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火化後為何裝不滿骨灰盒?火葬員工揭露火化過程,告訴你真相

2020-12-16 雲興說史

前言: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人生階段,沒有人能避免。在死後,屍體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腐敗,也因此,即便停靈也不會在家裡存放的時間過長。生者由於悲痛,無法釋懷,認為死者一直都還在自己身邊;也因此,在選擇墓地時,會挑選一些離家近點,以便隨時祭拜。

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使得國人認為人死後屍體必須埋進土裡。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人葉落歸根的思想。除了土葬以外,特定的地區,人們對於屍體的處理也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臨近大海的人們就會選擇水葬;而居住在山地中的人們則會選擇天葬;雖然方式不同,也表達了生者對死者的鄭重。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死者的管理也開始嚴格了起來。

01

這點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且不說當事人是否能承擔的起土葬的花銷,隨意埋放死者也會導致很大的環境汙染。為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火葬。遺體火化後,佔地面積就會減少許多。在一些人看來,將人燒成灰未免有些過於殘忍,但是火葬這種方式,秦朝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為了杜絕生者過於悲痛,火化過程是拒絕生者參觀的。如此一來,就有人擔心親人的骨灰是否能全部都裝進骨灰盒呢?

其實親人的骨灰對許多人而言,都是無法接受的。將好好的身體燒成灰多少有些人無法介紹。不過對於在火葬場上班的人而言,這也不過是日常的工作罷了。甚至有些老手赤手抓骨灰也沒什麼。雖然把完整的身體推進火爐,看似有些驚悚。不過對於火葬場的員工來說,這些都是見怪不怪了的常態了。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遊客在遊樂場玩鬼屋時,經常會被嚇得驚叫連連。卻從來沒聽說過工作人員會被嚇到哭。就是因為這些對它們而言,已經是一種常態了。也因此,在火化過程結束後,工作人員會將骨灰裝進骨灰盒中,帶給家屬。不過,許多家屬經常會發現,骨灰盒沒有裝滿,甚至只有一半!

如此一來,悲傷的家屬就會十分憤怒。其實,這還真是冤枉工作人員了。畢竟非親非故的,工作人員何苦截留死者的骨灰呢?影響最終殘留骨灰的數量,主要還是同骨架有關。要知道,火葬場中的骨灰燒卻後,死者殘留的痕跡基本就只剩下一些骨頭被焚燒後的渣滓。

之所以有的多,有的少,死者骨架的大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此一來,也就解釋了有些骨灰盒不滿的情況了。工作人員都是有職業道德的,此外,骨灰的成分也不過是碳酸鈣,沒有絲毫價值,也因此,工作人員完全沒必要截留骨灰,這也不道德

02

此外,有不少人對於火化的過程十分好奇,出於對死者的敬意,也不好詢問工作人員。一般而言,在親人決定將遺體火化後,工作人員就會同家屬一同確認死者的身份,畢竟一旦推進焚燒,就不可能終止了。

也因此,一定要確定死者的身份。確認無誤後,家屬就會目送遺體進入焚燒爐中。由於溫度過高,焚燒期間,是禁止任何人身在其中的。因此,直到工作人員將骨灰交給親屬之前,家屬再也沒有機會同遺體告別了。

由於技術的發展,如今的操作員也只需要將遺體放進爐中,隨後就可以通過外界的程序設置焚燒。焚燒的溫度約為750-1200°。燃料就是柴油與天然氣。整個過程只要操作員設定好後,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只需要時間一到,將骨灰裝進骨灰盒中即可。由於人骨的密度很高,即便通過高溫焚燒,也無法燒卻殆盡,燃燒後的剩餘物就是骨灰了。此外,骨灰的多少,同焚燒爐也有不小的關聯。

如今的焚燒爐大致為兩種。撿灰爐這種爐子由於能源充足溫度更高,也因此,留下的骨灰相對較多。扒灰爐的話就需要進行人工不斷扒火,如此才能促使屍體充分燃燒,不過這種設備價格也會相對便宜一些。

結語: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不管選擇怎樣的埋葬方式,都是生者對死者的一種安頓。人生在世不過20000天,既然死亡無法避免,那麼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過得快樂,活出風採才是世人應該考慮的。是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選擇權都在自己手中。

參考文獻:

《報任少卿書》

相關焦點

  • 火化後的骨灰裝不滿骨灰盒?工作人員揭露火化過程,告訴你答案
    另外每個宗教安葬儀式也有很大不同,大多數使用火葬。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於火葬還是持一種肯定態度,佔用空間小,等到火葬之後,骨灰成為親人們唯一「念想」。有些人會奇怪,為什麼火化後的骨灰裝不滿骨灰盒?工作人員揭露火化過程,告訴你答案。通常喪禮上,很多人都會捧著骨灰盒安葬在自己家族墓地。如果沒有骨灰,有人會安排一個衣冠冢,寄託一種哀思。
  • 火化後真的裝不滿骨灰盒?工作人員揭露火化流程,告訴你答案
    人們生來就對火葬場有很強的敬畏,那麼火化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流程?而為什麼一個人死後被火化卻為什麼沒有辦法裝滿一個小小的骨灰盒呢? 一、喪葬制度的變遷,以及火葬的聞名 對於喪葬制度的重視是歷來古人的傳統,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在數千年的文化傳承裡,國人奉行落葉歸根的文化傳統。
  • 人死後有沒有靈魂,土葬和火化哪個好?
    人死以後,當然是火化最好,如果在火化的基礎上從簡安葬更好。一個人去世之後沒有靈魂,有的是生者對死者的思念之情。目前,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火葬,更多是火化土葬。什麼意思?就是人一旦去世,進行火化,然後將骨灰和骨灰盒還是按照選墳地、挖墓穴的方式進行埋葬。唯一和土葬不同的是,一個棺材裡裝的是逝者遺體,另一個則是棺材裡裝著骨灰和骨灰盒。火化土葬還是佔用耕地所以,火化土葬其實只是解決了可能導致的環境汙染問題,而佔用耕地、林地的問題依舊未能解決。
  • 死亡擱淺火化總統遺體任務完成方法介紹
    死亡擱淺訂單三中需要把總統的遺體運送火化,但是有的玩家還不知道怎麼完成, 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 《死亡擱淺》火化總統遺體任務怎麼做 任務完成方法介紹
    導 讀 死亡擱淺訂單三中需要把總統的遺體運送火化,但是有的玩家還不知道怎麼完成, 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 人去世之後,火化後的骨骼會變成什麼樣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現在的城市裡面大部分選擇的都是火化。而火化之後會產生骨灰,家人們會把一個骨灰裝在盒子裡面或者罐子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骨灰盒。那麼你知道人骨灰具體是一些什麼東西嗎?從很多電視中我們可以看得,很多古墓發掘都會發現很多骨骼殘骸。這些骨骼會保存非常長的時間,人體的話一般保存的最長的時間物品是骨骼,其次是頭髮。
  • 火葬場員工揭露:有一種屍體誰也不敢火化,就算家屬要求也不行
    但是由於這種方式會佔用大量的土地,所以為了節約土地資源,人們就讓火葬逐漸取代土葬,這不僅方便而且還很環保。但其實火葬也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根據地方規定的不同,也是要通過一定的流程才可以完成的。
  • 火化用時87分鐘,骨灰盒放置「真龍殿」
    3月30日,據臺媒報導,劉真的遺體於今早在弟弟劉恆的護送下,抵達殯儀館進行火化儀式,辛龍並未相陪,而是獨身到達靈堂繼續為愛妻守靈,隨後「國標女王」的長眠地曝光。經過87分鐘後,弟弟和一名親友回到火化室撿骨收灰,之後由弟弟劉恆手捧骨灰盒走出,他神情落寞上車離去。據悉,劉真的長眠地位於臺北三芝的真龍殿,塔高20層,建築體雄偉,風水景觀依山傍水,內設有專屬晉塔專用車道,晉塔祭拜區,戶外觀景臺可眺望知名設計師打造的頂級墓園「光之殿堂」中心,視野極佳,是一塊長眠的風水寶地。
  • 雲南一村民遺體違規土葬!3個月後被強制「起棺火化」……
    殯葬改革規定居住在火葬區的所有居民死亡後一律火化併入公墓安葬隨著殯葬改革制度的推行很多市民已經逐漸轉變「入土為安」的思想將遺體土葬或將骨灰裝棺土葬「4月11日上午,彌勒市民政局、公安局、林業局、自然資源局、衛健局等部門聯合行動
  • 父親遺體在太平間被人錯領火化,火化完才知道燒錯了人
    人生在世,父母親人應該是最大的掛念,親人離世也是最心痛的事了,但如果在自己親人離世後,作為兒女晚輩的我們卻連親人最後一面都沒見到,自己的親人就莫名其妙的被送去火化了,這結果誰能接受的了?
  • 火化、堆肥、化屍水:你的屍體如何成為這些公司的商業故事
    目前我國殯葬策略是優先火葬,但遺體火化和祭品焚燒過程會產生煙塵、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常規大氣汙染物,還有汞(Hg)、二惡英類(PCDD/Fs)等有毒有害物質,不僅會加劇全球變暖等生態惡果,還會對周邊居住人群構成潛在威脅 [4][5]。
  • 只因種姓太低,印度一女性遺體被阻止火化引眾怒
    只因種姓太低,印度一女性遺體被阻止火化引眾怒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何曉雪 2020-07-30 14:31
  • 火化時偶爾會聽到「哭聲」?工作人員:並非迷信,其實有科學依據
    其中就以孤墳代表亡妻,表達自己妻子離世後自己的孤單。在我國,並不僅只有土葬這一種方式,還有水葬,火葬等,這些不同的埋葬方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意義。而現在因為土地資源的不足,土葬漸漸地被人們放棄,更多的人選擇火葬。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人死則煙消雲散,不過人們總喜歡留下墓志銘來證明自己在這個世界存在過,在世界各地流行的葬禮基本都是會將遺體放入到一個棺材裡面,不管是在非洲還是在中國,這樣的土葬方式就是以前比較流行的一種風俗,是起源於原始社會的一種的文明。
  • 技術之一,重慶殯儀館遺體火化地址是什麼
    重慶殯儀館遺體火化地址是什麼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後吃掉酒食回家。
  • 清朝頭幾位皇帝為何火葬,自康熙之後才開始推行全國土葬
    可是清朝皇帝的頭幾位卻全部都是火葬,將自己的屍身化作了一縷青煙散發在天地間。所謂「火葬」,是人死後處理屍體的一種方式,其實就是用火將屍首燒成灰,然後將骨灰倒入骨灰盒中,或埋於土中亦或撒入水中,揚在空中等。印度教,佛教宣揚火葬。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則是崇尚土葬。自從二十世紀之後人口開始急劇增加,火葬在全球各地獲得提倡,以節約耕地。新中國成立後也是推行火葬,但是我國火葬的歷史並非始於當代。
  • 為何火化屍體時,爐內有時會有「哭喊聲」?工作人員說出原因
    那就是作為火葬場的員工,這份工作著實需要勇氣,因為他不僅每天都要接觸許多具屍體,而且火葬場的員工還得輪流守夜。火葬場24小時都得有人在,一來屍體需要人看守,二來按照中國人的習俗,火葬的時間要麼在半夜,要麼就在清晨,所以大部分地區的火葬場都是24小時營業。曾經有人聽到過火化屍體時,焚屍爐裡有時會有「哭喊聲」。
  • 遺體已火化 根本死因無法確認
    「王貝醫療事件」調查結果公布遺體已火化 根本死因無法確認 李豔梅本報訊(記者李豔梅)昨日,受省衛生廳委託,市衛生局對外公布「王貝醫療事件」調查結果:因王貝遺體已於上月28日上午火化,無法確認根本死因;武漢中墺醫療美容門診部26日已停業整頓,開業與否待進一步調查核實後確定。
  • 火葬場老員工表示:有一類遺體沒人能燒,哪怕家屬要求也不行
    不過隨著現在城市化進程加快,可使用土地少,且土葬一般又會佔用大量的土地空間,所以很多地方都開始推行實行火葬。 一個家庭中若有親人去世,一般都會在家中停放幾天,接受親人朋友們的悼念和祭拜,然後就必須被送到火葬場進行火化處理,最後火葬場將骨灰裝入骨灰盒中,被家人埋葬在選好的公墓裡。
  • 為何逝者火化時,親屬能聽到「叫聲」?火葬場工作人員告知真相
    最好的做法,那就是火化。為何逝者火化時,親屬能聽到「叫聲」?火葬場工作人員告知真相,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經歷過,在逝者火化的時候,能聽到發出來的奇怪的「叫聲」,而這個時候長輩一般都會讓小孩出去,不會多說什麼,其實有些老一輩人覺得就是火化之時太痛苦發出的慘叫。但事實真的就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