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求生存,大公司求發展。當下,定製家居企業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紛紛採用加法模式,向其他品類延伸。許多頭部企業正在一步步進行多品牌戰略布局,為新增品類打造全新的專屬品牌,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需求。
例如,專注於櫃類定製的索菲亞目前已經開拓了地板、櫥櫃和木門等業務,並且新品類均以新的品牌名稱接入,如主營櫥櫃的司米、主營木門的華鶴。
在公司 「大家居」的戰略框架下,索菲亞定製櫃、司米櫥櫃和索菲亞·華鶴木門將分別聚焦衣櫃、櫥櫃和木門三大細分市場同步發力,並將通過終端的渠道融合和營銷協同,進一步帶動索菲亞大家居戰略走向深化。
櫥櫃起家的歐派也把業務擴展到衣櫃、木門領域,2010年推出木門品牌「歐鉑尼」,2015年又推出年輕子品牌「歐鉑麗」。
對於定製家居企業紛紛開闢新品牌這一行為,有人認為是「新瓶裝舊酒」。但是事實上,多品牌戰略並非「改名字」這麼簡單,其背後隱藏著家居企業深遠的戰略布局。
就定製家居行業而言,「多品牌」其實是「多品類」的衍生品。企業為了搶奪市場,提高佔有率,不斷拓展業務領域,研發出新的品類。一般來說,企業採取的品牌戰略分為兩種,一種是單一品牌戰略,例如海爾,從單一冰箱發展到擁有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等產品,均使用「海爾」標識。另一種則是當前備受家居企業追捧的多品牌戰略。
家居行業集中度不高。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渠道擴張帶來持續增長,而多品牌戰略是渠道深耕最常見的手段之一。定製企業採取多品牌策略的核心利益點是渠道的開拓,尤其是全國渠道網絡成熟的企業。
以索菲亞旗下的司米櫥櫃為例。創立5年來,司米櫥櫃已成功躋身中國市場櫥櫃品牌第一梯隊,在北京等部分大中城市已成為櫥櫃第二大品牌。2019年司米櫥櫃實現收入8.79億,同比增長21.99%,實現了扭虧為盈。
不過要發揮多品牌戰略的競爭優勢,新品牌在與原有品牌在品類、消費人群、定位上形成區隔的同時,也要與原有品牌的渠道、產品相互配合互補,合力打開細分市場。因此,多品牌戰略的管理模式將是企業協同運營能力的一大考驗。