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架美機瘋狂絞殺,志願軍如何應敵?洪學智:殺一儆百

2020-12-17 騰訊網

1951年6月10日,轟轟烈烈的志願軍第五次戰役勝利結束。在這次慘烈的戰鬥之中,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儘管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但在進入相持階段之後,美軍發現自己缺乏嚴重的兵力儲備和後備力量,而面對兵員佔據巨大優勢的中朝聯軍,美軍前方的地面部隊已經難以對志願軍的防線進行大規模突破,即使能夠突破志願軍某一軍的防線,也要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

「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

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想出一計絕招,想要利用美國強大的「海空優勢」對志願軍的後勤補給線進行猛烈轟炸,對此李奇微十分形象地將對志願軍後期部隊的攻擊戰略稱之為「絞殺戰」。為了打破「聯合國軍」的這一計劃,志願軍後勤部隊與敵人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用自己的鮮血和智慧保障了志願軍前線的後勤物資,在「三八」線以北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偉大詩章。

一、彭老總的決心與洪學智的重擔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時,美軍為了儘快擊敗義大利的墨索裡尼法西斯獨裁政府,在1944年3月,美英盟軍在義大利北部使用空軍巨大優勢對亞平寧半島曾經實施過猛烈轟炸,而當時美英盟軍所轟炸的主要目標便是位於義大利北部的鐵路運輸線,以摧毀義大利半島和歐洲大陸的後勤運輸聯繫,而那次進攻亞平寧半島的戰役就被稱之為「絞殺戰」。

毫無疑問,朝鮮半島無論是在地形上還是交通運輸線的構成上都很像是二戰時期的亞平寧半島,因此「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想要將二戰的勝利經驗照搬到朝鮮半島,將志願軍的後勤運輸系統悉數摧毀。對此,李奇微打算在朝鮮半島的腰部設置一個龐大的阻擊區域,利用美國海軍航空兵和陸基航空兵的優勢徹底切斷志願軍的後勤補給,從而消滅志願軍作戰的有生力量,因此志願軍又將該計劃稱之為「窒息戰」。

美軍轟炸機

為了能夠成功實施這一計劃,美國遠東空軍司令投入了19個空軍聯隊的1680架轟炸機和戰鬥機,因此當初美軍空軍第5航空司令部司令埃佛勒斯特中將在開始作戰的時候就信心滿滿地說道:「只需要一次大規模的轟炸,就能夠讓美國第8集團軍長驅直入突破敵軍,將他們全部攆回東北境內。」

而雪上加霜的是,在1951年7月,朝鮮北部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襲擊,志願軍駐軍的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了抗洪救災以及保護朝鮮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方面上。在第一時間得知美軍要發動「絞殺戰」的相關情報信息之後,彭老總立刻讓志願軍後勤司令員洪學智連夜前往檜倉進行商議。

後勤司令員洪學智

在洪學智上氣不接下氣的剛剛趕到時,彭老總就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囑咐他說:「洪大個子,現在敵人要把戰爭轉移到我們的後方了,這是一場絞殺和反絞殺之間的戰鬥,現在前方是我的,後方是你的,你一定要想方設法贏得這場戰役,有什麼困難和難處及時向我匯報。」

接到彭老總的命令之後,洪學智意識到,這場戰爭要想獲得勝利,就需要志願軍後方的高射炮兵、陸基航空兵與後方基建部隊、工程部隊、運輸部門以及兵站倉庫聯合起來,發揮各自長處,才能夠在裝備技術嚴重落後美軍的情況下贏得勝利。回到成川香楓山之後,洪學智感受到了志願軍後勤部隊的重任在肩,這一戰關乎前線志願軍的生死存亡。

  二、粉碎「全面絞殺」

1951年7月,正值朝鮮北部的洪水達到高峰時期,美軍趁志願軍前線部隊後勤補給十分困難之際,以每天32至64架轟炸機的大編隊進行出動,不分白天黑夜向志願軍後方的鐵路、公路運輸線以及橋梁、汽車、人員、物資、倉庫等目標發動猛烈轟炸。先開始,美國轟炸機反覆轟炸志願軍位於清川江、肅川江等地區正在被志願軍所搶修的橋梁和鐵路,隨後又開始轟炸志願軍重要的交通運輸「三角區域」(新安州、西浦、价川)。

在美軍轟炸機部隊的狂轟亂炸之下,8月底志願軍後方交通運輸遭遇了毀滅性的破壞,志願軍在朝鮮北部能夠通車的鐵路裡程已經不超過150公裡,而由於大同江和沸流之間的橋梁也被美軍破壞,導致志願軍整個後方鐵路運輸處於「首尾斷裂」的危險狀態。

美軍轟炸機正在摧毀志願軍後方鐵路

除了對於鐵路運輸進行嚴重破壞之外,美軍還對志願軍的公路進行了更大程度的破壞。為了達到讓「每條公路都不能通行」以及「每輛卡車都要摧毀」的終極目的,美轟炸機白天向志願軍的公路設施上投擲了大量蝴蝶彈以及重磅定時炸彈,而到了夜間也不停歇,派遣輕型轟炸機空投照明彈,對被發現的目標進行跟蹤打擊,這就是李奇微所宣揚的「全面絞殺」轟炸戰略。

面對美軍轟炸機囂張的轟炸行為,以洪學智為代表的志願軍後勤司令部充分總結經驗教訓,嚴厲要求志願軍各後勤部隊:「對於所要運輸的後勤物資,務必要進行分散隱蔽和偽裝保護,尤其是應該設置各種虛假目標,浪費敵機彈藥,從而成功掩護物資進行轉移。」

志願軍的運輸汽車

通過實踐經驗,洪學智找到了很多隱蔽後勤部隊的好方法:由於美軍的噴氣式飛機在複雜地形下難以機動,因此志願軍的醫療所、倉庫等後勤建築都被巧妙的隱蔽在了狹窄的山溝和山崖之下,敵機很難發現和襲擊;而為了保障汽車在公路上的順暢通行,志願軍後勤部在道路兩側修建了很多汽車隱蔽洞,一旦聽到美軍飛機的動靜,汽車便迅速進入隱蔽洞進行隱蔽,這讓美軍飛行員著實無可奈何。

負責製造汽車掩蔽洞的志願軍士兵

除此之外,志願軍後勤部隊還在一些比較顯眼的庫區上使用草袋子、葦席等物品設置虛假的偽裝目標,美軍轟炸機來了之後認定這些地方就是物資存放地,通常會採用超低空飛行吹飛志願軍在上面覆蓋的綠葉,隨後這些美軍就傻乎乎地對著這些葦席使用汽油彈和機槍一頓狂轟濫炸,但最後他們卻什麼都沒有炸彈,平白無故增加了美軍轟炸機的彈藥消耗,洪學智將其概括為「實則虛之」

不過,「反絞殺戰」最重要的還是預警敵機的來襲。為了對志願軍運輸部隊提前發出預警信號,洪學智加強了對志願軍後方防空哨所部隊的建立。先前在入朝作戰時,擔任志願軍防空警戒任務的是公安18師,面對嚴峻的敵情,彭老總又將50軍149師調撥給洪學智作為防空警戒部隊,由此,志願軍擔任防空哨的部隊人數超過了7個團,8200人在志願軍長達2100公裡的運輸線上日夜監視著美軍轟炸機的動向。

負責防空的志願軍高射機槍手

為了達到「殺一儆百」、威懾美軍轟炸機的效果,志願軍還秘密抽調了3個高炮團重點保護大寧江、清川江、沸流江的橋梁搶修工作,並且還另外派遣4個高炮營進行機動防禦。物開裡,是當時志願軍後方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在充分摸透了美軍轟炸機的襲擊規律之後,志願軍一個高炮營的12門高射炮和4挺高射機槍就在物開裡守株待兔。

8月下旬的一天,美軍4架轟炸機果然又來物開裡進行俯衝轟炸,在他們剛剛俯衝下去的時候,志願軍高射炮忽然開火,4架美軍戰機無一倖免,全部被志願軍猛烈的高射炮火擊落。美軍空軍指揮部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到底發生了什麼,結果不久之後第二波4架轟炸機又徐徐俯衝而來。首當其衝的美機挨了幾片「黑雲」之後搖晃著從天空墜落,剩下3架美軍眼看情況不明,急忙拉升高度逃竄而去,志願軍高炮部隊旗開得勝,徹底粉碎了美軍「全面絞殺」的戰略企圖。

  三、粉碎「重點絞殺」

在持續2個月的「全面絞殺」沒能奏效的情況下,1951年9月份,李奇微又改變了轟炸策略,將美國遠東空軍70的%轟炸機全部集中在朝鮮北部的新安州、西浦、价川三地所形成的「三角地帶」期間,對這一地區展開了「重點絞殺」。

美軍轟炸機2

「三角地帶」,是志願軍整個北方朝鮮鐵路的樞紐要地,從這裡延伸,南北走向的滿浦線以及東西走向的平元線等鐵路都在這裡交叉連接,一旦這裡遭到破壞的話,那麼南北東西走向的鐵路和公路後勤運輸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除此之外,這裡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平原農田,因此在被轟炸破壞之後,志願軍後勤部隊進行搶修時也會遇到嚴重的土地困難。

為了達到徹底摧毀志願軍「三角地帶」的目的,美軍每日出動103架次的轟炸機,對這一地區進行地毯式密集轟炸,並且逐步壓縮轟炸區域,加大轟炸密度。面對美軍轟炸機的全新攻擊方式,洪學智決心堅決保衛「三角地區」的空中安全,為了加強防空力量,洪學智調集志願軍第62、63、64三個高炮師以及4個高炮團,重點防衛該地區,與敵機展開了慘烈的搏殺。據相關資料顯示,僅在12月一天的戰鬥之中,志願軍高炮師就擊落了敵機5架、擊傷8架,美軍轟炸機的囂張氣焰終於被壓制了下去。

志願軍鐵道兵

而在防空保衛力量加強之後,志願軍後勤工程部隊便開始日夜加緊施工,洪學智調來鐵道第1師、援朝鐵道第一大隊以及鐵道第3師,以每公裡244名志願軍戰士的密度徹夜搶修被毀鐵路,至12月9日,「三角地區」的大部分區域都完成了通車工作。戰後,美軍無奈的承認:「對這一地區的『絞殺作戰』所呈現的實際效果是十分令人失望的,凡是被炸斷的鐵路,志願軍都能在24小時之內重新修通,我們不明白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相關焦點

  • 志願軍李漢:剛學會開飛機,就闖進了美國機群,竟還擊落3架敵機
    這天上午,美國空軍出動了20架F-84噴氣式轟炸機突擊清川江大橋。而面對美空軍的咄咄逼人之勢,我軍第20隊大隊長李漢則立刻率領了6架米格-15戰鬥機攔截。6架打20架,新飛行員對老飛行員,怎麼說也是我們吃虧。但是,李漢卻創造了奇蹟,他在這第一場空戰之中,經過一番激戰,成功地擊傷了美軍一架飛機。而這一戰鬥,可以說是初步揭開了我軍空戰之謎。
  • 「六星上將」洪學智,兩授上將,兩次出任總後勤部長
    1950年5月,洪學智指揮發起萬山群島戰役,擊沉擊傷敵艦多艘,創造了木帆船打軍艦的經典戰例,受到毛主席的嘉獎。中為洪學智上將洪學智率部運動殲敵,接連攻克遼陽、鞍山、營口等重鎮,全殲敵五十四師和二十四師等3萬餘人,受到毛主席的通電嘉獎。
  • 反殺:美軍F-86偷襲志願軍起降戰鬥機,反被打下三架
    因為我機剛起飛時,沒有速度,也沒有高度,有本事發揮不出來;而返航降落時,一般油量所剩不多,如果起落架已經放下,敵機來了往往不及收起,帶著起落架飛速度上不去,也無法跟敵人空戰。1952年5月15日,空13師4架飛機在返航著陸時,在機場上空就突然遭到4架F-86的襲擊,結果除第一架飛機成功著陸外,其餘3架均被敵擊落,飛行員兩人犧牲一人摔傷,這是一次血的教訓。
  • 洪學智:十七上將排第一,世界唯一兩授上將軍銜,古今中外無先例
    洪學智也參加了這次戰役,在他後來的回憶中,他講道這是令他難忘的一次戰役,他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又回來。當時,戰鬥異常地激烈,敵人重兵瘋狂地圍堵,藉助於他們的有力武器,不斷向紅軍所在部靠攏。紅軍則利用輕便、機動的特點,誘敵深入,對進入包圍圈的敵人分割圍殲。洪學智當時在重機槍,但是兩任連長先後犧牲,他成為了第三任連長。
  • 「六星上將」洪學智,妻子101歲仍健在,三個兒子一省長一少將
    11艘艦船,此次戰役取得勝利是我國海軍初創時期首次與陸軍一同登陸作戰,有力的保障了海上漁業生產和海上交通安全;韓戰爆發後,洪學智是志願軍後勤司令員,在「反絞殺」戰鬥中,他攻守兼備,組織領導後勤部隊建立了一條強有力的運輸線,粉碎了敵軍想要把朝鮮半島變為曾經的亞平寧半島的企圖。
  • 抗美援朝戰績最大的空3師,英雄的王海大隊,劉玉堤一戰擊落4架美機
    在順川上空,3大隊6機與敵大機群遭遇。大隊長牟敦康率領編隊佔據高度優勢,先敵開火,擊傷敵F-84飛機1架,緊隨其後的副大隊長趙寶桐又擊落F-84飛機2架。3大隊1架飛機被敵擊傷。空3師第一戰,就跟美國空軍打了個3:1,全師士氣大振。 7團的勝利,鼓舞了9團。
  • 松骨峰阻擊戰:志願軍一個連兵力與敵王牌部隊血戰6小時後僅餘7人
    當志願軍戰士剛爬上了這個光禿禿的山包,還沒有來得及修築工事便與在軍隅裡遭40軍痛擊後敗退下來的美二師部隊打了個「照面」,敵人一條長龍般黑壓壓的汽車,坦克和步兵蜂擁而來。志願軍伏擊美軍坦克部隊美軍強悍的作戰能力絕非浪得虛名,約半個小時後,從慌亂中回過神的美軍在8輛坦克、10餘門大炮和11架飛機掩護下開始瘋狂反撲,但是美軍在以優勢兵力反覆衝擊5次後均未得手
  • 上甘嶺奇觀,美機撞上炮彈:志願軍不但氣多,鋼也不少了!
    志願軍榴彈炮陣地 雖然和美軍的1600多門火炮相比,志願軍火炮數量依然處於絕對劣勢,但相比起戰爭初期來說已大有改觀。 晚上22時戰鬥打響,隱蔽在方圓十幾裡山谷中的志願軍各炮群突然進行5分鐘火力急襲,之後按照慣例開始炮火延伸。美韓士兵在躲過第一輪炮擊後紛紛躍出工事搶佔陣地,準備抗擊步兵的衝擊。
  • 志願軍空軍轟炸大和島,「空中董存瑞」感動劉亞樓
    高月明大隊起飛後約20分鐘,水原機場的美空軍兩個梯隊31架F-86隨即傾巢出動,按照佯動航線繞開平壤來到安東東北方向的預定空域待戰。 戴維斯(少校中隊長、"王牌飛行員",1952年2月10日被張積慧擊斃)的敵三三四中隊首先發現了飛越鴨綠江向東南飛來的我轟炸機群,遂迂迴到其編隊的右後方開始了第一波攻擊。
  • 志願軍第38軍軍長,血戰三所裡一戰封神,彭德懷寫下「38軍萬歲」
    由於未發現大量志願軍參戰,「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認定中國只是象徵性出兵,又做起一統朝鮮半島迷夢,下令:西線美第8集團軍再渡清川江,捲土重來;東線美第10軍繼續北進,拊擊中朝軍隊側翼;東西兩線「聯合國軍」會師江界以南武坪裡,一舉圍殲中朝軍隊,繼而揮師鴨綠江。11月6日,西線之敵開始全線反攻,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拉開戰幕,飛虎山上惡戰更熾。
  • 朝鮮空戰中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機,為何卻冒充志願軍
    朝鮮戰場上,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軍戰鬥機,把美軍打得落花流水,明明實力這麼強,為何要冒充志願軍呢?一、韓戰中方志願軍實力有限1950年6月開啟的韓戰,使多少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倒在了他國異土上。
  • 志願軍轟炸機遭美偷襲!果斷開始反擊,開創轟炸機擊落戰鬥機範例
    作者:原志願軍空軍第八師二十四團飛行員 楊大方1951年11月6日,我軍轟炸航空兵第一次參加戰鬥,志願軍空軍第八師二十二團首次轟炸大和島。11月29日,第十師二十八團夜間又一次轟炸了大和島,取得了重大戰果,但島上的敵軍陣地未能徹底摧毀。
  • 志願軍命名三部曲
    就在美軍佔領平壤的當日晚,中國人民志願軍按預定計劃,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當天,毛澤東向各大戰區領導發電指出:「為了保衛中國支援朝鮮,志願軍決於本日出動,先在朝鮮北部尚未喪失的一部分地方站穩腳,尋機打些運動戰,支持朝鮮人民繼續奮鬥。在目前幾個月內,只做不說,不將此事在報紙上做任何公開的宣傳,僅使黨內高級領導幹部知道此事。」
  • 志願軍奇襲武陵橋,全殲韓7師,彭德懷嘉獎38軍為萬歲軍
    志願軍也早已做好相應部署,在西線誘敵深入,並派遣38軍突襲駐守德川的韓第7師,進而從側翼突破斷敵退路。此次奇襲武陵橋的秘密行動,正是圍剿德川守軍阻擊南逃北援的關鍵所在。那麼,志願軍究竟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制定了這項帶有特種作戰性質的任務呢?38軍派出的先遣隊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出其不意地炸毀武陵橋的呢?
  • 志願軍38軍113師以超強急行軍搶佔三所裡,鄧華連聲高喊:這是奇蹟
    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在志願軍發起的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38軍113師奉命向三所裡迂迴穿插,因為三所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有大同江天塹阻敵北援,北有兄弟山可以卡住公路阻敵南逃
  • 二戰王牌飛行員入朝參戰,被志願軍空軍打得螺旋下墜,人機俱毀
    作者:原志願軍空四師雷達站 李名洲 葉定裕1952年2月10日黎明,張積慧和戰友們一道來到浪頭機場,檢查好飛機。7時07分,指揮所突然發射3顆綠色信號彈。張積慧和戰友們奉命出發了,整齊威嚴的34架米格機飛向戰區。
  • 志願軍防空形勢嚴峻,彭總多次催問劉亞樓:空軍何時參戰?
    因此在空軍何時入朝、如何參戰的問題上,我軍表現出極為審慎的態度。 很多大炮、坦克和軍用卡車,以及數量龐大的軍用物資被擊毀在運輸道路上,不少優秀的志願軍指戰員也犧牲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下,第二次戰役期間,偉人之子就是在美機對志願軍司令部的一次空襲中壯烈犧牲的。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美軍敗退500公裡,志願軍是怎麼做到的?
    但問題是,志願軍在戰鬥中打得太猛了,一舉將美國從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美軍敗退500餘公裡。 志願軍取得的勝利震驚了世界,它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在國際舞臺上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在近代一直落後挨打的形象。 在裝備遠遠落後於美軍的情況下,志願軍是如何擊敗強大的美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