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7則經典名句,點透處世之道,讀懂受益匪淺

2020-12-15 縱筆畫江山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上古三大奇書:《黃帝內經》、《易經》、《山海經》。《易》事實上是包括了古代的《連山》、《歸藏》和《周易》,但《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陰陽一元論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

自古以來,無數人受到周易的啟發改變命運,孔子、老子同生於春秋末期,都有共同的愛好——尊崇《易經》。

現代新儒家馮友蘭先生就曾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

近現代科學家由於《易經》啟示而獲得諾貝爾獎者已有4人,如法國的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丹麥玻爾的相生相剋原理,美國的楊振寧、李政道的不對等原理等。

可以說,成就了無數中外科學家!還有人說,易經就是中國古代的大數據!這個評價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易經》中的7則經典名句,點透處世之道,讀懂受益匪淺!

一、一陰一陽之謂道

這一句話,就把萬事萬物的規律都概括了。任何事情都是有兩個方面的,有善就有惡,有好就有壞,有美就有醜,有大就有小,只要設定一個標準,就-定會出現相反的一面,所以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不執著,不分別,心中沒有成見,一切順其自然。

二、見則遷,見過則改

見到善人善行,就要向人家學習;發現自己的過錯,就要及時改正,這才是君子之道。但現實中的很多人都搞反了,見到善人善行,他就嫉妒破壞;發現自己的過錯,就遮蓋掩飾,甚至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

三、子以反身修德

君子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會反省自己,努力改正自身的過錯,從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很多人雖然也在學習聖賢教育,但他不是將這些理論規則用在自己身上,而是用在別人身上,這些規則去衡量別人的對錯,看別人的缺點和過失,這就是學反了。

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是易經中關於人生哲學最著名的名言警句。自強才能自立,自卑必將自敗,寬容別人必然前途寬廣。易經告訴我們,對自己狠一點,要自強不息,對別人厚道一點,寬容是人類的美德。

五、生生之謂易

生,來自於陰陽的消長轉化,生生,是指陰陽之間不停的相互運動相互轉化。這句話常常和「天地大德曰生」一起使用,主要是說明天地萬物無時無刻都處在運動發展之中。在人事來說,生,就代表著希望。古人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好玩的國學說「只要還有眼淚,生活就有希望」。

六、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強調變通。易經認為,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 說明在面臨不能發展的局面時,必須改變現狀,進行變革和革命。在人生哲學上,易經告訴我們,天無絕人之路,只要權衡利弊靈活變通,就能獲得長久的發展。所以南懷瑾先生說,再窮無非討飯,不死總要出頭!

七、日新之謂盛德

日日增新變化不息,叫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被刻在商湯王洗澡盆上的名言,它告訴我們,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汙垢洗乾淨了,以後便要天天把汙垢洗乾淨,這樣一天一天的下去,每人都要堅持。引申到人生哲學上,我們每個人要對自己的精神和道德進行洗禮,以保持精神每一天都是新的。古希臘哲人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好玩的國學說,每天給自己的精神洗個澡吧!

《易經》中的智慧會讓我們受益匪淺。《易經》不僅僅可以用來卜卦,更是常適用於講道理,一理通百事,只是用一個陰陽的道理,來闡述萬物的道理。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運!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無論微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有人說古人的文言文晦澀難懂,一般人真看不懂,那這本白話文版本的《圖解易經》可以推薦給大家。

這個版本不僅完整完整將原版的內容收錄進去,還將那些深奧的語言,用白話文講解,通俗易懂。這本《易經》只要39元,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殃失」,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
    《易經》在我國被稱為「六經之首,大道之源」,是受「老子、孔子」等古老聖賢和歷代偉人、哲人推崇並為近現代國內外思想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和經濟學家、企業家等重視的蘊藏了萬事萬物發展變化規律的大智慧之書。易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易經》裡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只有順應事物發展規律工作學習生活才能承載萬物,獲得富貴福祿,若是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則災殃就來了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易經》救了我的命,讀懂它就讀懂了人生
    但他父親說:"那是一般人的錯誤觀念,把這部經典給害苦了。《易經》是講未來變化道理的。《易經》告訴我們,未來是變化的,一個人要重視你的未來,但未來又是不確定的,是會變化的,而這種變化又是有一定規律性的,這就是我們所要去掌握的。"
  • 中國人最缺的大智慧,《易經》早講透了(25-65歲必看)
    讀懂了《易經》,也就讀懂了最高級的為人處世:「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對朋友太客氣,反而會讓關係疏遠;「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易經》可以啟迪智慧,提供關鍵時刻的破局之道:處於逆境中,我們會明白「否極泰來」;生活中遭遇不公平待遇,我們會知道「有損有益」……
  • 《易經》揭示了人的成功定律,其實拼到最後的,從來不是聰明運氣
    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易經》的偉大不在於創造了或者間接產生了一系列的「算命之法」,而在於它啟發我們明了人間的「貞正之道」。但是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規律: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 《易經》5句話,隱藏著做人的最高境界,讀懂人生自然順風順水
    《易經》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來最具智慧的經典著作,儒家尊崇它為「六經之首」,道家尊奉它為「三玄之冠」,是經典中的經典。《易經》是中國文化智慧的結晶,幾千年來它的哲學思想,已經深入國人的內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 「說易經」易經的為人處世之道,對待朋友和小人的2種態度
    《易經》是經天緯地之學,古代群經之首,帝王將相之學,其間的為人處世之道,尤為可觀,本文擇取其中對待朋友和小人的2種態度,略為一說,或可引而伸之,解其中旨要。其一,和朋友之間互相有所感應,應當謙虛以待。《易經》的「鹹」卦,「鹹」字是通假字,通「感」字,為感應之意,這感應,就是建立起友誼,相互間有互相理解的惺惺相惜的感應,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卦的主旨思想為「君子以虛受人」,為什麼呀?
  • 《易經》中很厲害的10大天機,你不可不知曉,收藏一定背下來有用
    「經典」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所載為常理常道,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之經典作為源頭活水。「經典」不僅構成民族之傳統,而且提供給全人類以無限之啟發。《易經》就是民族智慧的結晶,集齊了古人的各種大智慧,我們總是能從中汲取到許多的求生之道,即使是在現在這個物慾縱流的社會,讀懂易經,我們將會變得更加的去明白這個社會的準則。以下的十條是易經中經典中的經典,希望你能熟記於心。1.
  • 從《易經》中看古代人的「完美家庭」
    三女巽卦「」陰爻在一層,代表長女,也就是首位繼承坤卦(母親)之氣的人;離卦「」陰爻在二層,代表中女;兌卦「」陰爻在三層,代表少女。《易經》八卦形象地給家中的兄弟姊妹,安排了合理的座次。過去有許多人認為《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後來人們才逐漸發現,易經把人世間的各種道理,講述得十分透徹,讀懂易經,就相當於讀懂了人生,在生活的過程中,也就不再迷茫。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囊括世間萬物的究極學問。古今中外,歷史上下,易學家如此之多,卻又有誰敢說自己已經徹底讀懂《易經》呢?
  •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悟透4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易經》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現在在西方已被認為是超科學。
  • 《菜根譚》經典名句,悟透了,一切便釋然了
    《菜根譚》是中國為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成書於明朝,是一部收集編著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時至今日,《菜根譚》的許多經典名句,依舊被推崇。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以下《菜根譚》經典名句,或許不能被所有人認同,但是小編的「心頭好」,鬥膽一說,以便拋磚引玉。
  • 讀懂《易經》精髓,你就明白了
    第三句:順天應人,適時而動《易經》有言:「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所謂順天,就是按照天道的客觀規律來行事,要順應自然、尊重規律,循「道」守義。道家就有一句經典的話,「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也是說,一切大的道理,都是遵循自然的規律。應人,就是要講人性、講人情。人性不能去違背,而是要迎合。老一輩的人,總是在告誡年輕人,要學會為人處世,這裡的「為人處世」,就是講的要懂人性。
  • 《周易》裡面最經典的十句話,看完受益匪淺,看看你做到了幾個?
    其中有很多十分經典的話語,直到現在人們仍舊不斷地引用,受益很多,所以大家對這部著作十分尊敬。《周易》裡面經典的十句話,看完受益匪淺,看看你做到了幾個?有人說能做到3個以上的人,那麼他離成功就不遠了1、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 3個步驟由淺入深,帶你讀懂《易經》這部「經典」!(建議收藏)
    《易經》作為中華經典傳世之名著,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易經》是中華五千年的結晶和經典,它是眾經之首、也是眾經之始。任何的東西都是從這裡發源出來,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是諸子百家的開始。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也是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
  • 深語文老師整理:40則《論語》經典名句及講解,中小學生必背!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資深語文老師整理的40則《論語》經典名句及講解,都是小學生必備的名句,掌握這些《論語》中的經典,對孩子的語文學習有很大幫助,同時還能讓孩子從中得到成長的啟發,讀懂了終生受益。《論語》作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語錄集錦,是孔子智慧的濃縮,在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有著很高的地位,也是中小學生語文學習中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在語文考試中也會有所考察,包括文學常識和經典名句,都是孩子們應該熟悉的。
  • 《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等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易經》是講變易、簡易、不易的書,從看似千變萬化、雜亂無章的天地人萬象中,但卻能總結出規律,來指導人生。
  • 讀懂《易經》八個卦辭,提升人生境界大智慧!
    《易經》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源泉,是最具智慧的一部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諸子百家之源」。蘊藏著中國文化的密碼,是中國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兵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原典。據統計,易經中包含了現在使用的成語200多條,這些成語是對易經智慧的高度凝練與概括,蘊含著極其豐富的人生大智慧。
  • 想讓自己順風順水,實現目標,讀懂《易經》中這5句話,助你成功
    我想你完全可以大膽地回答出《易經》,《易經》這本書雖然距離現在已經有了數千年,但是不論時代怎麼發展,它的思想都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歷朝歷代,大家也都認為這本書是群經之首,歷代大家也都願意為這本書進行一番註解。很多人認為這一生讀再多的書籍,都遠遠不如徹徹底底地讀懂一本易經,歷代君王也將這本書作為自己的必修課。
  • 讀懂易經,參透人生
    易經是我們很多人都非常感興趣的一本書,但是真正讀懂它的人卻少之又少,它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很重要的知識書籍,其中包含了很多道理。它是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易經蘊含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它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作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
  • 易經告誡:「十年順運好過,一年敗運難熬」,讀懂福報常伴左右
    聖賢、帝王:孔子說讀懂了《周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朱熹集北宋以來易學之大成,親自註解《周易》。名相、名將:劉伯溫以易學術數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建立大明王朝;曾國藩床前案頭都放著《周易》,時時研讀。人的觀點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一時的口舌之快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只是浪費了你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太過於爭強好勝,太看重得失成敗,人將會越過越疲憊。墨菲定律中提到,當你面臨兩個結果時,如果你越擔心一個事情的發生,那麼它越會發生。
  • 《易經》中最具大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悟透一句,便可不再平庸
    文章作者:琢磨君《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與和諧辯證思想,其內涵博大精深,內容包羅萬象,是一部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哲學著作。《易經》更是被視為中華文明的源頭,以及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