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與來訪的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會談後,於記者會上宣布,兩國已經就軍事領域的《互惠準入協定》(RAA)基本達成一致。如順利籤署,該協定將成為1960年《駐日美軍地位協定》以來,日本籤署的首個該類型協定。從內容上看,"允許日本自衛隊和澳大利亞國防軍互訪,並在對方國家進行訓練和聯合行動"這一條,意味著日本和澳大利亞將結成準軍事同盟的關係。如此一來,協定的達成或將加快以美國為首、日澳印為輔的"亞洲小北約"的形成。
據悉,早在2007年,日本和澳大利亞就籤署了《安全合作聯合宣言》;2013年,雙方在軍事物資上嘗試進行共享,進一步拉近關係;在此後的多年裡,兩國開始了針對RAA的協商。歷時六年,日澳雖然曾出現不小分歧,但也終於在今年就協定的框架達成一致,彼此之間的軍事關係又上一個新臺階。
日澳之間協商的RAA經常被拿來和《駐日美軍地位協定》相比較,要說《駐日美軍地位協定》為美日長達60年的關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那麼RAA將來也必定起到為日澳關係打下基礎。那麼,關於即將籤訂的RAA我們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從美國近年來的動作來看,其逐漸將戰略目標轉移至印太地區,而日澳印天然的地緣位置優勢,無疑成了美國的最好幫手。如此一來,盟友國之間的關係也不能太差,RAA算是補上了日澳關係的漏洞。
第二,RAA若順利籤訂,日澳的武裝力量在進入對方國家時,將省去複雜的審查;攜帶武器裝備和駕駛車輛等手續也將簡化。除此之外,還能豐富日澳之間共同訓練的軍種,不局限於海上和空中。兩國或能在聯合作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菅義偉曾在記者會上表示,日澳在"大框架上"達成《互惠準入協定》,凸顯了"強力支撐日澳為地區和平與穩定作貢獻的意志",雙方"將共同致力於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由此看出,印太戰略是日澳之間結締RAA的聯繫,而為印太戰略"奮鬥"的美日印澳四國彼此之間關係正在逐漸加深,或將加快"亞洲小北約"的形成速度。
從軍事角度來看,RAA將對中國造成一定的壓力,一方面是日澳未來將頻繁在西太平洋進行演練,或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爭端;另一方面,RAA或將加快美日印澳實施印太戰略的速度。既然被如此明顯地針對,那中國也"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以亞洲和世界強國的姿態,正面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