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花卉,它五彩繽紛,沁人心脾,有因其獨特的寓意而給人充滿神秘的感覺。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述玫瑰花的種植技巧。
玫瑰又被稱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因玫瑰枝幹多刺,所以有刺玫花之稱,此外,因其香味芬芳,嫋嫋不絕,故又得名徘徊花,又因每插新枝而老木易枯,若將新枝它移,則兩者皆茂,故又稱離娘草。玫瑰屬於薔薇科薔薇亞科薔薇屬落葉灌木。其喜陽光,耐旱、耐澇、耐寒冷,適宜生長在較肥沃的沙質土壤中,不耐積水,萌櫱性強,生長迅速。花期隨地域、品種不同而不同,花期一般為6月,而四季玫瑰從5月初至10月下旬都能看到花。玫瑰花的用途十分廣泛,最宜做花籬和花鏡、花壇,近年多建植玫瑰園。花可提取芳香油,花蕾和根可以入藥。
玫瑰的大田栽培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玫瑰苗的選擇:每株3-5分枝,株型健壯,每根枝條粗1.5釐米左右,枝條顏色略帶茶色,有光澤,芽飽滿,枝條和根部沒有病蟲害。
2、選地整地:選地:選擇陽光充足、地勢高、乾燥,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切忌在陰溼地、低洼積水地、樹蔭下種植,也不適宜在粘重土壤中栽植。
3、栽植:按照行距1.5-2米,挖栽植溝,可以人工,也可用農機開溝,深度20-30釐米,按照株距0.8-1米挖栽植穴,穴深30釐米左右,穴徑30-40釐米,形成株距0.8-1米,行距1.5-2.米的栽植模式。挖松底土,每株施入15-20斤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上蓋5釐米細土,將玫瑰苗栽入穴內,把根系向四周擺平,使其舒展,再蓋碎土至半穴,用腳踏實,加滿土後再踏實,做樹盆,澆透定根水後,最後再蓋上一層薄細土,連續澆水3遍,即相隔:3天、5天、7天即可。
玫瑰的大田管理期間應當保證:
1、澆水:澆水應當及時澆好催芽水、催花水、盛花水和花後水,每隔15-20天澆水1次,保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在生產中澆水和施肥是結合進行的,每次追肥以後只要未馬上下雨,都要及時澆水,否則會使追肥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玫瑰園澆水一般採取畦灌,但該方式用水量大,且易使土壤養分流失大,故在澆水時應控制水量,以能澆透根際土壤為宜。生產上提倡窄畦灌溉,可節約大量用水。
2、施肥:玫瑰施基肥在秋季落葉後進行,施肥時間應儘量提早。秋季早施基肥不僅可以使開溝施肥中受傷的根系得到癒合,生出新根,且可使所施土雜肥在土壤中得到充分腐熟、分解,有利於促進植株來年春季旺盛生長。北方地區應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施入為宜。如果秋季基肥施得過晚,則會影響第2年春季植株的正常生長。玫瑰追肥是在春、夏季生長季節進行,所施肥料以化肥為主,肥效快,針對性強。具體追肥時間可分為萌芽期、花蕾期、盛花期及花後期這4個時期。在這4個時期中,植物生長量大,需肥多,應及時向土壤中補充養分,以保證鮮花數量。我國南方玫瑰產區花農的施肥經驗是:「三五花紅」和「四水三肥花收盡」。意思是說從玫瑰開始形成花蕾到鮮花完全採完要澆4次水,施3次肥。這足以說明在玫瑰花期多次追施化肥對鮮花的產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3、整形修剪:在夏季和冬季進行2次適當地修剪,可使枝叢通風透光,增強光照,使營養物質集中到開花的枝條上。枝葉特別旺盛的玫瑰灌叢,採收鮮花不一定多,因為養料大多消耗在營養生長上。反之,如果灌叢開花太多,營養消耗過大,則容易造成灌叢生長勢衰弱,嚴重影響第2年的鮮花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