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後半段,李清照避難於浙江金華,在那個金兵來犯的戰爭年代,社會動蕩不安,這個苦命的女人經歷了國破家亡、文物慘遭洗劫、丈夫病死、被人騙婚等一系列的悲慘與不幸,處境悲慘悽涼,心情悲痛不已。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年生活優裕,倍受父母疼愛。其父李格非藏書豐富,使得從小飽讀詩書的她有了率真直爽的個性,有了敢於衝破傳統束縛的決心。
她好喝酒,可與李白、蘇軾等狂傲放蕩的詩人不同。從「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思念丈夫的女子就是發愁也顯得如此的嬌羞可愛。
剛與趙明誠成親時候的李清照,婚後生活甜蜜而又幸福。有一天,夏日的天空下起了微微細雨。雨後李清照向丈夫撒嬌尋歡,其少女情懷暴露無遺,令人心神蕩漾:
《醜奴兒》宋·李清照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
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暮至,傍晚時分來了陣風,下了場雨,風雨仿佛是有人情味的,在人間需要它的時候及時降臨,洗盡了白天那酷熱的炎光,也洗去了人們一身的疲憊,使天氣變得涼爽起來。
李清照彈完笙簧,接著又對著鏡子抹上了一層薄薄的晚妝。倘若今生沒有遇見這位與她攜手共度漫漫長河的他,她是否還會有心思「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呢?或許,遇見了愛情,一切都要瘋長。在如此美妙的時節,就註定會發生一些美妙的故事。
詞中的「笙簧」,據傳說它是一種上古時代的樂器,由女媧創造。在兩個人談情說愛的時候,「音樂」是個好幫手,別說在古代,哪怕在現代,也是調節氛圍的好幫手。在音樂的幫助下,戀愛變得更加的生動而有趣了。所以,「笙簧」一詞就成了李清照向丈夫撒嬌求歡的標誌。
只是可惜啊,夫君竟然不知妻子的意思,曲終一曲作罷,丈夫還是沒有一絲反應,又氣又羞的李清照只能再暗示自己的夫君一番。詞中的「菱花」指的是鏡子,也就是古代的銅鏡。
初為人妻的李清照,婚後還略顯羞澀,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何況是一個少女呢?她如同小鳥洗梳自己羽毛般地對著鏡子梳妝打扮自己,讓自己看起來美妙動人。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清照的新婚生活是快樂而又美滿的。
佳人往往配美男,他的丈夫趙明誠自然也是「貌若潘安」。「檀郎」是潘安的小字,作者把自己的丈夫比作潘安,我們也不難看出他有多麼的俊俏了。
最後一句的「紗廚」和「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中的「紗廚」是一個意思,都不是指廚房,指的是圍繞紗帳的床。正如大家所想,這裡渲染的是一種暖昧、春心萌動的氣氛。
我先沐浴更衣,換上薄薄的衣裳,對著銅鏡輕畫蛾眉,淡抹粉唇,隔著紗簾,丈夫還可以看見她光滑的肌膚,空氣中也瀰漫著淡淡的體香,散發著嫵媚的氣息。我笑對郎君說道:「時值盛夏,夫君還不快來涼快涼快。」言外之意,夫君還不趕快將我抱入簾帳中,可想之後會有美妙的事情發生,可以細細品味一番。
李清照的這首詞,千百年來,一直被文人士大夫所不齒,在那個對女子要求「笑不露齒」的年代,自然是難登大雅之堂。
可是我卻不這麼認為,確實,這首詞是比較「露骨」,可這更多地蘊含了李清照不在意世俗眼光、敢於同封建禮教抗爭的精神,這一份特立獨行的靈魂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即使已經過去了千年,但是依舊能夠在他們的詞裡面,看到曾經李清照眼中的此情此景,與他們遙遠而又寂寥的情感惺惺相惜,仿佛他們所經歷的,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深深契合。
而同樣是古代詞人,《李煜詞傳》以李後主流傳於世的詩詞作為切入點,通過三十餘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演繹其至情至性、充滿悲歡離合的傳奇人生。
《納蘭容若詞傳》不同於以往的傳記,它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展現在我們面前:以納蘭容若的詞為主線,以納蘭容若的"情"為框架,以納蘭容若的"愛"為血肉,以詩化的語言,戲劇般的場面,將我們帶入了納蘭容若的繁華生活、真誠性情、詞的顛峰,愛的痴心。
這套書共有6本,其中還包含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
到了浪漫的五月,我們不妨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體會他們的人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六本書,只需要88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來一場古典行,感悟古人的智慧,何樂而不為?
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