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片不是特別感冒,所以多數是已經熱過去之後,才會看看。所以只能說說今年看過的片子。
今年看過的片子中,個人覺得最好的應該是《爆裂無聲》和《暴雪將至》,都算是現實主義片子,而且比較小眾,影響力沒那麼大,看過的人應該也不算太多,至少和那些大型商業片相比,這兩個片子的票房都不怎麼樣。
《爆裂無聲》的大背景是山西、內蒙和陝西、甘肅一帶小煤窯比較瘋狂的時候。這個時期差不多相當於本世紀初,到2008年以後,為了解決小煤窯的安全隱患問題,國家強制小煤窯退出,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強行收購,這個問題基本上就解決了。
這個片子裡的姜武就是煤老闆,很張狂,在當地可以算是一手遮天的人,這也是當時山西煤老闆的普遍狀況。純粹是手欠,試一下他剛買的弓箭,就射死了片中男主的兒子。這個情節的意思是,對姜武這種煤老闆來說,射死一個底層的小孩,和殺死一隻羊沒什麼太大區別。
男主啞巴,不能說話,另一個看到真相的小孩也是啞巴,不能說話。這都有很強烈的隱喻意味,當然是說底層失語的情況,即使你知道真相,你也說不出來,因為你不會表達自己,必須藉助別人來表達。
比如片中那個律師,是最後劇情反轉的關鍵,他就是劇中能夠敘述和表達的人,一開始服務於錢,誰給錢為誰說話,最後轉向男主,則是因為他女兒被綁架了,男主救了他女兒。這說得就是那些年的知識分子了,各種代價論、陣痛論,都是他們編出來騙底層老百姓的謊話。
最後真相大白,則是那個啞巴小孩終於想到了辦法,用粉筆把真相畫在了牆上。這是一個很曲折的表達方式,而且很粗糙,但他表達的是真相。這也可以算是這個片子對自己的一個陳述,很粗糙,很曲折,但這是真相。
還有一些其它的隱喻,也很好。比如知道真相的小啞巴,總喜歡戴面具。又比如最後那個虛假的敘事中男主的兒子進入的那個黑洞,最後塌陷了。本以為真相就和這個黑洞一樣消失了,但知道真相的小啞巴摘掉了面具,畫出來了真相。
《暴雪將至》的大背景是1990年代後期,國企改革狂飆突進的時候,大規模的工人下崗的情況比較多。前一天還在上班,第二天突然廠門關閉,就被下崗了,失業了。因為企業要搞活,要甩包袱,最基層的工人就是被當成包袱甩掉了。
表面上看,《暴雪將至》講的是一個有點魔幻的故事,跟這個大背景無關。其實很有關係,而且關係很大。可以說,這個背景是這個片子中段奕宏的角色的行為的主要邏輯,廠子徹底關門,是他整個行為失去理性的關鍵轉折點。
從一開始破案的時候,段奕宏就表現得特別積極,目的是什麼呢?雖然他和廠裡的同事喝酒的時候,同事問他想不想上調到公安局,他沒有明確肯定,但實際上他的意圖就是這個。他那個師傅就是這麼上去的。所以他也想通過破案,趕在廠子關門之前,上調到公安局。
這一點從他對待工廠裡的工人的態度和面對公安局的人的態度的差異就能看出來。面對工廠同事,他是一副帶頭大哥的樣子,很自信,而面對公安局的人,他只能點頭哈腰,卑躬屈膝。這當然意味著,他有求於公安局的人,而對工廠同事無所求。
但案子還沒破,他師傅又馬上就要退休了,眼看著這個機會窗口就要關閉了,他才有了用自己對象做誘餌,來引誘罪犯出現的計劃。而對象在知道真相後自殺,他的心理扭曲,才打死了他懷疑是兇手的人。
但片中最後的交代是,之前他在追趕時,兇手已經被車撞死了,真相正在接近浮出水面的時候,廠子改制,他下崗了,沒有出路了,心理扭曲,行為失去理性。他師傅在變成植物人之前留給他的信,意思就是說,他已經看懂了段奕宏的意圖,但顯然認為這樣做沒必要,也於事無補。因為段奕宏下崗之後,他也沒有辦法把段調進公安局了。
和《爆裂無聲》一樣,《暴雪將至》的名字要傳達的也是這個意思。暴雪意味著嚴寒,所以所有人都要在嚴寒到來之前做好準備。但真正在做準備的人很少,也就是段奕宏這樣的人,其他人實際上並沒有積極做準備。
片中要麼下雨,要麼是晚上,都是非常晦暗的場景,也是在傳達和塑造這樣一個背景,所有人的前途都是晦暗的,個人奮鬥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最後反而害了自己。
多年後,時過境遷,當廠子要被爆破,用於開發房地產的時候,段奕宏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無法拔著頭髮離開地面,所以回到了他的工友中間,一起看工廠被爆破,又回到工廠試圖尋找當年的記憶,但看門的老人告訴他,他的記憶都是虛假的,不存在的。
和《爆裂無聲》一樣,知道真相的人是沉默的、無聲的,別人編織出來的敘事取代了他們自己的記憶,反而變成了所謂的歷史。所以,段奕宏又離開了,一個人在公交站孤零零的等公交車。當他想找回自己的集體歸屬的時候,這個集體已經不存在了,連記憶都被改寫了,他只能作為一個原子化的個體,獨自離開,去尋找新的出路。
大下崗,小煤窯,這是這四十年來發生的大事,但就像《爆裂無聲》表達的那樣,這個過程裡知道真相的人雖然爆裂,卻是無聲的、沉默的,他們的命運不由自己主宰,而是由別人主宰的。而試圖擺脫這種命運的方式,一種是《爆裂無聲》似的單打獨鬥的反抗,一種是《暴雪將至》的拼命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心理扭曲。
此外,這個片子用大量鏡頭展示了大國企的鍋爐、煉鋼爐、鐵路、鐵路,但卻都是在大雨之中呈現出來的,也是在暗示他們的命運和下崗工人一樣,都是晦暗的。當意氣風發的段奕宏的眼神變得空洞和絕望的時候,這個企業最後的遺蹟也被爆破了,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