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協定對於中國來說價值幾何?日本、印度態度耐人尋味

2020-12-16 華經情報網

一、RCEP正式籤署

在經歷了長達近8年的漫長談判之後,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2020年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的組織下正式籤署。標誌著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員經濟結構最多元、未來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啟動成功。

所謂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是在2012年11月由東協十國發起主導,並邀請日本、中國、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共同參與組建的大型區域自由貿易區協定,力爭在消除關稅壁壘及非關稅壁壘、服務貿易自由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投資自由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例如國內家具行業從越南進口的原木以及紡織行業從澳大利亞紐西蘭進口的羊毛,未來可能會實現進口免稅,對於整個製造業的發展降低關稅的同時提高了貿易便利化程度,在區域內將會形成更加緊密的分工,能夠促進大部分成員國製造業的發展,並進一步提高其在世界製造業分工格局中的地位。而2013年亞太地區經濟合作機制實際上就已經形成了美國主導的TPP和東協主導的 RCEP兩種模式。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對於我國而言這無疑是巨大的利好消息,近年來中日韓三國不斷試圖推進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但是由於政治方面的原因被屢次擱置,而此次能夠在一個更大的框架內實現雙邊貿易協定無疑在雙邊合作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2019年,中國—東協貿易額達到6415億美元,增長9.2%,快於中國對外貿易平均增速,在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歐盟、東協、美國)中增速最快,2020年上半年由於歐洲、美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造成的影響,東協更是一躍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未來東協對於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大。加深與東協的合作能互相彌補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對外貿及經濟的不利影響,未來如果合作能進一步深化,還可以共同抵禦潛在的國際金融動蕩。

資料來源:商務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製造業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二、日本對於RCEP態度的轉變

從周邊國家來看日本對於RCEP的態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此前的談判中日本曾經表態「如果印度不籤,那麼日本也不籤」。但是由於美國退出了日本期盼已久的TPP之後日本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不得不把RCEP當作備選項。2019年RCEP協議國已經佔日本出口額比重的43.2%,其中中國佔到19.1%,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這意味著中日兩國開始進一步的經濟合作,也代表兩國關係轉暖,東亞合作的領域擴大,開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日本需要市場,中國需要技術,各取所需,競爭互贏。

資料來源:日本外務省,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印度為何缺席RECP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目前同處在產業承接階段的印度卻宣布不加入RCEP。印度退出RCEP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本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即使是在日本極力遊說的情況下,印度卻依然不願意進一步開放商品貿易市場,但是希望RCEP其他成員國能夠進一步對印放開服務貿易限制,特別是印度希望放寬勞動力的自然流動,以解決本國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主張各方在互惠的基礎上取消對技術工人臨時流動的限制。但這一議題關乎各國國家安全、勞動力就業等敏感問題,遭到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和東協國家的強烈抵制,由於談判中分歧較大,印度宣布退出RCEP談判。實際上印度目前城市化進程依然處在初級階段,未來有大量人口湧入城市的情況下印度政府將會承受較大的就業壓力,因此對於某些製造業服務業領域的開放態度尤為慎重,在保護本國工商業的同時還有穩定就業形勢。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另外印度不願意進一步擴大開放規模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其國內的工業、農業、製造業競爭力依然不足,特別是國內基礎設施落後導致對國外投資者吸引力有限。一旦放開市場,澳大利亞、紐西蘭的農產品,中國的工業品對於印度製造業和農業的衝擊力幾乎是毀滅性的。目前印度對外貿易的主要逆差來自中國,在沒有雙邊自貿協議的情況下都只能形成如此規模的逆差,一旦印度加入RCEP,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將無法承受。

資料來源:商務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未來世界製造業進出口市場的發展趨勢

區域貿易協定升級不僅體現在關稅水平降低力度更大,更體現在非關稅壁壘降低,尤其是貿易自由度大幅度提高。分行業來看,RCEP的籤訂對於東協國家的電力設備、計算機及電子產品、皮革製品和服裝等幾個行業具有明顯的正向影響,對於中國而言將促進絕大部分中國製造業細分行業出口增長,據測算增長較為顯著的是汽油及煤炭、化學製品、其他金屬產品、計算機及電子產品等,而日本與韓國兩國的製造業出口產業結構相同點較多,因此市場競爭往往會更加激烈。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大部分製造業細分行業出口將出現一定幅度下降,尤其是後者,幾乎所有製造業行業出口都是負增長,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出口下降較為顯著。總體上看歐盟和世界其他國家製造業出口的下降幅度將進一步擴大,在世界製造業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也會有所削弱。

相關焦點

  • 印度主動退群RCEP,是明智的選擇還是歷史性的錯誤?
    11月15日,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區域貿易協定——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籤署了。而印度由於有長期的被殖民歷史,可以說對於這種開放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忌憚的,一直以來印度都是世界上關稅較高的國家,懂王就曾說印度是關稅之王king of tarrifs ,我們中國一直號召改革開放,而印度呢,則一直高喊自力更生。
  • 從力挺印度到不再挽留,日本轉身抱緊RCEP「超級經濟圈」
    而日本政府一度堅定地與印度「選邊站」,與東協(ASEAN)當時對待RCEP的態度產生了分歧。今年以來,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均表示,「東協一致同意優先推動RCEP在今年年底前如期籤署」、「RCEP協議的進展不應被印度阻礙」。而作為區域重要經濟體,新加坡的態度也很重要。
  • 阻礙RCEP談判不停扯後腿,日本不忍了,終於放棄了印度
    文/楊斌國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指出,11月15日,在接下來的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將在沒有印度參加的情況下簽署。共同社報導稱。值得注意的是,這將是日本及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共同參與的首份貿易協定。
  • 日本趁白宮交接迅速敲定RCEP,攜手中韓籤約,這回印度卻退縮了
    此前,兩國曾經響應了美國"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的倡議,和印度共同組建了"供應鏈聯盟",如今卻在RCEP籤署時乾脆利落地選擇加入東協和中國的自由貿易倡議。由此可見,白宮的算盤恐怕已經徹底失敗了。 在美國退出TPP後,日本始終試圖推進該框架下的談判,韓國也一度考慮加入TPP,但因為來自白宮的壓力始終未能得償所願。
  • 印度因中國才拒絕RCEP?印官員:我們要和美歐發達經濟體一起玩
    11月17日,一名印度官員在接受印度《經濟時報》採訪時表達了印度對外經濟合作的態度,他說:「印度將不會加入那些實際上只是同中國等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的協定」「我們與這些國家之間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貿易不平衡,也存在市場扭曲現象。這對印度國內生產商和印度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
  • 協定裡的中國:一個更開放的中國,一個RCEP顯然遠遠不夠
    在中美經貿關係仍存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RCEP對於中國十分重要,而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無論是日本還是東協,抑或澳大利亞與紐西蘭,都務實地意識到,保留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火種,對國家和世界將有多麼重要。
  • 打壓中國企業一年 印度贏了嗎?拒絕RCEP錯失最後上車良機
    在他看來,即便如此,但印度過去一年打壓中國並未有收效,因為印度全年對華政策基於錯誤的判斷和認知,印度認為中美關係接近冷戰對印度來說是一個機會,印度將中國想像為上世紀的蘇聯,認為美印聯合起來對付中國,這樣美歐日本等西方陣營國家會向其提供資金和技術,印度會再造全球的價值鏈、產業鏈。
  • 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籤了,臺灣地區無法加入RCEP
    在這次會議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東協10個國家正式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標誌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的正式達成。  2012年,東協10國發起了RCEP的談判,並邀請了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印度六個對話夥伴國參加。  在經過7年的談判之後,到2019年11月3日,15個成員國終於結束了全部文本談判,以及實質上的所有市場準入談判。同時,15個成員國還承諾,將致力於確保2020年籤署協議。
  • RCEP是什麼意思?中國加入RCEP的影響有哪些?
    相比於CPTPP,今後在東協和其他成員同意並經過談判後,RCEP的新成員將是東協的其他對話夥伴國(如美國和印度等),而不是「域外」國家如英國。  2019年,印度退出RCEP談判。日本一度從地緣政治角度考慮,希望印度留在RCEP。後來,經濟(商業)的邏輯在東京佔據上風,日本不再堅持印度的進入。  我在這裡想指出,沒有印度的RCEP依然意義非凡。
  • 【RCEP部長會議圍繞印度暗示退出展開討論】日本、中國、韓國和...
    2020-08-27 16:13:09來源:FX168 【RCEP部長會議圍繞印度暗示退出展開討論】日本、中國、韓國和東協(ASEAN)等16國參加的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部長會議27日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
  • RCEP協議是什麼?印度為何退出RCEP?
    近日,RCEP攻佔了各大媒體頭條,很多觀眾朋友們可能都知道他是中國和其他國家新籤署的一項協議,但也很好奇RCEP具體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別急,下面由我來帶大家慢慢了解!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由東協(即東南亞國家協會,由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共10個國家組成)在2012年發起,除了東協,還吸引了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這5個國家的參與。歷時8年談判,終於在最近通過線上的方式完成了協議的籤署。
  • 全球最大的自貿區誕生 對於日本來說意味著什麼?
    央視網消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正式籤署,不僅誕生了全球最大的自貿區,通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還建立了中日自貿關係,這是我國首次與世界前十的經濟體籤署自貿協定,使我國與自貿夥伴的貿易覆蓋率由目前的28%提升到35%,這對於日本來說意味著什麼?
  •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RCEP難在年內籤署,印度未回歸談判
    共同社6月13日消息,有關日本、中國和東協(ASEAN)等16個國家參加的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尚未看到暗示退出談判的印度將回歸的跡象。印度因新冠疫情蔓延,經濟增長減速,傾向於保護國內產業。實現16個國家年內籤署RCEP的目標渺茫。
  • 印度執意退出RCEP,美國鼓動日韓兩國採取行動,矛頭直指中國
    為了最終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在過去8年時間裡,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一直努力處理好各方面的分歧,儘可能達成一份各方都能接受的協議。然而,在2019年,印度作出了一個出乎各方意料的決定,執意退出RCEP,理由是擔憂加入RCEP後,將會影響印度本土產業的發展。在此之前,印度已經多次以類似的理由退出國際貿易協議的談判。例如,2013年,印度退出世貿組織的《峇里行動計劃》,理由是其可能會影響印度的糧食進口。
  • RCEP面面觀|重構區域價值鏈,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
    RCEP成員國中有既最發達的國家,也有最不發達的國家,各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迥異,社會政治制度與歷史文化都不一樣,這麼不同的多樣性的國家能夠走在一起,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議,這種具有高度包容性的南北型經濟合作,顯然比美國正在推動的所謂「互惠對等」的公平貿易更具實踐價值,對於未來全球經貿規則的制定也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 2019年日本打算跟隨印度退出RCEP,為什麼現在又加入了?
    在2019年印度退出RCEP的時候,日本也曾宣布印度退出他們也退出,因為印度退出RCEP之後,這個市場規模會縮小一大塊,畢竟印度有13.5億左右的人口,潛在的市場規模非常龐大,而目前印度國內的製造業並不怎麼發達,很多產品都依賴於進口,一旦加入RCEP之後,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國家就已可以很低的關稅進入到印度市場,所以日本是非常樂意的
  • 日本重回亞洲,中美關係波瀾再起!RCEP:千年來中國主導的東亞貿易...
    RCEP關鍵條款分析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梳理協定條款,有以下幾點對於值得我們重點關注。首先,RCEP相對於此前的各種自貿協定,包含創新之處。RCEP將重塑中國與東亞地區關係RCEP的首要價值不是短期經濟增長,而是重塑東亞地區地緣政治經濟格局。
  • 日本轉身抱緊rcep超級經濟圈 日本為何同意籤署rcep?
    歷經8年談判,東亞地區也有了自己的自貿協定,且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會上,在15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各國貿易部長籤署了RCEP。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最初談判方之一的印度並沒有出現在此次協定籤署國的名單中。
  • 日本轉身抱緊RCEP"超級經濟圈" 籤署RCEP對日本有何好處?
    歷經8年談判,東亞地區也有了自己的自貿協定,且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會上,在15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各國貿易部長籤署了RCEP。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最初談判方之一的印度並沒有出現在此次協定籤署國的名單中。
  • RCEP對日本意義非同尋常
    首個覆蓋中國、日本、韓國、東協等東亞主要經濟體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1月15日正式籤署,這對促進貿易自由化、區域內經濟合作、全球貿易和投資新經濟規則制定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