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東方寶石」朱䴉的繁育在寶雞千陽取得重大進展。截至5月20日,陝西千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內一對朱䴉產下的4枚卵全部破殼而出。4隻小朱䴉的新生創造了當地一次性孵化朱䴉的數量記錄。
5月22日下午,記者從陝西千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從4月18日開始,保護區內的鴻溝朱䴉繁殖區,一對朱䴉陸續產下了4枚卵。這是2014年朱䴉在千陽千湖溼地放飛以來,首次出現朱䴉產卵一窩4枚的現象,創造了溼地保護區的歷史紀錄。千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郭紅說:「以前朱䴉產卵有時為1枚,最多兩三枚,這次朱䴉爸爸媽媽一次產下4枚卵,我們都很興奮」。
工作人員張虎說,此次野外成功孵化出的小朱䴉,它們的父母是在自然環境下自主結合的一對。雄性朱䴉系千陽2014年釋放個體「Q01」,雌性朱䴉系銅川2018年出生個體「024」,自然擴散到本地。資料顯示,這隻雌性朱䴉於今年3月16日首次在千湖溼地被發現,隨即在此安家並成功與本地朱䴉配對繁殖。「也就是說,這對朱䴉夫婦是自由戀愛,朱䴉媽媽的老家在銅川,為了愛奔波了幾百公裡,最後在我們這裡安家落戶,開枝散葉」。
為了讓4隻朱䴉卵成功孵化,工作人員可謂煞費苦心。從4月18日開始,他們就在距離朱䴉夫婦築巢的樹50米外的地方搭建起帳篷,每班兩個人,24小時不間斷管護。在對付朱䴉自然天敵方面,他們給樹幹包裹光滑材料,令黃鼠狼、蛇等難以上樹,並安裝太陽能燈,對貓頭鷹等夜行猛禽進行照射驅離。「每個工作人員一上班,手裡拿的不是望遠鏡,就是手電筒,遠遠地守護著這四個寶貝」。
截至5月20日,經過朱䴉爸爸媽媽多日的輪流孵化,4隻小寶貝接連破殼而出。目前,他們的性別還無法確認。張虎說:「需要等到兩年後,他們參與繁殖後才能知曉。當然,這也是建立在我們成功給其佩戴上『環志』,跟蹤監測的基礎上的」。下一步,朱䴉爸爸媽媽還將對小朱䴉進行40—45天的育雛,溼地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將繼續為其一家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郭紅表示,朱䴉新生命的順利孵出,為朱䴉保護工作者帶來了收穫的喜悅,增強了信心。這充分說明千湖溼地經過自然恢復和修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已成為朱䴉理想的棲息地,也意味著千湖溼地朱䴉野化放飛取得了進一步的成功。自2014年9月朱䴉在千陽千湖溼地放飛以來,經過5年多的生存考驗,「鳥中東方寶石」已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具備野外築巢覓食、自主擇偶交配、自然繁育幼鳥等能力,野外習性逐漸恢復。朱䴉在千陽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完全可以生存和繁衍。(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曉光 圖/ 通訊員張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