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高達2500億,修了20年的南水北調工程,到底有多偉大?

2021-01-14 千史記

遼闊的中國是一個水資源,分布極度不均勻的國家。從降雨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來,南方一片深藍暴雨,連年洪水泛濫經常遇險。而北方則是乾旱連連,水量不足年年大旱。而以人均水量計算,中國最乾渴的地方,不是大家印象中黃沙漫天的大西北,而是我國的華北平原,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國際標準中的極度缺水線是人均500,而這裡不到150。

為了生存,這裡的人們利用一切地上河流和地下水,導致幾乎所有河流全部乾枯,地下水位每年下降一米,地質沉降地面塌陷頻頻發生。在這樣下去,整個城市都會變得無法居住和生存,而所有的解決辦法只有兩個---開源和節流。節流意味著北京、天津,這些城市必須停止擴張和降低人口,甚至大量人口必須遷往外地城市,放棄未來的發展,這對中國的發展是無法接受的代價。

而第二個辦法就是開源---弄水來,要麼海水淡化,要麼運水。按理說,這裡距離出海口這麼近,應該是海水淡化的,但海水淡化目前的成本,高達每噸水5元,特別是電力消耗太大。在核聚變的無限能源成功前,目前這個成本誰也無法承受。於是唯一的辦法來了,那就是從外面調水。

哪裡呢?長江!千裡之外的長江,有著每年9600億立方米的水量,如果能將長江的水跨越1000公裡調到華北,那不就有希望了嗎?

在這個問題上,一代偉人在新中國成立的第3年,巡察黃河時就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這就是偉大的「南水北調」工程的第一次提出。

然而,要建立一個直線跨越1000多公裡的水道,何其艱難。涉及到的移民、開山、環境、選址等等問題無比龐大。在主席提出以後,整個中國無數的專家學者,用一生的時間去論證和設計,直到2002年末才正式開工。用了整整50年時間準備,而直到2020年,也只有東線和中線工程投入使用。可以說,這是一個已經跨越半個世紀,甚至可能延續一個世紀的偉大工程。

首先說說東線,五個字:水往高處流。全長1785千米的東線工程,起於江蘇揚州,終於天津、山東。

然而,黃河南岸比起點高了40多米,也就是水要往高處流。為了實現這一點,沿途建立了整整13級160臺巨型的水泵,將這些寶貴的淡水資源一級一級最終抽向華北平原。僅東線一期工程,每年抽取水量達到600多個西湖之多。而更加宏偉的中線工程,則是只有一個水泵站,就將所有的水運到1432千米以外。它是如何做到的?

這裡離不開一個偉大的大壩:號稱亞洲天池的丹江口大壩,也許它不如三峽大壩那麼出名,但是其意義絕不遜色於三峽。這裡是漢江和丹江的交匯口,每年流入水量近400億立方米。2012年,丹江口大壩被加高到176.6米,使其蓄水水位抬高到170米,最後水位比北京還要高100餘米,於是幾乎不需要任何水泵。這裡的水就可以一路向北到達北京。

然而,這樣靠水位差自動運水面臨的最大問題,則是無法利用現成的水道,也就是這1400多千米的水道,需要重新開始建設。在這個改天換地的偉大工程中,中國人創造了無數的世界奇蹟。

比如為了通過黃河,建立的下穿隧道深達50.5米,內徑16.4米,可以將一棟16層的大樓整個地放在裡面,盾構機都鑽了500多天。河南境內的U型水槽,每段重達1200噸,相當於吊起3列和諧號動車。這些不可思議的偉大工程,還只是南水北調的一部分而已。南水北調,調的是飲用水,因此水質成了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為了保證這些水在跨越1400多千米以後,依然保持高水質,水源地的丹江口高汙染企業幾乎全部關停。建立汙水處理廠100多座,垃圾處理廠100座,整個工程沿線汙染企業幾乎關停,無數汙水處理工程密布其上。另外,因為丹江口水庫水位的提升,超過34萬丹江口附近的同胞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不得不離開世代生長的土地,移民到了全國的各地。可以說,南水北調絕不僅僅是修水渠,而是一項涉及到無數方面的無比龐大工程。

到了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庫的清潔飲用水,從河南出發浩浩蕩蕩流向華北。到2020年總計輸水2000多天,輸水達到了300億立方米之多,沿途數億人受益。特別是華北同胞從此告別了無法想像的苦鹼水,感受到清潔水源的甘甜,也讓這些城市再次開啟了發展。而工程目前總耗盡資金2500多億元,如果按照使用100年計算,每年耗費資金20多億。按照水量計算,每噸水的成本僅2毛錢,比起海水淡化可以說是實惠到了極點。

當然,在華北同胞受益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湖北、河南等地的同胞,他們背井離鄉,他們分出了自己的水源,他們關停了自己的工廠,用他們的奉獻,默默的幫助著千裡之外的從未見過的同胞們。

但其實在默默貢獻的又何止是這部分同胞。為了讓整個中國不斷地騰飛,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奉獻著。四川分享了自己的電力,東北分享了自己的糧食,西北的鐵礦、中部的勞動力,山西的煤礦、雲南的有色金屬,當然包括長江的清水。所以不僅有南水北調,我們還有西氣東輸,北煤南運、西電東輸、北糧南運等等偉大的工程。所以,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的每一位同胞都正分享著,也正享受著全國同胞的資源。

相關焦點

  •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
    6年來它一刻不停 安全運行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這,就是中國南水北調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祝南水北調生日快樂��������黨和國家對民生的關注是成就這項偉大工程的勇氣而每一個南水北調人的信念是成就這項偉大工程的底氣反覆論證,科學施工
  •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橫空出世,註冊資本超8大建築央企,西線工程呼之欲...
    以上這八大建築央企註冊資本金總計917.7億,而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的註冊資本高達1500億。超級建築認為,將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的註冊資本按1500億的高標準設計必然有其深層次原因。水是人類生存和文明延續的最基礎資源。我國水資源總量雖然豐富,但人均水資源量不足20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的1/3,是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
  • 又一所高校坐落四川,耗資20多億建造,佔地面積高達986畝
    在明末清初時,這裡還曾經作為四川省的省會足足19年。這座學校叫做南充文化旅遊職業學院,學校的規模遼闊,光是總建築面積就已經達到了33萬平方米,整個學校的佔地面積達到了986畝。它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院校,這所學校的地理位置優越,周邊環山繞水,風景很是怡人,學生們在讀書的同時還能欣賞到這裡的美景。
  • 「我親歷的南水北調」專欄|劉長餘:始終奮鬥在南水北調工程「最...
    南水北調工程是實現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運行以來,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山東段工程歷經11年艱苦奮戰,於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至今已順利完成7個年度調水任務。在工程建設、運行、管護的歷程中,山東南水北調人充分發揮團結拼搏、砥礪奉獻的精神,湧現出很多可歌可頌的感人故事。
  • 中國耗資160億,建成全球最遠輸電工程,可覆蓋全國5千萬人
    中國耗資160億,建成全球最遠輸電工程,可覆蓋全國5千萬人在我國的資源利用當中有著非常明顯的分配不均,我國東西差別一級南北差異是比較大的,由於我們本身的面積比較大,所跨區域比較廣,不同的區域會有一些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
  • 南水北調中線!萬戶千家飲南水,人間煙火最美味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北京BTV頻道《四海漫遊》節目一路北上 走進北京 天津 河北一路南下 深入焦作 鄭州 渠首給大家看南水北調到底給百姓帶來了怎樣變化!2014年12月12號下午14時32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一刻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提閘通水了
  • 我國為什麼一定要建設「南水北調」工程?
    同時,各區域對於自然資源的需求又各不相同,社會經濟發展程度高、人口密集分布的地區,對於資源的需求就多,反之對於自然資源的需求就少。由於自然資源的分布和需求的不匹配,就需要建設資源跨區域的調配工程,比如我國的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等都是這類工程。
  • 成都「頑疾」釘子戶,耗資10億成「垃圾」工程,百姓苦不堪言
    但是在這裡,卻有一座歷時10多年至今還擱置未建的景區,這座景區就是「成都十陵風景區」。十陵風景區是成都市耗資10億打造的有一個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規劃佔地面積將近10平方公裡,這裡有明蜀王陵墓,以及成都市最大的湖泊——青龍湖,力圖打造成「天然氧吧」和「城市綠肺」。
  • 南水北調精神的內涵
    它用人民至上、協作共享、艱苦奮鬥、創新求精、舍家為國的豐富內涵,生動地回答了南水北調工程「為誰建」「如何建」「依靠誰」的問題。  人民至上,回答了南水北調工程「為誰建」的問題,是南水北調工程的根本目的和價值取向,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南水北調工程中的集中體現和生動實踐。
  • 南水北調東中線通水六周年,1.2億人直接受益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水利部獲悉,六年來,南水北調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超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不只是建設一條調水線
    不時有三兩隻黑色的野鴨在茂密的蘆葦蕩中穿進穿出。遠處,一群群白色的飛鳥從水面掠過。這裡是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的東平湖。東平湖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重要的調蓄水庫之一。從江蘇揚州引來的長江水,經泵站逐級提水進入東平湖後分為兩路,一路向北穿過黃河後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則向膠東地區供水。
  •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公司正式揭牌 南水北調概念股一覽
    10月23日,國有獨資的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暫定註冊資本1500億元。該集團將切實建好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加快形成「四橫三縱」國家骨幹水網。據了解,目前南水北調工程投資已超過三峽工程,成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六年 精細服務涵養一渠清水
    渠首——河南南陽:精準調控保障供水安全河南省南陽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龍頭」和「大水缸」。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源於丹江口水庫,調往北方的丹江水,95%以上取自南陽。11月18日,南陽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副調研員李家峰帶隊到市氣象局調研氣象服務工作,肯定氣象部門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科學調水、就地節水與治理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和保障工作。南陽段工程長度最長、工程地質條件最為複雜, 氣象災害極易引發供水安全風險。
  • 南水北上潤古城 一渠清水甜保定——南水北調通水5年交出亮眼成績單
    南水北調通水5年交出亮眼成績單 新聞中心記者/袁茜黎子峰(實習) △南水北調渡槽 作為一個保定人,你可能不知道你每天喝的10杯水裡有8杯半來自長江水。
  • ...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重器的中國驕傲!
    這,就是中國南水北調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祝南水北調生日快樂黨和國家對民生的關注是成就這項偉大工程的底氣而每一個南水北調人的信念是成就這項偉大工程的勇氣反覆論證,科學施工
  • 中國超級填海工程,耗資263億,將打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內的建築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一些高難度的工程只有中國敢建造,因此外國給中國取了個外號「基建狂魔」。這不,中國將有個超級填海工程,耗資263億,將打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其中是借鑑日本關西機場、英國倫敦第三機場、美國紐約拉瓜地亞等海上機場的成熟建設技術而操作的,填海面積為20.87平方公裡,這是日本海上飛機面積的九倍。建設海上機場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分流遊客數量,減緩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的負荷。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在鄭州博物館重新開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康翔宇 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博物館獲悉,鄭州博物館常設展覽《長渠綴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經過近半年調整後,已於元旦期間在鄭州博物館(嵩山路館)重新開放。
  • 這項偉大工程6周年 承載了寧晉發展希望
    這項偉大工程6周年 承載了寧晉發展希望 2020-12-12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厲害了我的國,又一超級工程即將完工,總耗資高達300億
    我國的建築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天安門、各種橋梁等建築成品,這說明我國在建設方面還是有一定實力的,一個國家的建築實力對一個國家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建築技術可以促進這個國家的發展,促進地區間的交流,中國的基礎技術眾所周知,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近年來,中國在高速鐵路技術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