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0日 13:50 高空作業平臺網 責編:閆夢嬌 作者:高空作業平臺網
垂涎於高空作業平臺這塊誘人的蛋糕,眾多企業爭相進入高空作業平臺領域。然而在繁榮的表象下,由於價格戰、無序競爭的衝擊,高空作業平臺勢必會經歷行業洗牌期和改革。
站在全球視野下看高空作業市場。JLG、吉尼是當今全球高空作業平臺兩大龍頭,具有極強的行業統治力。兩者的成長曆程,也一定程度代表了北美市場的發展。通過探究全球兩大美國製造商JLG和吉尼的發展史、產品線和市場布局,對於中國高空作業的發展方向和轉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JLG
JLG由JohnL.Grove於1969年創建,總部設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2006年被豪士科收購,成為旗下子公司。縱觀JLG的歷史,始終以產品先進性和較早的全球化布局保持高空作業平臺行業龍頭地位。公司一方面通過自身研發與併購打通產品端,產品保持品牌化、系列化和智能化,廣泛用於樓房、橋梁及公路建設等多種行業;另一方面受益於全球建築業的發展,通過全球化布局具備先發優勢,市場布局完善。在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歐洲的比利時,中國天津均有工廠,客戶遍及全世界。
吉尼
吉尼(Genie)於1966年在美國華盛頓成立,2002年吉尼被知名工程機械公司特雷克斯收購,成為合作夥伴。2002年以前,吉尼實施家族式管理。公司支持員工朋友和家人來填補公司空缺的職位。吉尼憑藉與租賃公司的親密的合作關係,不需要努力拓寬市場,也可以獲得穩定增長。
2002年後,特雷克斯實施市場化管理。隨著公司管理體制改革。特雷克斯開始採用「精益」化管理,促進吉尼各地工廠的生產管理更為系統化,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了零配件通用化,從原料端減少成本。2002年,吉尼成功從一個區域性的家族企業轉型為一個上市的跨國公司(被特雷克斯收購)。
產品端:全能多樣,提升競爭力
JLG:核心產品儲備,新品搶佔市場
JLG臂式、剪叉式產品儲備,全球化布局初顯。JLG公在成立初期即搭建完整臂式、剪叉式產品線,其臂式和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顛覆傳統腳手架的作業方式。不僅在賓夕法尼亞州、麥康奈爾斯堡兩個生產線布局美國的基礎上,並以全球性視野在英國和澳大利亞設立總部,覆蓋歐洲、亞洲和整個環太平洋地區。
1996年拉斯維加斯工程機械展,JLG推出了首臺移動式垂直升降機在內的21款全新產品,產品覆蓋桅柱式、剪叉式和動臂式,產品系列化、多樣化,充分滿足下遊多樣化需求。
1996-2008年十餘年中,JLG經歷了「繁榮—衰退—繁榮」,在剪叉產品線擴產購廠提升產能,豐富臂式產品線,研發電動燃料動力臂式高空作業平臺設備,增加伸縮臂叉車。並通過收購技術和產品線,提升JLG產品廣度和深度,以應對建築領域周期風險。
憑藉完整的產品布局,JLG在美國建築業飛速發展期適時擴大產能,進入快速擴張通道,在面臨行業低谷時,通過面向更廣闊的非建築領域需求和進入歐洲市場,穿越美國建築業牛熊周期。
吉尼:從「主攻一路」到「多點開花」
吉尼一直以物料升降機和臂式為主要發力點。但2000年後,吉尼開始注重產品多元性以滿足多個下遊行業需求,對衝面向單一建築業需求的周期性風險並拓寬市場。
吉尼在成立初期以物料升降機和曲臂式Z系列為核心產品,以充分滿足建築業需求。2000年後,吉尼開始注重產品多元性,直臂與曲臂雙管齊下,收購伸縮式叉裝機,完善物料升降機產品線,以此面向更廣下遊領域。對衝面向單一建築業需求的周期性風險並拓寬市場。
2010年後,吉尼開始在產品的深度上進行升級,從產品高度、載重重量、動力成本和軟體智能型多角度進行拓展,通過品牌專業化,產品多樣化來佔領市場。
市場端:深耕本土為先,後快速擴張全球
JLG:聚焦歐美市場,布局新興市場
在服務端深耕本土市場。2012年,JLG覆蓋從設備購買、學習使用到售後維護全過程的貼心服務。前期配件一站式購買的服務、對經銷商和客戶的技術支持及培訓,提供差異化培訓支持計劃;在質保方面,客戶享有「1和5」政策,一年的標準質保及五年的結構件質保,用戶工作高於一切,保證每臺設備都能提供高效的生產力,以服務在同質化產品中脫穎而出。
在全球布局方面:2001年JLG在阿姆斯特丹建立共享服務中心,並在2002年在比利時設立的製造廠開業;2003年收購Lull、SkyTra、軍用設計伸縮臂叉車和法國Tonneins的一家再製造工廠,JLG對於歐洲市場,從研發、生產到服務全體系拓展。
JLG從成立之初即具備全球化視野和敏銳的市場嗅覺。1977年進軍歐洲,在英國設立總部,與日本經銷商合作。1983年在澳大利亞開設客戶服務支持,業務覆蓋亞洲和整個環太平洋地區。1990年通過經銷商進入中國市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在4萬億計劃推動下中國建築業高速發展。JLG搭上中國經濟增長的高速列車,迅速在中國布局工廠。基於天津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地理戰略優勢,2010年JLG工廠在天津建成投產,生產剪式、直臂式和曲臂式全類型產品,2019年天津工廠第8萬臺設備下線。
吉尼:與本土租賃商合作,後入中歐市場
2000年前,吉尼深耕本土,由于吉尼處於美國西北部的華盛頓州,充分享受70-80年代南加利福尼亞建築熱潮。吉尼與各大本土租賃商合作滿足建築需求。
2002年吉尼被特雷克斯收購後,通過享有特雷克斯的全球渠道,吉尼在全球超過15個國家都設有辦事處,在5個區域設有設備生產和和分銷網絡。2008年吉尼切入歐洲,在義大利和英國建立了2個工廠。
紮根中國市場,開設常州工廠,全球供貨。1998年吉尼在上海設立代表處,試水中國市場,2011年3月常州工廠正式投產,吉尼開啟中國生產之路,產品線覆蓋幾乎全部吉尼剪叉式、直臂曲臂式產品,實現了高空作業平臺全線本地化生產並開始向全球供貨。從2011年第一臺直臂型高空作業平臺的下線到2018年第5萬臺設備的出廠,常州工廠以平均每年超過50%的產量迅速發展。
通過梳理JLG、吉尼的成長曆程與產品線布局,與如今我國高空作業平臺對比,可以得出4點啟示:
一、市場需求爆發帶來的是良性競爭,反哺產品升級,利好市場。
當前我國市場處於本土紅利期,類似美國1985-2000年(建築業蓬勃發展,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從北美市場發展經驗來看,需求爆發帶來良性競爭,更高質量、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大批量推出,拓寬應用領域,產品和需求之間形成正向反饋,這是行業得以維持15年高增長的重要原因。也是利好全市場的事。百舸爭流,JLG和吉尼也是在這個時期,確立龍頭地位。
二、臂式是必爭之地,剪叉門檻較低,應用有局限性,難以拉開差距。臂式統治行業地位。
目前,中國產品結構尚不完善,臂式產品佔比低,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據了解,2019年1-11月份,剪叉式銷量約5.9萬臺,佔總體銷量85%,臂式佔10%左右,對比海外成熟市場,中國臂式設備保有量仍比較低。
JLG在成立初期便全面布局臂式、剪叉、桅柱產品,吉尼首先主攻臂式,隨後拓展剪叉。由於剪叉式進入門檻較低,產品技術相對更易攻克,有可能會打價格戰;而臂式設備在性能和應用環境上對技術要求更高,更容易拉開差距。JLG和吉尼都是靠臂式的統治力才能確立行業地位。臂式是必爭之地,也是衡量未來產業地位的關鍵產品。
三、海外拓展不可停,必須加大潛在市場的布局力度。
在經曆本土紅利期後,JLG、吉尼在2000-2008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就是進軍海外的紅利,享受了歐洲建築、倉儲市場快速爆發的紅利。JLG成立之初即開始全球布局,吉尼則先聚焦本土,坐擁美國西部市場。
從區域發展到擁抱全球,是高空作業平臺巨頭的必經之路。
目前,鼎力作為中國高空作業絕對龍頭,採用先立足北美,隨後在本土企業擴張。但與JLG、吉尼相同的是,都選擇優先發展最大需求的市場,並重點關注潛在市場,在潛在市場爆發時,能迅速憑藉先發優勢佔據市場。鼎力要想進一步發展,海外布局仍然不能停止。
四、產品為王,最重要的是產品領先。
縱觀JLG、吉尼五十年發展史,環境在變、市場在變,唯一不變的是其產品的領先:領先在質量高、種類全、迭代快。
如JLG在1996年就推出30款全新產品,包括剪叉、臂式、桅柱等全系列,同年吉尼也推出23款全新產品。這種豐富產品種類和產品迭代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如何降低客戶成本,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鼎力作為中國高空作業平臺的佼佼者,雖然產品可靠、性價比最高,廣受客戶好評發展勢頭強勁,但對比JLG(年收入40億美元年)、吉尼(年收入30億美元)的規模和涉及的市場範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高空作業平臺企業,要想在全球市場佔據一席之位,要學會不斷沉積產品、擴充產品種類,眼光放的更長遠,不應著眼於短期悲觀。看好中國高空作業市場,未來可期!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際網路,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