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營養價值高,保健功能更突出,更適合人的健康需求
在製作酸奶的發酵過程中,鮮奶中的蛋白質、乳糖約有20%-30%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鏈、胺基酸、半乳糖、乳酸,脂肪顆粒也變得比原料奶細小。因此,酸奶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就比鮮奶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從而提高了營養素的利用率。
受乳酸菌作用,酸奶中的維生素B1等B族維生素較鮮奶有所增加。酸奶的礦物質含量與鮮奶一致,由於增加了能促進鈣、磷的吸收的乳酸,則酸奶中的鈣更容易被人體利用,壯骨固齒和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效果就更好。
奶酪,也是一種發酵的奶製品,由鮮奶發酵、脫水濃縮製得,形態近似固體。所含營養成分的種類同酸奶近似,其量約為液態奶的10倍。
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喝鮮奶或純奶後會發生腹脹、腹痛、腹瀉等不適應的表現。在製作酸奶的過程中,原料奶中的部分乳糖被乳酸菌分解,酸奶的乳糖含量比鮮奶低,因此,飲後不會在腸道內產生過多的碳酸氣,絕大多數人就不會不適應。所以,酸奶是乳糖不耐症者食用奶製品的良好選擇。
酸奶中的乳酸菌屬於益生菌,主要是雙歧桿菌、乾酪乳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嗜熱性鏈球菌。益生菌是指人攝取後對身體健康有益的一類微生物。酸奶中的乳酸菌在人體腸道內定居、繁殖,能發揮多種保健功能:
一、促進胃液分泌,增加胃內酸度,有助消化和護胃的作用。
二、能減少某些致癌物質的產生,有抗癌的作用。
三、能抑制引起腹瀉的腸道腐敗菌和黴菌的感染,減少毒素吸收。
四、有降血脂作用,對有高血脂症的人尤為明顯。
五、促進腸道蠕動,能通便和防止便秘。
六、刺激巨噬細胞增殖,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七、產生B族維生素。
八、有利於潤膚美容。
九、能減輕抗生素的副作用,患有某種疾病而使用了抗生素的人,腸道內細菌叢發生改變,會造成菌群失調,由於酸奶含有大量乳酸菌,飲後腸內有益菌便能迅速恢復,使腸道菌群達到平衡,則有助病人早日康復。
酸奶被譽為長壽食品,經常飲用,能減少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富貴病的發生機率。對有亞健康表現者,能緩解症狀;對正常人,能增進健康,有抗衰老的作用。
酸奶不宜空腹飲,這是因為空腹時胃內酸度高,會殺死乳酸菌,使酸奶的保健作用打折扣。飯後胃液被稀釋,酸度下降,能減少乳酸菌的損失。所以,酸奶宜在飯後服用,服用的最佳時間是飯後1-2小時。如果在飯前或睡前飲,則在飲酸奶的同時,應伴吃些麵包等食物以稀釋胃酸。
乳酸菌對牙齒有腐蝕作用,所以飲用酸奶後要及時漱口,以防止發生齲齒。
酸奶不應與紅黴素、氯黴素等抗菌藥物同時服用。一般至少應間隔4小時。
酸奶中的乳酸菌過度受熱會被殺死,故酸奶應直接食用。倘若從冰箱冷藏櫃中取出後,覺得太涼,則可將酸奶杯放在40℃-50℃的熱水中稍熱。
酸奶不適合兩歲以下小兒飲食。患有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因胃酸分泌過多,不宜食用酸奶。
酸奶中乳酸菌的數量越多越好。我國對市售酸奶規定的標準是,每毫升酸奶的活菌數在出廠時不低於100萬個。
酸奶在2℃-6℃的環境下保質期為兩周左右,最多28天。市場上在非冷鏈條件下儲存或暴露在常溫中的酸奶產品,所含乳酸菌會快速繁殖,繼而快速死亡。所以,消費者購買酸奶時不僅要查驗保質期,還要注意貯存環境。購回的酸奶應在冰箱內冷藏存放。
酸奶不應冷凍存放,因冷凍後,所含蛋白質發生變性,口感也有變化。
酸奶主要有凝固型與攪拌型兩大類別,有些產品加入了果汁,稱作果汁型。各型酸奶的基本特徵是含有乳酸菌。市場上有用乳酸、檸檬酸等食品添加劑調製的乳酸飲料產品,乃非乳製品,不含乳酸菌,不具備酸奶的保健功能,消費者在購買時應注意識別。
近年,醫學界對補充益生菌防控消化道疾患的認識日益加深。國外已開發出數以百計的益生菌產品,在我國,目前主要是酸奶。研究表明,每天喝兩瓶酸奶,攝入幾十億個益生菌,便能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改善腸道功能,對增進健康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所以,酸奶應被國人青睞。
喜歡我們可以關注「文華養生」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