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不驕,敗不餒。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孫子兵法》
「軍中戰將可留姓名!」
「常山趙子龍!」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之一,被劉備稱作「一身是膽」,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
趙雲成名一戰,是在曹操擊潰劉備的時候,劉備的兒子阿鬥深陷長板橋。
趙雲身騎白馬,手拿紅纓槍,一人一騎在長板橋七進七出,殺得曹操手下嘍囉人仰馬翻,並成功救出小主人——阿鬥。
有個一直不解的問題就是,在趙雲深陷大軍包圍,卻大殺四方的時候,只有嘍囉上前,曹操手下的大將——例如虎痴許諸,典韋,于禁,曹洪等人為何沒有一人上前制止趙雲。
一襲徵袍鮮血染,當陽常志此心丹。
當趙雲在曹軍中橫衝直闖的時候,曹操就在在景山頂上督戰,遙見陣中一員將領,所到之處威不可擋,急問左右是誰。
曹洪奉命,飛馬奔下山坡,來問趙雲姓名。於是有了三國中最經典的臺詞。
曹洪回報曹操,曹操十分歡喜,心想這樣的虎將真是難得,要是能歸了自己,豈不很好。於是忙牽人傳報各處,務必活捉趙雲。
因此,當曹操在觀賞趙雲風採的時候,曹操手下的猛將也在旁觀戰,至於為何他們都沒有請纓出戰趙雲,我總結了以下五個原因。
一,當時曹操已經起了愛才之心,並下令生擒趙雲,作為這個時候曹操手下大將,在請求與趙雲大戰,不免讓人覺得自己心胸狹窄。
二,身為大將,也是要面子的,趙雲深陷重圍,已經是精疲力盡,此時上前打贏了也是勝之不武,所以像許諸這樣的猛將是不屑上場。
三,就是慫了。看著趙雲如此生猛,氣勢上就輸了,加上曹操下令生擒,此時上前,刀劍無眼,萬一陰溝子裡面翻船,被趙雲斬殺,就十分尷尬了,可謂是吃力不討好。
四,就是大意了。趙雲一人單騎面對千軍萬馬包圍,正常情況下一隻蚊子都跑不出去,更何況是人。所以大家都認為趙雲會被生擒,哪裡能想到他救了阿鬥還能逃出去。
五,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及時羅貫中不想讓趙雲死,羅貫中寫這一章就是想刻畫一個忠勇威猛之人,換句話說,羅貫中就是想讓趙雲出風頭,你搞個大將攔截趙雲,那這書還寫不寫了?
趙雲之所以可以在千軍萬馬中穿梭自由,主要還是因為他是長板橋一戰中得主角,換了別人,早已屍骨無存。所以說,大家看事情有時候不能太較真,凡事都是真真假假,淺嘗輒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