當不錯的。

劉備計擒楊懷、高沛,奪下涪水關後,欲兵進雒城。魏延與黃忠爭奪先鋒之位,分兵而進。魏延多了個小心眼,率兵提前出發,去攻擊本應屬於黃忠目標的泠苞大寨,行至半途,正遇泠苞,雙方打了場遭遇戰,魏延「縱馬提刀,與泠苞接戰」,兩將廝殺起來,「戰到三十合」,川將鄧賢又至,兩下夾攻,魏延慌忙逃跑。這個泠苞還是蠻厲害的,和魏延交手三十合不分勝負,武藝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後來泠苞被擒,假意投降,回去後卻向張任出主意,建議掘開培江水壩,淹沒駐兵在低洼處的劉備大軍。如果此計得逞,「水淹七軍」的傳奇將提前上演,「威震華夏」的就不會是關雲長了。

泠苞在大雨中指揮士兵們掘壩,魏延突然率兵殺到,泠苞措手不及再次被生擒,劉備恨他如此狠毒陰辣,推出轅門斬首。非常可惜,這個泠苞可以算得上是有勇有謀,狡詐詭譎,如果能夠留下來任用,完全可以成為一名大將。

三、張任

劉備入川的歷次戰役中遭遇到的最強大的勁敵就是張任了。這個人非常有才能,可以說是文武雙全,智勇兼備,足以勝任統領大軍的帥才。更重要的是,張任的人品高貴,很有氣節,忠心耿耿,還有出色的政治謀略,不在姜維之下。

劉備與龐統分路進取雒城,被張任識破,落鳳坡設下伏兵,一舉射死「鳳鄒」龐士元,使劉備西取川蜀的戰略計劃遭到重創。雒城反擊戰,張任又巧妙利用地形,阻住黃忠、魏延,率精兵殺出城外,直取劉備中軍,差點搞成一次完美的「斬首行動」。從軍事角度分析,這場戰鬥與張遼「威震逍遙津」之戰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張任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華。

張任的武藝也不弱。涪水關「雙龍會」大宴,魏延欲行刺劉璋,張任挺身而出,挺劍攔住了魏延,護住了劉璋。雒城之戰,張任與猛將張飛兩次交鋒,第一次是追擊劉備時與張飛遭遇,「戰到十餘合」,嚴顏率兵又至,張任撤退;第二次是出城誘敵,張任再戰張飛,「戰不十餘合」,張任詐敗,將張飛誘入伏擊圈。

能夠兩次與張飛廝殺至「十餘合」,說明張任的武藝下限至少是王平、馬岱;落鳳坡之戰後,張任曾追擊劉備,直殺到涪城,「幸得左邊劉封,右邊關平」殺出,擊退了張任,說明張任的武藝上限不強於關平,應略低於魏延。

張任金雁橋中計被擒,堅執不降,被推出轅門斬首。非常可惜,如果能夠留下來,蜀軍將能夠擁有一位不可多得的帥才。

四、黃權

黃權也是個很有能力的人才,為人忠直,性情剛正。在劉璋麾下時,他是最早發現劉備入川是圖謀不軌,並多次勸諫劉璋,「今若召來,西川休矣」,但劉璋卻執意不肯聽從。

劉備率兵入川,兵至涪城,劉璋要去親自迎接,黃權「叩首流血,近前口銜璋衣而諫」,卻被劉璋扯衣而起,頓斷門牙,血流不止。

劉備攻取益州後,對黃權還是很重用的,封他為「右將軍」。劉備東徵孫吳時,「分軍八路,水陸俱進」,劉備親率大軍,水路則是由黃權領兵。劉備在猇亭水陸發兵,深入吳境,黃權認為大軍進易退難,建議集中兵力,自己願為前鋒,讓劉備押後防備。但劉備不從,「命黃權督江北之兵,以防魏寇」,這就導致了兵力分散,黃權一部在江北被閒置了,沒有起到作用。

劉備夷陵兵敗,黃權兵困江北,走投無路之下,降了曹魏。但劉備知道他也是無奈之舉,沒有因此而向他的家人問罪。

五、嚴顏

嚴顏很早就是川中名將,威望甚高,蜀中各個城隘的守將許多都是他的部下和學生。嚴顏年紀雖高,但仍然精力充沛,「善開硬弓,使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嚴顏的箭術也不錯,鎮守巴郡時,張飛率兵到達,在城下罵陣,嚴顏開弓放箭,「一箭射中張飛頭盔」

張飛設計,放出消息,假意要繞城而過,嚴顏夜半率兵出城追擊,欲劫奪張飛的輜重糧草,不防被張飛設下埋伏,嚴顏陷入包圍圈,驚慌失措,張飛殺到,「交馬戰不十合」,張飛賣個破綻,閃過嚴顏大刀,「扯住嚴顏勒甲絛,生擒過來」

張飛義釋嚴顏後,嚴顏歸附了劉備大軍。劉備收取益州後,封嚴顏為「前將軍」。張郃率兵攻打葭萌關時,嚴顏作為黃忠的副將,一同前去迎戰,並在天蕩山一戰中,「手起刀落」,斬殺了天蕩山守將夏侯德。

黃忠、法正兵進定軍山,漢中爭奪戰進入關鍵時刻,劉備和諸葛亮「差嚴顏往巴西閬中守隘」,替換張飛和魏延「來同取漢中」。這是老將嚴顏最後一次出場,後面書中就再無音訊。我們分析,嚴顏此時的軍銜是「前將軍」,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關羽為「前將軍」,卻沒有嚴顏的任何消息,他應該是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前就去世了。

以上幾位川蜀名將都是很有才能的,但我們也發現,他們的似乎結局都不算好。李嚴後來被閒置,有位無權,泠苞遭擒被殺;張任不降被斬;黃權受到重用,但關鍵時刻又被閒置江北,降了曹魏;嚴顏雖然位高,但沒有什麼實權,去世也較早,算是結局最好的。

相關焦點

  • 劉璋手下五大猛將:2個被殺,3個便宜了劉備
    益州經過劉焉、劉璋父子幾十年的治理,早已根深蒂固。 在公元213年,劉備和劉璋反目成仇時,劉璋手下兵精糧足,將領多如牛毛,如張任、孟達、嚴顏、李嚴、吳懿、黃權、吳班、楊懷、高沛、泠苞、吳蘭、雷銅、鄧賢、張翼、劉璝、費觀、李恢、卓鷹等人。
  • 劉璋手下有三大猛將,劉備攻打益州時,他們有何表現?
    在益州之戰中,劉備麾下雖然擁有龐黃忠、魏延,以及之後從荊州前來增援的趙雲、張飛等猛將,但是,益州牧劉璋紮根多年,手下也擁有不少武將,這也是其可以抵抗到公元214年才投降的重要基礎。那麼,問題來了,劉璋手下三大猛將,劉備攻打益州時,他們有何表現?一、張任張任(?
  • 《三國志11》:一言不合打劉璋?川地「五虎將」讓你近不了永安
    玩過311的玩家們,多多少少都聽說過,「一言不合打劉璋」或者「遇事不決打劉璋」的說法。可能大家都覺得劉璋勢力沃土豐田,川地險要易守難攻,主公又是個軟柿子超好捏,是個十足的養兵後院,所以都想著法子打著主意欺負欺負劉璋。但是劉璋昏庸歸昏庸(五維合計127點,全兵種適性辣雞之最,作為川地之主特技居然為空,好歹給個仁政的特技啊),手下能人絕對不差。
  • 劉璋麾下有三大猛將,劉備獨得其中兩人,最強的那個去了哪?
    然而,劉璋這三大猛將,其中最厲害的一位,劉備卻沒有得到。那麼,最強的這位猛將到底是誰,最後又去了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第二位就是李嚴。他本是荊州劉表的手下,在曹操進攻荊州的時候,他見大勢所趨,就跑到了益州,投奔了劉璋,受到了劉璋的重用。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四回(上)孔明定計捉張任
    上回說到張飛義釋嚴顏,嚴顏感恩投降。張飛向嚴顏問計,嚴顏說:「從這到雒城的關隘都歸我管,守關的都是我的部下。感謝將軍之恩,無以為報,我願意當前部,所到之處,都叫出來投降。」張飛稱謝不已。於是嚴顏為前部,張飛領兵隨後,所到之處,全是嚴顏所管,全叫出來投降。
  • 為什麼李嚴會成為劉備的顧命大臣?李嚴:我才是真正的南陽臥龍
    配上三大名將,天才軍師…… 卻還是追加了一個地方太守:李嚴。這時候,我們可以注意到,劉巴英年早逝,或許不是生病。 而是像龐統那樣,陣前戰死。 謀主劉巴戰死,所以劉備追加了李嚴接任。 時間點非常可能就是222年的10月,也就是劉備下詔諸葛亮布軍防守成都外圍。這個舉動顯示出,前線有失守的可能性。
  • 張任為什麼這麼不服劉備,投降劉備會成為大將嗎?
    1、張任 張任是劉璋軍團下的一個極有能力的一個武將,他在劉備進攻雒城的時候用計射死了劉備帳下的人稱鳳雛的龐統,這證明他在謀略方面也很厲害,我們可以用數值設想一下他的武力和智力,如果張飛的武力是97的話,他應該能到84,如果諸葛亮的智力是98的話,他的應該能到80。
  • 劉璋對待百姓不錯,人也不壞,為何張松、李嚴等人要背叛他?
    公元211年,身在益州的劉璋聽聞曹操要率軍攻打漢中,他擔心曹操在佔據漢中後,就會對益州動手,因此在張松的建議下,劉璋決定邀請劉備入川攻打張魯,以便搶在曹操之前佔據漢中,並對曹操做出必要的防範。而當時張松早已暗中投靠了劉備,於是他與法正等人一同背叛劉璋,勸說劉備趁此機會奪取益州。
  • 劉璋雖然庸弱,麾下卻有三員猛將,就連劉備也是讚不絕口
    張任少有膽勇且精通兵法謀略,憑藉屢次戰功,為劉璋器重和信任。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劉備親率大軍攻打劉璋,張任奉劉璋之命攔截。在兵微將寡的情況下,將劉備軍隊阻擋將近一年之久。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阻擊戰中,張任不僅將劉備擋於關外,更將劉備的軍師龐統射殺於雒城。
  • 蜀國五虎上將結局很慘,那麼他們手下八大副將,結局如何呢?
    說起三國時期蜀國的五虎將那可是如雷貫耳,估計很少有人不知道,還記得小時候經常對三國時期的各種武將和軍師排名,看看到底誰最厲害,甚至不惜和別人爭得臉紅脖子粗。俗話說的好:強將手下無弱兵,五虎將那麼強,手下的將領自然也不弱。
  • 三國張姓八大名將,張飛僅排第二,有一人比張飛都厲害
    三國中,除了曹姓、孫姓、劉家這幾個大姓,還有一個姓氏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名將,這就是張姓,其中張飛更是大名鼎鼎。然而,其實在這些名將中,張飛僅能排第二,有一人比張飛都厲害,此人是誰?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三國張姓八大名將,看看大家都認識哪些?
  • 讓劉備愧疚的黃權 能否在《九州劫》中再次定計漢中?
    然而即便是在這些人中,能夠當得起劉備另眼相看的人卻寥寥無幾,但是有這麼一個人在戰爭中投降於魏國,可劉備還是說"是我對不起他,他沒有對不起我",而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黃權,接下來就讓月半叔同大家一起看看劉備緣何說出此話呢?
  • 塔防三國志手遊無雙神將傳奇名將一流武將說明
    (弓)、嚴顏(弓)、馬騰(弓)、李典(弓)、曹丕(法)、程昱(法)、法正(法)、馬謖(法)、虞翻(法)、張魯(法)、甄氏(法)、鍾會(法)、孟獲(炮)、諸葛誕(炮)、花鬘(炮)、郝昭(炮)、韓遂(炮)、田豐(軍)、關平(弓)、紀靈(炮)、李儒(軍)、司馬師(軍)、沙摩柯(弓)、黃權(法)、賈逵(法)、羊祜(弓)、公孫瓚(弓)、徐盛(軍)、關索(弓)、沮授(法)、程普(炮)、文鴦(弓)、周泰(弓)
  • 此人鬥過魏蜀吳,拼罷戰神殺名將,竟然成為一種象徵
    第六十二回中,劉備欲取雒城,劉璋派冷苞、鄧賢離城六十裡下寨。劉備問眾將誰願意去戰敗二將,黃忠主動請纓,卻遭到魏延的反對。魏延的理由就是「老將軍年紀高大,如何去得」。氣得黃忠大怒,「趨步下階,便叫小校將刀來」,要與魏延當面比試一番。第六十五回中黃忠與李嚴陣前單挑,大戰四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諸葛亮連忙鳴金收兵。這不僅僅是李嚴武藝高強,不可力取,其中也有唯恐黃忠年老不支的成分在內。
  • FC吞食天地2,討伐劉璋篇,這一刻,魏延才是最強的存在
    FC上的吞食天地2在當年的智力卡遊戲中,按照受歡迎程度,絕對能排進前五,至於具體能排第幾,沒有正式統計過,但這款遊戲卻成了很多玩家心中最難忘的一款佳作。一番整備後,出漢中城,這時楊懷來到說已經在涪水城擺好了酒席為劉備軍慶功,還給了選擇是或者否,明明劉璋的計策已經被玩家識破了,但選擇否以後楊懷還厚著臉皮賴著不走,必須選擇是楊懷才離開,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必須選擇中計,為什麼又要給選擇,這讓玩家的優秀智商如何安放經過跋山涉水,回到涪水,楊懷高興的來一句「汝等中計了」,這是中計嗎
  • 劉璋手下高手如雲,卻請劉備對付張魯,到底是怎麼想的?
    劉璋請入川,是為了對付張魯嗎?當然不是。試想,劉璋和張魯都相處了20年,有什麼恩怨非要請劉備出面才能解決呢?01劉璋與張魯為何結怨呢?那張魯又是怎樣和劉璋搭上關係的呢?原來,張魯母親通曉鬼神邪說,也就是傳說中的巫婆。但凡這人有了小目標後,就非常相信這些東西,劉焉也是如此。最難的是張魯母親還長得很美,於是,劉焉對美女巫婆信任有加。就這樣,張魯因為母親的關係,而在劉焉那兒求得督義司馬一職。
  • 劉備取西川之戰,劉備是如何度過自己的至暗時刻的
    但我們如果站在當事人的角度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每走一步都是兇險萬分,每走一步都是提心弔膽,甚至可以說是劉備一生中最危險的至暗時刻。為什麼呢?因為前期的劉備雖然一直處於四處投奔的逃命模式中,但除了關、張二位兄弟和一小波不固定的士兵外,可以說是一無所有,身價幾乎為零,就像全世界無產者一樣,除了自己的勞力外一無所有,革命意志最為堅定,大不了推到從頭再來。
  • 李嚴大戰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50回合不分勝負,那他到底有多厲害?
    李嚴,原屬劉璋,在綿竹之戰後投降於劉備,被劉備所器重。在劉備駐守永安期間,李嚴被召到永安聽命。在劉備薨於白帝城後,李嚴和諸葛亮同為輔政大臣,但李嚴次於諸葛亮。那麼,這位半路被迫投降於劉備的將領,他到底有多厲害呢?
  • 最厲害的竟然不是張飛
    三國時期姓張的猛將你知道幾個,最厲害的是誰?01張遼張遼在三國中可以說一位極其特殊的猛將。他先後跟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直到最終跟隨曹操以後,才打出名氣,他算是曹操手下最能打的名將。曹操手下猛將眾多,只有張遼一人入選武廟七十二大將。張遼也被後人稱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無論是從戰功還是武力來講,張遼絕對是三國張姓,第一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