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年初一大冰都會收到一條簡訊「哥你好好的」他總回,「乖,摸摸頭」。
雜草敏,一個個子小小的南方姑娘,她是大冰主持的一檔節目裡的嘉賓。當大冰在採訪的時候說:"一個人一輩子被一份工作拴死,那就太沒趣了",於是雜草敏很果斷的就辭了自己幼兒園的工作,選擇和大冰一起在電臺工作。之後又辭職,漂向北方又漂回南方,天南地北,兜兜轉轉。她和大冰的關係: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雜草敏的故事是《乖,摸摸頭》的開篇。開篇很吸引人,也確實吸引了我。
很佩服雜草敏的勇氣,只因一句話便放棄一切,奮不顧身。「有些話,年輕的時候羞於啟齒,等到張得開嘴時,已是人近中年,且遠隔萬重山水」這句話不僅僅是大冰寫給自己,也是寫給每一位讀者的。
對於作者大冰,其實我是陌生的。初次知道他的名字,是來自同學的推薦。當時的我,還處於高三的高壓時期,每天寫著數學題,背著ABC。和每一位高三學子一樣,迫切地想要高考完,想要去釋放自己。
而《乖,摸摸頭》中記錄的正是我們所渴望的。它不虛構、不矯情、不雞湯,有的只是娓娓道來。
看完大冰的書,你會迫切想要去浪跡天涯。你也想要去感受電視劇般的生活。可你不是雜草敏,而我不是大冰。我們裸辭、窮遊的結果只有一個—在每一個孤單的深夜裡,回想起自己的年少輕狂,只有後悔。
高中到大學這個階段,會瘋狂地讀完大冰寫的所有書。會在數學課上打著瞌睡時,腦子裡幻想的還是週遊世界。
我最羨慕的是大冰有著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朋友。越長大,認識的人越多,卻發現能深交的人越少。孩童時期,他們無憂無慮。犯錯誤了,只要號啕大哭一下,就會博得眾人的同情。成年之後,犯錯誤了,號啕大哭的後果是上司更加嚴厲的指責。下班回到家後,想要吐槽自己的經歷,於是翻遍微信所有的聯繫人,卻無法找到一位主動開口。我們唯一發洩自己心情的路徑,或許只有塞上耳機,蜷在沙發的一角,聽著網易雲並保持長久的沉默。
與其聽著音樂流淚,不如捧著書籍暢遊。
好多人說,大冰的書都是在賣情懷。他的書成了暢銷書,不過是因為迎合了當下甚囂塵上的流浪情懷。確實,這種營銷手段是有效。因為這種方式會讓讓我們這些人生觀正在形成中的學生們和996的上班族們感慨「原來這世上真有一群人在過著那種瀟灑恣肆的生活」並為此去買書。
我想,她們說的沒錯。書中講述的確實是情懷。但是這些故事是真實的,而非為了情懷而情懷。
書中的人普通又傳奇,也真有人過著我們想要的生活。被生活重壓、朝九晚五的我們,在下班途中看著萬家燈火時會覺得格外孤獨,想要放棄卻沒有勇氣。
「願你我可以帶著最微薄的行李和最豐盛的自己在世間流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就是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但旅行不能治癒一切,不能妄想一次旅行就可以逃避之前所有的問題。
這本書,我推薦你去看看,但我希望的推薦只停留在語言,而不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