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快別傻了,女孩讀書比男孩讀書更重要!

2021-01-12 有料育兒寶典

自從二胎政策放開後,很多家庭都把「子女雙全」提上了日程,更有不少媽媽們表示,「生個女孩好,女孩是媽媽的小棉襖,又不用操心買房買車,養大了找個人嫁了,拿份彩禮還能多個姑爺,多好」。這實在是一種很可怕的思想了,因為他們壓根不知道,要養出一個好的女兒,比養兒子要困難太多太多了。更有甚者,養著女兒「奇貨可居」,妄想以此嫁個權貴人家,一躍成為人上人。

經典港片《嫁個有錢人》

2013年曾有某婚戀網站聯合全國婦聯在2400多名大學生中做了一份婚戀觀調查。高達66.7%女生認為「學得好不如嫁得好」,認為長得漂亮就可以過上闊太太的日子。後又有非誠勿擾馬諾發出「寧在寶馬後面哭也不在自行車後面笑」的言論,再有章澤天意氣風發回清華大學為母校捐款2億。於是乎,嫁豪門風頭無兩,成為了女性心中的一桿秤。

章澤天回清華大學捐款

但是現在呢,馬諾銷聲匿跡,章澤天身陷輿論與婚姻的雙重泥沼,那些當年填寫調查問卷要嫁給有錢人的女生們又有幾個完成了夙願?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斷頭皇后》裡瑪麗.安託瓦內特嫁與法國王室成為路易十六妻,一生豪奢腐糜,最終被送上了斷頭臺,「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斷頭皇后》插畫

《史記·呂不韋列傳》中,也有一句話殘酷、但非常有哲理:「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恩馳,恩馳而義絕。」這句話是呂不韋對秦國華陽夫人說的,意思是「用美色討好別人的人,一旦容顏衰老,得到的愛就會消退。

《皓鑭傳》裡的華陽夫人

民國時期的兩大才女——林徽因與陸小曼,兩位千金均是書香門第富貴之家,精通外語談吐得當,天生貌美氣質出眾。但是陸小曼的父親陸定在她畢業後不再讓她繼續讀書陶冶性情,而是開始培養女兒的名媛屬性,意圖讓女兒以此嫁給有權有勢的男人,做一名風光無限的貴婦人。這也導致了陸小曼風情有餘,知性不足,先是嫁給了軍人王賡,後出軌徐志摩,與王賡離婚,徐志摩飛機失事,與翁瑞午同居後半生。自己無立身之本,也無立命之心,一輩子都是依靠男人過活,最終幡然悔悟,洗盡鉛華,投身藝術成為了一代畫家。細想一下,陸小曼的一生不正是應了現在「女孩讀書有什麼用,找個好男人嫁了不就得了」的思想嗎?

林徽因(左)與陸小曼(右)

相比之下,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就看得更加長遠,讓女兒接受更開明的教育,支持並且堅持讓女兒從讀書中汲取人生的養分,並與女兒成為知音。後半生更是一直為國奔走,也使得林徽因的眼界與見識比一般人要高許多。林徽因腹有詩書,雖然因為國難,生活有些不盡人意,還患上了肺結核,但是她從不拘泥於男歡女愛,理智而克制,有著自己的人生追求。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在與梁思成結婚後,投身中國建築事業,週遊15個省200多個縣,修復古建築,設計國徽;參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搶救景泰藍工藝。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讓她為後世人民所歌頌。這樣的美人,胸中有丘壑,有長空,有大海,有河山。她知性理智,自成一幅獨特的畫景,已經不需要用裙下之臣的數量來證明自己的魅力了。金嶽霖先生更是在她的追悼會上寫下「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以此紀念這位國民女神的生平。

林徽因國徽設計手稿

有心理學家發現,父母對於女兒的成長至關重要。母親給女兒安心,父親則給女兒自信。母親是女兒人生的母版,父親則決定了她以後對待男性的態度。窮養兒子富養女不僅是物質,更是精神上的富足。盡心盡力盡關懷,才是上上之道。

養育女孩,不求她嫁入豪門,做個富太太。但求她能在順境的時候無憂無慮,逆境的時候不自怨自艾。不要再覺得自己生了女兒就是省事了,如果按照教育的難度來說,培養女孩比男孩更難,需要付出的耐心更多,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更多。要知道,男孩教壞毀一家,女孩教壞毀三代。

《北京女子圖鑑》臺詞

分享育兒知識,訴說育兒情感,更多育兒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入豪門,真不如我自己幹呢!
    你如何看待「嫁得好不如幹得好」這句話呢? 最近,在《姐妹們的茶話會》上,THE9-趙小棠則表示: 「嫁得好其實是嫁給很愛你的人,而不是嫁入豪門,嫁入豪門,還真不如我自己幹呢!」
  • 學(幹)的 好不如嫁得好,怎麼做才能嫁的更好?
    身邊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到了婚嫁的年紀,偶遇以前的朋友,原來條件不怎麼樣的某某嫁了個條件好的老公後,相夫教子,一下子進入了人生新境界,我們一眾還在學業上或是職場上苦苦拼搏的妹子們不禁感嘆,真是學(幹)的 好不如嫁得好啊!若干過來人甚至講什么女孩子嘛學歷就不用那麼高了,讀那麼多年書念個博士不如找個好老公等等。
  • 學得好不如嫁得好?
    昨天晚上跟我媽視頻,我媽跟我叨叨說:「隔壁王姨家的女兒小可離婚了,帶著2個孩子搬回來住了,聽說那個男的又找了個年輕的,唉,把你王姨氣得差點犯病。」我媽說的這個小可,是我的高中同學,人長得漂亮,學習也不錯,本可以考一所不錯的大學,有個美好的前程。
  • 「長得漂亮,就算不讀書也能嫁得很好」事實真的如此嗎?該醒醒了
    當家裡有一個女娃娃的時候,很家長害怕不是自己的女兒長得不好看,就是害怕自己的女兒容易遺傳父母身上的缺點,找不到好人家。在中國,很多70後的父母也還是比較傳統的思想,女孩子不需要學習多好,將來嫁得好,也能改變命運。這是真理嗎?
  • 七成女生認為:學得好,不如嫁得好。三點現實告訴你,別做夢了!
    據國內某大學女生調查統計,約7成女生認為:學得好,不如嫁得好。而這7成女生還都是有文化的女大學生,如果鋪開全國統計的話,可想而知。「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本是同住舊巢銜泥巴做窩的燕子,突然飛上枝頭搖身一變,成了身價百倍的鳳凰。
  • 「嫁得好」標準若只剩用錢衡量,「幹得好不如嫁得好」才大行其道
    其中一個媽媽說:「你家小囡長得那麼漂亮,何必辛苦打拼,找個有錢男人嫁好了呀!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另一個媽媽苦笑著說:「你不曉得啊,嫁得好這條路,競爭更激烈呀!」「幹得好」和「嫁得好」,這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但糾結來自有選擇。在舊時代,女性用不著面對這個問題,因為出嫁是唯一的選擇。
  • 比讀書更重要的是什麼?
    因為我們若要將所學得的知識消化吸收,變為己有,並且能夠充分應用發揮的話,就必須經過思考的過程,把自己的知識在諸方面相結合,或是把你的真理和其他的真理互相比較,當然,我們所能「深思熟慮」的東西,範圍狹窄得很,它只局限於我們所熟知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求上進,不斷地學習。
  • 林黛玉修改李商隱名句:留得枯荷聽雨聲,薛寶釵嘲諷:不如不讀書
    (第四十回)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寶玉道:「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說著已到了花漵的蘿港之下,覺得陰森透骨,兩灘上衰草殘菱,更助秋情。
  • 愛讀書的人,過得究竟有多好?
    男子若想器宇軒昂、目光高遠、思維敏銳,就必須堅持長期讀書;女子若想秀外慧中、舉止高雅、風韻長存,不讀書也是做不到的。很喜歡居裡夫人的一段話:「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
  • 《成長教育》:女孩為什麼要讀書?父母看完這部電影就能找到答案
    我想要的生活沒有捷徑——《成長教育》文|如穎隨行育兒經常言道:女孩富養,男孩窮養。家有女孩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最終目標是為了什麼?為了讓女兒考上名牌大學有個好工作,還是嫁給有錢男人一輩子生活無憂?我們常說要富養女孩,那到底如何才是富養呢?社會上總有一種俗氣的說法:女孩幹得好,不如嫁得好。這個觀點根深地固地隱藏在很多家長心裡,他們覺得女孩子讀這麼多書沒有用或者讀書也是為了找個好人家嫁掉。
  • 養女兒也要「狠」,尤其是這5方面,女孩有實力,生活才能有底氣
    每次和朋友見面,總會有人問「有孩子了沒有,男孩還是女孩」的問題。當我說是女兒的時候,他們都用「羨慕」的語氣說:「你命真好,生了個女兒。不像我們,還要供兒子上學,買房、結婚,想想就發愁。」 聽了這種話,我氣就不打一處來。生女兒怎麼了,難道嫁出去就不管了嗎?
  • 學得好不如用得好,學到的知識如何運用?三個方法助你輕鬆實現
    文:學得好不如用得好,學到的知識如何運用?三個方法助你輕鬆實現學習知識不等於收集知識,囤積知識而不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能力,實質上是沒有用好它,等於是浪費。當今社會,學習的途徑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書本,通過發達的網絡和科技技術,我們不但可以遍歷全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研究方法,使得學習的成本大大的降低,更可以藉助便利的網絡和移動通信,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讓學習變得觸手可及。但在便捷的學習條件之餘,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這是自己所學的知識有時候無法轉化成直接的技能和掌握的方法,也就是俗稱的會學不會用。如何化解這一難題?這裡有三個方法幫你輕鬆實現。
  • 7歲女孩案板下網課照爆火:孩子,讀書苦,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只有好好讀書才能實現這個夢想。所以即使讀書苦了點,難了點,也還是有毅力去堅持。不禁想起另一則新聞。疫情期間,在湖北荊州,因為學校要上網課,家裡信號又不好,女孩只能在吃過晚飯後搬個小桌子,帶上檯燈上山學習。
  • 怎樣讓孩子喜歡讀書?TED演講:「蠢」一點的父母做得更好
    相信沒有哪個爸媽不想讓孩子成為愛讀書的人。說起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你可能也有一套辦法,比如從小和孩子一起讀書,教孩子閱讀,經常帶孩子上圖書館等等。那麼什麼家庭出來的孩子,更可能愛上閱讀呢?你可能有完美答案:當然是那些書香門第。
  • 進好大學好公司,也沒有意義,為什麼還要讀書
    其中一段對話是這樣的:一位女學生問:「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之前老師也說過吧,不管怎麼學習,就算進了好的大學,好的公司,也沒有任何意義。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非讀書不可呢?」老師頗為冷酷地回答道:「你們給我好好覺醒吧!這還不明白嗎?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做的事。
  • 為什麼有的高中生讀書很多卻寫不出好的作文?
    為什麼古人可以把文字駕馭得那麼好,寫出那麼優美動人或是氣勢磅礴的文章?有些同學很鬱悶:我看的書也不少,可是怎麼就是寫不出好的作文呢?這動物你為什麼喜歡,因為長得可愛還是什麼?哪句話是這麼說的?給媽媽看看,哦,是這句啊,我建議你就把這一句話寫一寫,或者看了一篇童話,有很多擬人和比喻用得好,就讓他說說,哪句最有想像力呀?讀書,能這樣仔細地咀嚼,那麼你就能從中掌握寫作的規律,文章中好的語言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裡。這樣,讀和寫之間的渠道,不就暢通了嗎?
  • 金剛簡:看《向毛澤東學讀書》的讀後感
    後來我覺得寫的這些東西不發表出去,別人不知道我學了什麼東西,沒有達到邊學邊用的目的。我應該是學以致用。學習筆記也是有價值的,特別是這個自媒體時代,你把你的學習筆記寫成文章發到公眾號上面也可以吸引讀者。比較長時間我寫的學習筆記都是關於學習營銷的。
  • 讓孩子愛上讀書
    因為我認為讀書學習是需要做一輩子的事情。對於培養孩子讀書習慣這件事情,很多父母都認為很重要,曾經我與身邊的一些朋友聊過,他們都希望從小就可以讓孩子愛上閱讀。我認為閱讀是一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技能,之所以有這樣的觀念,是基於我自己的體會。我認識的人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看到什麼東西,就認為是什麼東西的人。
  • 節目討論幹得好還是嫁得好?對於這句話,趙小棠有獨特的看法
    《姐妹們的茶話會》談論到了如何看待「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這個話題,這個話題大家肯定都是有自己的看法與見解的,所以這一期《姐妹們的茶話會》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於這個話題的不同看法。其中趙小棠就有對這句話的不同看法。
  • 普通人想要嫁得好,就要明白這幾點,不然也很難幸福
    選擇大於努力同樣適用於婚姻,要是選擇對了愛人,會過得相對幸福,要是選錯了愛人,那來日方長,日子也註定煎熬。幹得好真的不如嫁得好嗎?當然,普通人也有嫁得好還過得幸福的,主要是明白了這幾點。第一,自己足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