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8年談判,東亞地區也有了自己的自貿協定,且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會上,在15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各國貿易部長籤署了RCEP。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最初談判方之一的印度並沒有出現在此次協定籤署國的名單中。
去年11月,印度就以在關稅減讓及非關稅壁壘方面難以達到要求為由,退出了在做最後衝刺的部長級談判,令其餘15個談判方措手不及。
彼時,儘管印度國內一片叫好聲,但也有印度網友表示,「自由貿易是讓產業得到創新和發展的唯一途徑。否則,它只會滋生自滿情緒,損害經濟的長期發展。」
「事實是,印度這麼做是想保護大企業,而非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基本上是保護大企業的所有者,而不是通過獲得更便宜的商品來造福普通人。」
要不要挽留印度,成為了擺在15個談判方面前的難題。好在本次RCEP籤署時給印度留了「後門」——隨時歡迎「歸隊」。領導人聯合聲明中再次確認,印度可以觀察員身份參加RCEP會議以及和RCEP籤署方舉行的經濟合作活動。
在15日RCEP籤署後,印度媒體紛紛表示很遺憾,稱「印度在過去幾年裡變得極端保護主義,印度承擔不起如此做的後果」。
日本瑞穗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菅原淳一(Junichi Sugawara)在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就多次提到,對今年年底前籤署沒有印度加入的RCEP感到樂觀,而對於督促印度回歸的策略可以是「15國儘快籤約,讓印度認識到不加入的壞處,以促進其改變方針」。
相關推薦
川普考慮戲劇性離開白宮 拜登團隊7日開始接收五角大樓簡報
川普:我才不想等到2024年 美國大選結果什麼時候揭曉?
時代周刊稱2020是最糟糕一年 疫情下美國貧富差距逐漸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