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備奪了劉璋的西川,為何沒有搶劉表的荊州?原來他根本就不敢
曹操、袁紹、劉表、劉璋等人都是劉備曾經投奔過的豪強,然而他對待每個人的態度卻大不相同。劉備投靠曹操的時候,他背地裡籤了「討伐曹操」的血書;劉備在袁紹那裡棲身時,他日夜想著與關羽、張飛團聚後東山再起;劉玄德依附劉表的時候,他與劉景升兄感情很深,似乎無意奪取荊州;皇叔劉備投靠劉璋時,這位老兄想著怎麼佔領西川。
-
劉璋手下有三大猛將,劉備攻打益州時,他們有何表現?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聞曹操要率軍進取漢中,非常擔憂。在此背景下,已經投靠劉備的張松建議劉璋邀請劉備入川,讓其攻打張魯,防衛益州。劉璋於是派遣法正、孟達領兵四千人迎接劉備,劉備率領龐統、黃忠、魏延、卓膺等將領入川。
-
三國真正仁義的暗弱諸侯劉璋: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殃及成都百姓
東州派的龐羲、吳懿等人,更是對他不冷不熱……眼看老爹劉焉留給自己的這個爛攤子,已經爛到了要四分五裂的地步了。這時候的劉璋,又應該怎麼辦呢?我們再來具體看看,劉璋在當上益州牧以後,所做的一系列事情,以及他所施行的各種政策。據史料記載,劉璋剛剛即位,北方原來作為盟友和屏障的張魯,就翻臉不認人,不再聽從劉璋的號令。
-
劉璋手下最厲害的五大名將:李嚴冷苞張任黃權嚴顏,如何排名呢?
雙方擺開陣勢,李嚴出陣搦戰,老將黃忠出馬迎敵,「與李嚴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諸葛亮鳴金收軍。黃忠回陣後不滿意,向諸葛亮發問:「正待要擒李嚴,軍師何故收兵?」但諸葛亮卻認為:「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根本就不認為黃忠能夠取勝。以此看來,李嚴的戰鬥力是何等的強悍!
-
三國慘遭劉備出賣的益州大叛徒:張松背叛舊主後再被新主子背叛
我們知道,法正是蜀中「東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就是當年跟隨劉焉入蜀的那批人,並且很得到劉焉信任與重用。而張松,原本只是蜀郡的庶族,是劉璋給了他們家族入仕為官的機會,才由此得到了富貴……也就是說,法正和張松二人,原本都應該是劉璋的鐵桿兄弟才對。為什麼恰恰是他們倆人,成為了最先背叛劉璋,並且開始偷挖劉璋牆角的人呢?
-
劉備為何託孤於李嚴?劉備看重的不止是能力,而是他身上的不足
因此,劉備讓李嚴鎮守永安,主要目的是讓李嚴在外面領導士兵,永安是蜀漢的重要城鎮,盯著東吳,兵力不弱。諸葛亮曾經為了應對曹真可能的入侵犯,調動李嚴所屬的2萬人,也就是說李嚴在永安手中有2萬多人的軍隊,對蜀漢來說已經是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了。
-
劉備臨終軍政分離,諸葛亮管政李嚴管兵,這是在提防諸葛亮?
劉備白帝城託孤,臨終之前,命諸葛亮、李嚴二人輔佐劉禪,諸葛亮主管政治,命李嚴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劉備臨終之前,把政治與軍事一分為二,交給兩個最信任的人管理,一同輔助劉禪,但劉備為何不把軍事也交給諸葛亮?是在提防諸葛亮一人獨大麼?
-
他是讓諸葛亮都敬佩的奇才,少他一人漢室難安
法正的爺爺是東漢末年的名士—法真,建安年間,正好是蝗災的時候,那時候天下大鬧饑荒,法正和好友孟達一起去投靠劉璋,劉璋不擅長識人用人,法正在他手下幹了很久才被提拔為縣令,法正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經常和好友張松吐槽這個事,覺得劉璋難成大事。後來張松出使去曹操那邊,回來就勸說劉璋和劉備結交,不久之後曹操就在赤壁輸給了吳蜀聯軍,劉璋問手下誰可以作為使臣取劉備那,張松推薦了法正。
-
三國時期,蜀國李嚴為什麼從三把手被貶為布衣百姓
李嚴,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一位重要人物。劉備入川時,劉璋派他去抵抗,他卻審時度勢,立即投降了劉備。於是他的仕途一路開掛。從裨將軍至太守,興業將軍,輔漢將軍,再至尚書令,劉備視為心腹。劉備病危,李嚴與諸葛亮同受遺詔,並被封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大權在握,官職顯赫。
-
為什麼李嚴會成為劉備的顧命大臣?李嚴:我才是真正的南陽臥龍
很多人看楊洪傳,都會覺得李嚴想要遷徙犍為郡治所,是不智的行為。 認為陳壽這邊在描寫楊洪很聰明。 但事實上,更可能是因為李嚴離不開成都。 從李嚴傳我們可以知道,他最晚在建安二十三年的時候,才在犍為平亂。注意了,劉備軍其實建安二十二年秋季就北上,一開始故布疑陣,假裝要往西涼進攻。
-
諸葛亮病逝,為何恨他的李嚴聽到死訊後會大哭,並激憤發病而死
李嚴最開始在荊州工作,後來曹操進入荊州之後,李嚴西進奔劉璋而去,劉璋任命他為成都縣令,而李嚴在這裡獲得了能幹的名聲,隨著劉備入川,李嚴最終投降劉備,成為了劉備器重的人,劉備伐吳失敗之後,召見李嚴,並升任他為尚書令,劉備死時,命李嚴與諸葛亮一起輔助劉禪,成為託孤大臣。
-
為何諸葛亮死後李嚴哭得最傷心?最後又因何激憤而死
李嚴後改名李平,原本是劉璋的部下,而在劉備率領軍隊進軍進軍蜀川的時候,李嚴奉命率領軍隊抵擋劉備的進攻。但是李嚴選擇了向劉備投降,而劉備也投桃報李,將李嚴任命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這也就使得李嚴初步進入到了蜀漢的高層當中,這也是他在蜀漢為官之路的開始。
-
坐擁西川12郡、41州縣的劉璋,對付張魯,為何還得邀請劉備入蜀?
劉焉去世後,懦弱的劉璋自然不會被張魯放在眼裡,因此張魯便想著佔領西川,讓劉璋成為他的階下囚。於是時不時的,張魯就會派出軍隊攻打劉璋。十數年的交戰下來,誰也奈何不了誰。但一直以來,劉璋的心腹大患都是張魯。也因此,張松、法正等人說道,可以邀請劉備入川,幫忙抵禦張魯,甚至還有可能滅掉張魯。劉璋便怦然心動,欣然的允許劉備入蜀。
-
同室操戈的益州之戰,劉璋仁義過頭錯戰機,劉備三路齊發佔成都
楊懷覺得不對勁,趕緊劉璋讓他早日防範劉備。劉璋宅心仁厚,覺得劉備肯定不會這麼做的。轉眼來到了公元212年,曹操發兵攻打孫權。漢中因此受到威脅。劉備上書劉璋再要兵一萬和大量糧草,要攻取漢中,以保護劉璋的北大門。劉璋這次可沒那麼傻了,我給你了那麼多兵然你打張魯,你都沒信。現在又要兵要糧,我給你豈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
劉備臨終託孤時,為何將兵權交給不知名的李嚴,而不交給諸葛亮?
其實答案就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與諸葛亮一起被託孤,並被劉備授予軍權的李嚴。通過分析李嚴這個不太知名的人物,我們就能搞清楚劉備託孤的真實想法。一、李嚴何許人也?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李嚴這個名字的確是陌生的。
-
三國人物傳——李嚴
李嚴這個人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雖然這個人比如在蜀中期推卸責任,後流放,不過這個人有點本事,諸葛亮北伐,李嚴在白帝防東吳。李嚴,後改名李平,字正方,中國三國時荊州南陽郡人,蜀漢的將領和重臣,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託孤大臣。
-
劉璋麾下有三大猛將,劉備獨得其中兩人,最強的那個去了哪?
他就是東漢末年的劉璋,他雖然是無能之輩,但卻是一個厚道之人,在劉備圍攻成都的時候,他本可以再戰,但是他為了城中百姓,甘願出城投降,這一點真是難能可貴,比一天天滿口仁義道德的劉備強多了。
-
益州牧劉璋力排眾異迎劉皇叔入川,戒心與誤會終究還是反目成仇!
別駕張松上言,要解眼下之憂,只有說曹取漢中。劉璋認可,命其為使,多帶貢物前往許都。張乃暗畫西川地圖帶去。不料曹操見張松相貌猥瑣,已五分不喜,又見他用言語頂撞,遂拂袖而去,退入後堂;後叫楊修領張松去校場看他點軍,以顯軍容之盛。點軍畢,曹操問張松陣容盛否,張說不盛,因西川以仁義治人,並挖苦說:「……丞相赤壁遇周郎,華容遇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皆無敵於天下也!」曹操大怒,命人亂棍打出。
-
作為劉備的託孤大臣,手握蜀漢兵權,李嚴為何被諸葛亮流放呢?
二、李嚴的發跡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 年青 時以才幹著稱。建安十八年,劉璋任李嚴為護軍 ,命他率軍抵抗劉備的進攻 。李嚴到綿竹後, 竟然率軍投降了劉備。劉備拜李嚴為犍為太守 、興業將軍 。 李嚴的能力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