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之間各大團體圍剿德雲社已經十幾年了,大家通過這十幾年的努力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指望從業務上打敗德雲社是不可能的,起碼這一代演員是沒指望了。相聲界四門功課,說有郭德綱,學有嶽雲鵬,逗有張鶴倫,唱有張雲雷,估計德雲社現在的主力演員不退休,同行別指望能打敗了。於是同行們開始曲線救國,把目光盯上了少兒群體,想從如今的少兒群體裡看看能不能找出個天才來,跟德雲社對抗。
於是相聲新勢力就趁著小孩子們都放假有時間的暑假期間,開辦了相聲的暑假班。按照如今這個興趣班的學費來看,相聲新勢力這種小有名氣的團體舉辦的培訓班,想必學費更是昂貴。從相聲新勢力的微博上的廣告來看,相聲新勢力是嘗到了甜頭,不但暑假班辦完了,還打算接著辦秋季班。這倒是應了那句話了,如今最好賺的錢就是老人和小孩的錢,有那個功夫辛辛苦苦說相聲,真不如辦個興趣班日進鬥金。
而青曲社的苗阜更是直接在微博上說,少兒是曲藝的未來,來表達自己對少兒曲藝的重視。跟相聲新勢力不同,青曲社不需要擔心經濟收入情況,因此青曲社發展少兒曲藝的方法是舉辦少兒曲藝比賽,也是打算利用這個比賽的機會,看看能不能為青曲社發掘一些曲藝的好苗子。看到這裡大家都很擔心德雲社如今上上下下已經四百多口人了,還有多餘的精力跟這些相聲社團一樣,業發展一批自己的少兒人才儲備嗎?
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郭德綱早就提前考慮到了這個問題,而郭德綱的處理方式更是高明,那就是德雲社內部自己解決人才儲備的問題。郭德綱的兩個兒子郭麒麟郭汾陽拜了自己的搭檔于謙為師,而于謙的兩個兒子郭小寶和郭小小寶也都拜了郭德綱為師。這就蹦出四個相聲人才來了,而這還不夠,於鶴真和許鶴丹的孩子拜了欒雲平為師,成為了目前年齡最小的筱字輩徒弟。用不著去發掘人才,德雲社自己內部就解決了。
德雲社的演員現在大部分都在三十歲上下,這幾年已經進入到了德雲社的演員集中結婚生孩子的時候了,比如嶽雲鵬的徒弟尚筱菊,這結婚不到一年就生孩子了,把嶽雲鵬直接給送上了爺爺輩的寶座。德雲社的演員的後代都繼承了自己的爸爸的相聲基因和藝術細胞,就像侯寶林大師的長子長孫侯震一樣,估計個頂個都是人精。德雲社上上下下四百口子人,再來個開放二胎,真是不敢想像十年以後德雲社的情景。
估計那個時候德雲社的後臺要滿地都是孩子跑了,所以德雲社根本不愁未來的人才儲備,子承父業在曲藝界歷來是傳統,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方式。天道酬勤,想走捷徑是不行的,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相聲社團,想要提高水平只有夏練三九冬練三伏的努力,付出大量的汗水和淚水以後才行。否則單純依靠去發掘人才,企圖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投機取巧,又怎麼能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