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早期的3首詞,寫盡了少女情懷,羞澀又浪漫

2021-01-13 文學漫談

在中國古詩詞文化中,都是男詩人居多,女詩詞作者屈指可數。但也有流傳千古的女詩人,她們的作品絲毫不輸那些名揚天下的男詩人。李清照就是詩詞文化的女中豪傑,她是讓男詩人們崇拜的偶像,她的詞讓文人們都讚賞有加。

一個女人在三從四德的封建社會裡,能脫穎而出,成為詞國皇后,得益於家中父母的文學薰陶及開明豁達。李清照的父母都很有文學修養,是她的啟蒙老師。李清照少年時,家境富裕,從小就和男孩子一樣受到良好的教育,她聰慧過人,又有詩詞天分,文採出眾,清麗貌美,是當時聚美貌與才華一身的奇女子。儘管也受到詆毀和爭議,但都掩蓋不了李清照在詞壇上耀眼的光芒。

一、多情少女的一首詞,讓李清照初露鋒芒。

李清照早期的《如夢令》一經問世,瞬間就傳遍文壇,讓京城的文人嘆為觀止,無不拍手稱好。

讓我們一起欣賞李清照詞作《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作,就像一個電影的一個小場景,立體感非常強。詞裡有場景,有人物,有對話,有感情。詞句清新,意境雋永。從頭兩句,看出敏感的少女,因為惜花、也是珍惜美好年華的時光而傷感萬分。

欣賞:昨天的夜來風雨聲,都沒能把醉酒的人驚醒,因為昨夜多喝了點酒。濃濃的睡意到早上還沒有清醒。睡眼惺忪地急忙問捲簾的侍女,海棠花還好嗎?侍女卻道海棠依舊。但詞人說了兩句你可知道?是指經過一夜的風雨摧殘,海棠已是綠肥紅瘦了。

這是一篇惜花傷春的名詞,實際上是借惜花之情,來表達李清照對青春時光的短暫而發出的感嘆。人生少女的時光是多麼美好,就像盛開的海棠花一樣嬌豔動人,可是美麗的花朵,都經不住風雨的摧殘,歲月的流逝,帶走了青春的年華。花開花落終有時。

二、少女天真流露的詞作,是李清照美好時光的寫照。

《點絳唇·蹴罷鞦韆》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從詞中,可以看到青春時期的李清照,和大多數少女一樣,是多麼天真浪漫,我們能想像得到,一位輕羅稠衣的少女,正在風景如畫的庭院裡蕩著鞦韆,像燕子一樣上下蕩漾,伴隨著清脆的笑聲。由於玩的盡興,薄汗已浸透輕衣。看見客人來訪,來不及整理衣裙,急忙嬌羞地跑走迴避,回到屋內,還從門縫向外偷偷地張望,一句「卻把青梅嗅」,來掩飾少女的心思。這首詩詞,展現了李清照少女時期無憂無慮、快樂的美好時光。

三、少女懷春,李清照風情湧動

《浣溪沙》

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用繡幕芙蓉來形容李清照嬌媚的容顏,對著鏡子把鑲著寶石的飛鴨形狀的頭釵斜插在鬢角,看著自己的天生麗質,手託香腮俏皮的「一笑開」。少女的眼神像流動的秋水,顧盼生輝,映射出內心的喜悅之情,和害怕別人猜透自己的秘密的小心思。深閨中的懷春少女,有自己的歡樂,也有自己的憂愁。何時才能與期盼的少年相遇,這種風情韻味,在一顰一笑中流露出來。最後,少女大膽地打開半張紙箋,把積攢在心中的思念,嬌嗔和幽怨,一併傾瀉給內心暗自眷戀的人。幻想著一對戀人,在花前月下,相互傾訴衷腸。

這首詞,是少女懷春的寫照。清風明月,花草樹木、舉手投足,在少女的筆下,都能成就一首詩情畫意,更讓人動容的是,李清照對愛情的憧憬和勇敢的追求。

以上是李清照早期的詞作,反映出她當時是個秀外慧中、多情善感的少女,她敢於把少女內心的想法,用詩詞的形式表達出來,這在哪個被封建禮教包裹的時代,得承受多大的世俗偏見。李清照的是真正的自信、勇敢,活出了自我美好狀態的才女。

更多文章請關注文學漫談

相關焦點

  • 低眉回首,李清照一首詞,寫盡少女的羞澀
    美好的春日,少女在花園子裡蕩鞦韆,這就更惹人遐想了。不知為何,突然闖入我腦海的,是這一句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不勝涼風的嬌羞。直到我讀到李清照這一首詞,不禁驚嘆。點絳唇(宋代:李清照)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鞦韆蕩累了,緩緩坐起,整理纖纖素手。
  • 李清照的這首詞,清新雅麗,寫盡了少女情竇初開的嬌羞!
    02、李府有女在玩耍此時李府後花園,傳來一陣陣少女咯咯的笑聲,循聲而往,便見一女子坐於鞦韆之上,纖纖玉手挽著兩旁的繩索,丫鬟分站左右,輕輕搖曳著鞦韆,女子前方不遠處有一棵梅子樹,被一叢短矮的菊花簇擁著。此刻的陽光明媚,女子又玩耍得出力,她那薄薄的衣衫已然被香汗浸溼,但這依舊不妨女子的戲耍。
  • 李清照向丈夫尋歡寫下雲雨詞,其少女情懷袒露無遺,令人春心蕩漾
    在生命的後半段,李清照避難於浙江金華,在那個金兵來犯的戰爭年代,社會動蕩不安,這個苦命的女人經歷了國破家亡、文物慘遭洗劫、丈夫病死、被人騙婚等一系列的悲慘與不幸,處境悲慘悽涼,心情悲痛不已。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年生活優裕,倍受父母疼愛。
  • 李清照的這首詞,將少女的心思,描寫得淋漓盡致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不同於晚年時,嚴肅而憂愁的模樣。此時的她,眼中的生活充滿了希望和浪漫的色彩,生機勃勃,趣味盎然。她未出嫁時的兩首名動京城的《如夢令》,就把她少年時的小女兒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此時,易安的詞作格調偏狹隘,只限於庭院閨閣,和少女惜春愛花的那點兒心事。
  • 古代美女李清照向丈夫尋歡寫下雲雨詞,其少女情懷令人心神蕩漾
    在生命的後半段,李清照避難於浙江金華,在那個金兵來犯的戰爭年代,社會動蕩不安,這個苦命的女人經歷了國破家亡、文物慘遭洗劫、丈夫病死、被人騙婚等一系列的悲慘與不幸,處境悲慘悽涼,心情悲痛不已。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年生活優裕,倍受父母疼愛。
  • 李清照很嫵媚的一首詞,結尾一句展現少女情懷,後世流傳1000年
    少女的心思可以說是世間最美的事物之一。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少女的內心中藏了多少美麗而浪漫的想法。正因如此,才會吸引無數人想要一探究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唐的詩人們,他們比其他人更加善於觀察生活。比如李白的這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就用唯美細緻的詩句,表達出了少女的心思,讀他們的詩,我們驚嘆於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力。但是他們終究不是當事人,他們所說的少女情懷,真實程度讓人生疑。
  • 李清照早年很有趣的一首詞,充滿了濃濃的少女之情,值得我們一讀
    而北宋時期也的確是有很多的才女,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李清照,她儘管是一位女子,可是無論才華,還是遠大的人生志向,那都堪比男子。筆者今天要向大家分享李清照早年間的一首詞《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可能很多人沒有讀過這首詞,但這也是她早年間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整首詞生動有趣,把一位少女身上的嬌羞之情描繪的活靈活現,所以充滿了濃濃的少女之情,這樣的作品其實也最是能夠體現出李清照不為人知的一面,畢竟對於任何一位少女來說,那都是希望有人疼愛,有人關懷,李清照自然也不例外。
  • 李清照很「少女」的一首詞,描寫自己約會過程,讓女生們無比憧憬
    李清照很「少女」的一首詞,描寫自己約會過程,讓女生們無比憧憬李清照作為我國古代屈指可數的一位女才人,她的一生為後世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李清照的十幾歲,或許正是世界上所有女生都憧憬的十幾歲。出身在名門望族的李清照,從小就衣食無憂,由於父母非常開明,她才得以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小小的年紀就憑藉才華名滿京城,受到無數文人的追捧和欣賞。
  • 李清照的兩首「閨詞」,一首嬌羞無限、一首悽美絕倫!
    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她所傳世的詞作並不多,僅有四十餘首。這些詞作通常言辭淺俗,卻萬萬能於淺俗之中生典雅之意,自然清淡,達到樸素之美的境界,可以說每一首都是絕佳之作。而從李清照這僅有的四十多首詞中也都能看出其一生的生活軌跡脈絡。
  •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喜歡遊玩,寫了一首詞,成為經典名作
    少女時期,三五成群,嘰嘰喳喳,空氣裡仿佛都洋溢著青春年少的氣息;樹影婆娑,陽光明媚,洋洋灑灑,互相追逐打鬧盡享青春期的美好時光。「閨中爛漫,豆蔻年華,東鄰少女樂悠遊。「年少顯才,文墨生香」,這便是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的少女時代。
  • 趙明誠三天三夜寫50首詞,卻不敵妻子李清照,網友表示:甘拜下風
    李清照就是從這千萬高手中脫穎而出,成為千古第一才女。千年才有如此一人,風頭出盡,風流至極。父親是大學士蘇軾的學生,不僅得到蘇軾的真傳,才氣逼人,還喜歡藏書。母親出生在當朝狀元家庭,飽讀詩書,蕙質蘭心。李清照絕對沒有辜負這好基因。當其他深閨少女正偷偷懷春的時候,小李清照已經寫出了《點絳唇·蹴罷鞦韆》: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
  • 女詞人李清照:愛情詞專業戶,這3首詞,對丈夫又愛又恨
    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女詞人,不僅美貌如花,而且才華橫溢,可謂是當時京城當中風頭無兩的風雲女子。時隔千年光陰,如今我們對於李清照的詞也是張口就來,無論是「知否知否」,還是「紅藕香殘」,亦或是「尋尋覓覓」、「人比黃花瘦」。她筆下所誕生的經典詞句數不勝數,都是值得代代傳承的千古佳句。
  • 莫道不銷魂,李清照一句話,寫盡思念丈夫的痛苦
    人們都知道李清照,很喜歡她的詩詞。她的詞把女性的感情寫得很細膩,那種少女的開心快樂,那種少婦的多愁善感,都被她寫到了極致。李清照是歷史上少有的才女,是婉約派詞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新婚不久,她的丈夫趙明誠就按照朝廷的安排,離開了京城,調往外地去做知府。這一年重陽節,李清照獨自一人過節,覺得冷靜,非常想念丈夫。寂寞難耐之際,她寫了思念丈夫的詞作《醉花陰》,以排解自己的苦悶和思念,並將此詞寄給了在遠方為官的丈夫,告知自己的心情。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 李清照最像小說的一首詞,通篇寥寥數語,卻是具備了小說三要素!
    李清照是宋朝鼎鼎大名的才女,更是宋朝最偉大的女詞人,其實作為一生活在封建時代的女子,能夠取得那樣的成就當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個時代大部分的女子應當說都是目不識丁,不要說是寫詩填詞,更是大字不識一籮筐。
  • 李清照早年很冷門的詞,全篇僅僅41字,將少女的嬌羞寫得淋漓盡致
    文/風雪李清照早年很冷門的詞,全篇僅僅41字,將少女的嬌羞寫得淋漓盡致說起來古代的女性,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沒地位,不受尊重。的確,因為在封建時代,婚姻是一種形式,女性也是男性的附屬品,屬於他們的財產。在人們的印象中,女性只能依靠男性活著。
  • 李清照失傳800多年的詞,近年才被發現,才情和膽識都值得點讚
    而我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詞,就是這樣一首「失而復得」的宋詞,源於「宋詞一姐」李清照之手。這首詞失傳了800多年,近年來才被一名專家學者從一部明朝手抄本《詩淵》中意外被發覺。並且這首詞和李清照的別的詞作對比,算作較為罕見的種類,那這到底是怎樣一首詞作呢?下邊就來跟我一塊兒走入這首妙詞。《新荷葉》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晝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
  • 《李清照詞傳》:半生煙雨,半世桃花,寫盡人生的美麗與哀愁
    因為從小備受寵愛,家境尚可,少女時期的她是如清泉一樣的人物,靈動秀美,卻也有著愛玩的天性。在沉醉不知歸路的少女時期,是她人生中最愜意的時光。此刻沒有所謂的哀愁,這首《如夢令》年方十六的她初次提筆寫詞,流露的儘是歡顏。
  • 李清照向夫君撒嬌寫一首詞,少女心「爆棚」,堪稱打情罵俏的經典
    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才情之所以能夠如此過人,跟她從小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李清照的父親李格也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母親也是書香世家,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和母親的悉心栽培下,李清照從小文採就十分出眾,少女時期她就小有名氣了。
  • 李清照在外漂泊時寫下這首詞,霸氣十足,最後13字乃點睛之筆!
    作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大家都會認為這是一個纖弱女子,人似黃花,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她也可以壯懷激烈。李清照的詞風隨著宋朝的大背景的不斷變換與自身的境遇分成了兩種風格,前半段少女懵懂加上新婚燕爾時,詞中不乏少女情韻: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 少年情懷總是詩——《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賞析李清照系列之三
    這首詞是李清照回憶少年遊玩時光的作品,表現了李清照青春時期的野逸之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詞。如夢令⑴常記溪亭日暮⑵,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⑶,誤入藕花深處⑷。無憂無慮的少女時光,故鄉的一方水土,總是勾起李清照的回憶,特別是有一次出門遊玩,更是印象深刻,所以開頭用「常記」,李清照經常會想起這次盡興而歸的遊玩,也呼應後面的「興盡」。然後點出地點是「溪亭」,時間是「日暮」時分,少女李清照和她的玩伴們當時狀態是已經「沉醉不知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