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一顆水滴,能摧毀人類2000多艘戰艦,三體文明有多強大?

2020-12-16 訴說科技

三體文明威力有多大?僅一顆水滴,或能摧毀人類上千艘戰艦!

劉慈欣的《三體》小說中,表達對宇宙獨特的看法,從側面反映出外星文明與人類文明之間的差距。人類文明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在三體文明面前,顯得極其弱小,僅憑一己之力便能毀滅人類。此外天文學家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他們看來,宇宙中是有等級區分的,不同等級之間的文明差距懸殊過大。

不同等級文明之間的差距

人類相當於宇宙中最低級的文明,只能利用所處星球的資源,其他星球的資源根本無法觸碰,如果達到二級文明,便能運用其他星球的資源,並在太陽系中隨意運轉,三級文明是最強的了,它能利用太陽系中的一切資源,還能任意穿梭,由此可見人類與三級文明之間的差距絕不止一星半點。人類目前的能力有局限,使用地球上的資源都有困,只能達到最低級文明的0.7級水平。三體文明威力有多大?僅一顆水滴,或能摧毀人類上千艘戰艦!

劉慈欣認為,如果未來的人類可以達到宇宙初級文明,將有前所未有的進步。不過與三體文明之間,依舊有著很大的懸殊,它們屬於宇宙中最高級的文明,可以控制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相差的並不只是一個等級,據說三級文明只需要一滴滴小小的雨滴,便能摧毀人類的2000多艘戰艦。

三級文明的威力

這些戰艦是人類通過無數的心血打造的,每一艘都能發揮無窮的威力,三體文明只需用一滴小小的雨滴便能直接打敗,可見三級文明是多麼強大。想要製造出這一水滴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普通的物質難以製造出來,首先這一水滴的溫度要達到1000萬億攝氏度,這一溫度是無法企及的。

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戰爭,許多戰役中都用上了大炮、弓箭等等。歸根究底,與宇宙跨文明等級有著密切的關係,從中我們也能真切體會到文明之間的差距,目前為止人類正在加快步伐尋找其它文明,雖然沒有找到,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無法判定那些文明會不會利用高科技,以人類的力量怎麼可能與之抗衡呢?

霍金生前曾警示過人類,不要試圖尋找外星文明,他們非常可怕,可人類依舊不為所動,頻繁的向太空中發射信號,有可能直接暴露地球的坐標位置,如果真正惹怒這些外星文明,他們對人類發起攻擊,以人類的力量根本不值一提。人類是非常幸運的,迄今為止都沒有發現其他文明的存在,但也要時刻警惕著,沒有發現並不代表他們不存在,等到找到了他們,人類又該如何應對呢?可以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三體文明僅用一顆水滴,就把人類的戰艦摧毀,文明等級差距多大?
    三體人的一個水滴,能將人類的艦隊毀掉,它們到底有多強大?通過《三體》小說,能夠知道外星文明的優秀之處,從中能了解到劉慈欣對宇宙的獨特看法,在《三體》小說中,他明確指出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三體文明憑藉一己之力,能輕輕鬆鬆毀滅人類。在這種前提下天文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在宇宙中是有三種不同的等級,那麼在宇宙當中,不同等級文明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 我的三體:死神的繡花針,水滴瞬間摧毀星際艦隊,毀滅你與你何幹
    在《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第八集中,水滴末日之戰是本集最主要的看點,亞洲艦隊為了近距離接觸三體人的探測器,將2000艘戰艦掛在太空,等待它的到來。三體人派出的探測器第一次被捕捉到的時候,有人形容它像水滴,像聖母的眼淚,於是三體人的探測器就以水滴命名。在成功捕捉到水滴之後,物理學家丁儀率先給了它做了鑑定,丁儀心心念念渴望接觸的三體文明,此時觸手可及,然而末日之戰才剛剛開始。
  • 地球環境遠勝於三體世界,為什麼人類文明等級卻低於三體文明?
    引言: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三體人的科學技術比人類的科學技術更加先進,一個水滴就可以摧毀人類1993艘戰艦,讓人類的太空防禦系統幾乎崩潰,唯有之前因害怕逃離的幾艘戰艦存活下去了。那麼問題來了,在《三體》中地球的環境要遠勝於三體世界,為什麼人類文明會比三體文明低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三個。
  • 章北海傳:迎接水滴的2000響戰艦,每一個名字都有一個梗
    而在最新一集中,人類的三大太空艦隊集結,總計2010艘恆星級戰艦,以爆炸成禮花的方式迎接水滴……經此一役,人類的太空艦隊全軍覆滅,人類的狂妄自大也隨之湮滅。企業號首先是自然選擇號和追擊它的的四艘戰艦:終極規律號、企業號、藍色空間號和深空號。章北海的自然選擇號不用多說,但另外四艘追擊者也大有來頭。
  • 三體: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的技術差距有多大
    導語在劉慈欣的《三體》裡,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的碰撞中,就算在羅輯的執劍威懾時期,地球人對於三體人始終抱有畏懼心理。而這個畏懼心理正是來源於三體技術的強大。而事實上,三體文明的技術是否碾壓地球文明嗎?接觸階段從文中可知,對三體的信息傳播首先是由ETO發起的。利用三體遊戲吸引高端人才摸索這個地外文明,感受三體文明的歷史輪迴,從中得出有個比地球更為強大的文明即將侵略而來。在當下的地球技術中,尚未開發能夠太空航行的星艦,如此對比,自然膜拜在三體文明之下。
  • 科普丨石墨烯的硬度:《三體》水滴為什麼能團滅戰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烯旺石墨烯,ID:szxiwa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三體》中的「水滴」,頃刻摧毀千艘恆星級戰艦,堅硬無敵。未來材料的硬度,可以折射出人類社會的文明程度。
  • 傾盡人類科技,能在150年內能製造出《三體》中神物「水滴」嗎?
    水滴是什麼東西,它用什麼材料做的水滴是三體文明向地球發射的探測器,在這裡需要大致交代下背景:葉文潔用紅岸的巨大的射電天線向太陽發射了電磁波,突破了太陽日冕層的能量鏡面放大閥值,被千百萬倍的放大,瞬間達到了II型文明,使得在4.2光年外正苦於搜索宜居行星的三體文明注意。
  • 《三體》:太陽系毀滅,恆星級戰艦能否承載文明的延續?
    在書中,兩支艦隊最後都有一部分人流落太空。三體艦隊那些人的下落不明確,而人類的艦隊最後的歸宿是明確的。具體地說,就是「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這兩艘恆星際戰艦在發射引力波之後,承載著一千多人駛向茫茫太空,最後成功在太陽系以外的未知所在,建立起四個新世界。
  • 《三體》中的四支星際艦隊
    三體第一艦隊 三體文明為了文明的延續,決定向外太空移民。三體人把移民目標設定為太陽系,先後向地球發射了智子和水滴,並派遣三體第一艦隊前往地球。
  • 看過《三體》,玩過我的世界,但你看過我的世界版三體嗎?
    觀眾和讀者也愈發的激動:而到了三號晚上的第八集,也就是《三體》全書最大的名場面、最揪心的環節——末日戰役,網友的的觀感更是悲傷又激動在這一集裡講述《三體:黑暗森林》中著名的末日戰役,末日戰役發生前地球的力量十分壯大,人類已經擁有了「太陽系艦隊」這個龐大的宇宙艦隊,並擁有恆星級宇宙戰艦多達兩千多艘。
  • 《三體》手遊大猜想!撞艦水滴,點擊就送!(誤)
    三體裡這麼多人物,能做出的卡牌也是很不少。汪淼同學作為《三體1》的主角,首抽就抽一張他是很科學的設定。至於遊戲的形式,劉慈欣先生在《三體1》裡曾描寫了一個虛擬實境的網路遊戲,可以將這個遊戲做成一個劇情線,就像《鎖鏈戰記》裡的那樣。至於戰鬥系統,這個目前還很難猜想,也不排除還是《鎖鏈戰記》那樣,汪淼同學召集著周文王姬昌秦始皇一幹戰友,在亂紀元和恆紀元的交替中與怪物戰鬥著,順便尋找三體世界的真相。
  • 豆瓣8.8分,比《流浪地球》早4年,劉慈欣: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其實早在幾年前,《三體》就有電影版的計劃,可惜最後流產。電影雖然沒能拍攝,但是在劉慈欣心中,卻有一部短片,拍出了他心中的《三體》,而且比《流浪地球》早了4年。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水滴》,在2015年的豆瓣年度最佳短片評選中,榮獲豆瓣年度最高短片,目前評分高達8.8分。
  • 《三體》中的這些太空星艦,你都了解它們名字的寓意嗎
    這其中顯露星艦名字的主要有八艘,分別是:自然選擇號、藍色空間號、企業號、深空號、終極規律號、量子號、青銅時代號和萬有引力號。八艘戰艦中真正有故事、有寓意的只有五艘,除了自然選擇號、藍色空間號、終極規律號、青銅時代號和萬有引力號之外,其他三艘完全是炮灰。那麼接下來就介紹一下這五艘有故事、有寓意的恆星級戰艦。
  • 豆瓣9.7的三體,這才是中國科幻
    三體從另一個星系趕來毀滅地球需要400年的時間。正面對抗,人類絕無勝算,地球面臨著400年後被三體佔領的危險。章北海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逃亡主義者,他根本不寄希望於地球能戰勝三體,而是計劃帶著人類文明逃離太陽系。
  • 三體:小說中的三體第二艦隊在金牛座爆發的戰役是黑暗戰役嗎?
    能夠形成塵埃雲便可知有多慘烈了,弱弱地說一句,當初地球文明的兩千多艘太陽系星艦被摧毀得都只剩下一堆垃圾而已。疑問作者劉慈欣再次給讀者留下莫大的疑問:為什麼會爆發金牛座戰役,對戰的另一方又是誰?腦洞大開的讀者們自然不願意放棄這個可以延伸解讀的知識點。
  • 第76天——《三體》第三部——死神永生
    昨天講到三體和地球兩個文明建立了一個戰略平衡,在這期間三體和地球表面上很和諧,三體傳授了很多的技術,地球的科技也有了更大的進步,三體自己也受到地球人的影響,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上次也說了,兩個文明的平衡是脆弱的,三體受制於邏輯的威脅。
  • 《三體》人類最後的尊嚴:地球抵抗軍
    他們有許多分支,他們分散在深山和城市的地下,與治安軍展開遊擊戰,並等待著同踏上地球的三體侵略者的最後戰鬥,在人類歷史上所有淪陷區的抵抗組織中。 而且地球人還具備科技爆發特性,比如,人類在經歷大低谷之後,區區50年就發展出了15%光速的飛船,還修建了2000艘。
  • 《三體》中的五大文明,地球文明僅是墊底,歸零者文明有多強?
    五.地球文明在《三體》中早期的地球文明屬於最原始的文明,火箭用的是液態化學燃料,對於太空只是探測級別的觸及,主要能源還是依賴原油和煤炭,少量應用核燃料,科技處於資訊時代,無法發射恆星級別的無線信號,典型的零型文明0.7級,危機紀元後期,人類基礎科學被鎖死,但是憑藉在基礎應用的技術突破,人類建立了太空巡航艦隊
  • 與您共學、網上領讀 | 《三體》——暫時的平衡
    他的表面上的計劃呢,是要研發一種叫機器,能在人的大腦裡強制性地輸入「人類必勝」觀念。當然,這只是幌子,其實他的真實計劃是,偷偷往思想代碼裡加一個負號,這樣一來結果變成「人類必敗」,快點逃,也就是給人類留下火種的計劃。這個計劃倒是成功了,但是三體人根本不在乎逃跑的那麼一小部分人類。第四位面壁者,也就是《三體2》的主人公羅輯。
  • 《三體》中水滴為什麼不先殺羅輯再封鎖太陽,因為三體人不敢
    由於三體文明的傲慢,他們拋棄了ETO,這使得他們沒有辦法殺掉羅輯,而且他們並不能確定羅輯能理解黑暗森林法則,畢竟葉文潔只是給了羅輯幾個提示,並沒有透徹講解黑暗森林。在羅輯發射咒語的那一刻,三體文明就知道了羅輯已經理解了黑暗森林,也就是在那一刻,"水滴"出發了,要知道那時候地球艦隊還沒有建立呢,地球人自己都不知道會擁有那麼強大的艦隊,所以說"水滴"本來就是為羅輯而來的,消滅地球艦隊就是順手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