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常嘆時間不夠,其實是我們浪費得太多

2020-12-22 職場攻心

文 | 職場攻心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但是仔細分析一下這個生命,可以說,最寶貴的是時間。因為生命是由時間構成的,是一小時一小時、一分鐘一分鐘積累起來的。沒人能預計他在下一分鐘裡能發生什麼,但至少我們可以記得前一分鐘我們做過什麼。

《奇特的一生》這本書,是當年一個職場朋友在我對仕途迷茫、對繁忙無助時所贈與的。看到序言時,便恍然明白朋友的良苦用心。入職頭十年,每天感到有忙不完的工作,有處理不完的瑣事,吃飯、睡覺,甚至與人談話時,都經常分神考慮著工作方面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似拼命幹活兒,實則效率低下,因常年的「白加黑」「5+2」最終導致健康一度亮了「黃燈」。

柳比歇夫是一位真正和時間成為朋友的人,一個將自己的一生用時間來計劃的人。反觀當今很多職場人,由於不能合理地運用時間,或因懶惰、或因荒廢而使時間白白流失。著名的科學家達爾文說:敢於浪費哪怕一個鐘頭的人,說明他還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的確,對於職場人士來講,學會運用時間,追求高效工作,才是職場生存進步的有效之路。

《奇特的一生》,告訴了我們如何管理時間

時間的固有價值

關於時間對人們的意義,曾有許多學者、專家、名人都論述過。魯迅先生說: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而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著名科學家華羅庚說:凡事較有成績的科學工作者,毫無例外地都是利用時間能手,也都是決心在大量時間中投入大量勞動的人。

柳比歇夫時間記錄法讓人驚奇的一點就是,他把這種詳盡記錄自己時間長度的方式堅持了56年,這讓很多人難以想像。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很容易找到使命感的,一種人必須被有使命感的人驅動才能前進。只有擁有偉大的目標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浪費時間的可恥。

只有擁有偉大的目標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浪費時間的可恥

真正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的人才能在事業上做出不尋常的成就和對人類的貢獻。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8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辛苦了27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用了40年;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歌德寫《浮士德》詩劇則長達60年。他們充分利用時間,終至獲得了成功。

我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相比,落後20-30年,我們在20-30年之內趕上去,我國的力量就更強大,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提高。抓緊時間,節約時間,駕馭時間,反對浪費時間,應該是每個國民的重要意識。

「今日復明日,今日何其多!今日又不為,此時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今日復明日,今日何其多!今日又不為,此時何時了?

時間的特有屬性

「四方上下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實際上,當今世界空間對我們的限制越來越小,而時間對我們的限制卻越來越大。

①時間的流逝性使然

時間總是默默地,無休止地流逝著。它是不受任何制約和控制的,目前我們無法把時間的流逝攔截住,也無法把其存放起來。它還有又長又短的特點,長則無限,短則瞬間消失。時間也可稱之為寶貴的資源,它無可代替,也不能復生,不能買,不能借,不能租。

古語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它對誰都無偏見,都是一視同仁的。

②時間的不可逆性使然

光陰似箭,一去不復返。這說明了時間過去了,絕不會再返回來了。「一日無二日,時間不重臨」,也正是時間不可逆的寫照。一年有春、夏、秋、冬,年年如此。每天有黎明、白天、黃昏、夜晚,手錶12小時轉一周,這是人們稱計時間的往復循環標誌,可是過去了就過去了,從不會再給你相同日期轉而復來。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杜秋娘《金縷衣》

③時間的均等性使然

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時間。它對任何人,不論男女老少,不論你擔當何種職務,從事什麼行業,一天都給予24小時,不會因為性別、職務、職業的差異而分別賦予。一分一秒都不偏於任何人,他是鐵面無私,一律平等的。

有錢能使鬼推磨,千金難買一秒鐘。

三個特有屬性告訴每一個人,欲想成就一番事業,繪出一幅美好的藍圖,就要做時間的主人,不要做時間的奴隸

時光的流逝、不可逆、均等性讓我們倍感珍惜

時間的利用法則

柳比歇夫的時間好像是物質,不會無影無蹤地消失不見,不會消亡;它變成了什麼,總能查得出來。由於做了統計,他獲得了時間,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收穫。而我們在度過了一天之後,卻發現一無所獲。為什麼?沒有掌握好利用時間的基本法則。

每個管理者,有必要掌握時間的利用法則

①謀求可控時間的增加

對任何人來講,時間皆可分兩類,一是可控時間,二是不可控時間。尤其對職場領導者而言,隨著職務的不斷升高,其不可控時間相對多了一些。這部分時間由不得自己左右,而是讓他人佔去了。一般地說,領導者不在於他不可控時間的表現,而是看其把不可控時間轉化為可控時間的能力。因為,人們在可控的時間裡按計劃辦理事情,效率將是最高的。

習慣於應付不可控時間,會讓自己可利用的時間越來越少,很難獲得比較高的學習和工作效果。

謀求可控時間的增加

②用最好的時間處理最重要的事情

每一個職場人面對本職工作的職責範圍,事情是千頭萬緒的。但是這些工作的分量是不同的,有輕有重,有的關係全局,有的關係局部,有的立即要辦,有的可以緩辦。因此,面對繁多的工作,應根據其重要程度及緩急程度排好隊。集中精力,用最有效的時間辦理關係全局的大事;對於次要或可緩辦的工作,可以拖後辦理或者抽空去做。

當然,每個人的最好時間是不同的,由於受人體「生物鐘」的影響,每個人的智力、能力、情緒的變化都隨著年齡、環境的變化而呈周期性的變化。但是,職場人大量工作在白天,儘可能使自己白天保持旺盛的精力來集中處理最重要、最緊迫的工作為佳。

如此為之,把例行性工作放在精力較差的時間去處理,無疑提高了時間的有效利用率。

用最好的時間處理最重要的事情

③學會從海綿中擠出水來

事情繁多,時間有限,就要學會「擠」時間。這種「擠」時間,實際就是要求人們學著把零星的時間收集起來。人們常常忽視零星時間的作用。前人曾有過這樣的說法,「用目標作為繩索,把你空餘的時間紮好,不要漏過一分一秒。總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獲得了許多意外收穫。」

魯迅先生曾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達爾文說:「我從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

利用零星時間而取得卓越成績的人舉不勝舉。例如,我國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科舉考試落榜後,隱居種田。種田的間隙,他把隨時迸發的靈感寫在隨手拾到的老樹葉上,然後小心地放入一個瓦罐。十多年後,他把將近二十個罈子打開,拿出一片片樹葉,逐條整理,竟寫成一部三十卷的巨著《南村輟耕錄》

我們每一個管理者,一定要抓住所有從身邊流逝著的一分一秒,把他們用在有用的地方,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將來必有一天你會收到特別突出的效果。

學會從海綿中擠出水來

時間的管理方法

柳比歇夫在1963年內驕傲地記下了2006小時30分鐘的工作記錄,這是他的最高紀錄。平均每天5小時29分鐘。他清楚地了解這些數字的真正價值,他給自己規定了定額,拿著秒表監視自己,他自己獎勵自己,自己懲罰自己。對於我們職場人來說,不論是領導者,還是普通員工,如何運籌好時間,是一個與工作成效直接相關的問題。

①統計分析法

內功心法。記錄自己時間的實際消耗情況,在確保記錄真實的前提下,分清合理與不合理使用時間的規律,以指導自己努力克服無效工作時間的耗費,增加有效時間的使用,增加可控時間,減少不可控或不應去做的事情所消耗的時間。

實戰技巧。連續記錄三至四個星期內所用時間及其工作內容;分類各類時間所佔全部消耗時間的比例,作出直方圖及時間統計分析流程圖;最後綜合分析自己時間浪費在什麼地方,以改進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能力,知道今後工作中如何利用時間。

統計分析法

②ABC分類法

內功心法。把自己的全部工作組成一個整體,然後分析每一項工作在系統中的作用。能夠取消的則取消,能合併的合併之,能簡化的要簡化,再根據所剩下的工作在系統中作用的大小,分成A、B、C之類,A類為最重要,B類次重要,C類不重要。

實戰技巧A類。在時間上具有緊迫性,在後果上具有嚴重性,必須立即動手去做的工作,否則就會影響全局。這類工作件數最好不要超過總件數的20%,而做這類工作的時間應佔總工作時間的80%。

B類。這類工作是本質上一般,時間上也不緊迫,沒有什麼嚴重後果。處理這類事情,所用時間不建議超過20%,特殊情況可以超過,但最好控制在30%~40%之間。

C類。無關緊要,無後果或後果影響較小的工作,這類工作佔總工作的50%左右,量雖大,但可以把它忘掉,不去處理,儘量不去消耗自己的時間。

ABC分類法

③目標管理法

內功心法。利用預定的目標來限制時間的使用,以達到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的目的。時間的管理目標,是行動的歸宿,是期望達到成果和結果。其關鍵在於目標尋準,目標錯了,就會全盤皆輸,就會白白浪費大量時間。

實戰技巧冷靜思考全局。職場人在考慮工作中,選擇及確定目標前,要有一段獨立思考的時間,進行反覆推敲、思考、論證。其目的是明確總體戰略,目標管理法容易產生重具體目標,而忽視全局目標的現象。因此,在確定具體目標時,一定認真思考總體與全局的大戰略。

擬定目標清單。根據領導的指示及具體要求,將目標一一排列出來。在整個清單中要列出最後成果目標及實施過程中的階段目標,分清主次、輕重緩急,根據不同時間段以最主要、全局性的定出完成任務的具體措施,然後按照重點一一給予解決,實現其最終的目標。

制定工作標準。在制定標準時要具體、可行性強,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這個標必須是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時間上要定量,確定出完成期限,這樣能夠增加強烈的緊迫感。

製作目標管理卡。卡片中設定目標、重要性、工作計劃、預定進度、自我檢查、調整意見等相關欄目,使各項工作從計劃到過程實施,再到最終完成一目了然,對工作開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阻礙,能夠及時調整思路,為高質高效完成工作奠定基礎。

目標管理法

編者按:時間管理是一個概念,更是一種方法,每一個人都需要對自己進行時間管理,但是更需要時間管理的其實是企業,乃至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時間,對於我國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提出,為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描繪了宏偉藍圖。

然而,時不我待,我們要抓緊未來幾十年的關鍵時期,高節奏、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地發展和建設,在當今我國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大好時期,做好自我、幹好本職,當好這臺國家大機器的零部件。

首發原創,持續更新,敬請關注#職場攻心#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把時間浪費在對我們人生有意義、高價值、極美好的事物上
    這是若水的第120期分享作者:若水來源:若水說時間管理管理好時間就是管理好我們的生命,管理好時間能夠讓我們變得更有價值,更快地獲得財富,更好地享受生活,讓我們人生過得更幸福。所以我們不要把時間用在那些低級趣味的事情上,而是浪費在對我們人生有意義、高價值、極美好的事務上。賺錢是一個過程,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過得更幸福。但是賺錢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事,當今社會如果沒有錢,就無法支撐我們的各種日常開支,我們很難幸福起來,因此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財富,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 浪費自己時間等於浪費生命,浪費別人時間等於謀財害命
    我們都說,時間就是金錢,一直以來,自己都沒有深刻去認知到這句話的意義。時間不僅僅是錢,還是命,浪費自己時間等於浪費生命,浪費別人時間等於謀財害命。理論上來說,時間和金錢一樣,都是需要打理的。不過現在搞理財幾乎都是騙子,一個月才一兩萬你理什麼財?
  •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浪費了太多時間
    她說,「無所作為」是一種修辭,表達一種缺乏感,如今我們的總體感受是太多:太多信息,太多的活,覺得自己需要了解一切的一切。無所作為就是允許空白,不要只講工作效率,計算一天下來自己做了多少事情。史丹福大學教授珍妮·奧德爾各種應用程式想方設法地留住用戶,比如觀看視頻可以獲得積分,玩小遊戲可以獲得優惠券,用算法呈現你愛看的東西。
  • 我見過最厲害的人,都很會浪費時間
    以下文章來源於武志紅 ,作者武志紅主創團作者 l 武志紅&張罐子 編輯 | Lucky 我們的一生,其實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浪費。但在這,我要大膽地提出一個觀點:我們的人生,其實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浪費。也許會有人疑問:你怎麼可以鼓吹浪費時間呢?浪費時間就是在浪費生命啊!
  • 有人說,人生其實都是用來浪費的,那不如浪費得詩意一點
    大家好,我是一個自媒體人的心理治癒系專欄作者若水,這是我們的第44次分享。認識一位朋友,正值妙齡,隱居入深山中。我不感到驚訝,也沒問原因,因為和她相處幾天,就能感受到她眉目間的放鬆,心情的愉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欣喜,每天,不緊不慢的過日子,讀書、寫字、勞動、喝茶、睡覺,不急不躁,跟孩童一般的高興和單純。好生羨慕!01.
  • 浪費時間在這4件事上,等於是放棄自己,浪費青春
    如果做一件事情覺得浪費時間,說明你做的這件事既不能夠獲得任何東西,又不能夠解決實質問題,是在白白耗費時間與精力,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做,做人在有限的生命中不能無限的浪費時間,人的一生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職場人士要學會如何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做安排,在哪個時間段應該做什麼,尤其是千萬不要做這
  • 武志紅:我見過最厲害的人,都很會浪費時間
    據我了解,很多人也有這種矛盾的感受,既想放鬆,卻又苛責自己浪費時間。但在這,我要大膽地提出一個觀點: 我們的人生,其實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浪費。也許會有人疑問:你怎麼可以鼓吹浪費時間呢? 浪費時間就是在浪費生命啊!
  •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奇特的一生》這本書講述了柳比歇夫的一生,他奇特的一生讓我看到了一個科學家嚴謹的理性形象和一個雜家的直率性格 那麼,我們普通人如何像柳比歇夫一樣,把每一天都過得有質感,把一生過得更精彩無限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讀柳比歇夫對待工作也生活的特質。
  • 心理學角度告訴你:人的一生,不要浪費在這三件事上
    心理學角度告訴你:人的一生,不要浪費在這三件事上,人的生命其實本該是充滿活力的,但是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萎靡不振,甚至是失去了這份活力。其實大多都是因為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了這三件事情上。首先第1件事情是什麼?聲色犬馬。
  • 佛說: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要浪費!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修來的,就像我們看有些人面容姣好、長相好看,那也是人家修來的福報,當然,如果我們當下開始修行修心,「相由心生」,心存善念,久而久之,也會轉柔美端嚴相。天上不會掉餡餅,人這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我們能得到什麼,也是全靠福報支撐,一旦沒有了福報,所有好的東西都會離你而去。
  • 愛情這東西,時間很關鍵,認識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
    2:以後再遇見吧,那時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追求也許會一致,我們的生活圈子也許會向一起靠攏3:為值得的人赴湯蹈火,對閒雜的人別在乎太多。如此,你的善良才顯得矜貴4:很多事沒有來日方長,很多人只會乍然離場,很多話未出口先成傷。
  • 朋友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有些朋友不能深交
    那可不見得,有時候朋友多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還反而是一件壞事,其實人的一生不需要朋友太多,有一兩個就夠了,甚至有一個就夠了,在生活當中朋友太多,你會發現你分不清哪一個是真心的朋友,因為有時候你會經常和你身邊的一些人出去喝酒,吃東西玩耍,但你們的生活也僅只限於次。
  • 其實我一直覺得所謂愛,就是陪伴,沒太多別的
    其實我一直覺得所謂愛,就是陪伴,沒太多別的1:沒必要委屈自己去討好任何人,做人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把我當回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擾,不浪費時間,不沉迷過去,不畏懼將來。想得太多只會毀了你,讓你陷入忐忑,讓實際上本不糟糕的事情,變得糟糕。6:永遠都不要消極地去認為做什麼事會是不可能的,只要你認為你可以,嘗試,嘗試,再嘗試,最終你都發現你能。
  • 這是今年最好的英文演講:人的一生,其實只有9年的時間屬於你自己
    ▲ 微信關注「唯美英語」,每晚10點發現英語之美~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時間真正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呢?最近youtube上有個關於時間的英文演講,不到5分鐘,卻扎了無數人的心。在繼續揮霍時間前,一定靜下心來,要花5分鐘看看。人生有兩筆帳:一筆經濟帳,一筆時間帳。
  • 明日復明日:我們懊悔太多,可總說,抽不出時間來
    說好了要運動,是有這個心的,但沒時間吶,又要上班,又要學習,又要看書的,真的有心無力。每一次計劃的失敗,都有不同的藉口來說服自己,然後渾渾噩噩地過著不太理想的人生,在抱怨命運不公之時,卻沒有想過自己所熬的苦,都是因為年輕時偷的懶所致。
  • 戀愛中,如果愛得不夠深,遲早會主動離開你的星座
    許多時候,一段感情的失敗都是因為愛得不夠。咱們來看一下十二星座的那些若不深愛,遲早會主動離開你的幾個大星座!01水瓶座水瓶座的人在感情方面從不喜歡將就和巧合。一旦彼此愛得不夠,那麼水瓶座的人就很難長久地保持耐心,也無法單邊維持這段感情。
  • 浪費時間是浪費生命
    有時候我就在想,時間都是怎樣浪費的呢。有些人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做一些不願接受的工作繼續生存;有些人可以學習,但被手機電腦耽誤自己的成功;有些人可以好好陪另一半,但是被生活無情打敗。我們本來可以變得很好,但是由於我們不會自律,不制定目標,導致我們的時間無情流逝越來越多。懶惰也是人之常情,誰不願意每天吃喝玩樂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呢,但是,我們沒有這個資本呀。
  • 弗雷德金悖論:為什麼我們總浪費時間在無關緊要的決定上?
    我們可能陷入了「弗雷德金悖論」之中。其實,在選擇面前,重要的是讓未來的自己不留遺憾。文章譯自Medium,作者Thomas Oppong,原標題The Fredkin’s Paradox: How We Waste a Ton of Time on Unimportant Decisions。
  • 這一生,不求一生富貴榮華,但求一世家人安康
    2:青梅竹馬不是你,情竇初開不是你,只願細水長流是你,柴米油鹽是你,白首也是你;我們有時總把後果看得過於嚴重,最後難為了自己。就像小學時考了不及格,站在家門口不敢敲門。其實門那邊是熱氣騰騰的飯菜和媽媽的一句:沒關係啊,努力了就很好。
  • 你好,9月7日 | 你可以浪費時間,但不可以浪費生活。
    我們可以浪費時間,但不可以浪費生活。  時間是往前走的,鐘不可能倒著轉。  有人會因為我們的缺點而討厭我們,但也會有人因為我們的真實而喜歡我們。  也許我們始終都是小人物,但這並不妨礙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方式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