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無疑是近年最沒有央視「範兒」的央視開年大戲,這部由青春偶像胡歌、白冰主演的無釐頭電視劇在爭議聲中意外走紅,昨天剛在CCTV-8黃金檔落幕,旋即登上CCTV-1晚黃金檔重播,出品方透露,這部戲給央視帶來的廣告收益超過7000萬。
《神話》怎麼那麼「紅」
在CCTV-8播出期間也在土豆網上同步播出,並成為迅雷等各大視頻網站上的頭條劇目,但絲毫沒影響到收視成績。來自索福瑞的數據顯示,《神話》的平均收視率始終保持3%以上,單集最高收視率達到4.13%,創CCTV-8開年戲收視新高。
製片人呂超分析,《神話》走紅得益於題材,「《神話》是國內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穿越題材電視劇,近年來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等文學網站上,點擊率最高的小說三分之一都是寫穿越的,在科學領域,有關事件和空間的理論探究一直爭議不斷,那麼順著這條路拍一部充滿想像力,讓觀眾耳目一新的電視劇,成功的把握很大。」
《神話》「穿越」得很無釐頭,主人公易小川在秦朝和現代世界轉悠,劇情、臺詞中充滿了混搭式的幽默。比如項羽放下大刀拿起DV,秦朝人模仿著小瀋陽的腔調說話,現代流行語弄得古人一愣一愣的,而且跟著易小川一起回到古代的手機成了泡妞工具,雖然在秦朝找不到信號,但視頻和自拍都派上了用場……跟著在古今混搭的笑料樂過一通後,易小川在秦朝運用現代文明所向披靡的優越感也傳遞進觀眾心裡。
比《神話》更紅的是「穿越」
所謂「穿越」,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代稱,從現代到過去與歷史、從過去到未來、從現實到遊戲、從現實到異時空、從虛擬世界到另一個虛擬世界等等。其實「穿越」也不是個新概念,早在古代魏晉志怪筆記裡就有了,小說《尋秦記》、張藝謀的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都堪稱「穿越」前輩。近幾年,「穿越」再度興盛於網絡。起點中文網絡創始人、總編輯寶劍鋒告訴記者,如今的網絡小說「穿越」題材牢牢地佔據半壁江山。2009年起點中文網前20名作品中有8部或多或少有穿越元素,網絡搜索量最高的小說《鬥破蒼穹》在起點網點擊量近5000萬。如果你直接以「穿越」為關鍵詞搜索,搜索結果更是超過一億條。
穿越的心理是「逃避」
網絡上流行的「穿越」小說也被稱做「穿越文」,絕大多數是穿回歷史。「男穿」(男作者寫的)偏重歷史事件,男主角在現代本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穿越到古代,用現代理念建功立業,甚至稱王稱帝,還必贏得眾多美女青睞。比如一部名為《新宋》的穿越文,寫的就是主人公回到宋朝協助王安石變法。而「女穿」則多為現代野蠻少女,回到古代驚恐地發現自己附身於某紅顏薄命、生不逢時的美女身上,現代女孩的豪氣與不拘成規倒吸引了古代帥哥英雄盡折腰。
寶劍鋒認為,「穿越」流行是因其能產生極大的情感共鳴,是對人生、對歷史、對情感的再思考和顛覆,現實之中錯過的、失去的、沒有經歷的,穿越小說能提供彌補遺憾和顛覆平凡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有夢想,有豐富情感的人最容易成為「穿越迷」。而穿越電影《隋朝來客》的導演莊宇新則認為,「穿越」反映觀眾心理狀態——逃避現實。「因為在現實太累太複雜,人總想找個地方躲避或者釋放一下,於是穿越就成了人們消遣的好地方,穿越時空,那裡沒有壓力,沒有負擔。」
「穿」歷史不「穿」未來
按穿越的定義,美國電影《2012》和《阿凡達》也該歸為此類,不過,美國人似乎更嚮往未來,穿進一個憑想像力與創造力營造出的未來世界,居安思危;而中國人則喜歡穿歷史,回到古代的現代人帶著現代文明與高科技的產物縱能逞一時英雄,可最終,再強大的現代文明也改變不了既定的歷史軌跡。難道,只是中西方文化差異造就了美國人的樂觀和中國人的悲觀嗎?
對此,起點中文網上寫穿越小說成名的白金作者月關的解釋是:「穿越回古代的最大目的,是彌補缺憾。穿越到未來,卻是在向讀者展示一個未來世界了,制約發揮的最大困難是豐富的想像力和足夠的科學知識。你要創造一個全新的,超越過去、現在的未來世界,並且能讓讀者信服,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另一位白金作者天使奧斯卡則笑言:「向未來穿越,穿越者必然處於弱勢,也許在將來,會考慮寫這樣的小說。比如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發生什麼樣的偏差,需要一個粗糙的老祖宗來拯救什麼的。」
美國導演喬治·盧卡斯在《星球大戰》裡創造出一個完整的星球生態,《阿凡達》用3D技術展現了生態迥異於地球的潘多拉星球,甚至還給納美人創造了一種語言,還有科恩兄弟在《駭客帝國》基於哲學原理裡開創的矩陣概念,甚至需要觀眾先學習再欣賞。美國人的穿越題材重點從不在彌補現代人的心理缺陷上,而是憑藉科技與想像,構架出多元豐富的未來世界,不斷超越了觀眾的心理希求,也都成為電影史上的殿堂之作。
對於中國人喜歡穿越歷史,美國人痴迷穿越未來的現狀,寶劍鋒說:「穿越到未來的小說很少,儘管網站一直大力扶持,但收效並不明顯。對作者而言,穿越未來,對世界構造能力要求更高,構造一個合理的、完整的未來世界顯然沒有穿越到過去,直接使用既有世界和事件方便快捷。」 本報記者 金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